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谈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谈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谈

作者:黄瑞林

来源:《内蒙古教育·科研版》2018年第09期

摘 要: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科目知识、教材内容和具有应对考试的基本技能,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可以将自身的能力和潜能运用于之后的发展之中,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学科以其严谨的逻辑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培养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最基本的内容,而如何有效通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去创新性地培育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我们今天探索的核心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数学思维品质的内容,在具体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小学数学计算教育培育和提高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计算教学;创新;思维品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9B-0068-02

在小学打好数学基础是为了学生以后学习更加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权,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小学生在数学计算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主认知。他们在自主学习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思维品质,并且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决定着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学习数学计算时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

数学思维品质,即学生可以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多种思维方式,将遇到的复杂问题具体化与系统化,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和品质。学生可以运用得到的思维能力有计划地根据问题进行联想,将有用的数据和信息分类组织后输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解决问题形成一种特定的逻辑性思维方式,通过思维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思维品质体现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特点是,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运用联想,发挥天性。总的来说,思维品质就是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透过问题得到本质性的总结经验。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还需要注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兴趣的培养。教师应该通过数学教学重点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至生活琐事,大到商品交易,都需要学生运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去提高做事的效率。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数学与生活进行结合,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严谨性很强,需要理性逻辑思维的学科,学会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计算问题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问题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根据内在联系简化复杂的问题,高效解决问题。

有兴趣才会更认真,更专注,并且以之为乐。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加喜欢数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只会越学越高。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日益增加,厌学情绪也会随着压力的不断变大而增加。但是,现实中小学数学老师只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此外,许多教师还忽略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审题能力的现状一直存在。小学数学教资力量也存在问题,个别教师教学技能不过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等都会造成数学课堂枯燥无味,致使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果不佳。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中心化现象严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小学数学计算课堂上没有得到体现,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没有得到发挥,致使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不到充分发展。

当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改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一定要培养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为以后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小学数学计算教育培育和提高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的先天素质对思维品质具有影响力,但是后天的教育,以及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尤其是计算的学习也对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几点都是可以切实通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 (一)针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培养方法

思维的深刻性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即通过复杂多变的问题深刻挖掘问题的本质。 教师可以通过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以旧知识为思维逻辑基础,系统地把两种相近与相似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也可以通过加强数形结合的逻辑方法,深化学生的思维。通过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有效融合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转化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探讨知识的本质,最终完成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目的。

(二)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的培养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善于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思路,找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感知联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潜能。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深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教学情境,让小学生通过感知问题,体验情景,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

小学数学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通过多层次的布疑,用问题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小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通过布疑,让学生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证实自己答性,也可以通过给出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必须让小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层层分析 ,让小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针对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的培养方法

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小学生在解决数学计算问题时能够反应灵敏,有较高的思考效率。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等感性化的东西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口头说理训练,是培育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以及发展的,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增强数学语言应用的目的性和启发性。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表达思维,实现思维与语言表达的统一。当小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答题时的思维过程表达清楚,帮助学生学会用逻辑性语言来表达问题。在这个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熟练掌握运算技巧,让学生一看到题目,通过感知就能很快算出得数。通过多样的强化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学生通过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大量积累应用题练习和试卷习题,再通过视算、心算、口算等训练方式,从而达到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艳红.浅谈思维品质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文摘版),2016,(1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韩前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 读书文摘,2016,(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