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紫云英翻压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紫云英翻压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来源:爱go旅游网
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8期 农艺学 紫云英翻压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周兵 (安徽省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庐江231500) 摘要紫云英是稻区最主要的绿肥作物,其种植和利用可以提升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本试验在减施化肥的基础上进行绿肥紫云英 翻压对水稻的生长指标以及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施化肥20%并进行绿肥翻压相对于100%化肥处理,水稻产量增加 240 kg/hm2.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基本生长性状;减施化肥20%并进行绿肥翻压处理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CEC也较 100%化肥处理分别增加了0.6 g/kg、0.04 g/kg、0.18 cmol/kg,明显起到了土壤培肥作用。因此,绿肥翻压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在保证水稻产量 的同时.不仅能提供当季作物所需养分,减少化肥的投入,还能起到土壤培肥的作用。 关键词 紫云英翻压;化肥施用;水稻产量;土壤性状;土壤肥力 中图分类号s511;S1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8—0005—0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虽然水稻产量在逐年提 1.2试验材料 高,然而长期以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注重化肥的施用,忽 视有机肥的投入,存在明显的肥料利用率低下、稻米质量下 降以及农田系统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紫云英作为绿肥 供试水稻品种:早籼788;紫云英品种:弋江籽。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紫云英和化肥作对 照(CK);100%化肥,不施紫云英(F);100%化肥,施紫云英 15 t/hm (F+GM);80%化肥,施紫云英15 t/hm (80%F+GM)。 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20 ITI 。 1.4试验实施 种植历史悠久,在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 和品质以及减少化肥施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庐江 地区利用冬季空闲茬口种植绿肥紫云英来培肥土壤、改善 土壤质量等已有多年传统。本试验通过对比全量施用化肥 和适当减少化肥施用并进行绿肥翻压来研究绿肥翻压对 100%化学肥料用量中纯N、P20 、K20分别为180、75、 90 kg/hm ;80%化肥处理中纯N、P2O5和K20均减少20%。试 水稻生长性状、产量以及稻田土壤基本肥力的影响 1, 为进一步推广绿肥紫云英的种植和实施绿肥翻压提供一定 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验中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按照基肥:蘖 肥:穗肥=50%:30%:20%分3次施用。紫云英于水稻移栽前 1周翻压入田,浅水浸沤。各小区四周埂宽30cm,埂高20cm, 埂用薄膜覆盖,各小区均能独立排灌。其他田间管理与当地 习惯管理方式一致。 2结果与分析 2.1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 试验田位于庐江县郭河镇双季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核 心示范片(东经117。14 8.45 ,北纬31。28 47.70 ),该区属北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年均气温15.9℃。年无霜期238 d,年 平均降水量1 157.6 mm。耕层土壤养分含量:pH值5.10、有 由表1可知,CK的水稻生长指标最低,水稻产量只有 机质25.3 g/kg、全氮1.33 g/kg、碱解氮145.6 mg/kg、速效磷 9.3 mg/kg、速效钾50.1 mg/kg。 5 205 kg/hm ,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全量化肥加绿肥翻压 处理(F+GM)较单施化肥处理(F)的各项生长性状都高,其 表1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 中水稻增产450 kg/hm ,增幅6.2%;与单施化肥处理(F)相 比,减施20%化肥处理(80%F+GM)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相 对较低,但穗粒数、穗长和结实率较单施化肥要高,水稻产 量也增加240 kg/hm ,增幅3.3%。减施20%化肥处理(80%F+ GM)与全量化肥加绿肥翻压处理(F+GM)相比,各项生长指 性状,提高水稻产量。 2.2水稻收获后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由表2可知,CK的土壤各项养分含量都显著低于其他 3个处理。与处理F相比,处理F+GM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 速效磷、速效钾、CEC均较高,分别提高T2.90 g/kg、0.06 g/kg、 7.80 mg/kg、0.50 mg/kg、3.50 mg/kg、0.27 cmol/kg。而处理80% 标都有所下降,产量减少210 kg/hm ,降低2.7%。 总体上绿肥翻压下水稻的产量都高于单施化肥的处 理,其中处理F+GM增产6.2%,处理80%F+GM增产3.3%。 因此,在绿肥翻压基础上减施20%化肥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 基金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503123)。 F+GM与处理F相比,处理80%F+GM的速效养分偏低,其 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1.1 mg/kg和2.4 mg/kg. 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CEC则分别增加了2.60 g/kg、 0.04 g/ks、3.6 mg/kg和0.18 cmol/kg。而处理80%F+GM与处 理F+GM相比,处理80%F+GM的速效磷含量稍低.其余养 (下转第7页) 作者简介 周兵(1968一),男,安徽庐江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 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7-02-17 王春艳等:晚稻免耕稻草还田覆盖干湿灌溉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注:其他成本包括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稻草、用水等,处理C、(2K的成本还包括稻田翻耕费用;稻谷价格为2.4元,kg。 与CK相比,处理A、B、C均到达显著性水平。处理A、CK的 民生产技能,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四是采用该技术,不 差异最大。采用新复极差测验(LSR法)进行处理间的多重 比较,处理A的效益最优,为最优模式选择(表4)。 表4不同处理水稻小区纯收入及新复极差测验 仅可以增加土壤钾素和有机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 状,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缓解用水矛盾,是 欠水地区开展晚稻节水栽培的一种好形式,其社会效益大 于经济效益嘲。从生态效益上看:一是稻草还田,增加了土壤 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强作物生长后劲,有利于 耕地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干湿灌溉,能提高土壤的风化效 应,改良土壤质地;三是节约用水,能使其他生物得到更多 水分,利于双季稻区整体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 3结论与讨论 生态环境;四是采用该技术可以减少田间焚烧秸秆现象,减 轻大气污染,同时还可减轻稻田渗漏问题,减轻灌区地下水 的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综上所述,晚稻免耕稻草还田覆盖干湿灌溉栽培技术 与其他处理相比,稻草覆盖免耕干湿灌溉的增产机理 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稻草覆盖,调节田间小气候,有 利于水稻前期生长;二是通过干湿灌溉,加强土壤通透性, 有利于根系下扎生长:三是在节水灌溉的条件下,水稻叶营 效益良好,值得大力推广利用[61。 4参考文献 [1]罗子毛,熊啸锋,胡德平.晚稻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栽培技术研究【Jl_湖 南农业科学,2012(13):41—42. [2】刘晗,张青.节水灌溉对水稻叶生长状况的影响【JJ.现代农业科技, 2009(24):15—16. 养生殖阶段易于吸收氮素并加以储存,生殖生长阶段有利 于叶片中的氮素向生殖器官转移,为水稻的高产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闭。 从经济效益上看:稻草覆盖免耕干湿灌溉栽培与无稻草 还田翻耕浅水勤灌栽培处理比较,个人每年种田0.33 hm , 年增纯收入1 385元/hm ,效益十分可观。从社会效益上 [3】肖国华,欧阳先辉,陈同旺.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 用研究『J].作物研究,2006(3):22—24. 看:一是通过减少放水次数用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节约 成本,又能抑制杂草生长,解放生产力;二是通过节约用水 量,达到抗旱增产的目的,可减少干旱季节及干旱乡镇的用 水矛盾,减少用水纠纷;三是通过试验技术推广,可提高农 (上接第5页) 【4]傅志强,刘依依,龙攀,等.深水免耕移栽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对晚稻温 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JJ.生态学杂志,2015(5):1263—1269. 【5]陈同旺,李剑飞,肖国华,等.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栽培技术研究『Jl _作物研究,2001(2):13—15. 【6]张水清,钟旭华,黄农荣,等.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 和产量的影响fJ】.中国水稻科学,2011(3):284—290. 表2不同施肥处理水稻收获后稻田土壤的养分含量 分含量二者含量相差不大。 肥,还能保证当季水稻的生长供应,且能起到土壤培肥的作 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注重绿肥的施用。减少化肥过量 施用引起的农田污染,从而提升土壤质量和提高农田利用 率,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参考文献 [1】杨滨娟,黄国勤,王超,等.稻田冬种绿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 响lJI.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0):1209—1216. [2]高菊生,徐明岗,董春华,等.长期稻一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土 壤肥力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2):343—349. 同时CK土壤的pH值最高,而处理F的pH值最低,低 至4.78。随着紫云英的翻压(F+GM),pH值升高到4.81;同 时化肥减施80%并进行紫云英的翻压处理,pH值为4.89。 这说明化肥的施用会引起土壤酸化,而紫云英的翻压会减 弱土壤的酸化程度。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减施化肥20%并进行绿肥(紫云英)翻 压时,早稻的产量达到7 530 kg/hm ,较单施化肥处理的水稻 产量(7 290 kg/hm )提高了240 kg/hm2,增幅3.3%。同时减施 化肥20%并进行绿肥翻压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CEC含 量较单施化肥分别增加2.60 g/kg、0.04 g/kg和0.18 emol/kg, [3]赵鲁,史冬燕,高小叶,等.紫花苜蓿绿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 响叨.草业科学,2012(7):1142—1147. [4】高菊生,曹卫东,李冬初,等.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 土壤有机质的影nNJ].生态学报,2011(16):4542—4548. [5】袁熳熳,刘勤,张少磊,等.太湖地区稻田绿肥固氮量及绿肥还田对水 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J1_土壤学报,2011(4):797—803. [6】李继明,黄庆海,袁天佑,等.长期施用绿肥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 壤养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l(3):563—570. 7 紫云英翻压具有明显的土壤培肥的作用。因此,在适当减少 化肥施用的情况下,进行绿肥翻压还田,不仅能替代部分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