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节练习题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节练习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1~2题。

1.2005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C.发展比较合理

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环太湖地区和环杭州湾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桑蚕基地,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两大纺织业集群区,盛泽与绍兴分别是这两大纺织业集群区的核心。据此完成3~4题。

3.绍兴、盛泽发展纺织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①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好②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③邻近日韩,便于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④靠近商品粮基地,原料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盛泽、绍兴纺织业集群区在全球纺织业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的,这些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或资金流联系在一起)中还处于低端。有利于提升其在该价值链中地位的措施有

( )

①加强与国内资本、营销网络的交流与合作 ②产业集群内部分工明确,互不干涉 ③培育纺织机械制造基地 ④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5~6题。 5.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 第 1 页 共 7 页

A.“民工荒”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 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 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 资金严重短缺

6.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化水平 C.用地紧张

B.经济发展水平

D.人口数量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8.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城市人口比重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 第 2 页 共 7 页

( )

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 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10.图示曲线反映了

( )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市GDP达7 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此并结合下面两图,完成11~13题。

11.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2008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C.与2007年相比,2008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 12.下列部门在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中起重要作用的( )

A.服装制造 C.金融

B.生物制药 D.玩具制造

13.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 第 3 页 共 7 页

( )

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14~15题。

投资地区 苏南某市 苏北某市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水平 3 000元左右 1 000元左右 环保门槛 要求高 要求较低 5 000万元 100万元左右 1 000万元 20万元左右 14.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C.技术含量高

B.生产规模小 D.环境污染较轻

15.江苏省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 第 4 页 共 7 页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题卡 1 二、综合题

16、下图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2) 读下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 第 5 页 共 7 页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7.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学者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出现的三种模式,即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结合“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

(2)图b所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发展条件有何差异?

(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c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新兴工业的发展经验,谈谈该地区的乡镇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增强发展的动力。

(4)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试结合你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加以分析。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 第 6 页 共 7 页

第四章第二节练习题答案

1.A 2.A 3.A 4.D 5.B 6.C 7.D 8.C 9.D 10.C 11.B 12.C 13.B 14.A 15.C

17.(1)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础好;濒临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受上海的辐射影响;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水陆交通便利。 (2)20世纪90年代前受益于国际产业转移,国家开放的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90年代后,经济实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 (3)重视团结协作,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信息,积极拓宽国际市场。

(4)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排放的废弃物较多;环境方面的投资过少;破坏农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技术水平较难提高;较难形成规模效益等。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