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类型研究引进设计史的设计史家是( A ) A.佩夫斯纳B.森珀 c吉迪恩 D.里格尔
2.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 B )。 A.设计B.经营 C.营造 D.意匠
3.提出“形式服从功能,此乃定律”观点的设计师是( B )。 A·格罗佩斯B·沙利文 c·卢斯 D·赖特 4.( C )发起和领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A.普金 B.拉斯金C.莫里斯 D.琼斯
5、( B )的《神话》一书力图从设计的世界里推导出图像与形式的意义,对设计界影响很大。
A.福柯 B.罗兰·巴特C.福蒂 D.德里达
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并真正在设计领域实现过标准化和模数化的国度,尤其是在传统建筑领域,如宋代的( A )制度。
A.材契 B.斗口 C.法式D.律尺
7.著名建筑设计师米斯改变了世界都市三分之一天际线,他设计的( A )体现了“少则多”的原则。
A.巴塞罗那椅 B.挖西里椅 C.蛋椅 D.蚂蚁椅 8.( C )是我国最早一本关于工艺的专著。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考工记》 9.长信宫灯是我国( D )时期杰出的青铜器。 A.商周 B.春秋 C.战国D.秦汉
10.我国( B )时期已经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 A.魏晋南北朝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11.宋代颁布的《营造法式》,是由( A )编著的。 A.李诫 B.徐光启 C.宋应星 D.贾思勰 12.著名的“水晶宫”的设计者是( D ) A·柯尔 B.阿尔伯特亲王 c.莫里斯D.帕克斯顿 13·( D )时期,垂足而坐的方式完全普及。 A.魏晋南北朝 B.隋代 C.唐代D.宋代 14·元代对瓷器最大的贡献是青花和( A )。 A·釉里红 B.斗彩 C.五彩 D.粉彩 15·唐锦的花纹设计以( B )最具有代表性。 A·联珠纹 B.缠枝纹 C.团花 D.忍冬纹 16·相传南北朝祖冲之曾经设计了“千里船”,可能是最早的( B )。 A·桨轮船 B·帆船 c·潜艇 D·楼船 17·( C )的谷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D.德国 18·著名的“红蓝椅”是设计师( A )设计的。 A·雷特维德 B.洛伊 C.布鲁尔 D.雅可布森 19·意大利的“三周年纪念节”,每三年在( C )举行一次。 A·罗马 B.佛罗伦萨 c.威尼斯 D.米兰
20.名作《建筑的七盏明灯》愤怒地指责机器,其作者是( A )。 A·拉斯金 B.普金 c.莫里斯 D.琼斯 21·第一种销售量超过百万件的产品是( A )。 A·托内特椅子 B.巴塞罗那椅 C. 瓦西里椅D.蛋椅 22·曾经赢得“战争的神奇材料”的材料是 ( B )。 A·合金B.塑料 C.胶合板 D.层积木
23·“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 出自( C )。 A.《考工记》B.《天工开物》 C·《荀子》 D.《墨子》 24·元代一种夹金织物最具特色,它是 ( A )。 A·纳石失 B.缂丝 C.顾绣 D.经锦
25.西方19世纪设计的中心问题探讨的是( D )。 A·新发明 B 设计展览 C.设计教育D 装饰风格
26.下面属于马家窑文化类型的是( B )。 A·半坡 B.半山 c.庙底沟 D.二里头
27.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以( C )为中心的印刷品设计发展起来的。 A·文字 B.插图 c.招贴画 D.标志
28.康熙时期盛行的“古彩”,即五彩瓷,又被称为( A )。 A·硬彩 B.软彩 c.粉彩 D.斗彩 29.室外设计的创作原则之一是( C )。 A·空间连续性 B.天人合一 c.场地识别感 D.因地制宜
30.( A )时期,对自然美的欣赏代替畋猎宴游,成为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 A.魏晋南北朝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二、多选(5×2分)。
31.清式家具中以( ABC )为其突出代表。 A·苏作 B.广作 c.京作 D.蜀作 E 扬作
32.下列属于三维立体设计的是( ABCD )。 A·展示设计 B.包装设计 c室内设计 D.纺织品设计 E 舞台设计 33.设计师按照从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BCD )。 A·产品设计师B.驻厂设计师 c.自由设计师 D.业余设计师E 总设计师 34.下面哪些名窑是烧制青瓷的( BCDE )。 A·定窑 B.钧窑 c.哥窑 D.汝窑 E 官窑 35.展示设计的要素包括( BCDE )。 A·色彩 B.场地 c.人 D.时间 E 物
三、名词解释(5×5分)。
36.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由莫里斯等人发起,提高工艺地位,用手工制造反对机械与工业化。 37.绿色设计:起源于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源于60年代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宗旨在于消耗少量能源,减少工业污染,使用后可以回收利用。 38.形式设计 39.明式家具
40.接受美学 四、简答(3×5分)。 41.室内设计的内容
42.视觉传达设计的四次性的发展 43.设计与消费的关系 五、论述(2×15分)。
44.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特色 45.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特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