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第2期 宁夏工程技术 Vo1.6 No.2 2007年6月 Ningx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Jun.2007 文章编号:1671—7244(2007)02—0127—06 混凝土发泡剂的复配研究 孙成才, 霍冀川, 刘才林, 吴瑞荣, 卢忠远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泡沫混凝土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发泡剂的泡沫性能却不能满足制备高品质泡沫混凝土的需要.为了 探索提高发泡剂性能的方法,分别选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乙二醇、明胶和自制蛋白稳泡剂,对十二烷基苯磺酸 钠进行了复配研究.通过测量发泡剂携液量、发泡倍数、保水系数的变化规律表征外加剂对发泡剂泡沫性能的影 响,并对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只要复配条件适当,4种外加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十二烷基 苯磺酸钠的泡沫性能,其中蛋白质稳泡剂的效果最好,复配条件要求低.可见,通过复配提高发泡剂的性能是一 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混凝土发泡剂;复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志码:A 泡沫混凝土是在水泥浆中引入适量的微小气 200O(PEG200O,工业级);明胶(化学纯,成都科龙化 泡,搅拌均匀后再浇注硬化而成的一种内部含有大 学试剂厂);蛋白质稳泡剂(自制);普通硅酸盐水泥; 量密闭气孔的多孔混凝土.由于轻质、保温、隔热【 】等 高铝水泥:早强剂. 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发泡混凝土受到了广泛重视,出 (2)仪器:量筒、恒速空气压缩机、电子天平、高 现了大量的相关文献【t ;但是,总体来讲效果不是 速打泡机. 很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对其关键因素嘲之一的发泡 1.2实验方法 剂研究不够充分,也没有规范的检测、表征手段.专 由于发泡剂的检测没有正式的标准,现用携液 门针对混凝土发泡剂研究的文献不多.发泡剂已经 量、发泡倍数、保水系数3个参数表征发泡剂的性能. 严重制约了发泡混凝土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入地 (1)携液量: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发泡剂,混合 认识、探讨.混凝土发泡剂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用松香 均匀,再以恒定的速度向发泡液中通人均匀分散的 胶发泡剂、废动物毛发泡剂、树脂皂类发泡剂、合成 气体,直到没有泡沫溢出为止,记录剩余液体的体 发泡剂等.其中,松香类发泡剂历史最久,但效果不 积,用以表征发泡剂将水转变为泡沫的能力. 够理想;动物性发泡剂效果好,但是原料来源受到很 (2)保水系数:用高速打泡机将一定质量分 大的限制;合成类发泡剂的发泡能力非常好,来源也 数、固定体积的发泡液打成细小的泡沫,立即倒满 广,但是生成泡沫的稳定性不好.因此,发泡剂的复 50 mL的量筒,记录5 min内的泌水量、量筒的总体 配技术成为了研制新型发泡剂的一个重要方向.本 试验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原料进行复配研究,观 积,同时称量泌液和泡沫的总质量,进而计算出泡沫 察不同稳泡剂所产生的影响,并解释所产生影响的 的发泡倍数和5 min内的保水系数.保水系数的计算 原因. 公式为 1原材料与实验方案 保水系数=量堂 薹 × 量筒中总溶液量 r 1.1原材料与仪器 量筒容量一量筒中总溶液量。 (1)原材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分析纯,天 (3)发泡倍数:泡沫体积与形成泡沫的发泡液的 津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十二烷基磺酸钠 体积比,在这种强力打泡的情况下,泡沫会按一定的 (SDS,化学纯,成都科龙化学试剂厂);聚乙二醇 速率持续生成,同时也持续破灭,发泡倍数反映的是 收稿日期:2006—10—28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6ZS2102) 作者简介:孙成才(1981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混凝土发泡剂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8 宁夏工程技术 第6卷 泡沫的生成与破灭速率的综合结果.保水系数与泌 2实验结果与分析 泡沫是气体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是一种热力 学的不稳定状态,很容易发生衰变.目前认为主要表 液量作用相同,都是表征泡沫的抗泌液性;但是,选 择它是想通过它的计算减小本试验中发泡倍数对泌 液量的影响.通过公式(1)计算. 这种方法所形成的泡沫很小,与实际应用中的 现在两个方面:泡沫中液体的析出和气体穿透液膜 的扩散.液体的析出又可以分为重力排液和表面张 不同.因此,它的发泡倍数也很小,不能直接与其他 力排液.前者是由于气体与液体密度的差异,在重力 方法的数据相比较;但是,它可以很有规律地反映出 的作用下,使液体下移;后者是因为泡沫是多边形 不同发泡剂的差异性.与其他方法相比,它有两个明 的,根据Young—Laplace公式可知,凹液面处的压力 显的优点:①测试环境更接近真实.混凝土泡沫在应 用过程中,必须分散于新生成的混凝土的水环境中, 而且要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外力冲击.而目前的 测试方法大多是通过大体积泡沫静止在空气环境中 的泌水和泡沫沉降体积,这大大的降低了测试结果 的意义.通过高速、强力的搅拌,恰好可以给泡沫一 定的外力冲击并处于一个相对充足的水环境中.② 测量误差小.由于生成的泡沫很小,它的密度相应较 大,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在转移过程中不会形成大 的间隙;另外,虽然泡沫的大小不同,但是泡壁与溶 液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相同的,不会改变泌液的性质. 由于泡沫小,在泌液过程中,液体要穿过泡沫时与泡 沫壁接触的时间会更长、阻力更大,不同泡沫泌水性 能的差异也会表现的更明显,这都有利于减小测量 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1.3实验操作 (1)取一定质量分数的ABS溶液,分别加人不 同比例的复配物质,放于500 mL的量筒中,恒定、缓 慢地从底部吹人分散的空气,直到没有泡沫溢出为 止,记录剩余溶液的体积. (2)取100 mL一定质量分数的ABS溶液,加人 一定比例的复配物质,高速打泡,并迅速倒满50 mL 的量筒、记时,记录5 min时的泌水量、泌水和泡沫 的总质量,以及量筒的总体积(包括没刻度部分). (3)在测量剩余溶液体积与发泡倍数、保水系数 过程中,选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ABS溶液,发现较 高质量分数的ABS能将溶液全部转化为泡沫,无法 观察剩余液体体积的变化规律,因此选择低质量分 数溶液测量剩余液体的体积;然而,较低质量分数的 溶液在搅拌下形成泡沫少,复配过程中规律不明显, 考虑到ABS的用量一般不会超过1.0%,因此,本试 验选择了在0.3%~1.0%的质量分数测量发泡倍数 和保水系数. (4)称取648 g普通水泥,49 g高铝水泥,5 g早 强剂,水灰比0.32,搅拌均匀.将150 mL发泡液搅 拌成均匀的泡沫,与浆料混合搅拌均匀,用70 mm ̄ 70 mm ̄70 mm的模具成型,标准养护,测其抗压强度. 小于平液面处的压力;因此,液体从压力大处向压力 小处排液,使得压力大处液膜变薄、破裂.气体扩散 是由于大、小气泡内的气压不同造成的,它总是从小 气泡向大气泡扩散,最终使得大气泡变大、小气泡消 失.排液所导致的液膜变薄则能加速气体的扩散. 从以上分析可知,泡沫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泡 沫的排液速率和液膜的强度.通过增加溶液的黏度 和液膜的弹性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本试验通过不同 表面活性物质的加人,观察其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泡沫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解释复配物 在气一液界面上的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混凝土发 泡剂的选配,也对混凝土发泡剂的应用、推广有一定 的积极意义. 2.1 ABS与SDS的复配研究 (1)按照1.3中的实验操作,选择质量分数 0.05%,0.1%,0.2%,0.3%的ABS溶液,分别加人 0%,5%,10%,15%(与ABS的质量比)的SDS,测 定发泡剂的携液量,如图1(a)所示.选择质量分数 0.3%,0.5%,0.7%,1.0%的ABS溶液,分别加人 0%,5%,10%,15%(与ABS的质量比)的SDS,测 定发泡倍数与保水系数,如图1(b)、图1(C)所示. 由图1(a)可知,对于低质量分数的ABS溶液 (0.05%,0.1%),加人5%的SDS会使溶液转变为泡 沫的能力略有降低,随着加人SDS的增大,呈现出 缓慢的增强;对于质量分数较大的ABS溶液(0.2%, 0.3%),随着SDS的增加,则一直表现出增强趋势; 总体讲,变化幅度不大.由图1(b)可知,SDS的加人 能够显著增加发泡液的发泡倍数,但随着SDS掺量 的增加,发泡倍数的增加趋势会变弱,而且ABS的 质量分数越小,这种变弱的趋势越明显,尤其对于 0.3%ABS溶液,当加人的SDS达到l5%时,发泡倍 数会突然下降.由图1(C)知,加人5%的SDS能增强 泡沫的抗泌液性,当加人的比例大于10%时,则降 低泡沫抗泌液性.对于不同质量分数的ABS溶液,其 影响趋势是相同的,但ABS溶液的质量分数越低, SDS的影响幅度越大. (2)综合以上现象,推断是ABS与SDS在气一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O O O O O O 0 O O 们 ∞ 加:虿m 孙成才等:混凝土发泡剂的复配研究 3.1 O.48 O.44 129 2.9 g 2.7 世 2.1 、一/ o-40 o.36 O-32 I.9 1.7 O-28 O 5 lO l5 w(SDS)/% (a) w(SDS)/% (b) w(SDS)/% (c) 图1加入SDS对ABS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adding SDS on ABS 界面的竞争吸附在起作用.表面性能相对较弱的 SDS分子也可以吸附在表面膜的内侧,SDS的疏水 0.05时,能够在发泡能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一定程 度上提高泡沫抗外力能力,抗泌液性能也有一定的 基团能对ABS因定向排列而密集的负电荷起到一 改善,保水系数可达0.4. 定的屏蔽作用,减小它们间的斥力,进而促使ABS 2.2 ABS与PEG2000复配 (1)按照1-3中的实验操作,选择质量分数 0.05%,0.1%,0.2%的ABS溶液,分别加入0%, 团有规律地出现在表面膜的内侧,在一定程度上破 10%,25%,50%,100%(与ABS的质量比)的 坏了水的结构,增加了表面与液体间的黏性,泡沫的 PEG2000,测定发泡剂的携液量,如图2(a)所示.选 抗泌液性也变好了.但是,这种变化耗费了一定量 择质量分数0.3%,0.5%,0.7%,1.0%的ABS溶液, ABS分子,当ABS的质量分数较低时,ABS在界面 分别加入0%,10%,25%,50%(与ABS的质量比) 膜更紧密、坚韧;泡沫的抗外力能力增强,剧烈打泡 时的发泡倍数随之增加,同时,由于SDS的疏水基 上的吸附比较疏松,这种作用表现更加明显,体现为 发泡剂转变为泡沫能力的略微下降,当SDS的量充 的PEG2000,测定发泡倍数与保水系数,如图2(b)、 图2(c)所示. 足时,过量的SDS会抵消这种作用,甚至使之反转; 由图2(a)可知,随着加入PEG2000量的增大, 当ABS的质量分数增大后,气一液表面有足够的 发泡剂转变为泡沫的能力先增强,当加入25%时,ABS分子、排列也逐渐紧密,降低了少量表面性能 达到最大值,随后缓慢减弱.由图2(b)可知, 较差的SDS的吸附作用,所以质量分数较高的ABS PEG2000加入量增大会持续增加溶液的发泡倍数, 溶液受到加入SDS的影响相对要小,在图1中表现 只有1.0%的ABS在加入量大于25%(与ABS的质 为曲线的变化幅度小.SDS的量过大时,使的溶液中 量比)时,发泡倍数的增大趋势变弱.由图2(c)可知, m(ABS)<0.1时,会改善泡沫的抗泌液 SDS的化学势增高,会强行插入表面膜中,破坏ABS 当m(SDS):膜的结构,最终大大降低表面膜的稳定性,这种影响 性;>0.1时,对0-3%ABS的溶液,抗泌液性能有增 对质量分数低的ABS溶液显的尤为突出.因此,当 SDS的掺量大于10%后,0_3%的ABS溶液形成泡 加趋势,而对0.5%,0.7%,1.0%的ABS溶液, PEG2000不利于泡沫的抗泌液性,而且ABS的质量 分数越大,破坏性也越大. 沫的发泡倍数和抗泌液下降的十分明显. 由以上分析可知,加入SDS对ABS的泡沫性能 有一定的影响,在ABS为0.5%,m(SDS):m(ABS): 420 380 { (2)聚乙二醇不含长链的疏水基团,与那些具有 长疏水链和一个或多个强极性基团的化合物相比, 0.48 0.44 0.40 3-2 3.O 2.8 340 囊i0 0。 《220 180 140 貔 2.O 1.8 O_36 O-32 O-28 O.24 O-2O loo 1.6 O 5 lO l5 W(聚乙二醇)/% (a) W(聚乙二醇)/% (b) W(聚乙二醇)/% (c) 图2聚乙二醇对ABS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PEG on AB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30 宁夏工程技术 第6卷 聚乙二醇不含大量的极性基团,其亲疏平衡性质也 随着明胶加入量的增加,发泡倍数一直下降;0.7%, 处于边缘值,但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元链节,因而 1.0%的ABS溶液的发泡溶液则表现出先降低,达到 每个分子总的吸附自由能却非常高.因此,聚乙二醇 最小值后再增加,而且1.0%的ABS比0.7%的ABS 可以定量铺展于气一液表面,得到稳定的表面单分 先出现增加趋势.由图3(c)可知,对于0.3%,0.5% 子膜.虽然这种膜本身不能形成稳定的泡沫,但当它 的ABS溶液,生成泡沫的抗泌液性随着明胶加入量 与ABS相互作用,共同吸附与气一液界面时,由ABS 的增大,先降低到一个最小值再增强,0.5%的ABS 降低表面张力、聚乙二醇增加韧性,共同促进泡沫稳 先出现增强趋势;对0.7%,1.0%的ABS溶液,生成 定.在图2中表现为发泡剂转变为泡沫能力的增强, 泡沫的抗泌液性持续增强. 发泡倍数的增加和抗泌液性的增强;然而,当 (2)明胶是含有大的疏水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 PEG2000量增大时,多余的聚乙二醇会在溶液本相 中聚集,大量的疏水连接将吸附、包裹一定量的 ABS分子,造成溶液中有效ABS浓度的减少,同时 大量疏水链节的存在将会破坏溶液的本体结构,减 小溶液本体亲极性基团,增大亲疏水基团性.因此, 造成ABS在表面上吸附性能和膜性能的下降.在图 2中所表现为m(SDS):m(ABS)>0.25以后,发泡剂 转变为泡沫的能力变弱,泡沫的抗泌液性下降,而且 PEG2000绝对浓度越大,表现越显著.发泡倍数没有 明显下降的原因是溶液和表面膜黏度增强的原因. 由以上分析可知,PEG2000可以通过提高黏度 增强泡沫陛能,尤其在低浓度时作用更明显,但加入 量不能过大,应保持m(SDS):m(ABS)≤0.1,ABS的 质量分数约为0.5%时较好,保水系数可达0.45. 2.3 ABS与明胶复配 自身的黏性好,能很好的将溶液转变为泡沫;但是, 由于它的表面性能有限,不能充分的降低表面能,所 以生成的泡沫很不稳定,容易变大、破灭.将明胶加 入到ABS溶液以后,明胶中大的疏水基团会吸附 ABS的疏水基团,形成“复合物”,结果是ABS的极 性基向外伸展,疏水基团被包裹在内部;这使得明胶 的水溶性增强,同时ABS也被消耗了一部分.因此, 加入明胶后,发泡剂将溶液转变为泡沫的能力有一 定程度的降低,明胶达到25%(与ABS的质量比) 时,出现的增强趋势主要是过剩的明胶自身强泡沫 转化能力的体现.这种作用也可以解释在图3(b)、图 3(c)中,0-3%,0.5%的ABS溶液随着明胶加入量的 增加,发泡倍数和抗泌液性能的下降.增大ABS的浓 度,能促进明胶吸附的饱和,并且剩余较多的ABS 分子进行表面吸附,改善表面性能.增大明胶的掺量 则能够增加溶液和表面的黏度,有利于泡沫的稳定. 0.7%,1.0%的ABS溶液在明胶掺量增大过程中,溶 液的发泡倍数先减小到最小值,再增大,而且1.0% 的更先达到最小值,这是因为前期主要受到ABS表 面性能的控制,而后期主要受到明胶黏性的控制.对 0.7%,1.0%的ABS溶液,在明胶掺量增大过程中, (1)按照1.3中的实验操作,选择质量分数 0.05%,0.1%,0.2%,0.3%的ABS溶液,分别加入 0%,4%,8%,25%(与ABS的质量比)的明胶,测定 发泡剂的携液量,如图3(a)所示.选择质量分数 0-3%,0.5%,0.7%,1.0%的ABS溶液,分别加入 0%,4%,8%,25%(与ABS的质量比)的明胶,测定 发泡倍数与保水系数,如图3(b)、图3(c)所示. 由图3(a)可知,随着明胶加入量的增加,ABS 生成泡沫的抗泌液性由明胶的黏性起到主导作用, 呈现一直增强的趋势;对于0-3%,0.5%的ABS溶 将溶液转变为泡沫的能力先降低,到达一定的浓度 液,在明胶掺量小时,表面实际吸附量起到主导作 后再增强.由图3(b)可知,0.3%,0.5%的ABS溶液, 用,抗泌液能力下降,在明胶掺量较大时明胶的黏性 450 .82 78 74 66 62 58 54 50 0.52 0.48 、400 .350 籁 .基300 逛 70 ...籁0.44 *0.40 0_36 0_32 150 l0o ...0 5 10 15 0 5 l0 l5 (明胶),% (a) W(明胶),% (b) W(明胶),% (c) 图3明胶对ABS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glutin on AB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孙成才等:混凝土发泡剂的复配研究 131 起主导作用,抗泌液性能呈增强趋势. 由以上分析可知,加人明胶可以改善发泡剂的 抗泌液性,但是不利于泡沫的生成.若要得到综合性 能较好的泡沫必须以增大发泡剂的量为代价.在选 配时,w(ABS)应不小于0.7%,m(明胶):m(ABS)≥ 0.08,保水系数可达0.5. 2.4 ABS与自制蛋白质稳泡剂的复配 共同作用,可能会出现蛋白与ABS分子空间分布不 均匀的现象,蛋白的黏性和韧性没有很好的发挥作 用,而ABS的分布不均则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 种作用在快速打泡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发泡 倍数会明显的下降,泡沫的抗泌液性也没有改善.当 加人蛋白量大于l5%时,溶液中有足够的蛋白分 子,不均匀性下降;因此,溶液的发泡倍数有一定程 (1)按照1.3中的实验操作,选择质量分数 度的回升,同时泡沫的抗泌液性迅速提升.由以上分析可知,向ABS溶液中加人足够的蛋 0.05%,0.1%的ABS溶液,分别加人0%,5%,15%, 30%(-7 ABS的质量比)的自制蛋白质稳泡剂,测定 白质稳泡剂对发泡倍数影响不大,但可以很好的提 5%一 发泡剂的携液量,如图4(a)所示.选择质量分数 高生成泡沫的抗泌水性能.保持ABS为0.7%,m(蛋白质):m(ABS)为0.15—0.30,就可以得 0.3%,0.5%,0.7%,1.0%的ABS溶液,分别加人0%, 0.保水系数可达0.65. 5%,15%,30%(与ABS的质量比)的自制蛋白质稳 到很好的结果,5泡沫混凝土试制 泡剂,测定发泡倍数与保水系数,如图4(b)、图4(c) 2.按照1.3中的实验操作,参考以上分析,选 所示. 7%ABS溶液,分别加人5%的SDS,10%的 由图4(a)可知,加人蛋白质稳泡剂后,发泡剂 择0.25%明胶,30%自制蛋白质,测量试块7 d 转变为泡沫的能力迅速增加.由图4(b)可知,随着蛋 PEG2000,结果为纯ABS溶液制成的试块严重分 白质稳泡剂量的增加,溶液的发泡倍数先降低到一 的抗压强度.个最小值,再增大.由图4(c)可知,在加人蛋白质小 层,复配后的试块有较均匀泡孔结构,抗压强度分别 4897MPa(SDS),0.553 8MPa(PEG2000),0.578 l 于5%时,0.3%的ABS溶液的抗泌液性下降,而 为0.693 MPa(蛋白质).由此可知,发泡剂 0.5%,0.7%,1.0%的ABS的抗泌液性基本不变;当 MPa(明胶),0.蛋白质的作用最大. 蛋白质的掺量大于l5%时,ABS溶液生成泡沫的抗 复配能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也十分重 泌液性全部呈现增强趋势. 因此本实验中抗压强度只具有相对的比较价值. (2)与明胶相比,自制蛋白质同样有较好的黏度 要,和韧性,但没有很强的疏水基团,避免了由于与ABS 的疏水基团结合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弱的相互 作用仍然存在.因此,蛋白质的黏性可以显著的提高 发泡液转变为泡沫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图4(a)中曲 线的迅速下降.加人蛋白质的分子量较大(大约几 万),所以它导致3个结果:①在水溶液中移动速度 3结一论 (1)SDS、PEG2000、明胶、自制蛋白质稳泡剂在 比较漫;②相同质量浓度下,蛋白的分子数要少的 多;③虽然蛋白质对ABS分子的作用弱,但是大的 提高性能的能力也很有限,应慎重选择. 分子量能够同更多的ABS分子作用,改变ABS分 (3)明胶能比较好地改善ABS泡沫的性能,但 子在空间上的分布.当加人量小于5%时,3个原因 是必须保持ABS质量分数相对较高,且明胶加人量 定条件下都能改善泡沫的保水性,促进稳定;但 SDS和PEG2000在低掺量下发挥作用,而明胶和自 制蛋白质稳泡剂更趋于在较高掺量时发挥作用. (2)SDS和PEG2000对复配条件的要求苛刻, .80 75 70 65 ..一 .蛙 地 6o ..55 50 45 40 0 5 15 30 0 5 15 30 一 ...(自制蛋白质)/% (a) (自制蛋白质)/% (b) (自制蛋白质)/% (C) 图4自制蛋白对ABS的影响 Fig.4 effects of protein O11 AB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32 宁夏工程技术 第6卷 也足够,可是这样会增加复配成本. (4)自制蛋白质稳泡剂能够很好地提高泡沫的 【3】 肖礼经.泡沫水泥轻质土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D】. 湖南:湖南大学.2003. 抗泌水性,对ABS的质量分数要求也不高,是一个 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1] 肖力光,王晓彪.大掺量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砌块的研究[J]. [4]顾军,尹会存,高德利,等.泡沫水泥稳定性研究[J].油田 化学,2004,21(4):307—309. 【5】潘志华,程麟,李东旭,等新型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制备 技术研究[J].建筑石膏与凝胶材料,2002(5):1—5. 【6】高波,王力群,周孝德.混凝土发泡剂及泡沫稳定性的研 究『J1.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1):13—16.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19(2):1—6. [2]高波.粉煤灰发泡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西安: 【7】高倩,王兆利,赵铁军.泡沫混凝土[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学报,2002,23(3):1 13—115. 西安理工大学.2004. Compounded experiment of the concrete foaming agent SUN cheng-cai,HUO Ji—chuan,LIU CAI-lin, Rui—rong,LU Zhong-yuan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nyang 621010,Chiana) Abstract:Foamed concrete has got much aRention,however,the actual foaming agent has badly blocked the evolution of the excellent foamed concrete.To enhance properties of the foaming agent,Sodium dodecyl sulfate,PEG2000,glutin and protein are chosen to compound with the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solution The effect of additive is investgated by measuring solution lOSS.foalTl multiple.the quotiety of water retention,and the causation also are discussed.The resul ̄show that each of them can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foam in suitable condiiton,but the protein which can work in a large range is the best.A conclusion can be educed that compounded experiment is a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properties of the foaming agent. Key words-concrete foaming agent;compounded experiment;stabiliy t(责任编辑、校对王德平) (上接第126页) Progress of laser control technique SHEN Hui ,TIAN Jun—c ,WANG Hong-wei f1.School of Civil and Hydraulic,Ningxia Universiy,Yitnchuan 750021,China; 2.Agricultur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of Jinshawan,Qingtongxia 751602,China) Abstract:Currently laser control leveling technology is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land leveling technology.The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China is still in the introduction.Abroad and domestic Massive data shows laser control leveling technique can overcome the lacks of the conventional leveling,SO we can achieve high land leveling precision,improve mechanized efficiency,reduce field irrigation canal area,and give fully fertilizer efficiency,improve water quality and eficifency,and increase agricultural pmduction and water・saving.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 cation of laser control leveling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lser contarol leveling equipment and the applicabiliy of tlsera leveling technology for diferent regions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laser control;leveling technique;application;progress (责任编辑、校对王德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