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深入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爱go旅游网
THE BUSINESS CIRCULATE | 商业流通

深入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薛 妍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4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9年度青年项目成果。

摘要: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要继续深化改革,要想我国的经济增长得到稳步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重要因素。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排名比2018年上升32名,与此同时也成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唯一进入2019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十大最佳改革者名单的经济体。虽然成绩斐然,但目前中国的营商环境还是与大国的经济地位不相对称。未来几年,我国各级政府必须继续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从而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取得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营商环境;对策建议;改革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29-0018-02

2001年开始,世界银行率先提出了加快发展各国私营部门新战略,因此一套可以客观衡量和评估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即企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为了更好实施促进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的战略,世界银行成立Doing Business小组,负责企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创建,经过几年努力,小组将企业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标由2004年的五组发展到2005年的十组,并正式出版了2004和2005两份年度报告。2004年Doing Business小组开始重点研究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的环境指标。2005年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登记物权、税制环境、对投资者保护等指标。2006年则侧重研究知识产权保护、跨国贸易、治安环境等指标。到了2018年,世行的营商便利度指标体系已经涵盖了10个领域: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6月13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仍处在中等水平,其中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跨境贸易等指标排名比较靠后。”,“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很大程度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我们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对标国际、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进步。我们不仅要吸引外资,也要留住内资。市场主体最终是会用脚来投票的。人才往哪走、资金往哪流、项目在哪建,说到底取决于哪里的机会多、障碍少、效率高、服务好。这要靠实实在在的发展环境特别是营商环境来比拼”,“加快推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放活微观主体,创新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2019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目前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但“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现象比比皆是,社会主体无法完全信任政府。另外,个别领导干部只考虑自己的仕途不考虑市场发展,在工作中不作为、不愿为、慢作为,群众办事从原来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现在的“门好进、脸好看、事依然难办”。

(二)中央政策在地方的落地程度不够

第一,个别干部在思想观念转变慢,官本位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差,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依然存在;工作担当不够,精气神不足,干事创业热情不高等现象。其次,在个人能力方面,突出表现为简政放权后,基层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对上级部门下放的职权不能充分理解掌握,本领恐慌现象比较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政策执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第二、政策制定方面有所欠缺,中央政策结合地方实际化、本地化不够,规范化水平不高,政策制定不够严密,导致可操作性、连续性不强,政策制定过多过繁,不易于落实和执行。第三、基层考核负担过重与很多政策缺乏评估并存,某些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采用内部评估的方式,很难达到客观公正效果。第四、个别地方政府问责过于严厉,负面效应过于明显,缺乏保障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正面引导政策,不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三)部分地区政商关系不和谐

一个国家的政商关系对其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2016年3月4日*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构建“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亲”说明政府和企业之间需要亲密合作,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清”则说明政府和企业之间要做到有序交往,划清边界。然而,现阶段我国政商关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市农工商”,商人排在末位,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思想造成了部分地区的部分干部对待企业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因为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很多领导干部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问题而对待企业家宁“清”不“亲”。

(四)企业失信成本过低,造成不正当竞争

诚信经营是企业长期生存的不二法则,但是某些市场主体盲目贪图眼前短期利益,忽视合同的法律效力,失信于政府、于合作伙伴、于消费者,损害多方利益,对于营商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另外,政府监管不严,执法不力,对于企业失信行为无法给予有力的惩戒。尤其是电商、微商等新兴小微经营者的大批出现,给政府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一、目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政府的手伸得太长,影响市场正常发展

当前,我国政府正从过去的管理型政府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但政府的公权力仍然过大,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经营活动的18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速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本质就是政府对于市场主体的服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当地投资,进行经营活动。首先,应该依法行政,防止政府的公权力被滥用,更不能用政府的公权力去限制,甚至侵犯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依法行政还要求政府的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能因为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损害市场主体的正当利益。其次,应该确保信息透明,保证政府与企业的双向信息透明是增强民众对政府信任的最好方法。政务信息公开,可以确保政府可以在公众的有效监督下公平地进行各种决策和资源配置,协调好行政活动中的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避免出现腐败等现象。企业信息透明既企业信用体系构建,是保证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除银行征信等信用体系外,目前我国还应该不断完善企业其他方面的信用体系,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支持,提高企业失信成本,以政府信用服务来代替管理。最后,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有服务意识的干部来执行。各级干部是行政行为执行中的核心因素,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就在于为政府工作的干部具备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改进和完善公务员的考评机制,实行公务员考核问责制,可以倒逼干部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另外,在干部培训教育计划中增加服务技能培训的内容和环节,从思想上提高干部的意思,技能上提升干部的水平,避免出现干部想服务但不会服务的局面。

(二)各级地方政府主动梳理工作,积极推动政策落地

目前,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我国经济水平是否可以得到持续省委提升,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重中之重。第一,根据各地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再根据思想观念与能力不足的问题分别采取完善工作标准和制度、人员岗位调整、加强学习培训等具体措施,优化岗位结构,提升在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第二,针对中央政策结合当地实际不足的问题,认真开展前期调研,促进公众积极参与,严格专家评估程序,加强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制定一项、做精一项、落实一项,做到制度政策不轻发、不轻落,落必落实落稳落好。第三,对于把握政策评估的尺度,不要过多过滥;同时对应有的评估要确保进行;可以大力引进第三方评估,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估的资源和优势保证评估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先进行。第四,问责与激励相结合,不能只有问责没有激励。另外,还应该同时双管齐下、标本兼治,在提升执行政策主体的个人境界和综合能力方面下功夫。加强思想和工作能力的培训,提升地方干部执行中央等各级政策的能力。

(三)以法治建设、相关制度和行为规范建设,为政企交往拓展空间、划清界限

第一、通过立法可以减少干部手里过多的权力,避免在政商交往中出现权力的滥用的情况。另外,法律的威慑力也可以震慑住想要行贿的企业,避免出现拉干部下水的情况。第二、只有厘清交往边界,才能杜绝个别领导干部的乱作为、不作为,才能使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行之有效。一方面,行为清单也可以规范企业的行为,防止出现企业为达到目的找“关系”、找“门路”,

商业流通 | THE BUSINESS CIRCULATE 巴结领导干部的情况出现。另外,除了需要建立健全干部考评机制、问责机制、正面激励和负面约束机制以外,还应该积极建立事中、事后的容错机制,干部在与企业交往中就可能出现争议的情况或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报给上级,给领导干部吃一颗“定心丸”,保证其放心大胆的与企业进行正当交往,阳光作业,不必担心无意识的过错会对自己的政治生涯造成不利影响。第三、深切了解企业需要,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全力打造“互联网+政务”平台,对于企业的需要力争马上办、立刻办,努力把“至少跑一次”变成“网上办,一次都不跑”。

(四)部门联动、社会协同,企业信息归集和联合惩戒机制双管齐下

第一、政府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力量。没有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协调配合、信息归集工作就难以进行下去。因此,继续完善“信用中国”数据平台,政府要充分发挥核心枢纽作用,实现企业信息的完整归集和全社会的数据共享。另外,可以与“企查查”、“天眼查”等社会相关公司联动,加大市场主体信息归集的覆盖面和社会查询的便利度。还可引入芝麻信用等第三方网络信用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力度。第二、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体系。从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始,我国开始不定期的发布社会各领域的联合惩戒备忘录,目前已达50余条,但直至今日我国依然尚无相关的信用立法出台。因此,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信息孤岛和信息垄断等现象,合法行政惩戒失信市场主体。就必须尽快开始探索信用立法,并尽快完善市场主体信用的失信“黑名单”和守信“红名单”,做到市场主体失信惩戒和守信奖励都有法可寻有法可依。并为后期的信用修复等工作夯实基础。第三、诚信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安身立命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用多种形式大力宣扬诚信文化,把诚信文化植入社会每一份子的内心深处。用正面的典型榜样去激励群众、引导群众、鼓舞群众;用负面的失信案例去告诫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构建我国诚信社会体系。

参考文献:

[1]唐葵.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清远政务营商环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

[2]李瑞峰.如何构建更加和谐的营商环境[J].人民论坛,2018(4).[3]马晓白.提升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仍有较大空间[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7(13).

[4]潘闻闻.借鉴国际标准优化营商环境[J].群众,2018(8).

[5]施滢.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特征和建设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2011(6).

[6]韩阳.健康政商关系的基本内涵、实践经验与构建路径[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作者简介:

薛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