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托行业2011年报分析

信托行业2011年报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托行业2011年报分析

作者:白庆辉 刘永红

来源:《财会学习》2012年第09期

一、2011年信托行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1.受益于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2011年的信托行业普获丰收

公布年报的64家信托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信托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达49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其中集合类信托产品规模为1319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116%;信托业务规模的大幅增长带动各项利润指标也大幅提高,2011年行业营业收入总额为449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47%,平均每家信托公司收入为7.01亿元,较上年增长36%,行业营业收入总额为330.36亿元,较2010年增长75%,利润总额为299亿元,同比增长88%。 九成以上的信托公司的各项指标都出现大幅增长,首先是管理的资产规模方面,除5家信托公司出现小幅下降外,其余59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管理的总规模增长1倍以上的有23家;在集合产品规模和信托业务收入方面更是出现全行业普涨的局面,集合产品规模增长1倍以上的有38家,信托业务收入增长1倍以上的有30家,有20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在1倍以上。

2.中小信托公司成长迅速

不同于行业龙头企业的持续平稳增长,中小信托公司在2011年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说明:一是信托规模方面,2010年信托资产规模千亿以上的公司有6家,2011已达16家。规模百亿以下的公司在2010年有12家,2011年则减少到2家;二是营业收入总额方面,2010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只有6家,2011年则增加到14家,1亿元以下的2010年有9家,2011年则减少到4家;三是信托业务收入方面,2010年信托业务收入在5亿至7亿元之间的公司2010年只有3家,2011年则增加到14家,2010年信托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有19家,2011年则减少到6家,而且在2011年首次有三家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收入超20亿(分别是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和平安信托)。请见表1。 3.行业的集中程度仍较高

从前三名和前十名信托公司的主要经营数据在行业中占比来看,行业的集中度仍较高(详见表2):64家信托公司中占比仅为4.7%的三家公司占据2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占比仅为15.6%的十名公司占据了五成左右的市场份额。从具体经营指标来看,反映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集合信托产品规模和信托产品收入两项指标的市场份额最高,这说明行业排名前列的公司也是那些资产管理能力强,并且市场化程度也较高的公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但从具体公司来看,除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和平安信托在各项指标上基本保持住了行业前五的位置外,其他公司的排名波动很大,如外贸信托,2011年的信托规模和集合产品规模排名分别为第2名和第1名,但在2010年信托规模和信托业务收入等经营指标排名均在10名以外;如中融信托,2010年主要经营指标排名均在行业前2名,但在2011年信托业务规模行业排名第7名,而2010年集合产品规模行业排名第31名的新华信托2011年则一举进入到行业前6名。

4.信托业务的主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信托业务的主业地位在2010年得到了初步的确立:当年信托行业总收入为304.74万元,其中信托业务收入为174.46亿元,固有业务收入为130.28亿元,信托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首次超过了50%,达到了58.8%。到了2011年信托业务的主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2011年全行业收入总额为448.91亿元,其中信托业务收入达到了330.36亿元,固有业务收入不升反降为118.55亿元,信托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3.58%。这一方面说明信托公司在积极寻求向自主管理转型,积极探索新业务方面获得初步成效,另一方面业务也说明中国的信托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

5.行业整体的获利能力大幅提高,部分公司家底厚实

得益于资产管理规模的大幅增长,2011年信托行业的净利润较2010年大增88%,净利润大增带动整个行业在当年注册资本增长116亿元的情况下,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仍较2010年增长45%,达到了历史高点20.22%(见表3),与同期上市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68%基本持平(上市银行2010年的ROE为19.97%),而同期19家上市券商的ROE却从2010年的13.6%降为5.7%。

从净利润和净资产两项指标的具体分布来看(表4、表5),信托公司的两级化差异非常大。其中:净利润前十名的CR10为46%,后十名的CR10仅为3%,净利润最高的中信信托是19.2亿元,行业中位数是中原信托,净利润是2.35亿元,最低是甘肃信托仅为794万元(陆家嘴信托净利润为0,未在统计之列),排名第一的净利润分别是排行中位和最后的公司的8.2倍和242倍。净资产也基本上延续了同样的格局:占比仅为15%的十家公司聚集了近行业五成的净资产,后十家公司的净资产占比仅为3.51%,平安信托的净资产最高136亿元,分别是“中位数”天津信托净资产18.53亿元和末尾陆家嘴信托2.71亿元的7.4倍和50倍。 通过对各家公司净资产的结构的分析发现,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部分信托公司家底厚实,如中信信托,截至2011年底净资产为71.41亿元,其中注册资本仅为12亿元,占比仅为16.8%,净资产中由企业经营活动而创造积累的,未分配或者限制分配的净利润(包括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风险准备三项)总额高达58.7亿元,在净资产中占比82%。家底厚实的信托公司还包括华润信托、平安信托、中诚信托、上海信托、重庆信托和北京信托等(见表6)。厚实的家底不仅为增强了这些信托公司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转型和新业务的探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新增信托业务分析

1.当年新增规模继续低于年底存量的信托规模

信托行业新增业务规模与年底存量规模的比值在2008年是126.5%,在2009年是100.6%,到了2010年首次降到100%以下,为85.6%,年底存量的信托规模首次大于当年增量,这对信托行业来说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信托项目的平均期限显著拉长,信托资产的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这一趋势在2011年得到了继续,这一比值在2011年继续下降为82.9%(见表7)。

存量信托规模的上升,能够相应减少信托计划频繁成立和清算带来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整个行业向资产管理方向的转型和可持续盈利模式的建立和完善。 2.新增规模中集合类占比继续呈上升趋势

2011年行业集合类新增规模为10,606亿元,是2010年的2.02倍,在2011年新增总规模中占比为28.46%,占比较2010年提高了8.2个百分比。单一类信托计划新增规模占比继续呈下降趋势,在2010年较2009年下降了6.45个百分点基础上,2011年继续下降了10.49个百分点。(见表8)

与存量信托资产规模相似,新增信托规模同样呈现出很高的集中度,前十名公司聚集了行业近五成的新增规模,后十名的占比仅在2%左右。其中,新增集合类规模排名第一的外贸信托2011年新增集合类规模超过1000亿元,为1585亿元,是排名第二的粤财信托683.48亿元的2.32倍,单一类排名前十名的信托公司的新增规模均超过了1000亿元,而无论是集合还是单一类排名后十名的公司的规模均在100亿元以下。

从具体公司来看,同时进入到集合类和单一类排名前十名的信托公司有外贸信托、粤财信托、中诚信托和兴业信托四家信托公司,而同时出现在集合和单一类新增规模后十名的信托公司也有四家,分别是中泰信托、华宸信托、爱建信托和国民信托。(见表9和表10) 3.从新增集合类与单一类规模占比来看,信托公司2011年拓展重点不同

2011年有些公司的业务重点放在发行集合类信托计划(表11),如杭州信托、苏州信托、新华信托、中融、五矿和华融信托等,有些信托公司则重点发行单一类计划,如甘肃信托、英大信托、渤海信托和江苏信托等。行业龙头中信信托则继续保持了新增集合类与单一类占比为45%的发展节奏。(华能信托的比值也是45%)。业务拓展重点的不同既与公司掌握的资源类型有关,也与各家公司风控的理念不同相关。 三、信托资产分布状况分布

1.信托资金的运用方式上,贷款类比例首次降到50%以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1年新增和年底存续的信托资金的运用方式上,贷款类的比例都首次降到50%以下,并且下降幅度加大,在年底存续资产运用方式的比较上,贷款类比重在2010年较2009年下降了4.0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11年再降17个百分点,到2011年底时贷款类占比仅为37.4%。而运用方式为可出售及持有到期投资的占比则大幅提升,并在2011年底超过长期投资成为第二大种运用方式,其他各类运用方式则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2010-2011年新增资产的运用方式发展趋势也大致相同。见表12。

虽然目前对整个信托行业来说,运用方式为真正的股权投资类业务还未大规模发展起来,但贷款类占比的持续降低说明行业一种运用方式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信托资产的运用方式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演变,未来真正实现“质”的飞跃和突破,完成“凤凰涅”式的华丽转身,应该也是可以期待的事情。

2.在投向上,基础产业占比大幅下降,而实业领域投资继续呈上升态势

信托资金的投向上(见表13),基础产业投资规模占比虽然已呈下降趋势,但还是信托资金最大的投资领域,房地产领域的占比保持了稳定,但截至到2011年末投向房地产的余额已达688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24亿元增长了59%,其中2011年当年新增房地产规模为3705亿元,较2010年当年新增规模2864亿元增长了29%。投向工商企业领域的占比在2010年底超过房地产领域成为仅次于基础产业的第二大投资领域后,该领域占比在2011年继续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这既显示了信托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也说明了信托行业已经走在了从“渠道”模式转而回归主动式的资产管理的转型之路上。

从具体信托公司来看,英大信托是典型的以基础产业为主的信托公司,其在2010年投向基础产业的余额为1155亿元,占比高达79.2%,到了2011年在规模和占比双降的情况下(规模余额为996亿元,占比为52%),英大信托投向基础产业的无论是规模还是占比上仍然是行业第一名。而且在2010年基础产业投资占比前十名的信托公司投向基础产业的比例全部在50%以上,到了2011年这十家信托公司中除了英大信托、华信信托和百瑞信托的基础产业投资占比仍在50%以上外,其余七家信托公司的占比均降至50%以下。

房地产也是信托资产的一个重要投向,并且为信托公司贡献了相当的利润。而且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公司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集中度较高,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前十名信托公司的市场份额都在六成左右;二是排名前十名的信托公司在2010和2011年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变化仅在于排名稍有调整,还有就是2010前十的粤财信托和中海信托在2011年变更为北京国投和华能贵诚信托;三是2010和2011年排名前三的公司同时也是2010和2011年收入总额排名前三的公司,前十名信托公司的收入总额排名也都在行业前十八名之前,这说明了房地产信托对信托公司收入的重要性(见表14)。

在投向实业领域的规模来看,前十名信托公司占近五成的市场份额。并且2011年前十名的规模总额较2010年前十名的规模总额上升了48%,并且中融信托、山东信托、中诚信托、渤海信托、平安信托和北京信托连续两年进入行业前十。从投资比例来看,甘肃信托、新时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托、国联信托和渤海信托四家公司连续两年投向实业领域的规模占比超过50%,形成了以实业领域为主的信托产品投资方式(见表15)。

在投向证券市场中,2011年行业排名前十名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近七成,而且依托于股东的金融背景,建信信托2011年运用于证券市场的规模较上年增长了3.3倍,排名第一,中诚信托、外贸信托、兴业信托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也增幅较大,而以前年度一直排名前列的中信信托、华润信托则是平稳发展。2011年没有产品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公司也有十家,分别是华融信托、吉林信托、华宸信托、渤海信托、杭工商信托、英大信托、金谷信托、华澳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和安信信托。从占比来看,除建信信托规模占比超过30%,达到了35%以外,行业中其他信托公司投资证券市场的占比都在30%以下,说明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还远没有成为信托公司的主导业务(见表16)。 四、自营业务分析

1.自营业务收入小幅增加,但在总收入中占比却大幅下降

2011年信托行业自营收入总额继续保持了增长的势头,但增长幅度收窄(与上年的同期数相比,2009年增幅为35%,2010年增幅为10%,2011年增幅为5%),并且行业平均数和中位数都较2009年和2010年有所降低,说明自营业务收入的集中度在降低。并且自营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是大幅降低,首次降低到30%以下,这说明了做大信托主业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见表17)。

对自营收入的结构进行分析,自营业务收入中股权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6.1亿元,证券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18亿元,而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则是大幅增长,其中利息收入增加12亿元,增幅40%,其他收入增加15亿元,增幅61%。这既说明自营业务和信托业务一样,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大,也说明信托业务对固有业务良好的带动作用。 2.谁是固有业务开展的最好的信托公司

自营业务收益率(=自营业务收入/平均净资产)不仅可以衡量信托公司自营业务盈利能力的高低,而且其波动程度还可以反映信托公司自营业务盈利能力的稳定性。我们对自营业务收益率在10%的公司进行重点分析发现,2008~2010年连续三年收益率均在10%以上的信托公司有九家,到了2011年这九家公司中只有五家公司再次保持了10%以上的收益率(见表18),并且从稳定性来看,这五家公司的波动均在10个百分点之内,兼具高收益和良好的稳定性,因此我们认为这五家信托公司是自营业务开展的最好的五家公司。 3.经营最好的五家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和股权投资收益

与2010年自营业务经营得最好的7家公司的收入来源的多样性不同的是,在2011年仍留在这一行列中的五家公司的收入来源却表现得很单一,中信信托和中诚信托以利息收入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比分别达到70%和61%,华润信托、中泰信托和陕国投以股权投资收益为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的收入来源,占比分别为60%,74%,92%,与整个行业自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和股权投资收益的结构保持了一致,见表19。

而在2010年,中诚信托股权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并驾齐驱,占比分别为36%和39%,陕国投股权投资收益为72%,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25%,华宸信托证券投资收益占比为64%,北京信托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比为48%,利息收入和其他价值投资收益占比分别为19%和20%。

目前信托公司自营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种是主要是以利息收入为主,代表公司是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和中铁信托等,第二种是以股权投资收益为主,代表公司是江苏国投、陕国投、粤财信托、中泰信托和华润信托等,第三种是以证券投资收益为主,例如外贸信托和华宸信托等。并且通过连续三年的自营收入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的信托公司自营业务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盈利模式,以2011年自营收益率排名前二十名的信托公司为例(见表20),除中诚信托、上海国投、百瑞信托和粤财信托外,其他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基本上保持了稳定。

信托公司的自营业务具有以下特定:一是自营收入主要来源与自营资产的布局有很大的关系,而自营资产的布局又决定与公司专业人员的配备、深度投资研究和业务资源的积累等相关,二是经过多年的经营,各家公司已形成适合自己的经营风格,这种经营风格不是主观性的,而是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虽然各家公司之间可能大相径庭,但在公司内部却相对稳定。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