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打造我国炭黑工业发展的大强之路

(二)打造我国炭黑工业发展的大强之路

来源:爱go旅游网


(二)打造我国炭黑工业发展的大强之路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11年1月17日

1.2.4 其他瓦斯混气槽法炭黑

1952年,几乎在抚顺化工厂试产焦炉气瓦斯槽法炭黑的同时,抚顺矿务局瓦斯利用等备处也利用龙凤煤矿等的坑内瓦斯制出了槽法炭黑,产量达到500t,两年之后,扩到了1000t规模并开始涉足炉法炭黑,总产能扩至万吨。此后,又独立形成为专业的抚顺炭黑厂。1953-1957年,在抚顺两大炭黑厂的引导下,长春、大连和丹东等地的城市煤气公司也先后建起了混气槽法炭黑车间,年产能力分别达到1200t、1000t和600t的水平,成为又一支槽法炭黑生产大军。

1963年宣钢焦化厂参加炭黑生产行列,在占地42万1112的广大厂地内建立了室化炭黑厂。一次建成年产3500t的焦炉气瓦斯槽法炭黑和有5500t规模的炉法炭黑两个大车间,成为炭黑行业的四大槽法炭黑企业之一。

1.2.5 无槽混气槽法炭黑

1959年,抚顺化工厂在槽铁收集系统损坏失灵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无槽的槽法炭黑也有良好的性能,控制得当不亚于槽黑,于是命名为气幕法.炭黑。这种炭黑虽然仅生产一段时间即告终止,但为炉法炭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总之,到1976年槽法炭黑最为兴旺之时,全国已有槽法炭黑企业13家,其中天然气槽法为4家,混气槽法为5家,混气滚筒法为4家。产能为2.27万t(天然气0.53万t、混气槽黑1.38万t、混气筒黑0.36万t),占全部炭黑生产能力15.11万t的15%。从1980军起,随着炉法炭黑的兴起,特别是出现了各种代槽的炉法炭黑,加之瓦斯资源受限和价格不断上涨,槽法炭黑生产逐步走向衰落。进入90年代,更进一步遭到了全部淘汰,生产槽法炭黑的企业也随之消失或转产其他炭黑产品。

1.3 气炉法炭黑扩充时期

槽法炭黑全部为硬质炭黑,用槽法工艺装置一般无法制出半硬质和软质炭黑。而橡胶工业不仅需要硬质炭黑,同时对半硬质和软质炭黑也更是必不可少的品种。硬软两者的比例大约在70:30到60:40之间,而且软质炭黑应用的范围远比硬质炭黑为广。由于灯烟炭黑作为软质炭黑使用时,在诸多性能上很不理想,为此,开发半硬质的新的软质炭黑也是势在必行。

1.3.1天然气炉法通用炭黑和半补强炭黑

四川石油管理局从1956年开始,在所属生产天然气瓦斯槽法炭黑的工厂内,着手生产气炉法的软质炭黑。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形成了隆昌气矿4000t、泸州气矿9000t,石油沟气矿1800t的生产能力。投产之后,软质炭黑不足的矛盾开始缓和。1957年化工部开始新建重庆永川化工厂,除生产黄血盐外主要是炭黑,1958年率先建成年产1360t的通用和半补强气炉法炭黑炉。1959年四川省化工厅的自贡炭黑厂,除了2000t檀法炭黑之外,又有4000t的通用和半补强炭黑分别于1964年和1970年投入生产,进一步弥补软质炭黑之不足。

1.3.2 天然气炉法高定伸炭黑

1969年,半硬质炭黑的气炉法高定伸炭黑在永川化工厂建成,并开始投入生产。至此,永川成为软质和半硬质炭黑又一生产大厂。然而,由于高定伸炭黑的性能不太稳定,使用市场未能完全打开,加之受厂内外形势的影响,生产一直不太正常,企业和产品都未见大的发展。

1.3.3 首届全国炭黑工业工作会议

1958年9月,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全面推动全国炭黑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化工部与石油部共同联合,在四川隆昌召开了首届全国炭黑工业工作会议。会上,重温中央领导的指示,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意见,讨论炭黑工业发展形势,并具体探讨了向炉法炭黑转化发展的方向等一系列问题。这次会议,对我国炭黑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意义,促使炉法炭黑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发展。

1949年时,全国只有两个企业,仅有灯烟炭黑一个品种。到1957年,全国炭黑企业已增到10余家。主要的有抚顺化工厂(1908年)、抚顺炭黑厂(1952年)、隆昌气矿炭黑厂(1954年)、南平化工厂(1940年)、上海焦化厂(1954年)和天津炭黑厂(1956年)等。1966年全国炭黑企业达到了20多家,新增的主要有鞍山化工二厂(1958年)、泸州气矿炭黑厂(1958年)、永川化工厂(1958年)、苏州炭黑厂(1958年)、自贡炭黑厂(1959年)、宣化炭黑厂(1963年)、马鞍山炭黑厂(1965年)和邵阳炭黑厂(1966年)8家。至1976年,全国炭黑企业又扩展到40家以上。新增主要企业为,武汉炭黑厂、山东胶县炭黑厂、青岛警备区化工厂、益都(青州)炭黑厂、温州有机化工厂、茂名化工一厂和焦作第一化工厂等7家年产0.5万t以上的炭黑厂。1976年全国年产4000t以上炭黑企业、隶属关系及各品种生产能力,详见表3。

从1958-1980年的22年间,全国炭黑生产量由1.7万t增长到17.89万t,增幅达到10倍之多。其中,二五时期增长为39.9%,三五时期为83.5%,四五时期为0,五五时期为44.6%。炭黑生产量在橡胶消耗量中所占的比例由26.11%上升到35.25%,详见表4。

1.3.4 油田伴生气炉法炭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