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碳是四价,氢是一价,氧是二价,把下列分子式写成任何一种可能的构造式: (1)C3H8 (2)C3H8O (3) C4H10 答案:
HHHH(1)
HCHHCHHCHHCHHCCHHCHHCH OH(2)
H
HCCHHHHH(3)
2、区别键的解离能和键能这两个概念。 答案:
键的解离能:使1摩尔A-B双原子分子(气态)共价键解离为原子(气态)时所需要的能量。
键能:当A和B两个原子(气态)结合生成A-B分子(气态)时放出的能量。 在双原子分子,键的解离能就是键能。
在多原子分子中键的解离能和键能是不相同的,有区别的。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CH3CHCH3(1)
O (4)
CH3CHCH3CCH3CHCH3 (2)
CH3CH2Cl (3)
OHNH2CH3CH2CH
O(5) (6)32 (7) (8)3
答案:(1)双键 (2)氯素 (3)羟基 (4)羰基(醛基) (5)羰基(酮基) (6)羧基 (7)氨基 (8)三键
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荷的原子。 答案:
第二章 烷烃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和
CHCHCOOHCHCCCH3
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
CH2CH3CH3CHCHCH2CHCH3(1)(3)
(C2H5)2CHCH(C2H5)CH2CHCH2CH3 (2)
CH3CH3CH(CH3)2
CH3CH(CH2CH3)CH2C(CH3)2CH(CH2CH3)CH3 (4)
(6)
(5)答案: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2)2-甲基-3,5,6-三乙基辛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4)2,2,4-三甲基戊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1) C5H12仅含有伯氢,没有仲氢和叔氢的 (2) C5H12仅含有一个叔氢的 (3) C5H12仅含有伯氢和仲氢 答案:
键线式 构造式 系统命名
(1)
(2)(3)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简式: (1) 2,2,3,3-四甲基戊烷
(2) 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 (3) 含一个侧链和分子量为86的烷烃:
(4) 分子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5) 3-ethyl-2-methylpentane
(6) 2,2,5-trimethyl-4-propylheptane (7) 2,2,4,4-tetramethylhexane (8) 4-tert-butyl-5-methylnonane 答案:
(1) 2,2,3,3-四甲基戊烷 简式:CH3CH2(CH3)2(CH3)3 (2)
由
一
个
丁
基
和
一
个
异
丙
基
组
成
的
烷
烃
:
(3) 含一个侧链和分子量为86的烷烃:
因为CnH2n+2=86 所以 n=6该烷烃为 C6H14,含一个支链甲烷的异构体为:
(4) 分子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5) 3-ethyl-2-methylpentane
CH3CH(CH3)CH(C2H5)
(6) 2,2,5-trimethyl-4-propylheptane
CH3C(CH3)2CH2CH(CH2CH2CH3)CH(CH3)CH2CH3(7) 2,2,4,4-tetramethylhexane
(CH3)3CCH2C(CH3)2CH2CH3
(8) 4-tert-butyl-5-methylnonane
CH3CH2CH2CH(C(CH3)3)CH(CH3)CH2CH2CH2CH3
4.试指出下列各组化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1)
(2) 答案:
(1)两者相同,从四面体概念出发,只有一种构型,是一种构型两种不同的投影式 (2)两者相同,均为己烷的锯架式,若把其中一个翻转过来,使可重叠.
5.用轨道杂化理论阐述丙烷分子中C-C和C-H键的形成. 答案:
解:丙烷分子中C-C键是两个C原子以SP杂化轨道沿键轴方向接近到最大重叠所形成的δ化学键, 丙烷分子中C-H键是C原子的SP杂化轨道与氢原子的S 轨道形成的δ化学键.
6.(1) 把下列三个透视式,写成楔形透视式和纽曼投影式,它们是不是不同的构象呢?
33
(2)把下列两个楔形式,写成锯架透视式和纽曼投影式,它们是不是同一构象?
(3)把下列两个纽曼投影式,写成锯架透视式和楔形透视式,它们是不是同一构象?
HFFHHFFFHH
FH答案:
(1)为同一构象。
(2)纽曼投影式分别为: 为不同构
象。
FHFHFH(3)
HHF
7、写出2,3-二甲基丁烷的主要构象式(用纽曼投影式表示)。
答案:
CH3HCH3CH3CH3CH3H
CH3CH3HHCH3
8.试估计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的高低排列成序(把沸点高的排在前面) (1)2-甲基戊烷 (2)正己烷 (3)正庚烷 (4)十二烷 答案:
十二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 因为烷烃的沸点随C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同数C原子的烷烃随着支链的增加而下降。
9.写出在室温时,将下列化合物进行一氯代反应预计到的全部产物的构造式: ⑴.正己烷:⑵.异己烷:⑶.2,2-2甲基丁烷: 答案:
⑴.正己烷: 一氯代产物有3种 CH3CH2CH2CH2CH2CH2Cl
⑵.异己烷:一氯代产物有5种
⑶.2,2-2甲基丁烷: 一氯代产物有3种
10、根据以下溴代反应事实,推测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异构体的构造简式。 (1)只生成一种溴代产物;(2)生成三种溴代产物;(3)生成四种溴代产物。 答案:
2CnH2n+=72 12×n1×2×n2+n5 C5H121CH3CCH22CH3 2CH3CH2CH2CH2CH3 3CH3CHCH3CH2CH3
()()()+72()(11、写出乙烷氯代(日光下)反应生成氯乙烷的历程。 答案:
解 :Cl2 →2Cl CH3CH3 + Cl²→CH2CH2 + HCl CH3CH2 + Cl2→ CH3CH2Cl +²Cl CH3CH2²+²Cl → CH3CH2Cl
12、试写出下列各反应生成的一卤代烷,预测所得异构体的比例:
)
答案:
(1)
(2)
∴ A%=9÷(9+1600+6)³100%=0.6%
B%=1600÷(9+1600+6)³100%=99%
C%=6÷(9+1600+6)³100%=0.3%
(3)
∴ A%=9÷(9+1600)³100%=0.6%
∴ B%=1600÷(9+1600)³100%=99.4%
13.试给出下列反应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CH3-H + F²
解 : ΔH=-129.7kJ/mol E活=5kJ/mol 反应进程 答案:
H-F +²CH3
14、
在下列一系列反应步骤中,
B B+C
D+E E+A
2F
⑴ A
试回答:
a哪些质点可以认为是反应物,产物,中间体? b写出总的反应式
c给出一张反应能量变化草图.
答案:
a解: 反应物:A,C. 产物:D,F. 中间体:B,E. b 2A + C → D + 2F c
15、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
.CH3CHCHCH2CH3A答案: C > A > B
.CHCHCHCHCH2223CH3CH2CCH2CH3C
.CH3B
CH3CH3
第三章 单烯烃
1. 写出戊烯的所有开链烯烃异构体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 答案:
解: CH3CH2CH2CH=CH2 1-戊烯
3-甲基-1-丁烯
2-甲基-1-丁烯 2-甲基-2-丁烯
(Z)-2-戊烯
2. 命名下列化合物, 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 (1)
(E)-2-戊烯
(CH3)2CCHCH(CH3)CH2CH2CH3(2)(CH3)3CCH2CH(C2H5)CH=CH2
(3)CH3HC=C(CH3)C2H5 (4)(5)
(6)答案:
(1)2,4-二甲基-2-庚烯 (2)5,5-二甲基-3-乙基-1-己烯 (3)3-甲基-2-戊烯
(Z)-3-甲基-2-戊烯 或 反3-甲基-2-戊烯
(E)-3-甲基-2-戊烯 或 顺-3-甲基-2-戊烯
注:当顺反命名与Z,E命名矛盾时,以Z,E命名为好. (4)4-甲基-2-乙基-1-戊烯
CH3CCC3H7CH3CCCH3CHCH3(E)C2H5(5)3,4-二甲基-3-庚烯25(6)(Z)3,3,4,7-四甲基-4-辛烯
C3H7(Z)
(Z)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键线式)。
(1)2,3-dimethyl-pentene (2)cis-3,5- dimethyl-2-heptene (3)(E)-4-ethyl-3-methyl-2-hexene (4)3,3,4-trichloro-1- pentene 答案:
(E)
(1)(2)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3)(4)
⑴ (E)-3,4-二甲基-2-戊烯 (2) 2,3-二甲基-1-己烯
⑶ 反-3,3-二甲基-2-戊烯 (4) (Z)-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⑸ 2,2,3,6-四甲基-5-乙基-3-庚烯(Z) 答案:
(1)(2)(3)
(4)(5) (Z)
5、对下列错误的命名给于纠正。
(1)2-甲基-3-丁烯(2)2,2-甲基-4-庚烯
(3)1-溴-1-氯-2-甲基-1-丁烯(4)3-乙烯基-戊烷 答案:
(1)3-甲基-1-丁烯(2)6,6-二甲基-3-庚烯
(3)2-甲基-1-溴-1-氯-1-丁烯(4)3-甲基-1-戊烯
6、完成下列反应式。
HCLCH3CH(1)
CCH3CH3
CL2(2)
450
CH2(3)
CHCH(CH3)2HBr(1)H2SO4(2)H2O
(4)(5)
H2O2(CH3)2CCH2B2H6
Br2(6)(7)
CCL4
nCH3CHCH2CL2 H2O(8)
催化剂
答案: (1)
CLHCLCH3CHCCH3(2)
CH3CH3CH2CCH3CH3
CL2450(3)
CLCL
CH2CHCH(CH3)2(1)H2SO4(2)H2OCH3CHOHCH(CH3)2(4)
BrHBrH2O2(5)
(CH3)2C(6)
CH2B2H6(CH3)2CHCH2BH2 BrBr2CCL4Br(7)
()nCH3CH(8)
CH2催化剂CHCH2n
CL2 H2OOHCL
7、写出下列各烯烃的臭氧化还原水解产物:
答案: (1)
(2)
(3)
8、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用什么方法能除去烯烃? 答案:
解:室温下,用浓H2SO4洗涤,烯烃与H2SO4作用生成酸性硫酸酯而溶于浓H2SO4中,烷烃不溶而分层,可以除去烯烃。
9、试写出反应中的(a)及(b)的构造式。 (a)+Zn(b)+ZnCl (b)+KMnO4答案:
CH3CH2COOH + CO2 + H2O
(a): (b): CH3CH2CH=CH2
10、试举出区别烷烃和烯烃的两种化学方法: 答案:
解:方法一: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为烯烃, 烷烃无此反应.
方法二:室温下无光照,迅速使Br2/CCl4溶液褪色者为烯烃, 烷烃无此反应.
11、化合物中甲,其分子式为C5H10,能吸收1分子氢,与/H2SO4作用生成一分子C4酸.但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后得到2个不同的醛,试推测甲可能的构造式.这个烯烃有无顺反异构呢? 答案:
解:由题意:
(可能是单烯烃或环烷烃)
∴甲可能的结构式为:CH3CH2CH2CH=CH2或(CH3)2CHCH=CH2 且该烯烃没有顺反异构体.
12、某烯烃的分子式为C10H20, 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后得到CH3COCH2CH2CH3,推导该烯烃的构造式. 答案:
解:由题意:
只生成一种产物酮,∴该烯烃双键两端对称 C10H20为
13、在下列位能-反应进程图中,回答(1),(2),(3),E1,E2,△H1, △H2,△H的意义。 答案:(省略)
14、绘出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的位能-反应进程图. 答案:
15、试用生成碳离子的难易解释下列反应:(答案)
0
(1)
(2) 答案:
解:从电子效应分析,3O碳正离子有8个C-H键参与δ-π共轭,而2O碳正离子只有4个C-H键参与共轭,离子的正电荷分散程度3O>2O,∴离子的稳定性3O>2O,因此,3O碳正离子
0
比2O碳正离子容易形成,综上考虑,产物以
16、把下列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大小排列成序。
+为主。
+++(1)(2)(3)(4) 答案:
(1)>(4)>(3)>(2)
17、下列溴代烷脱HBr后得到多少产物,那些是主要的。
(1) BrCH2CH2CH2CH3 (2) CH3CHBrCH2CH3 (3) CH3CH2CHBrCH2CH3 答案:
(1)一种产物,CH2=CHCH2CH3
(2)两种产物,CH3CH=CHCH3(主) CH2=CH-CH2CH3(次) (3)一种产物, CH3CH=CHCH2CH3
18、分析下列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解释? 烯烃及其衍生物 烯烃加溴的速率比 (CH3)2C=C(CH3) 14 (CH3)2C=CH-CH3 10.4 (CH3)2C=CH2 5.53 CH3CH=CH2 2.03 CH2=CH2 1.00 CH2=CH-Br 0.04 答案:
解:分析数据,由上至下,烯烃加溴的速率比依次减小,可从两方面来解释。
(1)不饱和碳上连有供电子基越多,电子云变形程度越大,有利于亲电试剂进攻,反应速度越大,而连有吸电子基,则使反应速度减小 (2) 不饱和碳上连有供电子基,使反应中间体溴 钅翁 离子正点性得到分散而稳定,易形成,所以反应速度增大,如连有吸电子团,则溴钅翁 离子不稳定,反应速度减小。
+
19、C是属于路易斯酸,为什么? 答案:
解:lewis酸是指在反应过程中能够接受电子对的分子和离子,C+是缺电子的活性中间体,反应时能接受电子对成中性分子,故它属lewis酸。
20、试列表比较δ键和π键(提示:从存在、重叠旋转、电子云分布方面去考虑)。 答案: δ键 π键 存在 重叠 旋转 电子云分布 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分布
21、用指定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试剂可以任选。(要求:常用试剂) (1) 由2-溴丙烷制1-溴丙烷(2) 由1-溴丙烷制2-溴丙烷 (3) 从丙醇制1,2-二溴丙烷 答案: (1)
通过分子平面对称分布 可单独存在 “头碰头”重叠程度大 可绕键轴自由旋转 必与键共存 “肩并肩”重叠程度小 不能绕键轴旋转 (2)
(3)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1、写出C6H10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 答案:
2、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3)3C
CCH2C(CH3)3 (2)CH3CH=CHCH(CH3)CC-CH3
(3)HCC-CC-CH=CH2 (4)
(5) 答案:
(1) 2,2,6,6-四甲基-3-庚炔 (2)4-甲基-2-庚烯-5-炔 (3)1-己烯-3,5-二炔 (4)5-异丙基-5-壬烯-1-炔 (5) (E),(Z)-3-叔丁基-2,4-己二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⑴ 烯丙基乙炔 ⑵ 丙烯基乙炔 ⑶ 二叔丁基乙炔 ⑷ 异丙基仲丁基乙炔 答案:
(1)CH2=CHCH2C≡CH
1-戊炔-4-炔
(2)CH3CH=CH-C≡CH 3-戊 烯-1-炔
(3) (CH3)3CC≡CC(CH3)3 2,2,5,5-四甲基-3-已炔
(4)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5-ethyl-2-methyl-3-heptyne (2)(Z)-3,4-dimethyl-4-hexen-1-yne (3)(2E,4E)-hexadiene (4)2,2,5-trimethyl-3-hexyne 答案: (1)
2,5-二甲基-3-庚炔
(CHC3)2CHCH3CCCCH(C2H5)CH2CH3 2-甲基-5-乙基-3-庚炔 CH3C2H5(Z)-3,4-二甲基-3-己烯-1-炔
CH3CCH(2)
CHCHHCC(3)CH3CH3CH3CCCCH(2E,4E)-2,4-己二烯
CH3CH3CH3(4)2,2,5-三甲基-3-己炔
5.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如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
⑴ CH3CH=CHC2H5 (2)CH3CH=C=CHCH3 (3) CH3C⑷ CH答案:
C-CH=CH-CH3
CCH3
(1)
(2)无顺反异构体(3)无顺反异构体
(4)顺式 (Z)反式(E)
6.利用共价键的键能计算如下反应在2500C气态下的反应热. ⑴ CH⑵ 2CH
CH + Br2 CH
CHBr=CHBr ΔH= ? CH2=CH-C
CH ΔH=?
(3) CH3CCH+HBr--CH3-CBr=CH2 ΔH=? 答案:
(1)ΔHФ= EC≡C+EBr-Br+2EC-H–(2EC-Br+EC=C +2EC-H)=EC≡C +EBr-Br–2EC-Br–EC=C = 835.1+188.3–2³284.5-610 =-155.6KJ/mol
(2)同理: ΔHФ=EC≡C–EC=C=835.1-610-345.6=-120.5KJ/mol
(3)+EH-Br-EC=C-EC-Br-EC-H =835.1+368.2-610-284.5-415.3=-106.5 KJ/mol
7.1,3-戊烯氢化热的实测值为226 KJ/mol,与1,4-戊二烯相比,它的离域能为多少? 答案:
解:1,4戊二烯氢化热预测值: 2³125.5= 251 KJ/mol,而1,3-戊二烯氢化热的实测值为226 KJ/mol
∴E 离域能= 251-226=25 KJ/mol
8、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1)CH3CH2CH2CCH+HBr(过量)
HgSO4+H2SO4(2)CH3CH2CCCH2CH3+H2O(3)CH3CCH+Ag(NH3)2+
CH2(4)
(5)CH3C(6)CH3CH
CCLCHCH2聚合
CCH3+HBrCH(CH2)2CH3
Br2?
顺-2-己烯
(7)CH2CHCH2C答案:
NANH2?
?CH+Br2
(1)(2)
(3)
(4)
(5)
(6)
(7)
9.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⑴ 2-甲基丁烷, 3-甲基-1-丁炔, 3-甲基-1-丁烯 (2) 1-戊炔, 2-戊炔 答案: (1)
(2)
10、1.0 g戊烷和戊烯的混合物,使5ml Br2-CCl4溶液(每100 ml含160 g)褪色,求此混合物中戊烯的百分率 答案:
解:设10 g戊烷中所含烯的量为x g ,则:
∴混合物中合成烯 0.35/1³100% = 35%
11.有一炔烃,分子式为C6H10,当它加H2后可生成2-甲基戊烷,它与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求这一炔烃构造式: 答案:
解:
∴ 该炔烃为:
12.某二烯烃和一分子Br2加成的结果生成2,5-二溴-3-已烯,该二烯烃经臭氧分解而生成
两分子 和一分子
⑴ 写出某二烯烃的构造式。
⑵ 若上述的二溴另成产物,再加一分子溴,得到的产物是什么? 答案: (1)
∴该二烯烃为:
(2)二溴加成物再加成1分子Br2的产物为:
13.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每mol该化合物可吸收2molH2,当它和Ag(NH3)2+溶液作用时,没有沉淀生成,当它吸收1molH2时,产物为2,3-二甲基-1-丁烯,问该化合物的构
造式怎样? 答案: 解:
∴该化合物为
14.从乙炔出发合成下列化合物,其他试剂可以任选。
⑴ 氯.乙烯:⑵ 1,1-二溴乙烷 (3) 1,2-二氯乙烷 ⑷ 1-戊炔 ⑸ 2-已炔 ⑹ 顺-2-丁烯 ⑺ 反-2-丁烯 ⑻ 乙醛 答案: (1)
(2)(3)
(4)
(5)
(6)
(7) 反-2-丁烯
(8)
15. 指出下列化合物可由哪些原料通过双烯合成制得:
⑴(4)答案:
(2)
(3)
(1)
(2)
(3)
(4)
16.以丙炔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2)
(4)正己烷 (5) 2 ,2—二溴丙烷 答案: (1)
(3)
(2)(3)(4)
(5)
17.何谓平衡控制?何谓速率控制?何谓平衡控制?解释下列事实: (1)1,3-丁二烯和HBr加成时,1,2-加成比1,4-加成快?
(2)1,3-丁二烯和HBr加成时,1,4-加成比1,2-加成产物稳定? 答案:
一种反应向多种产物方向转变时,在反应未达到平衡前,利用反应快速的特点控制产物叫速度控制。利用达到平衡时出现的反应来控制的,叫平衡控制。 (1)速率控制 (2)平衡控制
18.用什么方法区别乙烷,乙烯,乙炔用方程式表示? 解:
方程式:
19.写出下列各反应中“?”的化合物的构造式:
答案:
(1) (2)
(3)
(4)(6)
(5)
(7)
20、将下列碳正离子按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成序。
+(1)A
,B
+,C
+
+(2)A
, B
+,C
+
+++
(3)A , B ,C 答案:
(1)C>B>A(2)A>C>B(3)B>A>C
第五章 脂环烃
1、写出分子式C5H10的环烷烃的异构体的构造式。(提示:包括五环、四环和三环) 答案:
2、写出顺-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的稳定构象式。 答案:
eCH(CH3)2
3、写出下列各对二甲基环己烷的可能的椅式构象,并比较各异构体的稳定性,说明原因。 (1)顺-1,2-,反-1,2-(2)顺-1,3-,反-1,3- (3)顺-1,4-,反-1,4-
CH3答案:
规律(a)环己烷多元取代物较稳定的构象是e-取代基最多的构象。 (b)环上有不同取代基时,大的取代基在e键的构象较稳定。 (1)
HCH3Ha
CH3 顺 (e,a)
HCH3CH3Hb
稳定性 b > a > c (2)
反 ( e,e) c
CH3HHCH3 反 ( a,a)
CH3a
CH3HH顺(e,e) b
HCH3HCH3顺(a,a)
H3c
稳定性 a >c > b (3)
CH3CHH反(e,a)
HCH3CH3a
CH3HHH顺(e,e) b
CH3顺(a,a)
HCH3H3c
稳定性 a >c > b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用键线式表示):
(1)1,3,5,7-四甲基环辛四烯(2)二环[3.1.1] (3)螺[5.5]十一烷(4)methylcyclopropan (5)cis-1,2-dimethylcyclohex 答案:
CH(1)(2)(3)
(4)(5)
5、命名下列化合物:
CH3H
HCH3(3)(1)(2)(4)
答案:
(1)1-甲基-3-乙基环戊烷 (2)反--1,2--二乙基环戊烷
(3)2,6-二甲基二环[2.2.2]辛烷 (4)1,5-二甲基[3.4]辛烷
6、完成下列反应式,带“*”的写出产物构型:
(1) +HCL
CH3COKMnO4(2)?(3)(4)*(5)*
H++CL2
+Br2
+CO2
℃
300
CCL4稀冷KMnO4(1)O3(6)答案:
Br(2)H2O\\Zn
CL(2)
(3)
O(1)
Br
(4)
Br(5)OHOH(6)O
7、丁二烯聚合时,除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一种环状结构的二聚体生成.该二聚体能发生下列诸反应.
⑴还原生成乙基环己烷(2)溴代时加上4个溴原子(3)氧化时生成β-羧基己二酸,试根据这些事实,推测该二聚体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答案:
解:由题意:
可见该二聚体是含有两个C侧链的六元环,并含有C=C,可知在侧链处有一个双键被氧化断
链,环上还有一个双键被氧化断裂成两个羧基,故该二聚体的构造式为:
8、化合物(A)分子式为C4H8,它能使溴溶液褪色,但不能使稀的KMnO4溶液褪色.1MOL(A)与1MOL HBr作用生成(B),(B)也可以从(A)的同分异构体(C)与HBr作用得到.化合物(C)分子式也是C4H8,能使溴溶液褪色.也能使稀的KMnO4溶液褪色.试推测化合物的构造式,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答案:
解:由题意.A不是烯烃,而是与烯烃同分异构体的环烷烃:
(A) (B) (C) 或
反应式:
第六章 对映异构
1. 说明下列各名词的意义:
⑴旋光性:⑵比旋光度:⑶对应异构体:⑷非对应异构体:⑸外消旋体:⑹内消旋体: 答案:
(1) (1) 能使偏光振动平面的性质,称为物质的旋光性。
(2)通常规定1mol含1 g旋光性物质的溶液,放在1 dm (10cm)长的成液管中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
(3)构造式相同的两个分子由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不同,彼此互为镜象,不能重合的分子,互称对应异构体。
(4)(答案)构造式相同,构型不同,但不是实物与镜象关系的化合物互称非对应体。 (5)一对对应体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等量混合物叫外消旋体。
(6)分子内,含有构造相同的手性碳原子,但存在对称面的分子,称为内消旋体,用meso表示。
2. 下列化合物中有无手性C(用*表示手性C)
(1)答案:
(2)(3)(4)
(1)(2)无手性碳原子(3)
(4)
3、分子式为C3H6DCl所有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在这些化合物中那些具有手性?用投影式表示它们的对应异构体。 答案: 解:⑴
(手性)
⑵ (无手性)
⑶ (手性)
⑷ (无手性)
⑸
4. ⑴丙烷氯化已分离出二氯化合物C3H6Cl2的四种构造异构体,写出它们的构造式:⑵ 从各个二氯化物进一步氯化后,可得的三氯化物(C3H5Cl3)的数目已由气相色谱法确定。从A得出一个三氯化物,B给出两个, C和D各给出三个,试推出A,B的结构。⑶通过另一合成方法得到有旋光性的化合物C,那么C的构造式是什么?D的构造式是怎样的?⑷有旋光的C氯化时,所得到的三氯丙烷化合物中有一个E是有旋光性的,另两个无旋光性,它们的构造式怎样? 答案: (1)
(2) 解:A:CH3CClCH3 B ClCH2CH2CH2Cl (3)
另两个无旋光性的为:CH2ClCHClCH2CCl和
(4) 解:
CH3CCl2CH2Cl
5. 指出下列构型式是R或S。
答案:
R 型 R型
S型 S型
6. 画出下列各化合物所有可能的光学异构体的构型式,标明成对的对映体和内消旋体,以R,S标定它们的构型。
答案:
R 型 S型
7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
CH3CH3HCLC2H5(1)CH3CH2OH(2)CLHH
HCLBrCH3HH(3)答案:
CH3OH
CLCH3
HCH3
(4)CLCH3OH(1)HCH3C2H5 (2)C2H5HHCH3HCH3
CLH(3)CH3HBrC2H5OH(4)HHCH3
8. 画出下列化合物的构型。
答案:
(4)
9. 用费歇尔投影式画出下列化合物的构型式: ⑴ (R)-2-丁醇 ⑵ 2-氯-(4S)-4-溴-(E)-2-戊烯 ⑶ 内消旋-3,4-二硝基己烷 答案:
(1)
(2)(3)
10、⑴指出下列化合物的构型是R还是S构型
⑵ 在下列各构型式中那些是与上述化合物的构型相同?那些是它的对映体?
(a) (b)
(c) (d)
(e) (f) 答案:
(1)S构型
(2)(b) 与⑴相同, (c) 与⑴相同, (d) 与⑴相同, (e) 与⑴是对映体 (f) 与(1) 是对映体.
11. 将下列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画成扭曼投影式(顺叠和反叠),并画出它们的对映体的相应式子.
答案:
(1)
反叠 反叠 重叠式 重叠式
(2)
对位交叉式 重叠式
12. 画出下列化合物可能有的异构体的构型.
答案:
13. 下列各队化合物那些属于对映体,非对映体,顺反异构体,构造异构体或同一化合物.
答案:
(1)非对映体 (2)对映体 (3)对映体 (4)非对映体 (5)顺反异构体 (6)非对映体 (7)同一化合物(有对称面) (8)构造异构体
14. 下列化合物的构型式中那些是相同的?那些是对映体?那些是内消旋体?
答案:
Ⅰ与Ⅱ,Ⅲ与Ⅴ,Ⅳ与Ⅵ,Ⅶ与Ⅴ是相同的,Ⅰ与Ⅱ,Ⅶ与Ⅷ是内消旋体,Ⅲ与Ⅳ,Ⅴ与Ⅵ为对映体.
15. 2-丁烯与氯水反应可以得到氯醇(3-氯-2-丁醇),顺-2-丁烯生成氯醇(I)和它的对映体,反-2-丁烯生成(II)和它的对映体,试说明氯醇形成的立体化学过程.
答案:
顺-2-丁烯与氯水反应生成氯醇(Ⅰ)和它的对映体,说明该反应是按反式进行加成的,反应通过一个环状氯钅翁 离子使C-C单键的自由旋转受到阻碍,从而使OH-只能从三元环的反面进攻环上的两个C,同时,由于OH-进攻C2,C3的机会均等,因此得到(I)和它的对映体.
反式-2-丁烯与氯水反应生成氯醇(Ⅱ)和对映体,说明反应也是按反式加成进行的.反应时也是通过三元环氯钅翁 离子,但形成的却是两个不同的环状氯钅翁 离子(A)和(B),同时,OH-从A的反面进攻环上的两个C均得(Ⅱ),而丛(Б)的反面进攻环上的两个C均得Ⅱ 的对映体Ⅲ ,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如下:
16.用KMnO4与顺-2-丁烯反应,得到一个熔点为32℃的邻二醇,而与反-2-丁烯反应得到的为19℃的邻二醇。
两个邻二醇都是无旋光的,将熔点为19℃的进行拆分,可以得到两个旋光度绝对值相同,方向相反的一对对映体。
(1)试推测熔点为19℃的及熔点为32的邻二醇各是什么构型。 (2)用KMnO4羟基化的立体化学是怎样的? 答案:
(1)按题意,二种邻二醇的构型不同,但构造式相同,故熔点为19℃的邻二醇是个外消旋体,熔点为32℃的邻二醇是内消旋体,它们的构型如下:
(2)KMnO4羟基反应是一种经过五元环中间体的顺式加成过程,其立体化学过程如下:
同理:KMnO4从反-2-丁烯醇另一面与其作用则得(B)。A与B互为对映体
第七章 芳烃
1. 写出单环芳烃 答案: 解:
的同分异构体的构造式并命名之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3,5-二溴-2-硝基甲苯 (2)2,6-二硝基-3-甲氧基甲苯
(3)2- 硝基对甲苯磺酸 (4)三苯甲烷
(5)反二苯基乙烯 (6)环己基苯
(7)3-苯基戊烷 (8)间溴苯乙烯 (9)对溴苯胺 (10)氨基苯甲酸 (11)8-氯-奈甲酸 (12)(E)-1-苯基-2-丁烯 答案:
ClCOOH(11)
CH2(12)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2-nitrobenzoie acid (2)p-bromotoluene (3)o-dibromobenzene (4)m-dinitrobenzene (5)3,5-dinitrophenol (6)3-chloro-1-ethoxybenzen
(7)2-methyl-3-phenyl-1-butanol(8)p-chlorobenzenesulfonic acid(9)benzyl bromide (10)p-nitroaniline
(11)o-xylene (12)tert-butylbenzene (13)p-cresol (14)3-phenylcyclohexanol (15)2-phenyl-2-butene (16)naphthalene 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4.在下列各组结构中应使用“来,为什么?
”或“
”才能把它们正确地联系起
CH3
(1)
(2)
(3)
(4)
答案: 解:
两组结构都为烯丙型C共振杂化体
+
5. 写出下列反应物的构造式.
(1)
(2)
(3)
(4) 答案: 解:
6、完成下列反应。
+ ClCH2CH(CH3)CH2CH3(1)
AlCl3
((2)
过量)+ CH2CL2AlCl3
HNO3,H2SO4(3)
0
(CH3)2C(4)
CH2HF(A)C2H5ALCL3(B)K2Cr2O7H2SO4(C)CH2CH2CCL(5)
ALCL3O
2H2(6)
Pt(A)CH3COCLALCL3(B)
C2H5(7)
KMnO4H+,
CH3HNO3(8)答案: (1)
H2SO4
+ ClCH2CH(CH3)CH2CH3AlCl3CH2CH(CH3)CH2CH3
(2)
(过量)+ CH2CL2AlCl3CH2
(3)
NO2HNO3,H2SO40NO2+
(4)
C(CH3)3(A)(5)
C2H5 (B)C(CH3)3
HOOCCOOH(C)
CH2CH2CCLOALCL3O
(6)
CH3CO(A)(7)
(B)
C2H5KMnO4H+,HOOCCOOH
(8)
CH3CH3HNO3H2SO4NO2
7、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的构造式和名称。
(1)
(2)
(3)
答案: 解:
8、试解释下列傅-克反应的实验事实。
(1)
(2)苯与RX在 答案: 解:
存在下进行单烷基化需要使用过量的苯。
⑴付-克烷基化反应中有分子重排现象,反应过程中
多排为更稳定的
产率极差,主要生成
.
.所以
⑵加入过量苯后,就有更多的苯分子与RX 碰撞,从而减少了副产物二烷基苯及多烷基苯生成.
9、怎样从PhH 和脂肪族化合物制取丙苯?用反应方程式表示。 解:
10.将下列化合物进行一次硝化,试用箭头表示硝基进入的位置(指主要产物)。
答案: 10.解:
1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的难易。 (1) 苯、 1,2,3-三甲苯、 甲苯、 间二甲苯 (2) 苯、 硝基苯、 甲苯 (3)
(4)
(5) 答案: 11.解:
⑴ 1,2,3-三甲苯>间二甲苯>甲苯>苯 ⑵ 甲苯>苯>硝基苯 ⑶ C6H5NHCOCH3>苯>C6H5COCH3
12.以甲苯为原料合成下列各化合物。请你提供合理的合成路线。
答案: 12.解:
13.某芳烃其分子式为 ,用 硫酸溶液氧化后得一种二元酸,将原来芳烃进行硝化所得的一元硝基化合物主要有两种,问该芳烃的可能构造式如何?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答案:
解:由题意,芳烃C9H12有8种同分异构体,但能氧化成二元酸的只有邻,间,对三种甲基乙苯,该三种芳烃经一元硝化得:
因将原芳烃进行硝化所得一元硝基化合物主要有两种,故该芳烃C9H12是
,氧化后得二元酸
。
14.甲,乙,丙三种芳烃分子式同为 ,氧化时甲得一元羧酸,
乙得二元酸,丙得三元酸。但经硝化时甲和乙分别得到两种一硝基化合物,而丙只得一种一硝基化合物,求甲,乙,丙三者的结构。 答案:
14.解:由题意,甲,乙,丙三种芳烃分子式同为C9H12 ,但经氧化得一元羧酸,说明苯环只有一个侧链烃基.因此是 或 ,两者一元硝化后,均得邻位和对位两种主要一硝基化合物,故甲应为正丙苯或异丙苯.
能氧化成二元羧酸的芳烃C9H12,只能是邻,间,对甲基乙苯,而这三种烷基苯中,经硝化得两种主要一硝基化合物的有对甲基乙苯和间甲基乙苯.
能氧化成三元羧酸的芳烃 C9H12,在环上应有三个烃基,只能是三甲苯的三种异构体,而经硝化只得一种硝基化合物,则三个甲基必须对称,故丙为1,3,5-三甲苯,
即
.
15.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答案:
15.解: Ar3C>Ar2CH>ArCH2≈R3C>CH3
+
+
+
+
16.下列傅-克反应过程中,哪一个产物是速率控制产物?哪一个是平衡控制产物?
答案: 16.解:
17.解释下列事
实: (答案) (1)以 产物。 (2)用 而将 答案:
17.解:⑴由于-C(CH3)3的体积远大于-CH3 ,则基团进入邻位位阻较大,而基团主要进攻空间位阻小的对位,故硝化所得邻位产物较少.
硝化可得到50%邻位产物,而将
硝化则得16%的邻位
做氧化剂,使 氧化成
氧化成
的产率较好。
产率差,
⑵由于-NO2 吸电子,降低了苯环电子密度, ,从而促使甲基的电子向苯环偏移,使-CH3中的 C ←H 极化,易为氧化剂进攻,断裂C-H键,故氧化所得
产率高.
18、下列化合物在Br2和FeBr3存在下发生溴代反应,将得到什么产物?
OCH2(1)
C
OC(2)
OC
ONH(3)答案:
C
OCH2(1)
C
OC(2)
OC
ONH(3)
19、下列化合物或离子有无芳香性,为什么?
C
答案:
19、解:⑴的л电子数为4,不符合(4n+2)规则,无芳香性.
3
2
⑵当环戊二烯为负离子时,原来SP杂化状态转化为SP杂化,有了一个能够提供大л键体系的P轨道,л电子数为4+2,符合(4n+2)规则,故有芳香性.
⑶环庚三烯正离子有一空轨道,体系中各碳原子的 P 轨道就能形成一个封闭的大л键,л电子数符合(4n+2)规则,故有芳香性.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
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1. 指出下列化合物能量最低的电子跃迁的类型
(1).CH.
3CH2CH=CH2 (2) (3)
⑷.CH3CH2OCH2CH3 (5).CH2=CH-CH=O 答案:
解:⑴. π-π* ⑵.n-ζ* ⑶.n-π* ⑷. n-ζ* ⑸. п-п*
2. 按紫外吸收波长长短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⑴.
⑵.CH3-CH=CH-CH=CH2 CH2=CH-CH=CH2 CH2=CH2 (3).CH3I CH3Br CH3Cl
⑷.
⑸. 反-1,2-二苯乙烯 顺-1,2-二苯乙烯 答案: 解:⑴.
⑵.CH3-CH=CH-CH=CH2>CH2=CH-CH=CH2>CH2=CH2 ⑶.CH3I>CH3Br>CH3Cl ⑷
⑸.反-1,2-二苯乙烯>顺-1,2-二苯乙烯
3.指出哪些化合物可在近紫外区产生吸收带.
.(1)
(2).CH3CH2OCH(CH3)2 (3).CH3CH2C≡CH
(4). (5) CH2=C=O
(6).CH2=CH-CH=CH-CH3 答案:
解:可在近紫外区产生吸收带的化合物是⑷,⑸,⑹ 4、图8-32和图8-33分别是乙酸乙酯和1-己烯的红外光谱图,试识别各图的主要吸收峰:
答案:
-1
解: 图8-32己酸乙酯的IR图的主要吸收峰是: ①.2870-2960cm为-CH3,>CH2的VC-H碳氢键伸
-1-1
缩振动,②.1730cm为VC=O羰基伸缩振动,③.1380cm是-CH3的C-H弯曲振
-1-1
动,④.1025cm,1050CM为VC-O-C伸缩振动.
图8-33,1-己烯的IR图主要吸收峰是①.=C-H伸缩振动,②.-CH3,>CH2中C-H伸缩振动, ③.
伸缩振动,④.C-H不对称弯曲振动.⑤.C-H对称弯曲振动. ⑥.R-CH=CH2一取代烯.
5.指出如何应用红外光谱来区分下列各对称异构体:
(1) 和CH3-C≡C-CH2OH.
(2)
(3) ⑷.
和
(5) 答案:
解: (1)
-1
前者:νC=C:1650cm, ν
-1
后者:νC=C:2200cm, ν(2)
和CH3-C≡C-CH2OH.
-1
C=O:1720cm左右.
-1
-O-H:3200-3600cm
=C-H面外弯曲,反式,980-965cm强 峰
-1
=C-H面外弯曲,顺式,730-650峰形弱而宽.
⑶. 吸收. ⑷.
-1
1650cm.
和 ,在共轭体系中,羰基吸收波数低于非共轭体系的羰基
中的C=C=C伸缩振动1980cm
-1.
中的C=C 伸缩振动
(5) 吸收波数ν
C≡N
>ν
C=C=N
, ν
C≡N
在2260-2240cm左右.
-1
在
C=C-H的面外弯曲振动910-905cm
-1
6.化合物E,分子式为C8H6,可使Br/CCl4溶液褪色,用硝酸银氨溶液处理,有白色沉淀生成;E的红外光谱如图8-34所示,E的结构是什么?
答
案:
-1-1-1
解:①.3300 cm是≡C-H伸缩振动,②.3100 cm是Ar-H的伸缩振动,③.2200 cm是C≡C
-1-1-1
的伸缩振动。④.1600-1451 cm是苯环的骨架振动。⑤.710 cm,770 cm表示苯环上单取代,所以化合物E的结构是:
7.试解释如下现象:乙醇以及乙二醇四氯化碳溶液的红外光谱在3350 cm-1处都有有一个宽的O-H吸收带,当用CCl4稀释这两种醇溶液时,乙二醇光谱的这个吸收带不变,而乙醇光谱的这个带被在3600 cm-1一个尖峰代替。 答案:
-1-1
解:在3350 cm是络合-OH的IR吸收带,在3600 cm尖峰是游离-OH吸收峰,乙醇形成分子间氢键,溶液稀释后,-OH由缔合态变为游离态,乙二醇形成分子内氢键,当溶液稀释时,
缔合基没有变化,吸收峰吸收位置不变。
8.预计下列每个化合物将有几个核磁共振信号? ⑴.CH3CH2CH2CH3 (2) (3).CH3-CH=CH2 (4)反-2-丁烯 (5)1,2-二溴丙烷 (6)CH2BrCl
(7) (8)2-氯丁烷 答案:
解:⑴. 2个 ⑵.4个(必须是高精密仪器,因有顺反异构)
⑶.4个 (有顺反异构) ⑷.2个 ⑸.3个 ⑹.1个 ⑺.3个 ⑻.4个
9.定出具有下列分子式但仅有一个核磁共振信号的化合物结构式. (1) C5H12 (2) C3H6 (3)(4) C3H4 (5) C2H4Br2 (6) C4H6 (7) C8H18 C2H6O (8)C3H6Br2
答案:
解:(1) (2)
(3) CH3-O-CH3 (4) CH2=C=CH2 (5) BrCH2-CH2Br
(6) CH3-C≡C-CH3 (7) (8)
10.二甲基环丙烷有三个异构体,分别给出2,3和4个核磁共振信号,试画出这三个异构体的构型式.
答案: 解:
2组信号 4组信号 3组信号
11.按化学位移δ值的大小,将下列每个化合物的核磁共振信号排列成序.
(1) (2)
(3) (4)
(5) (6)
(7) (8)
答案:
解: (1) δb>δa (2) δb>δa (3) δa>δb (4) δa>δb>δc>δd (5) δa>δb (6) δa>δc>δb (7) δb>δa (8) δb>δa>δc
12.在室温下,环己烷的核磁共振谱只有一个信号,但在-100℃时分裂成两个峰。试解释环己烷在这两种不同温度下的NMR图。 答案:
解:在室温下,环己烷的环以104-105次/秒快速转动,使命个α键质子与6个e键质子
处于平均环境中,所以室温下,NMR图只有一个单峰。当温度降至-100℃时,环己烷的转环速度很慢,所以在NMR图中可记录下α键质子和e键质子各有一个单峰。即有两个峰。
13、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12,图8-35图解-36分别是它的核磁共振普和红外光谱,写出A的结构。
答案:
解:化合物A的结构为:
IR中:710-690和810-750有吸收,为间二取代芳烃。
14、推测具有下列分子式及NMR谱的化合物的构造式,并标出各组峰的相对面积。
答案:
解:(a):峰面积比为6:1
(b):Br2CHCH3峰面积比为3:1 (c):ClCH2CH2CH2Cl峰面积比为2:1
15、从以下数据,推测化合物的结构? 实验式:C3H6O.NMR: δ=1.2(6H)单峰. δ=2.2(3H)
-1-1
单峰. δ=2.6(2H)单峰. δ=4.0(1H)单峰.IR:在1700cm及3400cm处有吸收带 答案:
解:这个化合物是:
16、有1mol丙烷和2molCl2进行游离基氯化反应时,生成氯化混合物,小心分馏得到四种
二氯丙烷A、B、C、D,从这四种异构体的核磁共振谱的数据,推定A、B、C、D的结构。 答案:
化合物A:(b.p.69C)δ值8.4(6H)单峰.化合物B:(b.p.82C) δ=1.2(3H)三重峰,1.9(2H)
O
多重峰,5.8(1H)三重峰.化合物C:(b.p.96C) δ=1.4(3H)二重峰,3.8(3H)二重峰,4.1(1H)
O
O
多重峰化合物D:(b.p.120C) δ=2.2(2H)五重峰,3.7(4H)三重峰。 19.解:
O
A: B:
C:
D:
17、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8,催化反应后,生成顺-1,2-二甲基环丙烷。 (1)写出的结构式。
(2)已知A在890cm-1处没有红外吸收,的可能结构又是什么?
(3)A的NMR图在δ值2.2和δ=1.4处有共振信号,强度比为3:1,A的结构如何? (4)在A的质谱中,发现基峰是m/e=67,这个峰是什么离子造成的,如何解释它的光谱? 答案:
解:(1)的可能结构为
(2) 或
(3)
(4)
因为它具有芳香性,稳定,所以相对丰度高。(M-1)峰
18、间三甲苯的NMR图δ=2.35(9H)单峰,δ=6.70(3H)单峰,在液态SO2中,用HF和SbF5处理间三甲苯,在NMR图中看到的都是单峰 δ=2.8(6H),δ=2.9(3H),δ=4.6(2H),δ=7.7(2H)这个谱是由什么化合物产生的?标明它们的吸收峰。 答案:
解:
19、1,2,3,4-四甲基-3,4-二氯环丁烯(I)的NMR图在δ值1.5和δ值2.6各有一个单
峰,当把(I)溶解在SbF5和SO2的混合物中时,溶液的NMR图开始呈现三个峰,δ值2.05(3H),δ值2.20(3H),δ值2.65(6H),但几分钟后,出现一个的谱,只在δ值3.68处有一单峰。 推测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并用反应式表示上述变化。 答案: 解:
第九章 卤代烃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1)(3)
(2)
(4)
(5)答案:
解:⑴2,4,4-三甲基-2-溴-戊烷 ⑵2-甲基-5-氯-2-溴已烷 ⑶2-溴-1-已烯-4-炔 ⑷(Z)-1-溴-1-丙烯 ⑸顺-1-氯-3-溴环已烷
2.写出符合下列 名称的结构式 ⑴ 叔丁基氯 ⑵烯丙基溴 ⑶ 苄基氯 ⑷ 对氯苄基氯 答案: 解:
3、写出下列有机物的构造式,有“*”的写出构型式。
(1)4-choro-2-methylpentane (2)*cis-3-bromo-1-ethylcycclonexane (3)*(R)-2-bromootane
(4)5-chloro-3-propyl-1,3-heptadien-6-yne 答案:
(1)(2)(3)(4)
4、用方程式分别表示正丁基溴、α-溴代乙苯与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 ⑴ NaOH(水) ⑵ KOH(醇) ⑶ Mg、乙醚 ⑷ NaI/丙酮 ⑸ 产物⑶+⑻
答案:
(9)
⑹ NaCN ⑺ NH3
、醇 (10)
5.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答案: 解:
6. 将以下各组化合物,按照不同要求排列成序: ⑴ 水解速率
⑶ 进行SN2反应速率:
① 1-溴丁烷 2,2-二甲基-1-溴丁烷 2-甲基-1-溴丁烷 3-甲基-1-溴丁烷
② 2-环戊基-2-溴丁烷 1-环戊基-1-溴丙烷 溴甲基环戊烷 ⑷ 进行SN1反应速率:
①3-甲基-1-溴丁烷 2-甲基-2-溴丁烷 3-甲基-2-溴丁烷 ②苄基溴 α-苯基乙基溴 β-苯基乙基溴
③答案: 解:
⑴水解速率:
⑵与 AgNO3 -乙醇溶液反应的难易程度:
⑶进行SN2反应速率:
① 1-溴丁烷>3-甲基-1-溴丁烷>2-甲基-1-溴丁烷>2,2-二甲基-1-溴丁烷 ② 溴甲基环戊烷>1-环戊基-1-溴丙烷>2-环戊基-2-溴丁烷 ⑷进行SN1反应速率:
①2-甲基-2-溴丁烷>3-甲基-2-溴丁烷>3-甲基-1-溴丁烷 ②α-苄基乙基溴>苄基溴>β-苄基乙基溴
7.写出下列两组化合物在浓KOH醇溶液中脱卤化氢的反应式,并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3-溴环己烯 5-溴-1,3-环己二烯 溴代环己烯 答案:
8、哪一种卤代烷脱卤化氢后可产生下列单一的烯烃?
⑴ 答案: 解:
⑵ ⑶ ⑷
9、卤代烷与氢氧化钠在水与乙醇混合物中进行反应,下列反应情况中哪些属于SN2历程,哪些则属于SN1历程?
⑴ 一级卤代烷速度大于三级卤代烷; ⑵ 碱的浓度增加,反应速度无明显变化; ⑶ 二步反应,第一步是决定的步骤; ⑷增加溶剂的含水量,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⑸产物的构型80%消旋,20%转化; ⑹ 进攻试剂亲核性愈强,反应速度愈快; ⑺ 有重排现象;
⑻增加溶剂含醇量,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 解:
⑴ SN2 ⑵ SN1 ⑶ SN1 ⑷ SN1 ⑸ SN2为主 ⑹ SN2 ⑺ SN1 ⑻ SN2
10、指出下列各对亲核取代反应中,哪一个反应较快?并说明理由. ⑴(CH3)2CHCH2Br+NaCN→(CH3)2CHCH2CN+NaBr CH3CH2CH2Br+NaCN→ CH3CH2CH2CN+NaBr
⑵
⑶
⑷
⑸
答案: 解:
⑴按SN2反应,后者比前者快,因为反应物空间位阻较小,有利于CN进攻.
⑵在极性溶剂中,有利于SN1反应,故按SN1反应时,前者比后者快.因为所形成中间体的稳定
++
性(CH3)3C>(CH3)2CH
⑶反应后者比前者快,因为试剂的亲核性SH>OH ⑷按SN2反应后者比前者快,因为反应空间位阻较小. ⑸后者比前者快,因为I比Cl易离去.
11、推测下列亲核取代反应主要按SN1还是按SN2历和进行?
----
-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答案: 解:
⑴ SN2 ⑵ SN2 ⑶ SN1 ⑷ SN1 ⑸二者均有 ⑹分子内的SN2反应
12、用简便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几组化合物。
3-溴环己烯 氯代环己烷 碘代环己烷 甲苯 环己烷 答案:
13、写出下列亲核取代反应产物的构型式,反应产物有无旋光性?并标明R或S构型,它们是SN1还是SN2?
答案: 解:
R型,有旋光性.SN2历程.
无旋光性,SN1历程.
14、氯甲烷在SN2水解反应中加入少量NaI或KI时反应会加快很多,为什么? 答案:
解:因为:I无论作为亲核试剂还是作为离去基团都表现出很高的活性,CH3Cl在SN2水解反应
-,----中加入少量I作为强亲核试剂,I很快就会取代Cl,而后I又作为离去基团,很快被OH所取
代,所以,加入少量NaI或KI时反应会加快很多.
15、解释以下结果:
已知3-溴-1-戊烯与C2H5ONa在乙醇中的反应速率取决于[RBr]和[C2H5O],产物是3-乙氧基-1--
戊烯
但是当它与C2H5OH反应时,反应速率只与[RBr]有关,除了产生3-乙氧基础戊烯,还生成1-乙氧基-2-戊烯答案:
解:3-溴-1-戊烯与C2H5ONa在乙醇中的反应速率取决于[RBr]和[C2H5O],∵C2H5O亲核性
+
比C2H5OH大,有利于SN2历程,∴是SN2反应历程,过程中无C重排现象,所以产物只有一种.
--
而与C2H5OH反应时,反应速度只与[RBr]有关,是SN1反应历程,中间体为
,3位的C与双键共轭而离域,其另一种极限式为
物有两种.
16、由指定的原料(基他有机或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以下化合物 +
,所以,产
⑴
⑵
⑶ 由环己醇合成 ① 由碘代环己烷 ② 3-溴环己烯
③
⑷ 由脂肪族化合物为原料合成 ① 氯乙烯 ② 四氟乙烯
③ F12 答案: 解:
17、完成以下制备: ⑴ 由适当的铜锂试剂制备
① 2-甲基己烷 ② 1-苯基地-甲基丁烷 ③ 甲基环己烷 ⑵ 由溴代正丁烷制备
①1-丁醇 ②2-丁醇 ③1,1,2,2-四溴丁烷 答案: 解: ⑴
⑵
18、分子式为C4H8的化合物(A),加溴后的产物用NaOH/醇处理,生成C4H6(B),(B)能使溴水褪色,并能与AgNO3的氨溶液发生沉淀,试推出(A)(B)的结构式并写出相应的反应式。 答案: 解:
19、某烃C3H6(A)在低温时与氯作用生成C3H6Cl2(B),在高温时则生成C3H5Cl(C).使(C)与碘化乙基镁作用得C5H10(D),后者与NBS作用生成C5H9Br(E).使(E)与氢氧化钾的洒精溶液共热,主要生成C5H8(F),后者又可与丁烯二酸酐发生双烯合成得(G),写出各步反应式,以及由(A)至(G)的构造式。 答案: 解:
20、某卤代烃(A),分子式为C6H11Br,用NaOH乙醇溶液处理得(B) C6H10,(B)与溴 反应的生成物再用KOH-乙醇处理得(C),(C)可与
进行狄尔斯阿德耳反应生成(D),将(C)
臭氧化及还原水解可得
结构式,并写出所有的反应式. 答案: 解:
,试推出(A)(B)(C)(D)的
21、溴化苄与水在甲酸溶液中反应生成苯甲醇,速度与[H2O]无关,在同样条件下对甲基苄基溴与水的反应速度是前者的58倍。
苄基溴与C2H5O 在无水乙醇中反应生成苄基乙基醚,速率取决于[RBr][C2H5O],同样条件下对甲基苄基溴的反应速度仅是前者的1.5倍,相差无几.
为什么会有这些结果?试说明(1)溶剂极性,(2)试剂的亲核能力,(3)电子效应(推电子取代基的影响)对上述反应各产生何种影响。 答案:
解:因为,前者是SN1反应历程,对甲基苄基溴中-CH3 对苯环有活化作用,使苄基正离子更稳定,更易生成,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后者是SN2历程.
溶剂极性:极性溶剂能加速卤代烷的离解,对SN1历程有利,而非极性溶剂有利于SN2历程.
试剂的亲核能力:取代反应按SN1历程进行时,反应速率只取决于RX的解离,而与亲核试剂无关,因此,试剂的亲核能力对反应速率不发生明显影响.
取代反应按SN2历程进行时,亲核试剂参加了过渡态的形成,一般来说,试剂的亲核能力愈强,SN2反应的趋向愈大.
电子效应:推电子取代基可增大苯环的电子密度,有利于苄基正离子形成,SN2反应不需
+
形成C ,而且甲基是一个弱供电子基,所以对SN2历程影响不大.
--
22、以RX与NaOH在水乙醇中的反应为例,就表格中各点对SN1和SN2反应进行比较.
1.动力学级数 2.立体化学 3.重排现象 4.RCl,RBr,RI的相对速率 5.CH3X,CH3CH2X,(CH3)2CHX,(CH3)3CX的相对速率 6.[RX]加倍对速率的影响 7.[NaOH]加倍对速率的影响 8.增加溶剂中水的含量对速率的影响 9.增加溶剂中乙醇的含量对速率的影响 10.升高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答案: 解: ⒈动力学级数 ⒉立体化学 ⒊重排现象 ⒋RCl,RBr,RI的相对速率 SN1 一级 外消旋化 有 RI>RBr>RCl SN2
SN1 SN2 二级 构型翻转 无 RI>RBr>RCl ⒌(CH3)3CX>(CH3)2CHX>CH3CH2X>CH3X CH3X>CH3CH2X>(CH3)2CHX>(CH3)3CX CH3X, CH3CH2X, (CH3)2CHX, (CH3)3CX的相对速率 ⒍〔RX〕加倍对速率的影响 加快 加快 ⒎〔NaOH〕加倍对速率的影响 ⒏增加溶剂中水的含量对速率的影响 ⒐增加溶剂中乙醇的含量对速率的影响 ⒑升高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无影响 加快 有利 不利 不利 有利 加快 加快 第十章 醇、酚、醚
1.写出戊醇C5H9OH的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答案:
1-戊醇
2-戊醇
3-戊醇 2-甲基-1-丁醇
3-甲基-1-丁醇 2-甲基-2-丁醇
3-甲基-2-丁醇 2,2-二甲基-1-丙醇
2.写出下列结构式的系统命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3-甲氧基-2-戊醇 (2)(E)-4-烯-2-己醇
(3)2-对氯苯基乙醇或对氯苯乙醇 (4)(Z)-2-甲基-1-乙基-环己醇 (5)1-乙氧基-2-甲基丙烷或乙基异丁基醚 (6)3-氯-5-硝基-1,2-苯二酚 (7)对溴乙氧基苯
(8)2,6-二溴-4-异丙基苯酚
(9)1,2,3-三甲氧基丙烷或丙三醇三甲醚 (10)1,2-环氧丁烷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E)-2-丁烯十醇 (2)烯丙基正丁醚 (3)对硝基苄基苯甲醚 (4)邻甲基苯甲醚 (5)2,3-二甲氧基丁烷 (6)α,β-二苯基乙醇 (7)新戊醇 (8)苦味酸 (9)2,3-坏氧戊烷 (10)15-冠-5 答案: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4-dimethyl-1-hexanol
(2)4-penten-2-ol(3)3-bromo-4-methylphenol (4)5-nitro-2-naphthol
(5)tert-butyl phenyl ether (6)1,2-dimethoxyethanel 答案:
(1)(2)(3)(4)(5)(6)
5.写出异丙醇与下列方式剂作用的反应式:
(1) Na (2)Al (3)冷浓H2SO4 (4)H2SO4>1600C (5) H2SO4〈1400C (6)NaBr+H2SO4 (7)红磷+碘
(8)SOCl2 (9)CH3C6H4SO2Cl (10)(1)的产物+C2H5Br (11)(1)的产物+叔丁基氯 (12)(5)的产物+HI(过量) 答案:
(1)
(2)
(3) (3)
(4)
(5)
(6)
(7)
(8)
(9)
(10)
(11)(1)的产物+叔丁基氯
(12)(5)的产物+HI(过量)
6.在叔丁醇中加入金属钠,当Na被消耗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溴乙烷,这时可得到C6H14O;如在乙醇与Na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2-溴-二甲基丙烷,则有气体产生,在留下的混合物中仅有乙醇一种有机物,试写出所有的反应,并解释这两个实验为什么不同? 答案:
第一个实验是亲核反应,第二个实验以消除反应为主,生成烯烃气体放出,过量的乙醇没参加反应而留下。
7有人试图从氘代醇 和HBr,H2SO4共热制备
,得到的产物具有正确的沸点,但经过对光谱性质的仔细考察,发现
该产物是CH3CHDCHBrCH3和CH3CH2CDBrCH3的混合物,试问反应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用反应式表明? 答案:
8.完成下列各反应: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9) (10)
答案: 解: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9) (10)
9.写出下列各题中括弧中的构造式:
(1)
(2)
(3) 答案:
解:(1) (2)
(3)
10.用反应式标明下列反应事实: ⑴
⑵ 答案:
11.化合物(A)为反-2-甲基环已醇,将(A)与对皿苯磺酰氯反应产物以丁醇钠处理所获得的唯一烯烃是3-甲基环已烯。(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式。(2)指出最后一步反应的立体化学。(3)若将(A)用H2SO4脱水,能否得到下列烯烃。 答案:
(2)最后一步反应的立体化学是SN2反式消除。
(3)若将A用H2SO4脱水,能得到少量上述烯烃和另外一种主要产物烯烃
因为(CH3)3COK是个体积大的碱在反应是只能脱去空
间位阻小的H,而得到3-甲基环己烯,而用硫酸脱水时,都是E1历程,所以主要产物是
12.选择适当的醛酮和Grignard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1)3-苯基-1-丙醇:(2)1-环已基乙醇
(3)2-苯基-2-丙醇 (4)2,4-二甲基-3-戊醇 (5)1-甲基环已烯 答案:
13.利用指定原料进行合成(无机试剂和C2以下的有机试剂可以任选)。 (1)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酸1,2-二溴丁烷,1-氯-2-丁醇,1-丁炔,2-丁酮。
(2)用乙烯合成
(3)用丙烯合成
(4)用丙烯和苯合成
(5)用甲烷合成
(6)用苯酚合成
(7)用乙炔合成
(8)用甲苯合成
(9)用叔丁醇合成 答案:
14.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以下各组化合物 (1)1,2-丙二醇,正丁醇,甲丙醚,环已烷。 (2)丙醚,溴代正丁烷烯丙基异丙基醚。
答案:
15.试用适当的化学方法结合必要的物理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除去。 (1)乙醚中含有少量乙醇。(2)乙中含有少量水(3)环已醇中含有少量苯酚
答案:
16。分子式为C6H10O的化合物(A),能与lucas试剂反应,亦可被KMnO4氧化, 并能吸收1molBr2,(A)经催化加氢得(B),将(B)氧化得(C)分子式为C6H10O,将(B)在加热下与浓H2SO4作用的产物还原可得到环已烷,试推测(A)可能的结构,写出各步骤的反应式: 答案:
17.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4O,能与Na作用,在酸催化作用下可脱水生成(B),以冷KMnO4溶液氧化(B)可得到(C),其分子式为C6H14O2,(C)与HIO4作用只得丙酮,试推(A),(B),(C)的构造式,并写出有关反应式。 答案:
18.分子式为C5H12O的一般纯度的醇,具有下列NMR数据,试推出该醇的结构式。 δ值 质子数 信号类型 (a)0.9 (b)1.6 (c)2.6 (d)3.6 (e)1.1 答案:
6 1 1 1 3 二重峰 多重峰 单 峰 多重峰 二重峰
19.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6O(A),不与金属Na,NaOH及KMnO4反应,而能与浓氢碘酸作用,生成化合物C7H14O(B),(B)与浓H2SO4共热生成化合物C7H12(C),(C)经臭氧化水解后得产物C7H12O2(D),(D)的IR图上在1750—1700cm-1处有强吸收峰,而在NMR图中有两面三刀驵峰具有如下特征:一组为(1H)的三重峰(δ=10),另一组是(3H)和单峰(δ=2),(C)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氢溴酸作用得C7H12Br(E),E经水解得化合物(B).试
推导出(A)的结构式,并用反应式表示上述变化过程。 答案:
20.某化合物(A)C4H10O,在NMR图中δ=0.8(双重峰6H),=1.7(复杂多重峰,1H)=3.2(双重峰,2H)以及δ=4.2(单峰,1H加样品与D2O共振后此峰消失),试推测A的结构。 答案:
21.画出下列取代乙醇的构象异构体的Newman式,并预测各步的相对比例。 (1)FCH2CH2OH (2)BrCH2CH2OH 答案:
22.试判断下列反应历程是E1或E2,还是SN1或SN2,并写出主要产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3)
(2)
(4)(5)
(6)
(7)
(8)
(9)
(10)
23.就以下几个方面对E1和E2反应进行比较:
(1)反应步骤 (2)动力学 (3)过渡态 (4)立体化学 (5)竞争反应 (6)底物(RX或ROH)结构对速率的影响 (7)离去基团L的碱性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8)消去的β-H的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 名称 反应步骤 动力学 E1反应 分两步反应 一级反应 E2反应 一步进行 二级反应 过渡态 立体化学 竞争反应 底物(RX或ROH)结构对速率的影响 离去基团L的碱性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消去的β-H的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经C+消除有重排产物外消旋化 反式消除构型翻转 SN1 α-C取代基越大,对E1历程越有利叔卤代烷,醇有利于E1 碱性越弱,越易离去,反应速度越大 酸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 SN2 伯卤代烷有利于E2历程 碱性越弱,越易离去,反应速度越大 酸性愈强反应速度加快有利于E2历程 24、完成下列五类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式,总结从a至b多项转变可能有的方法和所需的试剂。 答案:(略)
第十一章 酚和醌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OH1.2.C2H5OH3.OHCH3CH34.OHNO2O2NCH3OHNO25.OHOCH36.CH3OH7.HOSO3HOH8.9.OHHOOH10.CH3OHCH(CH3)2NO211.12.OCCOClOH5-硝基-1-萘酚 2-氯-9,10-蒽醌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对硝基苯酚 2,对氨基苯酚 3,2,4-二氯苯氧乙酸
OHOHOCH2COOHClCl
NO2OHBrBrNH2OHCOCH3OHCOCH34.2,4,6-三溴苯酚 5。邻羟基苯乙酮 6,邻羟基乙酰苯
Br
7, 4-甲基-2,4- 8,1,4-萘醌- 9,2,6-蒽醌二磺酸
二叔丁基苯酚 -2-磺酸钠
OHOO(CH3)3CC(CH3)3SO3NaHSO3CH3OO10.醌氢醌 11,2,2-(4,4‘
-二羟基 12,对苯醌单肟
苯基)丙烷
OHOCHNOH3HOCOHCHO3HOO三、写出邻甲基苯酚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
OH1.FeC33lCHCH36+FeCl3[Fe(O2.Br2aqOHOHCHCH33Br2BrBrOCOCH33.(CH3CO)2OOHCH3CH+(CH33CO)2O 稀硝酸 稀硝酸 SO3H
-36]
)
OHOH4.CH3OCH2N3ONaOCOCH3CHCl5.Na36.CH3COClCH37.Cl2OH8.HCH39.OCH32SO4(CH3)2SO4/NaOHCH3SO3H四、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OCH3CH3CH2OHOH无变化 无变化 显色反应 NaH2H2FeCl3aq 五、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和苯酚
解: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分出苯,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苯酚
2,环己醇中含有少量苯酚。
解: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萃取,分出少量苯酚。
3,苯甲醚和对甲苯酚
OHCH3Cl
解: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对甲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苯甲醚不溶分出,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对甲苯酚。
4,β-萘酚和正辛醇
解: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β-萘酚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分出正辛醇,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β-萘酚。
六、比较下列各化合物的酸性强弱,并解释之。
OHOHNO2OHOH酸性由强到弱 NO2NO2NO2OHOHNO2OH>NO2>
硝基是吸电子基团,具有-R,-I效应,但是硝基在间位吸电子的共轭效应不起作用。羟基上电子云密度越小,酸性越强。
七、如何能够证明邻羟基苯甲醇中含有一个酚羟基和一个醇羟基?
解: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说明具有酚羟基。加入三氯化磷能够发生反应,说明具有醇羟基。或者加入卢卡斯试剂,立即反应变浑,说明具有醇羟基。
八、在下列化合物中,那些形成分子内氢键,那些形成分子间氢键? 1,对硝基苯酚 2,邻硝基苯酚 3,邻甲苯酚 4,邻氟苯酚
解:1,对硝基苯酚 形成分子间氢键 2,邻硝基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 3,邻甲苯酚形成分子间氢键 4,邻氟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
九、由苯或甲苯和必要的无机或有机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1.间苯三酚
NO2NO2>OHSO3H+3OHNaOHH+HOC2H5SO3HO3SSO3HOH
OH 2.4-乙基-1-3-苯二酚
C2H5+C2H5BrAlCl32H2SO4SO3HNaOHSO3HH+OHC2H5 3.对亚硝基苯酚
CH3CH2CH=CH2AlCl3 4,苯乙醚
OHHNO2OHCH(CH3)2[O]COOHCH3H2SO4NOOH+
OC2H5(C2H5)SO4NaOHaq
5, 2,4-二氯苯氧乙酸
OH2OHCl2aqClNaOHaqONaClClCH2COOHONaClCl6.2,4-二硝基苯甲醚
ClCl
ClCl2Fe2ClHNO3NO2NO2CH3ONaOCH3NO2H2SO4NO2OCH3NO2CH3ONaNO27.对苯醌二肟
ClCl2Fe2ClHNO3NO2H2SO4NO28.2,6-二叔丁基-4-硝基苯甲醚
OHOCH3HNO3H2SO4NO2OCH3(CH3)32
OCH3CC(CH3)3CH2=C(CH3)2AlCl3NO29.2,6-二氯苯酚
OHH2SO4OH2Cl2ClOHCLH2O,HClSO3HClOHClSO3H10.4-乙基-2-溴苯酚
OHC2H5BrAlCl3OHBr2/CCl4OHBrC2H5 十、从苯和丙烯合成邻甲氧基苯基丙三醇单醚
C2H5OH
OHOHBrOHBrSO3HOCH3BrOCH3ONaClCH2CHCH2OSO3HOCH3OCH2CHCH2NaOHaqOOCH3OCH2CHCH2OHOHCH3CH=CH2Cl25000CF3CCOOOHClCH2CH=CH2ClCH2CHO 十一、完成下面转变。
1.CH2
OCH3OCH3SO3HSO3HOHOCH3OHOCH3
2.CH2CH2OHOHOCH2CH2OHPCl3OHCH2CH2ClNaOHOHCH2CH2ClONaO3.
CH3CH3COCH3OHCH3H2SO4CH3CH3CH3COClAlCl3SO3HOHOHCOCH3
CH3 十二、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4O2,不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遇三氯化铁无颜色变化,但是能使羟胺生成C6H5O2N及C6H6O2N2,将(A)还原得到C6H6O2(B),(B)能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遇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是推测(A)的可能结构。解:(A),(B)的可能结构如下:
O(A):OorOO(B):OHorOHOH
OH 十三、有一芳香性族化合物(A),分子式为C7H8O,不与钠反应,但是能与浓氢碘酸作用,生成(B)和(C),两个化合物,(B)能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并与三氯化铁作用呈现紫色,(C)能与硝酸银作用生成黄色碘化银,写出(A),(B),(C)的结构式。 解:(A)为苯甲醚,(B)为苯酚,(C)为碘代甲烷。
OCH3(A):(B):OH(C):CH3IOCH3HIOH+CH3ICH3I
+AgNO3CH3ONO2+AgI
第十二章 羧酸
1.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5)4-methylhexanoic acid (6)2-hydroxybutanedioic acid (7)2-chloro-4-methylbenzoic acid (8)3,3,5-trimethyloctanoic acid 答案:
解:(1)3-甲基丁酸 (2)3-对氯苯基丁酸 (3)间苯二甲酸 ( 4)9,12-十八二烯酸 (5)(6)(7)(8)
2.试以方程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
(1)乙醇 (2)三氯化磷 (3)五氯化磷 (4)氨 (5)碱石灰热熔 答案:
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甲酸、乙酸和乙醛; (2)乙醇、乙醚和乙酸;
(3)乙酸、草酸、丙二酸; (4)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 答案:
4. 指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答案:
5.完成下列转变:
答案:
6. 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都是C3H6O2, 甲与碳酸钠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乙和丙不能, 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可水解, 在乙的水解液蒸馏出的液体有碘仿反应, 试推测甲、乙、丙的结构。 答案:
7. 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1) 二甲醚和无水三氯化铝; (2) 氨和三氟化硼; (3) 乙炔钠和水 答案:
7.按lewis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8.(1) 按照酸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① 乙炔、氨、水; ② 乙醇、乙酸、环戊二烯、乙炔 (2) 按照碱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离子:
答案:
9. 分子式为C6H12O的化合物(A),氧化后得(B)C6H10O4。(B)能溶于碱,若与乙酐(脱水剂)一起蒸馏则得化合物(C)。(C)能与苯肼作用,用锌汞齐及盐酸处理得化合物(D)。后者的分子式为C5H10,写出(A),(B),(C),(D)的构造式。 答案:
解:根据题意,B为二元酸,C可与苯肼作用,为羰基化合物,D为烃。故A可能为环醇或环酮。依分子式只能为环醇。所以
10.一个具有旋光性的烃类,在冷浓硫酸中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容易吸收溴。该烃经过氧化后变成一个中和当量为66的酸。此酸中的碳原子数目与原来的烃中相同。求该烃的结构。 答案:
解:(1)由题意: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CnH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所以分子量=66*2=132。 故二元酸为
。
○
11.马尿酸是一个白色固体(m.p.190C),它可由马尿中提取,它的质谱给出分子离子峰m/e=179,分子式为C9H9NO3。当马尿酸与HCl回流,得到两个晶体D和E。D微溶于水,
○
m.p.120C,它的IR谱在3200~2300cm-1有一个宽谱带,在1680cm-1有一个强吸收峰,在1600、1500、1400、750和700cm-1有吸收峰。以酚酞做指示剂用标准NaOH滴定得中和当量为121±1。D不使Br2的CCl4溶液和KMnO4溶液褪色。但与NaHCO3作用放出CO2。E溶于水,用标准NaOH滴定时,分子中有酸性和碱性基团,元素分析含N,相对分子质量为75,求马尿酸的结构。 答案:
由题意:m/e=179,所以马尿酸的分子量为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D和E,D 的 IR谱图:3200-2300cm-1为羟基中O-H键的伸缩振动。1680为共扼羧酸的>C=O的 伸缩振动;1600-1500cm-1是由二聚体的O-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C-O 键的伸缩振
动之间偶合产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 –1和700cm-1是一取代苯的 C-H键的面外弯 曲振动。再由化学性质知D为羟酸,其中和当量为121±1,故D的 分子量为122, 因此,
。
又由题意:E为氨基酸,分子量为75,所以E的结构为H2NCH2COOH。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
1. 说明下列名词:
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答案:
酯:是指酸和醇之间脱水后的生成物,它包括无机酸酯和有机酸酯,如硫酸酯,磷酸酯和羧酸酯。
油酯:是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之间形成的酸类化合物,通常称为甘油三酯。
皂化值:是完全水解1克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油脂在碱催化下水解反应称为皂化。 干性:是指空气中会逐渐就有韧性的固态薄膜的油脂。油的这种结膜牲叫做干性。干性油通常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
碘值:是指100克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酸通过C=C键的加成反应所能吸叫的碘的质量(克)。碘值的大小反映了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的高低,它是油脂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 非离子型洗涤剂:是指一类中性的具有剂。最常用的非离子型洗涤剂为
C8H17OCH2CH2OCH2CH2nOH结构单元的即告醚表面活性
nOH
2. 试用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 由氯丙烷合成丁酰胺; (2) 由丁酰胺合成丙胺;
(3) 由邻氯苯酚、光气、甲胺合成农药“害扑威” 答案: (1)
CH3CH2CH2ClCH3CH2CH2CONH2CH3CH2CH2ClNH3
Mg乙醚CH3CH2CH2MgCl(1)CO2(2)H3OCH3CH2CH2COOHCH3CH2CH2COONH4CH3CH2CH2CONH2+(2)
H2O
CH3CH2CH2CONH2CH3CH2CH2CONH2Br2NaOHCH3CH2CH2NH2CH3CH2CH2CONHNaNaOHCH3CH2CH2CONHBr-HBrCH3CH2CH2CONH3O+CH3CH2CH2NCO(3)
OCOCl2+CH3NH2ClCNHCH3ClClOHOCONHCH3
3. 用简单的反应来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答案:
CH3CH2CH2NH2
(1)CH3CHCH2COOH+ClCH3CH2CH2COCl+ClH2OCH3CHCH2COO+H3O无明显热效应H2OCH3CH2CH2COOH+HCl+C2H5OH(2)CH3CH2CH2COOC2H5+NH2OH.HClCH3CH2CH2COONHOHOFeCH3CH2CH2COONHOH+FeCl3CH3CH2CONH2+NH2OH.HClC3CH2CNHO+3HCl3无反应无反应CH3OCH2COONa+CO2CH3COONa+CH3CONHNa+2CH3COOH(3)CH3COOC2H5+NaHCO3NaHCO3NaOHNaOHH2OH2OCH3OCH2COOH+(4)CH3COONH4CH3CONH2++++NH3H2O(5)(CH3CO)2OCH3COOC2H5放热反应无反应
答案:
CH2+
HBr过氧化物CH2BrNaCNCH2CN
答案:
OHMgTiCl3OHCOHCH3OCH3COCH3CH3COHHCH3CC(CH3)3Br2,NaOH(CH3)3CCOOH+CHBr3
答案: (CH3)2CHBrMg乙醚
(CH3)2CHMgBr环氧乙烷(CH3)2CH2CH2OMgBrPBr3HCNaNH2(CH3)2CHCH2CH2BrCNa+CH3CH2CH2CH2BrHCCCH2CH2CH2CH3NaCCCH2CH2CH2CH3(CH3)2CHCH2CH2Br(CH3)3HCH2CH2CH2,Pd-BaSO4CCH2CH2CH2CH3HCCCH2CH2CH2CH3H
(CH3)3CHCH2CH2
答案:
HBrCH2CH(CH2)8COOH过氧化物
BrCH2(CH2)9COOHCH3COCH2COOEt2BuLi°-78 CLiCH2COCHLiCOOEt(1)BrCH2(CH2)9COOH(2)NaBH4H3O+EtOOCCH2COCH2CH2(CH2)9COOHEtOOCCH2CH(CH2)11COOHOH-H2OEtOOCCHCH(CH2)11COOHH2,Ni
EtOOC(CH2)11COOHEtOHHEtOOC(CH2)11COOEt
答案:
OCOOHCOOHCOOC2H5OHCHOONa25COOC2H5OHCOOC2H5C2H5OOHH+OOC2H5COOC2H5C2H5OONaCOOC2H5OC2H5COOHC2H5Br(1)OH-(2)
H3O+OC2H5
答案:
2CH2(COOC2H5)2C2H5ONaCH2CH(COOC2H5)22C2H5ONa2NaCH2(COOC2H5)2CHC(COOC2H5)2CH2C(COOC2H5)2BrC2H5BrBrC2H5BrCH2CH(COOC2H5)2OH5C2OCCOOC2H5COOH(1)OH-(2)H3O+,H5C2OCOCOOC2H5COOH
答案:
CH3COOHCH2OHKMnO4LiAlH4CH3CH2BrCOOHCH2CNCH2OHCH2COOC2H5PBr3NaCNC2H5OHHClCH2BrCH2CNCH2COOC2H5C2H5ONaO(1)OH-(2)H3O+O
COOC2H5
答案: HO
OHClSO3HHOOHHO3SNO2HOHNO3OHH3O+SO3HNO2HOOHH2SO4
HO3SSO3H
答案:
CH3OCH3+OAlCl3多聚磷酸COOHOCH3CH3CH3NaBH4OOHH3O+O
HO
答案:
C2H5ONaONaO
OCH3CH2CCHCH2OOC2H3OOCHCH3O
答案:
OO+OAlCl3Zn(Hg)HClCOOHCOOHO多聚磷酸MgBrOOMgBrH3O+Pd/C
15.某化合物A的熔点为85°C,MS分子离子峰在480m/e,A不含卤素、氮和硫。A的IR在
-1-1-1
1600cm以上只有3000~2900cm和1735cm有吸收峰。A用NaOH水溶液进行皂化,得到一个不溶于水的化合物B,B可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出来。萃取后水相用酸酸化得到一个白色固体C,它不溶于水,m.p.62~63°C,B和C的NMR证明它们都是直链化合物。B用铬酸氧化得到一个中和当量为242的羧酸,求A和B的结构。 答案:
15.(注:此题有误,中和当量为242的羧酸改为中和当量为256)
解:∵m/e=480,∴A的分子量为480。
由题意,A可用NaOH进行皂化,∴A为酯,1735cm-1是>C=O的伸缩振动,3000~2900cm-1 为饱和烃基的C-H伸缩振动,IR没有C=C双键吸收峰,故A为饱和一元酸(C)和饱和一元醇(B)生成的酯。
由题意知:B氧化得羧酸分子量应为256,故B的分子量为242,∴B为C16H33OH。因为羧酸的-COOH中-OH与醇-OH中的H失水而生成酯,所以C的分子量为256,故,C的结构为C15H31COOH。
综上所述:A的结构为:C15H31COOC16H33,B的结构为C16H33OH。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 给出下列化合物名称或写出结构式。
(CH3)2CHNH2CH3O2N(CH3)2NCH2CH3
NHCH2CH3N+NHCH3NCNCl-O2NOHNNOHH3CHNH2H
对硝基氯化苄 苦味酸 1,4,6-三硝基萘 答案:
3-氨基戊烷 异丙胺 二甲乙胺 N-乙基苯胺 3-甲基-N-甲基苯胺 2-氰-4-硝基氯化重氮苯
NO2NO2O2NCH2CLO2NOHNO2NO2NO2
2. 按其碱性的强弱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
NH2NH2NH2a(2)
bNO2cCH3
OaCH3CNH2bCH3NH2cNH3
答案:
(1)b > a > c (2)b > c > a
3.比较正丙醇、正丙胺、甲乙胺、三甲胺和正丁烷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答案:
正丙醇 > 正丙胺 > 甲乙胺 > 三甲胺 > 正丁烷
分子间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高,醇分子中的羟基极性强于胺的官能团,胺三级大于二级又大于一级。
4. 如何完成下列的转变:
(1)
CH2CHCH2BrCH2CHCH2NH2
(2)
ONHCH3
(3)
(CH3)3CCOOH(CH3)3CCOCH2Cl
(4)
CH3CH2CH2CH2BrCH3CH2CHCH3NH2
答案:
CH2(1) (2)
NaCNCH2CHCH2CNLiAlH4CHCH2BrCH3CH2OHCH2CHCH2NH2
ONH3+(H) (3) (4)
NH2CH3BrNHCH3
CH3CH2CH2CH2BrKOH,CH3CH2OHNH2CH3CH2CHCH3CH3CH2CHCH2HBrBrCH3CH2CHCH32NH3
5. 完成下列各步反应,并指出最后产物的构型是(R)或(S)。
CH3C6H5CH2CHCOOH(1)SOCl(2)NH3(3)Br2,OH-CH3C6H5CH2CHNH2S-(+)答案:
(-)
6. 完成下列反应:
(1)
CH3
((()))加热加热(1)CH3I(过量)??1CH3INH(2)Ag2O,H2O2Ag2O,H2O3?
(2)
CHCH33Fe+HCl(CHO?3CO)2?NO2H+,H2ONaNO2??HCl?(3)
CH3OCH3ONH2
(4)
CH3CH+_2N(CH3)3Cl
(5)
O2NCH3O 2NNH2
(6)
CH3CH2CH2NH2
(7)
BrNHCOHNO3AcOH?CH3
(8)
混酸?
O2NF(9)
H3CNO2+ HN2ONH?
OH3C+ NH(10)
H+?CH2CHCOOEt?H+?
H3CN 答案: (1)
CH3O-
CH3 (注:书中有误,改为)
(2)
(3)
(4)
(5).
(6)
(7)
BrNHNO2(8) (9)
OCCH3
CH3NCH3NCHCHCOOEtCH3NCH2CH2COOEt
(10)
CH3
7. 指出下列重排反应的产物:
(1)
CH2OHHBr
(2) (3)
H2COTOSHOAc
C (4)
CH3CCH3H+
OHOHOHCH3OH (5)
H+CH3
CH3OHOHCH3H+
(6)
COOHSOCl2?CH2N2Et2O,25?Ag2OH2O,50-60?
(7)
OC(CH3)3H2NOH?HClHOAc?
(8) 答案:
C6H5COCH3CH3CO3H
解:(1)。
(2)
(3)
(4)
(5)
(6)
COClCOCHN2lCH2COOH
(7)
C(CH3)3NOHNHC(CH3)3CO
(8)
OC6H5COCH3
8. 解释下述实验现象:
(1)对溴甲苯与氢氧化钠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几乎等量的对和间甲苯酚。
(2)2,4-二硝基氯苯可以由氯苯硝化得到,但如果反应产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除酸,则得不到产品。 答案:
9. 请判断下述霍夫曼重排反应能否实现,为什么?
RCONHCH3答案:
Br2,OH-RNHCH3
不能实现,霍夫曼重排反应只能发生在氮原子上无取代的酰胺。 10、从指定原料合成。
(1)从环戊酮和HCN制备环己酮;
(2)从1,3-丁二烯合成尼龙-66的两个单体-己二酸和己二胺;
(3)由乙醇、甲苯及其他无机试剂合成普鲁卡因(
H2NCOOCH2CH2NEt2);
NO2(4)由简单的开链化合物合成答案: (1)
CH3
oOHHCNCNHOCH2NH2HNO2O
(2)
2HBrBrBrCCOHCN2NaCNNaC2H5OHCH2NH2CH2NH2H2O2CNCOOHOCOOHHOHOH
(3)(4)
11、选择适当的原料经偶联反应合成:
(1)2,2ˊ-二甲基-4-硝基-4ˊ-氨基偶氮苯;
(H3C)2N(2)甲基橙答案:
NNSO3Na
12、从甲苯或苯开始合成下列化合物:
(1)间氨基苯乙酮 (2)邻硝基苯胺 (3)间硝基苯甲酸 (4)间溴甲苯
OHOHHOOC (5) 答案:
(1) (2)
NO2 (6)
NO2
(3)
(4)
(5)
(6)
13、试分离PhNH2、PhNHCH3和PH(NH3)2 答案:
PhNH2PhNHCH3PhN(CH3)2NaNO2,HXHONOPhN+NX-油状
14、某化合物C8H9NO2(A)在氢氧化钠中被Zn还原产生B,在强酸性下B重排生成芳香胺C,C用HNO3处理,再与H3PO2反应生成3,3ˊ-二乙基联苯(D)。试写出A、B、C和D的结构式。 答案:
15、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7N,其核磁共振谱无双重峰,它与2mol碘甲烷反应,然后与Ag2O(湿)作用,接着加热,则生成一个中间体B,其分子式为C10H21N。B进一步甲基化后与湿的Ag2O作用,转变为氢氧化物,加热则生成三甲胺,5-辛二烯和1,4-辛二烯混合物。写出A和B的结构式。 答案: 解:
16、 化合物A分子式为C15H17N用苯磺酰氯和KOH溶液处它没有作用,酸化该化合物得到一清晰的溶液,化合物A的核磁共振谱如下图所示,是推导出化合物A的结构式。
答案:
解:(注:原图可能有误,①在δ值1.2处应为3H,②下边横坐标应为δ/ppm不是η值)。 化合物A的结构式是
第十五章 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硫酸二乙酯 (3)对硝基苯磺酸甲酯 (5)对氨基苯磺酰胺 (7)二苯砜 (9)苯基亚膦酸乙酯 答案:
(2)甲磺酰氯 (4)磷酸三苯酯
(6)2,2’-二氯代乙硫醚 (8)环丁砜 (10)苯基亚膦酰氯
(1)OCH3CH2OSOCH2CH3O(3)OO2NSOCH3O(5)OH2NSNH2O(7)OSO(9)OHPOCH2CH3
2.命名下列化物:
答案:
O(2)CH3SClO(4)OPO3(6)ClCH2CH2SCH2CH2Cl(8)OSO(10)OPClH
(1)巯基乙醇(2)巯基乙酸(3)对羧基苯磺酸(4)对甲苯环已基二甲基锍(5)乙硫革甲醇(6)碘化环已基二甲基锍(7)氯化四羟甲基磷(8)N-甲基对甲苯磺酰胺(9)苯基膦酸二乙酯(10)甲基乙基氯膦
3.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答案:
(1)可以用AgNO3-氨水处理,能产生沉淀的为C2H5SH(乙硫醇),不发生反应的是CH3SCH3(二甲硫醚).
(2)可以用NaHCO3水溶液处理,能产生CO2气泡的为CH3CH2SO3H(乙基硫醇),不产生气泡的为CH3SO3CH3(甲基磺酸甲酯)。
(3)可以用AgNO3-氨水处理,能产生沉淀的为HSCH2CH2SCH3(甲硫基乙硫醇),不产生气泡的为HOCH2CH2SCH3(甲基硫基乙醇)。
(4)可以用水处理,在室温下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热效应的为(对甲苯甲酰氯),而几乎不发生明显反应,出现水与油分层现象的为(对甲苯磺酰氯). 4.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H3CSO2ClH3CCOCl
答案:
(1)POCl3+3CH3(2)(n-C4H9O)3P+n-C4H9BrOHCH3OO3PO+3HCl(n-C4H9O)2PHClSCH2CN2C4H9-n(3)C5H6CHO+HS(CH2)3SH(4)H2S+(5)(CH3)3SBrOC5H6CHSCH21:1HSCH2CH2OH(1)n-C4H9Li(CH3)2SOCH2+LiBr(2)CH3CH2CH2CHOCH3CH2CH2CHCH2+CH3SCH35. 完成下列转化:
答案:
(1)CH3+Cl2hvCH2Cl+CH2SHlHClCH2Cl+(2)H3CCH3NaSHCH3Zn,HClCH3H3CSH+ClSO3HH3CSO2Cl(3)CH3+ClSO3HH3CCH3SO2ClCH3CH3+Br2FeMg乙醚BrOCH3SO2ClCH3MgBrSOCH3CH2CH2BrOCH3(4)CH3CH2CH2OH+HBrNaSHCH3CH2CH2SHCH3COSl(5)CH3CHCH3CHSHCH3CHCH3CH2+HBrCH2+HBrEt3NCH3BrCSCHCH2CH3SHCH3CHCH3过氧化物NaSHCH3CHCH3CH3CH2CH2Br+CH3CH2CH2BrNa2CO3(CH3)2CHSCH2CH2CH3(6)+2HI
OII+S
(7)CH2OH+HBrCH2Br(C6H5)3PCH2P(C6H5)3BrNaHCHPH(C6H5)3(8)BrCH2CH2CH2CH2Br2(C6H5)3P(C6CH5)3PCH2CH2CH2CH2P(C6H5)3P(C6H5)32BuLi(C6H5)3PCHCH2CH2CHCHOCHO6.使用有机硫试剂或有机磷试剂,以及其他有关试剂,完成下列合成:
答案:
(1)OCH3CH2COCH3CH2SOCH3OOAl-HgCH3CH2CCH2SHOCH3H3O+SCH3CH2CCH3(2)CHO+HSCH2CH2CH2CH2SHSOHSSBuLiCH3CHCH2SLiOOHSCH2CHCH3OHHgSO4或SSLiClCH2COCH3SSCH2CHCH3OH(1)NaBH4(2)HgSO4H2OOOH(3)P(OEt)3+BrCH2COOC2H5CH3(1)C2H5ONaO(EtO)2PCH2COOC2H5(2)CH3COCH3CH3CCHCOOC2CH5
第十六章 元素有机化合物
1、解释下列名词,并举例说明之:
(1)金属有机化合物 (2)∏络合物 (3)金属化合物 (4)氢金属化合物 (5)氧化-加成反应 (6)羰基化反应 答案:
(1)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指烃基直接以C——M键与金属相连接接而成的化合物。例如:(C2H5)2Zn.
(2)π络合物:是指有机化合物以π键体系与金属成键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例如:蔡塞
。
(Z eise)盐K[PtCl3C2H4]
(3)金属化反应:是指某些具有活性氢的烃或杂不环化合物与金属或金属有机化合物直接反应,形成活性氢被金属置换后的金属烃基化物。例如,
+Sn-C4H9LiS
(4)氢金属化反应:是指ⅢA~ⅣA元素的氢化物M——H易与碳碳不饱和键进行加成而生成相应的烃化物的反应。例如,
Li+n-C4H103RCHCH2+BH3THF(RCH2CH2)3B
(5)氧化-加成反应:过渡金属和A-B型的化合物反应时,A-B键发生断裂,同时加成到过渡金属上的反应,称为氧化加成反应,例如,
Pd+PhBrPhPd(6)羰基化反应:烷基过渡金属与CO插入到R——M形成酰基过渡金属RCOM的反应,称为羰基化反应。例如,
CH3CH2CH2CHOCH3CHCH2+H2+CO
2、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Br
(1) (CH3)3SiOSi(CH3)3 (2) CH2CHSi(CH3)2(3) (C6H5)SiOH (4) (CH3)2BCH(CH3)2(4) CH3OBCL2 (6) (C6H6)2Cr
答案:
(1)六甲基二硅氧烷(2)三甲基乙烯基硅烷(3)三苯基硅醇(4)二甲基异丙基硼(5)二氯硼酸甲酯(6)二苯铬
3、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
(1)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2)9-BBN (3)三甲硅基烯醇醚 (4)三苯膦羰基镍 (5)蔡塞盐 (6)威尔金逊催化剂 答案:
(1)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Ti + AlEt3
BH(2)9-BBN: ,9-硼二环[3.3.1]壬烷
9-borobicyclo[3.3.1]nonane
OCHCH2 (3)三甲硅基烯醇醚(H3C)3Si(4)三苯膦羰基镍:Ph3PNi(CO)3 (5)蔡塞(Ziess)盐:
ClCH2PtClClCH2K
(6)威尔金逊(Wilkinson)催化剂:RhCl(PPh3)
4、写出下列各反应的主产物:
(1) CH3Li + CuI2:1 (2) (CH3)3B + CH3Li(4)Mn(CO)5 + CH3Br(6) + NiCL2 + Na
(3)4n-C4H9Li + SnCL4(5) Ni(CO)4 + (C6H5)3P答案:
(1)2CH3Li+CuI(2)(CH3)3B+CH3Li(3)4n-C4H9Li+SnCl4(4)Mn(CO)5+CH3Br(5)Ni(CO)4+(C6H5)3P(6)+NiCl2+Na(CH3)2CuLi+LiI(CH3)4BLi(n-C4H9)4Sn+4LiClCH3Mn(CO)5+Br+CONi(CO)3PH(C6H5)3+NaClNiCl
5、完成下列转化:
(1) (CH3)4C(CH3)3CCH2COOHO(2) CH3O(3)OH(CH3)2CHCOCH3OCH3答案:
(1)(CH3)3CCH3+Cl2(CH3)3CCH3Cl+Mg(1)hv乙醇(CH3)3CCH3Cl+HCl(CH3)3CCH2MgClCO2(CH3)3CCH2COOH(2)H3O(2)CH3OH+(CH3)2SO4NaOHCH3OCH3O乙醇OCH32(CH3)2CHLiH3OKMnO4O(CH3)2CHCHOCOCH3(3)OOBrOO+Br2HOAcKOH乙醇COCH3(1)(CH3)2CuLi(2)H3OCH3(4)FeCH3OClFeCHCH3CHCH2NaBH4FeOHH,Fe
6、对下列化合物,你能提出哪几种合理的合成步骤。分别用反应式表示。
O(1) CH3CCH2(2) (CH3CH2)2CHCOOHO(3) C6H5CHCHC答案:
C6H5
(1)(a)CH2COOH+OLi2CH3CLiOCH2COLiCH3H3O+CH2CCH3COOEt其中O+CH2(COOEt2)2CCOOEtH2,Pd/CCH(COOC2H5)2(1)OH(2)HO+3CH2COOH(b)CH3COCH2COOC2H5(1)C2H5ONa(2)CH3COCHCOOC2H5BrO(1)OH(2)H3OCH3CCH2(c)SS2CH3CLi(1)BuLi(2)CH3IS+C2HOSSCH3CH2HCH3(1)BuLi(2)SSOBrHgSO4H2SO4,H2OCH3CCH2S(d)CH2COOH+C2H5OHHCH2COC2H5OCH3SOCH3C2H5ONaCH2COCH2SOCH3Al-HgH3OCH2CCH3(2)(a)CH2(COOC2H5)2(1)C2H5ONa(2)C2H5BrCH3CH2CH(COOC2H5)2(1)C2H5ONa(2)C2H5Br(CH3CH2)2C(COOC2H5)2(1)OH(2)H3O(CH3CH2)2CHCOOH(b)CH3CH2CHCH2CH3BrMg乙醇CH3CH2CHCH2CH3MgBr(1)CO2(2)H3OCH3CH2CHCH2CH3COOHCH3CH2CHCH2CH3BrNaCNCH3CH2CHCH2CH3CNH3OCH3CH2CHCH2CH3COOH(3)(a)C6H5CHO+CH3COC6H5(b)C6H5CHC2H5ONaC6H5CHCHCOC6H5CHCOClCHCOOH+SOCl2C6H5CHAlCl3C6H5CHCHCOC6H5O(c)CHCOCHBr+P(OCH)253652OC2H5OC6H5COCH2P(OC2H5)2C6H5COCHP(OC2H5)2C2H5CHOC6H5COCHCHC6H5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
1. 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电环时产物的方法.
(1)(2)HHH3CCH3(3)hv(4)HHH3CCH3(5)HC3HC3HH
(2)H对旋答案:
H对旋(4)(3)HHhvCH3CH3对旋顺旋CH3CH3CH3HCH3H顺旋HHH(5)CH3对旋CH3CH3CH3H
2.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环加成时产物的结构:
(1)R+(3)OO(2)+PbXC+HCPh+O(4)N+N-PhHCPh
答案:
O(1)+(2)ROORORX+X+X(3)(主)( 次)+(4)PhC+OOPhPhPhNNPh-+PhNNPhPh
3.马来酸酐和环庚三烯反应的产物如下,请说明这个产物的合理性。
HOHOHHOOO+O
答案:
OOHH对旋HHOOHOO
4.说明下列反应过程所需的条件:
(1)HHHHH(2)HHHHHH答案:
HH
(1)Hhv顺旋HHHH对旋H(2)Hhv顺旋HH对旋H5.说明下列反应从反应物到产物的过程:
H
DRHR?DHD答案:
D
H2R31D1,3DD1,3RDHHRDD
6.自选原料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下列化合物。
O(1)(2)OCHOO答案:
O
O(1)+OO(2)O+OOCHO
7.加热下列化合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R(1)(2)
答案:
RR(1)(2)
8.下面的反应按光化学进行时,反应产物可得到哪一种(Ⅰ或Ⅱ)?
(1)hv(2)或hv或
答案:
(1)hv对旋(2)hv顺旋
9.通过怎样的过程和条件,下列反应能得到给出的结果。
PhPhOOOOOPhPhO
答案:
PhPhPhOOhv对旋OOOPhPhPhO
10.通过什么办法把反-9,10-二氢萘转化为-9,-10-二氢萘。
反-9,10-二氢萘顺-9,10-二氢萘
答案:
hv顺旋反-9,10-二氢萘对旋顺-9,10-二氢萘
11.确定下列反应在加热反应时所涉及的电子数:
H-(1)-HCH3(2)H++CH3_(3)NCH3CH3HCHCCH3H2CCHCHCH3CH3+NCH2+H3C(4)NCCN+NCCNNCCNCNCN
答案:
(1). 涉及的π电子数为6个 (2). 涉及的π电子数为4个 (3). 涉及的π电子数为6个 (4). 涉及的π电子数为16个 12.解释下列现象:
(1).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中,2-丁叔基-,1,3-丁二烯反应速率比1,3-丁二烯快许多。 答案: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中,1,3-丁烯为双烯体。研究表明,双烯体上连接给电子取代基时,可以提高其HOMO轨道的能量。从而使HOMO轨道 与亲双烯体的LUMO能量更加接近,反应速递加快。
22
(2).在此-78℃时,下面反应中(b)的反应速率比(a)的快10倍。
(a)NN+N2(b)NN+N2
答案:
反应(a)属于环加成[2+2]的逆反应,而反应(b)属于[2+4]环加成的逆反应。根据前线轨道
理论,[2+2]环加成的热反应是禁阻的,而[4+2]环加成的热反应是允许的。因此,在-78℃下反应(b)反应速递要比反应(a)的快很多。 (3).化合物定。
CH2重排成甲笨放出大量的热,但它本身却相当稳
答案:化合物为线性共轭多烯,不具有芳香性,分子的能量水平要远比芳香分子甲苯的高,因此它重排成甲苯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另一方面,该烯烃重排成甲苯时,主要通过分子内[1,3]或[1,7]ζ迁移反应来实现的。根据ζ迁移反应的轨道对称性原理,1,3]和[1,7]同面迁移属于禁不住阴反应,异面迁移则会受到分子的环状结构的限制,因此,该重排反应的活化能很高,所以化合物本身相当稳定。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1 .命名下列化合物:
CH2CH2
答案:
解:(1) 4-甲基-2-乙基噻唑 (2)2-呋喃-甲酸或糠酸
(3)N-甲基吡咯 (4)4-甲基咪唑
(5)α,β-吡啶二羧酸 (6)3-乙基喹啉
(7)5-磺酸基异喹啉 (8)β-吲哚乙酸
(9)腺嘌呤 (10)6-羟基嘌呤
2. 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及吡咯则不能?试解释之。 答案:
解:五元杂环的芳香性比较是:苯>噻吩>吡咯>呋喃。
由于杂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呋喃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3,5)较大,π电
子共扼减弱,而显现出共扼二烯的性质,易发生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和吡咯中由于硫和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小(分别为2.5和3),芳香性较强,是闭合共扼体系,难显现共扼二烯的性质,不能发生双烯合成反应。
3. 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试解释之。 答案:
解: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环状结构,是闭合共扼体系,同时在杂原子的P轨道上有一对电子
参加共扼,属富电子芳环,使整个环的π电子密度比苯大,因此,它们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4. 吡咯可发生一系列与苯酚相似的反应,例如可与重氮盐偶合,试写出反应式。 答案:
解:
5. 比较吡咯与吡啶两种杂环。从酸碱性、环对氧化剂的稳定性、取代反应及受酸聚合性等
角度加以讨论。
答案:
解:吡咯与吡啶性质有所不同,与环上电荷密度差异有关。它们与苯的相对密度比较如下:
吡咯和吡啶的性质比较:
性质 吡咯 吡啶 主要原因 是弱酸(Ka=10-15,比 弱碱(Kb=2.3*10-9), 吡啶环上N原子的P 酸碱性 醇强)。又是弱碱(Kb 比吡咯强,比一般叔 电子对未参与共扼, =2.5*10-14,比苯胺弱) 胺弱。 能接受一个质子 环对氧化剂的稳定比苯环易氧化,在空气 比苯更稳定,不易氧 环上π电子密度不降 中逐渐氧化变成褐色 性 化。 者稳定。 取代反应 比苯易发生亲电取代反 比苯难发生亲电取代 与环上电荷密度有关, 应 反应。 (吡啶环上电荷密度低) 受酸聚合 易聚合成树脂物。 难聚合。 与环上电荷密度及稳定性有关。
6. 写出斯克劳普合成喹啉的反应。如要合成6-甲氧基喹啉,需用哪些原料? 答案:
解:Skramp法合成喹啉的反应:
7.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答案:
.解:
8. 解决下列问题:
(1) 区别吡啶和喹啉; (2) 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噻吩; (3) 除去混在甲苯中的少量吡啶; (4) 除去混在吡啶中的六氢吡啶。 答案:
解;(1)吡啶溶于水,喹啉不溶。 (2)噻吩溶于浓H2SO4,苯不溶。
(3)水溶解吡啶,甲苯不溶。 (4)苯磺酰氯与六氢吡啶生成酰胺,蒸出吡啶。
9. 合成下列化合物:
(1) 由合成;
(2) 由苯胺、吡啶为原料合成磺胺吡啶;
(3) 由答案:
合成。
解:
10. 杂环化合物C5H4O2经氧化后生成羧酸C5H4O3,把此羧酸的钠盐与碱石灰作用,转变为
C4H4O,后者与钠不起反应, 也不具有醛和酮的性质,原来的C5H4O2是什么? 答案: 解:
11. 用浓硫酸将喹啉在220~230°C时磺化,得喹啉磺酸(A),把(A)与碱共熔,得喹
啉的羟基衍生物(B)。(B)与 应用斯克劳普法从邻氨基苯酚制得的喹啉衍生物完全相同,(A)和(B)是什么?磺化
时 苯环活泼还是吡啶环活泼? 答案:
12. α、β-吡啶二甲酸脱羧生成β-吡啶甲酸(烟酸):
为什么脱羧在α-位?
答案:
13. 毒品有哪几类,它的危害是什么? 答案:
主要有三类:兴奋剂,幻觉剂和抑制剂。
兴奋剂:能增强人的精神体力和敏感性。但易导致人过度兴奋使心血管系统紊乱,甚至致癌。
幻觉剂:易使人产生自我陶醉和兴奋感经常使用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不安,忧虑,过敏和失眠等症状。
抑制剂:会抑制中枢神经,使人精神状态不稳定,消沉,引起胃肠不适,事业心和呕吐等反应。
因此,吸毒等于慢性自杀。
第十九章 糖类化合物
1. 写出D-(+)-甘露糖与下列物质的反应、产物及其名称:
(1)羟胺 (9)CH3OH、HCl,然后(CH3)2SO4、NaOH (2)苯肼 (10)上述反应后再用稀HCl处理 (3)溴水 (11)(10)反应后再强氧化 (4)HNO3 (12)H2、Ni
(5)HIO4 (13)NaBH4 (6)乙酐 (14)HCN,然后水解
(7)笨甲酰氯、吡啶 (15)上述反应后加Na(Hg),并通入CO2 (8)CH3OH、HCl 答案: 解:D-(+)-甘露糖在溶液中存在开链式与氧环式(α型和β型)的平衡体系,与下列 物
质反应时有的可用开链式表示,有的必须用环氧式表示,在用环氧式表示时,为简单起见,仅写α-型。
2.D-(+)-半乳糖怎样转化成下列化合物的?写出其反应式。 (1) 甲基 β–D-半乳糖苷
(2) 甲基 β–2,3,4,6-四甲基-D-半乳糖苷 (3) 2,3,4,6-四甲基-D-半乳糖 (4) 塔罗糖 (5) 异木糖 (6) D-酒石酸 答案: 解:
3.有一戊糖C5H10O4与胲反应生成肟,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C5H12O4。后者有光学活性,与乙酐反应得四乙酸酯。戊糖(C5H10O4)与CH3OH、HCl反应得C6H12O4,再与HIO4反应得C6H10O4。它(C6H10O4)在酸催化下水解,得等量乙二醛(CHO-CHO)和D-乳醛(CH3CHOHCHO)。从以上实验导出戊糖C5H10O4得构造式。你导出的构造式是唯一的呢,还是可能有其他结构? 答案:
解:推导过程。
(1) 戊糖与胲反应生成肟,说明有羰基存在。
(2) 戊糖与NaBH4反应生成(C5H12O4)说明是一个手性分子。 (3) C5H12O4与乙酐反应得四乙酸酯说明是四元醇(有一个碳原子上不连有羟基)。 (4) C5H10O4与CH3OH、HCl反应得糖苷C6H12O4,说明有一个半缩醛羟基与之
反应。糖苷被HIO4氧化得C6H10O4,碳数不变,只氧化断链,说明糖苷中只有
两个相邻的羟基,为环状化合物,水解得分子末端,氧环式是呋喃型。 递推反应如下:
和,说明甲基在
C5H10O4可能的结构式为:
4.在甜菜糖蜜中有一三糖称做棉子糖。棉子糖部分水解后得到双糖叫做蜜二糖。蜜二糖是个还原性双糖,是(+)-乳糖的异构物,能被麦芽糖酶水解但不能为苦杏仁酶水解。蜜二糖
经溴水氧化后彻底甲基化再酸催化水解,得2,3,4,5-四甲基-D-葡萄糖酸和2,3,4,6-四甲基-D-半乳糖。写出蜜二糖的构造式及其反应。 答案:
解:推导过程:
(1) 蜜二糖是还原性双糖,说明它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
(2) 蜜二糖是(+)-乳糖的异构物,能被麦芽糖酶水解,说明它是由半乳糖和葡
萄糖以α-苷键结合的双糖。 (3)
5.柳树皮中存在一种糖苷叫做糖水杨苷,当用苦杏仁酶水解时得D-葡萄糖和水杨醇(邻羟基甲苯醇)。水杨苷用硫酸二甲酯和氢氧化钠处理得五甲基水杨苷,酸催化水解得2,3,4,6-四甲基-D-葡萄糖和邻甲氧基甲酚。写出水杨苷的结构式。 答案:
解:(1)糖水杨苷用苦杏仁酶水解得D-葡萄糖和水杨醇,说明葡萄糖以β-苷键与水醇结
合。
(2)水杨苷用(CH3)2SO4和NaOH处理得五甲基水杨苷,说明糖水杨苷有五个羟基,产物酸化水解得2,3,4,6-四甲基-D-葡萄糖和邻甲氧基甲酚(邻羟基苄甲醚),说明葡萄糖以吡喃式存在并以苷羟基与水杨醇的酚羟基结合。 此糖水杨苷的结构如下:
6.天然产红色染料茜素是从茜草根中提取的,实际上存在于茜草根中的叫做茜根酸。茜根酸是个糖苷,它不与拖伦试剂反应。茜根酸小心水解得到茜素和一双糖——樱草糖。茜根酸彻底甲基化后再酸催化水解得等量2,3,4-三甲基-D-木糖、2,3,4-三甲基-D-葡萄糖和2-羟基-1-甲氧基-9,10-蒽醌。根据上述实验写出茜根酸的构造式。茜根酸的结构还有什么未能肯定之处吗? 答案:
解:推导过程:
(1) 茜根酸不与拖伦试剂反应,说明无游离半缩醛羟基存在。
可见茜根酸的结构未肯定之处在于:(1)D-木糖和葡萄糖的构型(α,β型);(2)樱草糖是否是还原糖,因此,樱草糖出现两种结构式。
7.去氧核糖核酸(DNA)水解后得一单糖,分子式为C5H10O4(I)。(I)能还原拖伦试剂,并有变旋现象。但不能生成脎。(I)被溴水氧化后得一具有光学活性的一元酸(II);被HNO3氧化则得一具有光学活性的二元酸(III)。(I)被CH3OH-HCl处理后得α和β型苷的混合物(IV),彻底甲基化后得(V),分子式C8H16O4。(V)催化水解后用HNO3氧化得两种二元酸,其一是无光学活性的(VI),分子式为C3H4O4,另一是有光学活性的(VII),分子式C5H8O5。此外还生成副产物甲氧基乙酸和CO2。测证(I)的构型是属于D系列的。(II)甲基化后得三甲基醚,再与磷和溴反应后水解得2,3,4,5-四羟基正戊酸。(II)的钙盐用勒夫降解法(H2O2+Fe3+)降解后,HNO3氧化得内消旋酒石酸。写出(I)~(VII) 的构造式(立体构型)。 答案: 解:
可见,I是D-型还原性单糖,不成脎说明α-位上无羟基,I经氧化,甲基化,酸的α-溴代,水解生成四羟基正戊酸说明了此点,I经Ruff降解得内消旋的酒石酸,证明3,4-位上羟基同侧,所以I的结构为: 由题意,可推出II~VII的结构:
8.怎样能证明D-葡萄糖、D-甘露糖、D-果糖这三种糖的C3、C4和C5具有相同的构型? 答案:
解:成脎反应发生在C1和C2上,这三种糖都能生成同一种脎D-葡萄糖脎,则可证明它们
的C3,C4,C5具有相同的构型:
9.有两种化合物A和B,分字式均为C5H10O4,与Br2作用得到了分子式相同的酸C5H10O5,与乙酐反应均生成三乙酸酯,用HI还原A和B都得到戊烷,用HIO4作用都得到一分子H2CO和一分子HCO2H,与苯肼作用A能生成脎,而B则不生成脎,推导A和B的结构。写出上述反应过程。找出A和B的手性碳原子,写出对映异构体。 答案:
解:推导过程:
10、棉子糖是个非还原糖,它部分水解后除得蜜二糖(上题)外,还生成蔗糖。写出棉子糖的结构式。 答案:
解:棉子糖是非还原性糖,水解得蜜二糖和蔗糖,说明蜜二糖中,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
果糖的半缩醛羟基相结合,故棉子糖结构式:
第二十章 蛋白质和核酸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门冬酰门冬酷氨酸;
(2)谷-半胱-甘三肽(习惯称谷胱甘肽)(Glutathiene,一种辅酶,生物还原剂); (3)运动徐缓素Arg-Pro-Gly-Phe-Pro-phe-Arg;
(4)3’-腺苷酸; (5)尿芏-2’,3‘- 磷酸; 6)一个三聚核苷酸,其序列为腺-胞-鸟. (7)苯丙氨酰腺苷酸; 答案:
OONHCHCNHCHCOOH(1)H2NCHCCH2COOHCH2COOHONHCHCNHCH2OH(2)H2N(3)H2NCHOCCHOCCH2COOHCH2CH2COOHCH2SHOONHCHCCH2ONHCCCH2OHOOH2NCNHNOONCOCNNHCH2C(CH2)3NHCHNH2NHCNHCHCCH2CH2ONHCHCOOHCH2(4)NNH2(5)NHOOHHHHNHNOHOHHOOPOHNHNOOPOHOOOPOHOOHOOH
(6)OOHPOOHHOHNNHNH2NNHONH2NNHHOOOPOHHOOHOOHNNHNNH2NHOOOHO(7)OPOOHOHHNNHNHCNNCHNH2CH2OHOOOOHHOOOH
2.写下列化合物在标明 的pH时的结构式:
(1)缬氨酸在pH8时; (2)丝氨酸在pH1时; (3)赖氨酸在pH10时; (4)谷氨酸在pH3时; (5)色氨酸在pH12时; 答案:
(1)CH3CHCH3CHCOONH2(2)HOCH2CHCOOHNH3ONH3(3)H2NCH2CH2CH2CH2CHOONH2(4)HOCCH2CH2CHCOOH(5)NHCH2CHCOONH2
3.举列说明下列名词的定义: (1)α-螺旋构型;(2)变性;
(3)脂蛋白; (4)三级结构; (5)β-折叠型. 答案:
(1)α-螺旋构型:(α-helix)是蛋白质最常见,含量最丰富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是
OCNHCC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其中由肽平面内CO与N结构单元组成的平面称为肽平面,
NNH及呈反式排列,肽链主链上,只有α碳原子连接的两个键
CCCCC及NC是单键,可以自由旋转。绕旋转的角度称为角,绕
CC键旋转的角度称为角,多肽主链可以通过C与的旋转形成螺旋
结构,每一圈螺旋占3。6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轴放射上升0.54nm每一个残基绕轴旋转○
100 ,沿轴上升0.15nm。螺旋可以按右手放射或左手方向盘绕形成右手螺旋或左手螺旋。蛋白质中的α-螺旋几乎都是右手螺旋的。
(2)变性:变性作用是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干燥,加热,高压,激烈振荡或搅拌,紫外线,超声波等;化学方法是加入强酸,碱,尿素,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酸,乙醇,丙酮等。 (3)脂蛋白:由单纯蛋白与脂类结合而成的物质。
(4)三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单元通过氢键等各种作用力使其多肽链卷曲盘旋和折
叠成更为复杂的构象,这种侧链构象及各种主链构象单元互相间的复杂的空间关系就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5)β-折叠型:β-折叠型是一种肽链良好伸展的结构,它依靠两条肽链,或一条肽链内
H形成氢键而成,两条肽链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反平H与C两段肽链之间的N行。前者两条肽链人N端到C端是同方向的。后者是反方向的。由于这种肽链之间可形成氢键,从而使氨基酸残基间保持最大的距离。
4.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
(1)H2NCH3CNCONHCNCONHCHCH2CONHHCCHCHOOHNN(1)C6H5HH3CCH3NCS(2)HCl(2)Ala-His-Phe-ValH2O胰凝乳蛋白酶
答案:
(1)H2NCH3CNCONHCNCONHCHCH2CONHHCCHCHOOHNHNH3CCH3S(1)C6H5N=C=S(2)HClC6HNHCNHCHCOCH3NHCHCONHCHCOCH2NHCHCOOHCHNHNS(2)HClH3CCH3CNHC6NCOCHNHCHCOCH3NNHCHCONHNHCHCOCH2H3CNHCHCOOHCHCH3H2O(2)Ala-His-Phe-ValAla-His-Phe+Valine胰凝乳蛋白酶
5.在冷丙醛的醚溶液中,加入KCN,之后通往气体HCl,反应混合物用氨处理,所得化合物再加浓盐酸共沸。写所发生各反应的方程式。 答案:
OKOHCH3CH2CHOKCNCH3CH2CHCNClHClCH3CH2CHCNNH3ClHClCH3CH2CHCNNH3CH3CH2CHCNNH2HClH2OCH3CH2CHCOOH
6.合成下列氨基酸:
(1)从β-烷氧基乙醇合成丝氨酸;
(2)从苯甲醇通过丙二酸酯法结合加布里埃制第一胺的方法合成苯丙氨酸。 答案:
(1)ROCH2CH2OH(2)NH2[O]ROCH2CH0NH4CNROCH2CHCH2ClHBrCNNH2HOCH2CH+RBrCOOHCH2OH+OSOCl2O(1)KOHNH(2)ClCH2COOEtON CH2COOEtOO(1)C2H5ONaNCHCOOEtCH2(1)KOH(2)CH2Cl(2)HClH2NCHCH2OOHCH2
7.预计四肽丙酰谷氨酰谷氨酰苷按酰亮氨酸(Ala-Glu-Gly-Leu)的完全水解和部分水解的产物? 答案:
完全水解产物为
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 部分水解产物为:
(1) 丙氨酸 + Glu-Gly-Leu (2) Ala-Glu-Gly + 亮氨酸 (3) Ala-Glu + Gly-Leu (4) 丙氨酸 + Glu-Gly + 亮氨酸
8.一个七肽是由甘氨酸,丝氨酸,两个丙氨酸,两个组氨酸和门冬氨酸构成的,它的水解成三肽:
Gly-SSEr-Asp His-Ala-Gly ASp-His-Ala
试写出引七肽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答案:
根据水解产物和三肽的未端氨基酸残基,可以判断出该七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为 His-Ala-Gly-Ser-Asp-His-Ala
第二十一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1. 找出下列化合物的手性碳原子,并计算一下在理论上有多少对映异构体? (1)α-蒎烯 (2)2-α-氯菠 (3)苧 (4)薄荷醇 (5)松香酸 (6)可的松 (7)胆酸
O答案: 解:
2. 找出下列化合物的碳干怎样分割成异戊二烯单位:
(1) 香茅醛
(2) 樟脑
(3) 蕃茄色素
(4) 甘草次酸
(5) α-山道年
答案: 解:
3.指出用哪些简单的化学方法能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1) 角鲨烯、金合欢醇、柠檬醛和樟脑;
(2) 胆甾醇、胆酸、雌二醇、睾丸甾酮和孕甾酮 答案: 解:
①首先水解,各加钼酸铵,黄色沉淀为金合欢醇,其余三者加Tollen试剂,析
出Ag的为柠檬醛,其余二者加溴水,褪色者为角鲨烯,最后为樟脑。
4.萜类β-环柠檬醛具有分子式C10H16O,在235nm处(ε=12500)有一吸收峰。还原则得C10H20,与拖伦试剂反应生成酸(C10H16O2);把这一羧酸脱氢得间二甲苯、甲烷和二氧化碳。把C10H20脱氢得1,2,3-三甲苯。指出它的结构式。提示:参考松香酸的脱氢反应。 答案:略
5.β-蛇床烯的分子式为C15H24,脱氢得1-甲基-7-异丙基萘。臭氧化得两分子甲醛和C13H20O2。C13H20O2与碘和氢氧化钠液反应时生成碘仿和羧酸C12H18O。指出β-蛇床烯的结构式。 答案: 解:
故此化合物含氢化萘的骨架,臭氧化得两分子甲醛,必须具有两,所以此化合物的可能结构式为:
6.在薄荷油中除薄荷脑外,还含有它的氧化产物薄荷酮C10H18O。薄荷酮的结构最初是用下列合成方法来确定的:
β-甲基庚二酸二乙酯加乙醇钠,然后加H2O得到B,分子式为C10H16O3。B加乙醇钠,然后加异丙基碘得C,分子式为C13H22O3。C加OH-,加热;然后加H+,再加热得薄荷酮。
(1) 写出上列合成法的反应式;
(2) 根据异戊二烯规则,哪一个结构式更与薄荷油中的薄荷酮符合? 答案: 解:
7.溴对胆甾醇的反式加成能所生成的两种非对映体产物是什么?事实上其中一种占很大优势(85%)。试说明之。 答案: 解:
8.试用常见、易得化学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1)异戊二烯 (2)薄荷醇 (3)苧 答案: 解:
第二十二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有何区别? 答案:
高分子化合物与你分子化合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相对而言分子质量的大小不同,通常低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以下,而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5000以上,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相对密度小,强度大,高弹性和可塑性特殊性质。
2 .解释下列概念:
单体,链节,链锻,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的分散性,分子链的柔顺性,分子链的两种运动单元,加聚反应,链式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 答案:
单体:能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monomer)。 链节:组成高分子链的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chain unit)。
链段:所谓链段是指链节数,这些链段中的链节在链中局部运动时作为整体参加,链段
的大小是指包含的链节多少,是统计的结果。
聚合度:聚合度是指高分子链中所包含的链节数,它是衡量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
量大小的一个指标。
相对分子质量的分散性:是指高分子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的现象,即高分子
化合物的相对而言分子质量肖有不均一性。
分子的柔顺性:线形高分子链在通常情况下处于卷曲状态,但可以通过ζ单键自由旋转,
链段的运动比整个分子链的运动容易发生得多。这种易运动性即为分子链的柔顺性。
分子链的两种运动单元:链段和整个分子链。
加聚反应:低分子单体通过加成反应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缩聚反应:低分子单体通过缩合反应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链式聚合反应:是指由一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聚合成高聚物的反应。
逐步聚合反应:是指单体通过官能团反应生成低聚物,然后由低聚物转化为高聚物的反应。最典型的例子为缩聚反应。
3.橡胶为什么有高弹性,低分子物质有这种性能吗?为什么? 答案:
橡胶在室温下处于高弹态,高弹态是由于链段运动而整个分子链不能运动所表现出来
的物理状态。链段运动会使分子发生形变,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可以被拉长,从卷曲状态变成不安定的伸展状态,外力消除后,立即又恢复到安定的卷曲状态,表现出高弹形就的性能。
4.如何众高聚物的聚集状态敬贺塑料,橡胶和纤维三大材料?线型结构的纤维和兼是否有本质的区别? 答案:
塑料在室温下处于线形聚集状态,分子链主要以有序排列为主,即结晶主通常较高。橡胶在室温下处于卷曲聚集状态,分子链主要以列定形排列为主,即分子链内结晶区比例很少。纤维在通常情况下其线形分子链同时以有序排列和无定形排列存在,纤维拉抻后可以使分子链的有序排列部分增加,分子链排列更规整,即结晶增多。 纤维和塑料的分子链都属于线形结构。纤维的分子链易通过链节间的氢键作用形成卷曲状态,但经拉伸后卷曲聚集状态会向线形聚集状态转变,且不会像橡胶那样在外力消失后又回复到卷曲状态。因此,纤维和塑料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
5.为什么缩聚的的相对分子质量往往比加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缩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比加聚物的多分散性小? 答案:
这是因为缩聚反应一般为可逆的平衡反应,且影响链终的因素又很多,因此缩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比加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通常缩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几千至一万左右,很少有超过四五万的。
缩聚反应一般易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单体的纯度和摩尔比来控制缩聚物的相对而言分子质量;而加聚反应一般为链式反应,反应不易控制。因此,通常而言,缩聚物的相对而言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比加聚物的多分散性小。
CH26.
CHX型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全反应时,除生成线形高分子外,还能得到怎样结构的
高分子?为什么(用反应表示)?配位聚合反应有这种现象吗?为什么? 答案:
还能形成支链高分子和交联高分子,这是由于反应过程中会产生链转移,具体过程如下:
~CH2CHX+~CH2CHX~~CH2CH2X+~CH2CX~大分子链自由基CH2CHXCH2CHXX~CH2C~X支链分子~CH2CX~~CH2C~XCHCH2~CH2C~X
在配位聚合反应中,不会产生链转移过程,因而聚合物只能形成线形结构的高分子。 7.用什么结构的单体和什么聚合方法才能合成有规结构的定向聚合物?定向聚合物在提高三大合成材料性能上有何意义? 答案:
用乙烯或α-烯烃为单体,经配位聚合反应,可以合成有规结构的定向聚合物。例如,丙烯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作用下,形成 全同立构(或等规)聚合物。
nCH2CHCH3CH2*CHCH3n
定向聚合物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相对而言密度,熔点,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立构规整聚合物在强度或高弹性等到性能上优于无规聚合物,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8.用煤,石灰石,食盐为基本原料合成下列高分子,反应式表示: (1)聚氯乙烯 (2)聚丙烯腈(―合成羊毛‖) 答案:
(1)先利用石灰石与煤在高温下反应制备电石:
CaO+C(2)水解电石制备乙炔: CaC2CaC2+HCCO
+2H2OCH+HClCH+Ca(OH)2
(3)利用乙炔反应制备氯乙烯和丙烯腈:
HCHgCl2/活性碳°120~180CCuCl2CH2CH2CHClHCCH+HCNCHCN
(4)利用聚合反应合成聚氯乙烯和聚丙烯腈:
nCH2CHCl偶氮二异丁腈CH2CHClnnCH2CHCN(PhCO2)2CH2CHCNn
9. 用石油裂化气为基本原料合成下列高分子,用反应式表示; (1)聚乙烯 (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 (3)丁二烯(橡胶) 答案:
石油裂化气的主要原料有乙烯,丙烯,丁烯和异丁烯,丁二烯等。 聚乙烯的合成:
nCH2CH2TiCl4-Al(C2H5)30.1~1MPa60~75°CCH2CH2n
聚丁二烯的合成:
nCH2CHCHCH2Ni(OCOR)2/Al(Bu-s)3BF3/乙醇HH~CH2CCCH2~n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
CH3CH3CHCH2CH3COCH3(1)NaCN(2)H3OCH3COHCNCH3OH,HClCH3H2CCH3Na2S2O8CCOOCH3~CH2CCCOOCH3~n
10.如何用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中的盐分制备无离子水(可代替蒸馏水作用分析用),用反应表示。写出用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硬水的反应式. 答案:
盐分中存在钠离子和氯离子,要制备无离子水,需同时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具体过程如下:
~SO3H+Na~NH(CH3)3OH+Cl~SO3Na+H~NH(CH3)3Cl+HO
硬水中存在较多的金属离子,主要为Ca2+和Mg2+。可以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
~SO3H+Ca2~SO3H+Mg2(~SO3)2Ca+2H(~OS3)2Mg+2H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