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医养结合战略下的智慧养老模式的思考

来源:爱go旅游网
关于医养结合战略下的智慧养老模式的思考

作者:刘洁茹 王丹丹 相号号 汤雯慧 王子慧 倪娜 来源:《科技风》2022年第07期

關键词:人口老龄化;互联网技术;医养结合;智慧养老 一、对于我国老年人养老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养老模式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为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挑战,预计至2050年将会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成为当下亟待思考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形势而产生,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方法是施行医养结合养老战略下的智慧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就是将现代发达的医护资源如医疗器械设备、医护人员等与养老相辅相成,以医疗为保障,边医边养、综合治疗。国家卫计委与民政部首先倡导全国积极发展“医养结合”模式,并联合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与《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各试点单位政府陆续出台关于“医养结合”模式支持政策,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机制,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工作重点任务,各试点的单位相继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智慧养老作为智能化的新型养老模式,依托“互联网+”将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综合优势的有机融合,为老年人群提供持续性、综合性的集医疗和养老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包括安全看护、健康管理、休闲娱乐、亲情关爱、居家生活、志愿服务等,可同时满足老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需求,使老人享受到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

(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

自21世纪以来,我们国家65岁及以上的老人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6. 96%,中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的阶段,我国目前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家庭养老模式,第二类是社会养老模式。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增加到了18. 70%,共计26402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共计190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3.5%。预计在2035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将增加到22. 30%,到2050年65岁及以上人数将达到3.8亿人,预计占总人口27.9%。由此可见我国老龄化状况比较严重,而养老问题现已经成为建设健康中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三)老年人群健康状况欠佳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总人数已经高达1.8亿,其中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占75%,根据慢性病中心全国的死因监测系统显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属于高发慢性病死亡因素,大约有70%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这三种疾病而去世。此外老年人群患高血压的人数占58. 3%,患糖尿病占19.4%。我国老年人身体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的人数高达4000万。由这些数据可见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也成为对医疗护理需求最迫切的群体。

二、不同老年人群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一)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自2016年开始我国出现大约一亿的空巢老人,其中包括2000多万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照料成为了这部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主要需求,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就是茕茕孑立,独自生活导致他们面临无法获得全面细致的生活照料、医疗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以及精神慰藉的匮乏等困境,这都对传统居家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而部分养老机构也不能妥善解决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

(二)患病老人的养老服务需要

患病老人不仅需要日常生活的照顾,而且需要疾病护理以及健康检测等特殊医疗服务,而许多患病老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是现阶段大多数医疗机构所不能够提供的,传统养老机构的医疗团队与设施不够完善,二者处于医养分离的状态,所以患病老年人群对于“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需求日益迫切。 (三)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要

随着我国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全日制的日常照料和医疗护理问题日益严峻。不仅要给予他们日常生活的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方面也至关重要,要保证减少他们的孤独感的同时也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传统养老机构日渐式微、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较低等问题使得失能老人在养老机构不能得到妥帖的照料,传统居家养老对子女经济、心理、社交造成了巨大负担。而“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旨在将日常照料与医疗健康照顾结合,将人文关怀贯彻到养老服务过程中,弥补了传统养老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的不足,减轻了子女的重担,因此构建完善的“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刻不容缓。

三、“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立的意义 (一)传统养老机构存在的弊端 1.养老机构与传统文化相悖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子女们都将奉养父母作为职责,认为将老人送去养老机构不符合“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而老人们也认为“养儿防老”,只有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方可以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从心理需求层面上来说,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也更容易产生家庭归属感。而养老机构与这一传统文化相悖,并不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主流。 2.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欠佳

经前期调查,安徽省内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没有规范的医疗室和专业的医护技术人员,通常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相对不高,不能给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对于长期卧床的患病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更是无法给予专业的照料和护理。

因此,多数养老机构倾向于接纳生活可以自理或者无需特别医疗照顾的老人,而对患病严重或者失能半失能老人通常不予以办理入住。有数据显示城市中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都以未失能为限制老人入住条件,超过80%的农村养老机构表明只接收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据统计全国有进入养老机构养老需求的人数高达1400万,但养老院的床位却远远满足不了这部分老年人的需要。

(二)智慧养老服务主要内容

通过前期调查发现,智慧养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必要之路,在2015年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号召,这也标志着智慧养老模式是解决我国日益加重的老龄化问题的一个新途径。智慧养老是依托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创建以老龄人群为主体的服务信息大数据库,以新媒体技术为媒介,以老年人信息数据和相关需求的搜集结果为基础,为老人提供持续性、综合性的集医疗和养老为一体服务,在社会及相关政府的监督下搭建的“智慧养老云服务”管理平台,将社会和政府的各类资源有机整合,同时严格遵循养老服务规范和标准,向老人及家属等提供包括安全看护、健康管理、休闲娱乐、亲情关爱、居家生活、志愿服务六个方面的服务,达到“多位一体,守护老人”的综合效果。

1.安全看护服务

《“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提到:需要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预计到2030年,我国要建立起覆盖全国范围的紧急救援服务,对于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也以发达国家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医疗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效率。该项服务通过各级联动、信息传递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老人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有利于医疗急救救援体系的建设。该项服务健全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对于出现危急疾病早期预防意识,使家属能够及时发现情况,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做出急救和有效处理。

安全看护服务功能匹配多项检测器,包括大门状态检测传感器、人体活动检测传感器和连接大门状态检测传感器及人体活动检测传感器的连接处理器,此处理器用于接收大门状态检测传感器的大门状态信号和人体活动检测传感器的人体活动信号,判断独居老人在家的生活和身体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平台会发送警报给子女和公告区,如果子女能够处理,系统显示处理中;若子女因特殊情况未能处理,平台会安排专人处理,保证第一时间给予老人帮助和及时的救治。

2.健康管理服务

包括在线问诊挂号、药品配送、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多数与医院以及药店达成合作,通过平台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够解决预约挂号的问题,顺利接受医务人员远程一对一会诊等服务,必要时提供视频连线服务,以助于更好地诊断;很多老年人腿脚不便,需要的药品也可以在网上购买配送。在健康饮食这一板块,通过客户端输入老人的健康情况就可以找到适合老人的营养膳食以及身体所需维生素;老人的健康饮食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膳食是老人健康的一份保障。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积极响应《“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所提及,要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大数据库,促进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的形成,对于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很好地应对了部分老人喜欢锻炼却不知道正确的方法,从而导致无效锻炼甚至是身体的损伤的问题;这个板块除了指导老人如何做正确的锻炼,还会有针对生病类型所适合的锻炼方法。 3.休闲娱乐服务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状况也变得敏感异常,在缺少子女陪伴或身体疾病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消极的情绪。让老年人参与组织文体娱乐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年人调解心理状况。适合老人的休闲娱乐方式有很多,这一部分包括广场舞板块、钓鱼板块、棋牌板块、太极拳板块、书法绘画板块、音乐板块等,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板块,每一个板块都包括交友部分,老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匹配远距离的好友,可以在线上交流,也可以把自己的状态(是否空闲,或即将想做什么活动)挂在自己的呢称前,有同样想法的老人可以组队合作。为了提高安全性,每一位注册的老人都需要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平台也会实时将老人情况报送给子女,让子女了解自己家长辈的状态。 4.亲情关爱服务

近些年,独居老人已经成为了社会一大关注问题.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帮助老人,但这些只能是缓解老人经济方面的问题,并不能解决老人的心理问题,独居老人内心很孤独,只有儿女的陪伴和关心,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老人的心理问题。而现实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子女日常的忙碌,无法常伴身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与志愿服务平台的合作,有了志愿者来源,同时有志愿服务平台的把关,老人子女都会更加放心;当老人需要陪伴聊天时,在平台发布消息,若子女没时间的情况下,会安排志愿者上门陪伴,为老年人提供关怀和帮助。志愿者部分来自当地的高校,对新事物了解颇多,可以为老人的生活添加新时代的元素。 5.居家生活服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们要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區、家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开展医疗服务。针

对家庭服务,本平台着力于对老人居家生活体验的完善。平台的居家界面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缴费板块、家电维修板块、闲置物品倒卖板块、趣事分享、法律援助板块等。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实时同步老人的居家水电费用,老人或老人子女可以通过平台看到水电消费明细,并进行后续的缴费;若老人家中有家电的损坏,也可以通过平台寻找维修工人,平台会对工人进行综合排序,供老人自行选择;如果老人家里有闲置物品,发布在平台上,需要的人可以以合适的价格买走。除此之外,如果老人们愿意,他们的业余作品,如刺绣、书法等也可发布在平台上销售;同时老人可以将自己见到的或自己做的爱心事件或者是开心的事情分享出来,共享欢乐与感动,以实现老人们的社交需求;当老人遇到法律纠纷时,可以选择法律援助板块进行求助,平台将会把信息发送至合作的律所,实现双方的匹配。 6.爱心志愿服务

爱心志愿服务主要由社区志愿者以及学生团体组成。志愿者在登入该平台时须选择“志愿者”身份。平台会定期汇总老人们发送的需求信息,并将其推送到志愿者的用户界面,志愿者在完成该服务之后将会获得一定的虚拟币积累,可用于栽种虚拟植物或兑换纪念物品(不同的虚拟货币数对应不同的虚拟物品)。考虑到一部分老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并不是很熟练,平台设置了电话求助服务,老人将电话拨打至客服(主要是志愿者),客服对老人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发至平台界面。

(二)智慧养老服务主要内容

通过前期调查发现,智慧养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必要之路,在2015年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号召,这也标志着智慧养老模式是解决我国日益加重的老龄化问题的一个新途径。智慧养老是依托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创建以老龄人群为主体的服务信息大数据库,以新媒体技术为媒介,以老年人信息数据和相关需求的搜集结果为基础,为老人提供持续性、综合性的集医疗和养老为一体服务,在社会及相关政府的监督下搭建的“智慧养老云服务”管理平台,将社会和政府的各类资源有机整合,同时严格遵循养老服务规范和标准,向老人及家属等提供包括安全看护、健康管理、休闲娱乐、亲情关爱、居家生活、志愿服务六个方面的服务,达到“多位一体,守护老人”的综合效果。

1.安全看护服务

《“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提到:需要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预计到2030年,我国要建立起覆盖全国范围的紧急救援服务,对于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也以发达国家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医疗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效率。该项服务通过各级联动、信息传递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老人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有利于医疗急救救援

体系的建设。该项服务健全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对于出现危急疾病早期预防意识,使家属能够及时发现情况,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做出急救和有效处理。

安全看护服务功能匹配多项检测器,包括大门状态检测传感器、人体活动检测传感器和连接大门状态检测传感器及人体活动检测传感器的连接处理器,此处理器用于接收大门状态检测传感器的大门状态信号和人体活动检测传感器的人体活动信号,判断独居老人在家的生活和身体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平台会发送警报给子女和公告区,如果子女能够处理,系统显示处理中;若子女因特殊情况未能处理,平台会安排专人处理,保证第一时间给予老人帮助和及时的救治。

2.健康管理服务

包括在线问诊挂号、药品配送、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多数与医院以及药店达成合作,通过平台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够解决预约挂号的问题,顺利接受医务人员远程一对一会诊等服务,必要时提供视频连线服务,以助于更好地诊断;很多老年人腿脚不便,需要的药品也可以在网上购买配送。在健康饮食这一板块,通过客户端输入老人的健康情况就可以找到适合老人的营养膳食以及身体所需维生素;老人的健康饮食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膳食是老人健康的一份保障。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积极响应《“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所提及,要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大数据库,促进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的形成,对于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很好地应对了部分老人喜欢锻炼却不知道正确的方法,从而导致无效锻炼甚至是身体的损伤的问题;这个板块除了指导老人如何做正确的锻炼,还会有针对生病类型所适合的锻炼方法。 3.休闲娱乐服务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状况也变得敏感异常,在缺少子女陪伴或身体疾病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消极的情绪。让老年人参与组织文体娱乐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年人调解心理状况。适合老人的休闲娱乐方式有很多,这一部分包括广场舞板块、钓鱼板块、棋牌板块、太极拳板块、书法绘画板块、音乐板块等,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板块,每一个板块都包括交友部分,老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匹配远距离的好友,可以在线上交流,也可以把自己的状态(是否空闲,或即将想做什么活动)挂在自己的呢称前,有同样想法的老人可以组队合作。为了提高安全性,每一位注册的老人都需要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平台也会实时将老人情况报送给子女,让子女了解自己家长辈的状态。 4.亲情关爱服务

近些年,独居老人已经成为了社会一大关注问题.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帮助老人,但这些只能是缓解老人经济方面的问题,并不能解决老人的心理问题,独居老人内心很孤独,

只有儿女的陪伴和关心,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老人的心理问题。而现实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子女日常的忙碌,無法常伴身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与志愿服务平台的合作,有了志愿者来源,同时有志愿服务平台的把关,老人子女都会更加放心;当老人需要陪伴聊天时,在平台发布消息,若子女没时间的情况下,会安排志愿者上门陪伴,为老年人提供关怀和帮助。志愿者部分来自当地的高校,对新事物了解颇多,可以为老人的生活添加新时代的元素。 5.居家生活服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们要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开展医疗服务。针对家庭服务,本平台着力于对老人居家生活体验的完善。平台的居家界面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缴费板块、家电维修板块、闲置物品倒卖板块、趣事分享、法律援助板块等。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实时同步老人的居家水电费用,老人或老人子女可以通过平台看到水电消费明细,并进行后续的缴费;若老人家中有家电的损坏,也可以通过平台寻找维修工人,平台会对工人进行综合排序,供老人自行选择;如果老人家里有闲置物品,发布在平台上,需要的人可以以合适的价格买走。除此之外,如果老人们愿意,他们的业余作品,如刺绣、书法等也可发布在平台上销售;同时老人可以将自己见到的或自己做的爱心事件或者是开心的事情分享出来,共享欢乐与感动,以实现老人们的社交需求;当老人遇到法律纠纷时,可以选择法律援助板块进行求助,平台将会把信息发送至合作的律所,实现双方的匹配。 6.爱心志愿服务

爱心志愿服务主要由社区志愿者以及学生团体组成。志愿者在登入该平台时须选择“志愿者”身份。平台会定期汇总老人们发送的需求信息,并将其推送到志愿者的用户界面,志愿者在完成该服务之后将会获得一定的虚拟币积累,可用于栽种虚拟植物或兑换纪念物品(不同的虚拟货币数对应不同的虚拟物品)。考虑到一部分老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并不是很熟练,平台设置了电话求助服务,老人将电话拨打至客服(主要是志愿者),客服对老人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发至平台界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