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生跳跃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跳跃能力的培养

来源:爱go旅游网
小学生跳跃能力的培养

跳跃,是小学生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 大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使内脏器官机能得以加 强;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使小学生的活动能力得以发展,掌握 到运动的一些基本技能。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 ,长身体的时期,怎样做

好跳跃能力的培养,这是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跳跃的概述

(1) 跳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身体运动技能的协调结合和 运动知觉的发展,是小学体育教学重要的课题之一。

(2) 小学阶段的跳跃能力培养,要讲究科学性、趣味性。教师要特 别注意做好保护工作,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低年级可从某个高度的 物体(如台阶、体操登等)跳落下来开始,注意引导学生两手后下方抬 起、弯腰屈膝,然后摆动手臂,轻轻跳下来。

(3) 要逐渐培养小学生对跳跃经验的积累,注重发展肌肉的运动 协调技能。一年级可以从练习身体的爬行开始 ,也可以沿着体操登等 一些窄的物体来回走动。这些基于发展腿部的肌肉力量 ,身体平衡力 和协调能力的运动为基础,为以后的跳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跳跃的动作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 跳过一定高度、宽度的障碍物,学会了向下跳、向上跳、跨越等基本 动作后,再进一步学习立定跳远、急性跳远、三级跳等的教学。

二、 跳跃的基本姿势

1

跳跃的动作,包括准备、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几个阶段 ,各部

分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

(1) 准备

准备是为助跑做准备,分 站立式”和移动式”小学一般采用 站 立”式,动作雷同于 站立”式起跑。

要点为:两腿自然弯曲,上体稍前倾,两手后摆,有点乡拉紧的弓弦。

(2) 助跑

助跑要注意距离合适,约15 —25步之间,分加速跑和变步跑两 种。加速跑:逐渐加速,逐步加大步长、步频。在踏板时要达到最快速 度。变步跑,指一开始就用力跑,在踏板前几步,依靠步长的增加来增加 速度,最后一步可适当缩小步长,以求达到最高速度。变步跑一般助跑 距离短于加速跑,小学生不容易掌握,固一般用加速跑”来助跑。

(3) 起跳

起跳是跳跃动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求蹬地有力 ,动作分解有三 步:着地、瞪伸、摆动。着地脚跟先触地,过渡到前脚掌,积极下压,使大 腿肌肉有力的收缩,让髋、膝、踝三个关节迅速蹬伸,同时挺胸,两臂积 极上摆。

2

(4) 腾空

腾空要注意维持身体的平衡,避免低头而失掉平衡。小学阶段一 般我米用蹲距”式腾空,而挺

胸”式和 走步”式因为动作难度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高而没 有被采用。

(5) 落地

落地前脚跟先触及沙坑,腿要弯曲,前脚掌随即下压,同时屈膝前 移重心,身体随惯性前到。

三、训练方法多样化

跳跃能力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 安排训练。

(1) 摸咼

摸高是最简单、实用的练习方法,有原地双脚向上跳摸高、原地 单脚向上摸高、助跑一步、两步、三步摸高等。教师在一定高度悬挂 颜色鲜艳的物品,如:气球、红领巾等,要注意高度适中,一般4 — 5岁离 手约20cm ,5 — 6岁离手约25cm。同时可以辅以单双脚向前跳,高跳 下,蛙跳等训练。

(2) 小兔跳

模仿小兔,双手放胸前,掌心向前,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跳,教师可适 当配以音乐、儿歌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等。

3

(3) 跳过小河

在地上画两条平行线,间距:4 — 5岁30cm;5 — 6岁40cm;6 — 7岁 50cm;然后学生跳过小河。注意教学生不能掉到 河里”。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可有障碍物代替,或适当加宽 小河”的宽度。从原地跳过渡 到助跑跳。

(4) 跳水运动员

教师利用体操凳、台阶、花台等高度在 小学生模仿跳水运动员轻轻跳下。

(5) 跳绳、跳皮筋

30cm — 60cm的物体,

跳绳、跳皮筋是广大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 ,对跳跃的培养,也有 良好的作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跳绳、跳皮筋。 如 单脚跳、交替跳、绕花跳、带人跳。

总之,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力军,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在保障安全的大前 提下,做好跳跃

能力的培养工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