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手册
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本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深圳市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也可作为各区(街道)监管部门重点执法检查时参考。
序号 较大危险因素 1.制度
主要防范措施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依据 1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职之日起六个月内,应接受负有安全生产业安全生产规定》 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监管职责的部门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安监总局第91号令) 和管理能力考核,并考核合格。 对存在铝镁等金属制品打磨抛光的企业,《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2 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 应制定全方位,全覆盖,不留死角的粉尘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清扫制度。 建立健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2017版) 3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业安全生产规定》 未建立健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安监总局第91号令) 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 1 -
2.熔铸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炉体及附属设施出现焊缝开裂、腐蚀、破损或脱落,易导致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引发爆1 熔炼炉 炸、火灾、灼烫事故 原料、辅料沾有水份或油漆时,与高温熔融金属接触易导致爆炸、火灾、灼烫事故 爆炸 火灾 灼烫 原料、辅料应有专用厂房或仓库存放,堆放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应对即将入熔炼炉的原料、辅料进行分拣,防止沾有水份或油漆等原料、辅料入炉。 爆炸 火灾 灼烫 (1)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检修或报废; (2) 熔炼炉炉膛熔损超过规定应《工贸行业重大安全及时修补。 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安全生产规范》(GB30078-2013)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图片 - 2 -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图片 (1)送燃气前,应进行吹扫作业,使用燃气熔炼炉燃气点火因2 熔炼炉 操作错误易导致爆炸、火灾等事故 爆炸 火灾 排净管道、炉膛内的残余气体;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2)点火时,应先点(打)火后开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气阀,并有人监护,禁止多台熔准》(2017年版) 炉同时点火;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3)应设置防突然熄火或点火失锭安全生产规范》败的安全装置和燃气泄漏报警(GB30078-2013) 装置。 - 3 -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未在熔炼炉旁设置安全坑,发生高温熔融金属泄漏时导致爆炸、火灾事故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图片 爆炸 火灾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在熔炼炉旁按规范设置安全坑。 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年版) 3 熔炼炉周边及作业坑、安全坑安全坑 内潮湿、熔炼炉周边有积水、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熔融金属泄漏导致爆炸、火灾事故发生 爆炸 火灾 (1)作业坑、安全坑内必须保持干燥,及时清理熔炼炉影响范围内《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的地面积水,保持干燥; (2)及时清除熔炉周边易燃易爆物品。 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年版) - 4 -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图片 4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人员密集场所集场所靠近熔设施 融金属熔炼、吊运影响范围,发生事故时导致群死群伤事故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3T以上)为非冶金铸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爆炸 火灾 室等场所应设置在远离熔炉、熔《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 融金属吊运及浇铸事故影响范准》(2017版) 围。 (1)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3T以爆炸 火灾 上)应使用冶金铸造起重机或者《工贸行业重大安全起重机起升机构的每套驱动系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统应设置两套的制动器; 准》(2017年版) (2)起重机应按规定进行年检。 5 熔融金属吊运造起重机或未(运输) 设置两套的制动器,易因吊运失控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 5 -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盛装熔融金属的罐(包)等容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图片 对盛装有熔融铝液等高温熔融爆炸 火灾 金属的罐(包)等容器及其耳轴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应根据使用频率、周期等定期进产事故隐患判定标行探伤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应准》(2017版) 及时停用或者更换。 盛装熔融金属器耳轴破(断)6 的罐(包)等 裂或脱落导致容器及其耳轴 熔融金属泄漏,灼烫 引起火灾、爆炸、灼烫事故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压铸机压铸时7 压铸机 熔料溅出遇水、油导致爆炸、火灾和灼烫事故 爆炸 火灾 灼烫 压铸机周围应保持干燥,熔料运送路径下面如有水、油或者杂物要及时清理,并保持干燥。 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年版) 《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 (GB20906-2007) - 6 -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图片 模具潮湿,浇铸8 浇铸 时易发生爆炸事故 爆炸 浇铸前必须保持模具干燥。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年版)
- 7 -
3.机械设备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地沟、地坑等有限空间内的1 设备清洗 聚集可燃气体,遇火引起爆炸、火灾 使用易燃易爆稀释剂(如天拿水等)爆炸 火灾 清洗设备设施,清洗完后要及时清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图片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除聚集在地沟、地坑等有限空间内患判定标准》(2017年版) 的可燃液体与可燃气体。 (1)应设置一种或多种光电安全装光电安全保护装置缺失易导机械伤害 2 冲压设备 致机械伤害 双手操纵装置失灵易导致机机械伤害 械伤害 置,存在多个侧面接触的危险区域应在每个侧面设置光电安全装置;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 (2)设置的光电保护装置应符合(GB27607-2011) GB27607-2011的规定。 设置的双手操纵装置应符合《机械压力机安GB27607-2011的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 全技术要求》 (GB27607-2011) - 8 -
4.打磨抛光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一、湿式除尘系统: (1)应保持足够的水量,应设置水除尘系统未采打磨抛光作业场所除尘系统 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措施,导致粉尘爆炸及事故扩大 爆炸 压(流量)和液位检测及报警装置; (2)应定期对水池沉积淤泥进行依据 图片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 1 准》(2017年版) 清理,保持洗涤水质相对清洁,并定期检查洗涤喷淋头是否堵《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塞,发现喷头堵塞应及时处理; (3)湿式除尘系统循环水箱应保规范》 持良好通风,防止氢气聚集。 (AQ 4273-2016) - 9 -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图片 二、干式除尘系统: (1)干式除尘系统应按照粉尘爆《粉尘防爆安全规炸特性采用泄爆、隔爆、惰化、程》(GB15577-2007) 抑爆等一种或多种防爆措施;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不能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准》(2017年版) 除尘系统不能互联互通;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3)需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4)禁止采用正压吹送粉尘; 规范》 (5)除尘系统以及金属管道、支(AQ 4273-2016) 架、构件、部件等应可靠接地; (6)涉粉管道法兰连接处应有可靠跨接。 除尘系统未采打磨抛光作业 场所除尘系统 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措施,导致粉尘爆炸及事故扩大 爆炸 1 - 10 -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打磨抛光车间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人员密集场所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1)打磨抛光作业场所(车间)应设置在单层或者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 依据 图片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5577-2007)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年版) 爆炸 (2)打磨抛光作业场所(车间)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距离应大于GB50016相关要求。 打磨抛光作业2 场所建筑及电气设备 安全距离不足,发生事故时,易导致事故扩大 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设备设施未可靠接地,产生电火花易导致粉尘爆炸 爆炸 (1)打磨抛光作业场所的所有电《粉尘防爆安全规气设备应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程》(GB15577-2007) 备; (2)所有设备设施应可靠接地,除尘系统的风管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年版) - 11 -
5.喷漆涂装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图片 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 电气火花引燃易燃易爆气体(粉尘)发生气1 喷漆(喷粉)室 爆或粉尘爆炸 爆炸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1)喷漆(喷粉)室所有电气设备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应为防爆型设备; 准》(2017年版) (2)喷漆(喷粉)室所有电气设备、《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金属容器及管路等均应有可靠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的导除静电装置(接地)。 风净化》 (GB6514-2008) 通风不良,可燃气体积聚,浓度过高导致爆炸 爆炸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应采取有效通风措施,并安装可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风净化》 (GB6514-2008) - 12 -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1)喷粉区内所有金属导体都应可靠接地; (2)喷粉室应采取局部通风或全依据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6514-2008)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图片 粉末静 2 电喷涂 静电火花导致粉尘爆炸 面通风,室体及通风管道内壁应爆炸 光滑,不积聚粉尘; (3)牵引链条应采用润滑油进行全》(GB15607-2008) 定期润滑,不得用润滑脂润滑; 《悬挂输送机安全规(4)自动喷粉应可靠固定,不得程》 松动脱落。 (GB11341-2008)
- 1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