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求知小学 赵琼
设计意图
《角和直角》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即课本P62-63的内容)。教材通过观察钟面、交通标志图、书本和三角尺等实物上的角,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角,然后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直角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因此是本单元的重点。教材借助三角尺来教学直角。
角是比较难理解的空间图形,尤其是直角,显得比较抽象。但是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平时学生与角接触较多,对角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抓住这一点,从学生具体的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建立起角的空间观念。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让学生亲自操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数学又应用在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又再一次去寻找生活中的角。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P62-6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角的观察和探究,初步建立角的概念,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和实践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并能用直角量具测定
和判断直角。
[能力目标]:
3.在观察、操作、抽象、归纳、辨析等过程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1、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认识直角,并能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1、建立角的概念。
2、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教学关键: 在多种活动中认识角与直角。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三角尺等。 [学具准备]:彩纸、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知。
1.提问:
(1)同学们,你们发现老师手里拿了什么呀?(三角尺)
(2)知道为什么叫三角尺吗?你能找到角吗?我们请其中的一个角和大家见见面。(抽象出一个角) 板书: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
二、新知学习。
(一)角的认识 1.生活中的角。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角,你能举例说说吗?
(2)出示:数学书、交通标志、钟等。这几种物体上的角你能找到吗? (3)媒体演示:抽象出各种角。 2.引出角的特点。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相互说)
(2)这两条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它们碰在一起形成的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
我们用弧线表示角。(边说边板书)
(3)师:(黑板上再画两个角)谁能用弧线表示出这两个角的位置,并找出它
的顶点和边?(学生上台演示) 板书:
(4)现在你能说说角的特点吗?(板书: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3、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下面我们来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请你们用手势来表示。为什么?
3 1
( )
2
4 ( )
( )
( )
5 6 7 8 ( ) ( ) ( ) ( )
4、小结:一个角必须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无论它的位置、方向、大小有什么不同,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就是角。 (二)认识直角 1. 认识直角。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手中的两把三角尺,分别找出尺中的角,并且思考一个问题,这两把尺中有一样大小的角吗?
(学生汇报,并演示如何找到一样大小的角)
师:你们真聪明!这两把三角尺中确实有一样大小的两个角。这是一个特殊的角,
拿出老师给你们的两张粘纸,贴在这个特殊的角上。 (教师演示,学生贴角)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角,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吗?我们把它成为直角。 板书:直角
师:看看黑板上的这三个角,哪个角可能是直角呢? 师:让我们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测量一下吧! (教师演示) 师:这个角是直角吗? 师:直角有它特殊的表示方法。 (教师演示,学生书空) 2、寻找身边的直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直角,现在请你们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找找教室里哪些地方有直角? (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找了许多直角,它们的边有长有短,但它们都是直角。 三、拓展练习: 1. 折直角
现在老师遇到个小问题,你们愿不愿意想办法帮老师解决?老师只有一张这样的纸,没有其他工具,可是又需要一个直角,怎么办呢? 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直角,并表示出来。
2.判断: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直角?(P63)
1
( )
2
( )
3 ( ) 5 6
7
( )
( )
3.数直角
( )
你们找到那么多直角。现在老师要送你们一件神秘的礼物,猜一猜,如果打开你们折好这张纸,会有几个直角? 4.找出图中的直角, 并用“ ” 标出
四、游戏:
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你们猜猜还剩几个角? 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那就请你们自己动手剪一剪,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交流、分享学习的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