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单元的前三课,学生通过体验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学习并掌握了电子邮箱的一些基本操作,对电子邮箱的性质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本节课中,他们将学习电子邮箱的一些附加功能,学会管理电子邮箱,掌握电子邮箱的更多功能,以实现更加快捷、方便地传递信息,提高传播信息的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的同学已具备了一定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与传递信息的能力。本学期中,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合成、多媒体信息的发布更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信息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让他们在项目活动中体验与交流。 三、教法建议
1.本课的活动任务是:在使用电子邮箱完成信息发布后,对电子邮箱进行适当的管理,以提高收、发邮件的效率,更好的实现信息的共享。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的最后一课起到了归纳总结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应了解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辅导教学。
2.教师在教学讲解中要说明活动的主要任务,明确对邮箱进行管理的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掌握信息工具的成功与乐趣。在学生活动时,让其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
3.本课的难点是“通讯录”的使用,教师进行操作演示时应提醒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集中精神掌握难点内容的操作。而设置 “自动恢复”和“反垃圾”功能的操作简单、易懂,教师进行操作演示时适当穿插讲述即可。
4.教材中的“练功坊”为学生设计了另一活动项目,这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完成的任务,教师可对任务完成情况做适当的点评,并让他们在“竞技场”中比较与交流。而“益智园”中对家乡水质调查情况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则是学生课外的探究活动。 四、参考教案 科目 任课教师 课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地在“通讯录”中新建组和添加新的联系人。 信息技术 年级 课型 六 新授 班级 课时 第11课 养“鸽” 2.掌握对电子邮箱进行“自动回复”和“反垃圾”设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摩与实践,探索电子邮箱的管理方法。 2.在活动过程中形成对信息传递工具—电子邮箱的管理技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管理电子邮箱中养成良好的信息整理习惯。 2.在信息共享中形成与人共处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通讯录”发送电子邮件。 难点:电子邮箱“通讯录”中新建组和添加联系人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收集好老师、同学及亲人的电子邮箱地址。 2.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引入情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会1.分组讨论老师抛出的通过活动中遇了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问题。 到的真实问技能,有同学在使用电子2.登录自己的电子邮题,激发学生邮箱时发现了几个问题: 箱,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1.发信时记不住同学的的办法。 邮箱地址; 2.给同学发了电子邮件,不知他是否收到。 3.常收到一些陌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不知怎么处理? 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结合掌握的技能去探究新问题。 课堂学习 (一)巧用“通讯录” 1.倾听并回答教师的问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操作中1.刚才同学们想出了不题。 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来看2.登录自己的电子邮掌握“通讯录”看玲玲是怎么做的吧!请箱,并按要求管理“通的基本操作。 同学们登录自已的邮箱,讯录”。 能不能在自己的邮箱首3.使用“通讯录”发一页找到“通讯录”呢? 对,玲玲就是用它来解决封电子邮件。 第一个问题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使用电子邮箱的“通讯录”。 2.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然后利用“课堂讲解”中的动画强调重、难点。 3.学生完成活动任务。 (二)设置“自动回复” 1.结合讲解观察教师的让学生在管理1.为了能在接收到他人操作。 时间回信,163网易免费置“自动回复”。 邮箱提供了邮件自动回 复功能。我们一起来设置“自动回复”吧。 2.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3.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为自己的电子邮箱设置“自动回复”。 (三)拒收垃圾邮件 1.讨论垃圾邮件的危1.在活动中融入信息伦理的2.让学生自主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烦人的垃圾邮件不但害。 着电子邮箱的安全。我们任务,总结方法。 吗?大家到电子邮箱中的操作方法。 找一找,看它有没有这方面的功能。 2.我想请同学告诉大家你发现的方法。 课堂活动 1.请同学们结合“学乐1.分组完成活动任务,1.让学生自主园”中的课堂活动,设置讨论并解决遇到的问地完成任务,个性化的电子邮箱。 题。 实现技能的进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竞2.请大家分组讨论“垃2.在信息活动中了解垃一步巩固。 圾邮件”的相关话题;对圾信息的危害性。 从因特网上搜索信息,进信息传递工具验信息技术的无限魅力。 发来的电子邮件后,第一2.为自己的电子邮箱设的过程中,体浪费我们的时间,还影响2.探索教师布置的活动教育。 有什么办法能拒绝它们3.在班上交流自己发现探究,培养创行加工整理,然后发送到同学的电子邮箱。 课外探究 玲玲同学在益智园里又课外探索 遇到了新问题,请聪明的同学回家后帮帮她,下节课和我们说说怎么样? 教学反思 争意识。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