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 ) A.口腔、口腔、胃 B.胃、胃、胃

C.口腔、胃、小肠 D.口腔、胃、胃 2、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3、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A.肺泡壁薄

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

4、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5、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的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6、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7、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8、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 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9、绿豆粥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从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10、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 6

1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11、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12、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后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被土壤吸收了 B.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C.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 D.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13、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 ) A.米饭

B.青菜

C.瘦肉

D.水果

14、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15、长期不吃水果和蔬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6、控制物质进出人体肝脏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7、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 )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 水果

D.奶油、巧克力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植物的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

②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 ③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

④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⑤营养组织的细胞壁比较厚、液泡比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9、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20、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21、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 ) 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 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

22、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23、人类学家将什么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 A.脑容量的增加 B.学会人工取火 C.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

D.后肢直立行走

24、在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黑猩猩

B.猕猴

C.长臂猿

D.狒狒

25、晓晓家的宠物狗“乐乐”在外遛完一圈后,在它的皮毛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这一实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 )

2 / 6

A.帮助植物传粉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

3、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人体一旦缺乏_______时会患夜盲症、干眼症.

4、根的生长主要是_______细胞的分裂和_______细胞伸长的结果. 5、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__的总和叫生物圈。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计划免疫属

于______性免疫。

2、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____的过程,④表示细胞_______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_______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___。 3、观察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_____类植物。

(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_____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_,但C类植物的种子有______包被着。

(4)A-E所示的5种植物具有了根、茎、叶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3 / 6

1、下面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 。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如果要将图中1处移至视野中央,那么玻片应该往________移动。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你认为[ 3 ]是______血管,[1]是 ________;[2]是________血管,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 ]_______的数量会增多,A是_____,A与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C有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

2、为探究教室内早餐、饮料、零食等食品废弃物对教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某班委会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以高温灭菌)编号1、2、3.. 培养皿 观察结果 1 +++ 2 + 3 ﹣ 第二步:打开1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被食品废弃物严重污染的教室空气中约10分

钟,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打扫干净并对环境进行消毒的同一间教室空气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三个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若干天后,结果记录如右表所示(用“﹣”表示观察不到细菌;用“+”表示观察到的菌落数量少;用

“+++”表示观察到的菌落数量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3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 .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

(3)班委会进一步对菌落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一种微生物的显微形态结构如右图所示;该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从生物分类看,该生物属于________ . (4)经专家鉴定,右图所示生物具有致病性.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该生物属于________ .

(5)班委会倡议:每位同学应自觉维护教室卫生,经常性的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的新鲜,全部同学要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提高教室空气质量.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以上措施属于________ .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下图表示丽丽同学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段片。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4 / 6

(1)甲图中,A过程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B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乙图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2]_______;找到物像后,可以调节[5]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3)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前者没有______________。 (4)怎样避免丙图中出现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B 3、D 4、D 5、A 6、B 7、B 8、D 9、B 10、D 11、B 12、C 13、C 14、D 15、C 16、B 17、C 18、B 19、A 20、A 21、C 22、C 23、D

24、A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物 非生物 2、成熟区 3、维生素A

4、分生区; 伸长区 5、 生物 生存环境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1 一 溶菌酶 2 二 抗原 抗体 三 非特异 特异 2、分裂 分化 神经 结缔 系统

3、E藻 根、茎、叶 水 种子 果皮 A、B、C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清水 低 左上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C白细胞 红细胞 细胞核 凝血和止血

2、设置对照 教室内早餐、饮料、零食等食品废弃物对教室空气质量有影响 细菌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生理盐水 细胞核着色 1、2 物镜 细准焦螺旋 细胞壁和液泡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