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面试试讲设计(10分钟)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面试试讲设计(10分钟)

来源:爱go旅游网


面试+试讲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面试试讲设计(10分钟)

【内含教学设计(试讲稿)+答辩题目参考答案】

(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在最后)

一、面试试讲要求。

题目:浪淘沙(其一)

内容: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②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2.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

2.难点: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各位评委及领导,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B组6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其一)》。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借助课件,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少儿歌曲《春晓》,学生倾听。)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着我们成长。今天,我找同学来背一背你知道的古诗。

2.导入: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古诗——《浪淘沙》(其一)。

二、学习古诗,复习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 (2)知诗人(3)明诗意(理解大意)(4)悟诗情(品意境,悟感情)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1)根据注释解诗题。

(2)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3)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4)根据注释和过去学习古诗的经验,用解词法、扩词法、想象法理解古诗大意。

(二)集体反馈。

1.说一说你对“浪淘沙”这个题目的理解。

浪淘沙:唐代曲名。

2.把你了解的“刘禹锡”和大家分享一下。

3.指名读古诗。

4.交流理解诗意。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①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②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a.过渡:能根据注释和查阅资料来理解诗意真棒,不过老师有点疑问,“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真的是万里沙吗?图片 引导学生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一般是

虚指。“九曲”意思是黄河曲曲折折。

b.引出: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c.提问: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的气势?(板书:雄伟壮观)

交流回答: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磅礴的气势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看到大家读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给老师一点温馨提示吧!

预设:把字读准,声音洪亮。把“九曲黄河”“浪淘风簸”读重些,豪迈些。

(2)学习第3、4句。出示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①全班齐读。

②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直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想象、写实)

预设: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③指导朗读。

(3)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板书设计:

浪淘沙

九曲黄河 浪淘风簸(雄伟壮观)

牵牛 织女 (想象、写实)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

三、答辩题。

1.简要说说你的教学思路。

教学时,先让学生借助注释,自主阅读古诗,读通读顺诗句;然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想象画面、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等读懂诗中的最物人情,从整体上把握诗词大意;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并指导背诵和默写。

2.你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

课堂导入时,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等学生熟悉的描写黄河的诗句,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在诗意把握上,前两句诗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后两句诗,通过了解相关的典故帮助学生体会诗人一往无前、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