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明末清初的禁烟令

明末清初的禁烟令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明末清初的禁烟令

作者:郑国耀

来源:《百家讲坛》2010年第13期

明朝末年,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浙江名医张景岳,一边治病救人,一边著书立说。在《景岳全书》里,他告诉读者,烟草大约是在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的。当时,烟民人数蔚为壮观,特别是西南地区,瘾君子们“朝夕不能间矣”。紧接着,张景岳的浙江老乡王肱枕在《蚓庵琐语》中道:“崇祯末,三尺童子莫不吃烟矣。”烟草流传的速度,远超SARS,近追H1N1,简直就像传说中的飞毛腿。短短几十年,祖国的花朵们也含着烟卷,赶起了时髦。

烟草使整个帝国烟雾缭绕,于是,崇祯决定掐死这个新生儿。1638年,崇祯颁布诏令,禁止吸食和种植烟草。但当时的大明王朝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后金虎视眈眈,农民军攻城略池,哪里还有闲工夫管人们吸烟?果然,圣旨变成了废纸。但崇祯不死心,于1641年再次下诏,明令禁烟。还是没人听他的—后金不听,李自成不听,老百姓干脆也不听了。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杨士聪在《玉堂荟记》中记载,崇祯十二年定例,吃烟者死。这一招,跟朱元璋惩治贪污犯的手法如出一辙,可惜都不好使。政府只管颁布严刑峻法,老百姓继续装聋作哑。

崇祯禁烟,皇太极也没闲着。《东华录》里有一段皇太极和勒萨哈廉的对话:

当时皇太极说,我听说有不遵守禁烟令,擅自吸食的人。勒萨哈廉先说他为什么要抽烟,又说如果要禁烟,应该从皇亲国戚开始。皇太极说,贝勒们纵然可以吸烟,老百姓怎么能效仿呢? 多尔衮抽烟,勒萨哈廉他爹、大贝勒代善也抽,倘若皇太极真要禁烟,恐怕会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崇德六年,皇太极无可奈何地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允许人们种植烟草。烟禁解除了,但“若出边货买者处死”。也就是说,你可以在自家的一亩三分田里随便种,如果跑到朝鲜去买烟,请拿命来。

由于屡禁不止和内外有别的禁烟政策,烟草业得以蓬勃发展。在种类繁多的烟草中,出现了名牌烟,如福建的石马烟,江西的射洪烟,山东的济宁烟,广东的潮烟等等。

贝勒抽得,小民抽不得,典型的“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模式。皇太极做梦也不会想到,1840年以后,贝勒们纷纷扔掉旱烟袋,拿起烟灯、烟枪,开始改抽更为刺激的鸦片了。 编 辑/赵雪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