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A)。 A.对 B.错
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B)。 A.对 B.错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B)。 A.对 B.错
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A)。 A.对 B.错
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B)。 A.对
B.错
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A)。 A.对 B.错
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B)。 A.对 B.错
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B)。 A.对 B.错
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B)。 A.对 B.错
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A)。 A.对 B.错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A)。
A.对 B.错
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A)。 A.对 B.错 二、单选题
13.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C)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A.政治实践 B.文化实践 C.物质生产实践 D.科技实践
1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D)。 A.理论能够指导实践 B.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 C.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5.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所以,这种认识是(A)。 A.感性认识 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16.(C)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必须坚持的态度。 A.圣人的权威 B.主观验证主观 C.实践
D.少数服从多数
17.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这说明价值具有(B)。 A.多维性 B.社会历史性 C.主体性 D.客观性
18.毛泽东在(C)中,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对实事求是做出了解释。
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