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研究黄丽平/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463000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公共交通各类工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着。随着现代社会对道路桥梁建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关领域急需研发或引进新技术和新材料,全面提升道路桥梁建设水平。本文先分析了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意义,再结合实际,探究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具体应用方法及要点。关键词:道路建设;桥梁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各产业及居民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这对我国交通工程建设行业带来了挑战。道路和桥梁作为承载各类汽车运行的基础工程,需要保持极高质量水准。如今各地区交通道路及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有必要在道路桥梁工程中使用新技术和新工程材料,这对推动交通工程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1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意义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关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承担着公共安全责任,因此需要在施工时严格以保证质量为核心标准,确保工程各环节达到可靠工艺标准。在现代道路桥梁工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工程管理和工艺把控,还需要积极合理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面意义:[1]。总结来说,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1.1提升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很明显,新技术新材料大多数都是为解决传统技术而逐步研发出来的,在技术原理和应用效果方面往往有更好效果。直接意义就在于能全面提升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保证工程进度,支持施工团队以更高标准完成工程任务。另外,新技术及新材料研发方向往往或考虑到成本控制和优化,加上其支持工程质量效率提升,有利于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及后续维护成本,进而提升企业效益。1.2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理念进入全新阶段,道路建筑工程新技术及新材料研发会重视清洁材料的应用,同时也会考虑技术应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在道路建设中,新式混合沥青材料不仅本身有害物质含量极少,同时该材料还能降低道路行车扬尘,对二氧化碳排放也有一定控制效果影响,也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再例如,在桥梁建设中,新技术可以实现在工厂集中建造梁体,然后运往现场搭建,加上一些全新施工设备应用,减少了桥梁建设对当地植被的1.3提升通行体验和安全性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同时随着时代发展,行车舒适度也成为关键要点。在道路桥梁工程行业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会更进一步提升道路桥梁稳定性,保证行车安全。同时通过全新材料和工艺技术,可以让路面与车轮保持更合适的接触效果,为行车稳定和操控感保驾护航,提升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2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在道路桥梁建设、改造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合理计划,把控施工团队技术水平和执行质量[3]。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道路及桥梁建设质量,确保后续使用可靠性。下面以当下比较流行的道路桥梁施工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应用分析:2.1节能生态道路施工材料

沥青材料是传统道路桥梁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且多年以来被认为是比较经济可靠的材料,但是沥青路面有效使用期限在15年左右,也就意味着我国每年都有大量道路及桥梁路面需要进行维修和翻新,不仅产生大量成本,也不利于相关区域高速发展。更重要的是,沥青材料无论是建设施工还是翻新都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不

2019.11 |103

施工技术

仅影响施工人员健康,还会侵害周边生态环境。而且道路翻新时旧路面会直接铲掉,这些废料几乎没有再次利用价值,还会浪费土地资源,不符合现代生态发展理念。基于传统路面工程材料这些缺点,业界积极开发了新施工材料,并利用全新技术工艺投入到道路桥梁施工中。例如,部分地区出现了将废旧轮胎和沥青材料混合制成新路面材料的橡胶沥青材料,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会进行降硫处理。该材料主要研制方法为:将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粉,然后混入基质沥青,配合高聚合物改良剂制作成为新型路面材料

[4]

。该材料在道路桥梁路面施工中具备着施工效率高、韧性强、环保性较好等优点,同时该材料路面能提升汽车抓地力,减少行车噪声,提升了行车舒适度。2.2纳米材料技术

近年来,纳米材料这种在其他产业中有大量使用的材料逐渐进入工程行业,经过重塑的纳米材料结合工程材料可以代替一些传统刚性材料。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由于工程常年处于复杂环境中,工程体各个位置无时不刻受到腐蚀,工程材料老化问题对工程安全都有严重威胁。同时,道路桥梁工程大量应用的混凝土材料本身就有腐蚀性,其对内部钢筋材料的腐蚀作用也在无时不刻进行着,因此道路桥梁需要定时进行维修和加固,耗费大量成本。而加入纳米材料的新型施工材料具备很强的抗腐蚀性,其本身结合形态也能强化工程强度和韧性,特别能抵抗酸雨、水流冲击和腐蚀。纳米材料与钢筋结合可以提升钢筋乃至整个工程体的物理强度,同时其耐高温性也极强,因此使用纳米材料技术的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会大幅度延长,并且也降低了后续维护难度及成本。2.3改良混凝土工艺

从全球范围来看,混凝土还是道路桥梁工程主要材料,于是各界材料科技人员无时不刻在对该材料进行深入改良研究。目前已经出现了优化水泥、骨料配比的改良混凝土材料,该技术是在材料专家对混凝土材料特性有深度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地区环境特点而进行优化配比实施的施工工艺,其能强化混凝土强度和环境适应性

[5]

。改良混凝土材料道路工程具备着更强耐用性、耐高温性和抗冻能力,减少了地面开裂和老化问题。同时这种高强度和高刚度的材料特别适合桥梁墩台、梁体建设,有利于提升桥梁质量和可靠性。另外,改良混凝土在加工施工方面的工艺更简便,有利于加快施工效率,控制成本。2.4加固桥梁结构技术

桥梁建设中,桥梁建设方式、材料应用和工艺都会影响其结构稳定性,而桥梁结构稳定直接关系到桥梁安全和耐用性,因此新材料和新技术研发重点会放在加强桥梁结构安全上面。目前比较热门的桥梁结构新技术工艺有如下几个:

2.4.1桥梁结构体系改变法

该方法主要是基于对桥梁受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制成受力模型图,然后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实际测量,通过优化桥梁结构,进而优化桥梁受力体系来提升桥梁结构稳定性,让各部分受力更均匀更稳定。2.4.2FRP加固法

针对桥梁各衔接部位的加固问题,使用相关材料进行加固很有必要,碳纤维布就是这样一种新兴工程加固材料,该材料抗拉力、抗疲劳能力强,同时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加上该材料施工方式简单、效率高,因此也能减少桥梁加固维护成本。

2.4.3混凝土喷注加固法

在桥梁建设完成以及维修加固时,可以利用锚固钢筋网加混凝土喷注法来提升桥梁稳定性。同时,利用钢筋材料和该方法可以对桥梁周边山体进行加固,避免地质灾害和土地沉降影响桥梁稳定。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产业技术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界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有了更高要求,此时需要积极研究传统道路桥梁工程中技术材料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研发新材料和新技术。可以基于传统技术材料进行改良升级,也可以尝试全新技术的结合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道路桥梁工程强度、稳定性和行车安全舒适性,同时也能提升工程建造效率和质量,优化成本支出,提升工程企业效益,最终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马苗苗.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2):281-282.

(下转第111页)

104 |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

来完成整个建筑外墙安装操作。3.2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连接技术可实现对建筑整体性能有效保障,预制构件的连接方法有多种,要结合预制构件的自身特点和施工标准灵活选取合适的连接技术。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总体来说分为三种,一种是机械式连接。该技术主要利用机械套筒对构件实现灌浆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但对构件的抗拉强度、钢筋质量系数具有严格的要求。另一种是浇筑混凝土连接技术。该连接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的较为普遍,通常适用于预制梁及剪力墙连接部位较窄的情形下,当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较为狭窄时此技术拥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同时混凝土的灌注量也会随之减少。所以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避免发生混凝土膨胀等质量问题,以此不断提升构件连接的紧密性;第三种为砂浆连接技术。砂浆连接方法主要适用于构件吊装操作工序中,如墙板和楼面板的构件连接,科学选取连接位置后,运用砂浆实现相互连接。3.3混凝土构建的浇筑操作在对混凝土构件浇筑工作之前,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查与之相关的混凝土构件模具,确保模具质量满足工程设计标准和混凝土浇筑要求。并对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成品进行仔细查验,钢筋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对其进行涂刷隔离剂的操作,然后才能实施混凝土浇筑操作。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速度、浇筑高度,确保混凝土匀速完成对全面构件的浇筑工作。同时浇筑过程中要全面监测混凝土各构件情况,一旦发现构件出现形变现象,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进行纠正,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完成全部构件的浇筑工作后,要对构件表面进行抹平操作,对表面进行腿毛并按要求进行养护管理。3.4构件的性能要求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必须结合不同装配式构件的特殊性制定不同的要求,从而保证构件在施工中的良好性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构件的利用效果。首先构件自身要具有良好的弹性特性,以此降低构件之间连接裂缝的发生概率。同时构件连接处的抗渗能力要满足相关防渗要求;其次装配建筑使用的构件需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和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再次相邻两块构件的连接部分需具备抗连续破坏的能力。结语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是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从而为建设绿色、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助力。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可降低资源能耗和环境污染,同时使得施工工期明显缩短,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具体运用时,要以全新的建筑理念引领施工全程,结合工程施工特点,选用合理模式控制好施工质量与安全,从而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参考文献󰀡[1]董月琴.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2):138+141.[2]刘海第.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6):57.[3]孙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No.531(22):8-9.[4]杨世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居舍,2018(20):103+142.(上接第104页)[2]余继成,张文轩.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2578.[3]李庆军.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261.[4]杨平平.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1476.[5]宋长振.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新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6):2227.作者简介󰀡

黄丽平,女,籍贯:河南省太康县,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与材料学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2019.11 |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