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来源:爱go旅游网
陕西林业科技2016,(4):79 ̄82 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晏健钧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安710082) 摘要:在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陕西木本油料产业起步 早、面积大、投入少、管理差、效益低、加工弱、产业链条短等现实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木 本油料产业发展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陕西;木本油料;产业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759.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17(2016)04—0079—04 Woody Oi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YAN Jian-j un (Shaanxi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Design and Planning,Xi'an,Shaanxi 710082) Abstract:Based on the detail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 analysis of woody oil plant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the problems like stagnant development,large scale in area but less investment, lack of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weak in processing were illustrated.Advices for woody oi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Shaanxi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Shaanxi Province;woody oil plant;current situation;issues;suggestion 木本油料产业是我国林业的传统产业,也是 绿色健康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我国目前食用 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65%,超出了国际安全警 戒线。积极利用我国广大的荒山荒地、退耕还林 柄扁桃、油茶、文冠果、沙棘、山杏、元宝枫、漆树等 木本油树种2O余种,面积已达124.85万hm ,其 中核桃、牡丹种植面积分别为68.27万hm 、2.O3 万hm。,均位居全国第二;花椒、长柄扁桃种植面 地、林下空地等林地资源,建设木本粮油产业基 地,培植开发利用期较长的产业链,为我国民众提 积分别为17.8万hm。、2.96万hm ,位居全国第 一。据调查,按结果期分:果前期38.O3万hm 、 供安全、绿色、健康的木本食用油系列产品,已经 成为保证国家食用油安全、生态工程建设、山区精 准扶贫的重要战略。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 占3O.46 ,初果期22.72万hm 、占18.20 ,盛 果期5O.40万hm 、占4O.37 ,衰果期13.70万 hm。、占1O.97%,年产木本油原料99.5万t[川,花 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椒、油茶、文冠果、沙棘等木本油加企业50余个; 牡丹油、茶油、长柄扁桃油等一批高档天然木本食 用油已经上市;牡丹花茶、牡丹花蕊茶、文冠果保 健伏茶等系列产品也已面世。木本油料林栽植 3a后经济效益平均在30 000~75 000元・hm [2014168号)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发展木本油 料产业发展机遇已经到来。为了给陕西省木本油 料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和 参考,我们进行了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 调查研究和问题分析,报告如下。 以上,“三大效益”显著。“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核桃 1 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 1.1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起步早、规模大、基础好 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起步于20世纪5O年 代,栽植面积较大。现有核桃、油用牡丹、花椒、长 收稿日期:2Ol6-03—08 开发研究中心”、“中国花椒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 究机构落户陕西,可为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供有 力技术支撑。现在已完成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 规划(2015--2020年)”,“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 作者简介:晏健钧(1963一),男,陕西商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 80 ・ 陕西林业科技 展规划(2015--2020年)”,制定了各项技术与等 级标准,通过联合攻关、试点示范等方式提高了科 1.4 多模式发展,多举措推动,产业发展典型 众多 1.4.1 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区域 技支撑和示范引领能力。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逐 步形成,发展趋势良好。 产业整体发展韩城市按照“布局连片化、基地规 1.2木本油料已成为林产业及群众脱贫的支柱 产业 模化、产品多元化、开发综合化”持续发展花椒产 业,截止2014年,种植花椒3.73万hm ,产量达 木本油料林在发挥保持水土、增加碳汇、治污 到2.2万吨,产值13.5亿元,农民人均花椒纯收 入5200多元,椒区人均花椒收入1.O5万元,成为 减霾等良好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一次投入、多年受 益,回报稳定,抗风险能力强,是调整当前农村产 全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富民能力最 业结构,解决劳动力严重不足,完成扶贫攻坚的有 力举措,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山区群 众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也看到 了发展前景。延安市黄龙县核桃面积1.93万 hm ,农民人均0.56 hm ,人均核桃收入近8 500 元,该县某核桃生产大户有良种核桃园8 hm ,单 产干核桃4 200 kg・hm一,年收入已达100余万 元;商州区沙河子镇柿园子村从20世纪7O年代 以药用为主,自发栽种油用牡丹,近几年抓住示范 基地发展机遇,家家户户种植牡丹,以收获种子为 主,平均收入4.5万元・hm 以上。由于效益的 突显带动,各地农户种植木本油料的积极性普遍 较高。 1.3群众参与,政府重视,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各级政府紧抓机遇,把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和 帮扶脱贫、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中省文件下发后, 全省有62个县区结合自身特点制订木本油料发 展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和考核办法。 针对油用牡丹产业,陕西省林业厅利用巩固退耕 还林后续产业、林下经济、农业综合开发等林业项 目建设,安排扶持引导资金1.9亿元,带动社会性 投资11亿元,开展油用牡丹试点示范建设。已涉 及全省各市75个县市区,自发参与企事业单位、 专业合作社近200个,建设油用牡丹种苗繁育基 地达40多个0.13万hm ,油药观赏兼用型牡丹 园(区)2OO多个。全省油用牡丹面积达2.O3万 hm ,进入全国前列。商洛市专题研究核桃产业 提质增效意见,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农民致富增 收的主渠道,计划“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安 排1 000万元,各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 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资金。“十二五”期间,中省通 过项目累计投资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资金 7.6亿,市县配套8多亿元,带动社会资金近15 亿元。通过多方努力和推进,陕西省木本油料产 业规模正快速扩大。 强的花椒产业县。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两岭村 460户农民按照“基地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生产 标准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模式,整村推进,种植核 桃133 hm ,年产一级品108 t,产值360万元,户 均7 800元,人均2 000余元,且在未来5 a内,产 量还将按15 年递增。 1.4.2合作模式多样,示范园区快速发展近几 年,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立足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多形式组合、多领域发 展,形成了“集中流转土地、专业合作社经营”“企 业引领、集中租赁、合同化管理”“土地入股、合作 营林、收益共享”等多种合作发展模式,“政府+企 业+合作社+农户”的投资经营模式也正逐步形 成立,通过提质增效、试点示范带动,全省已累计 建设经济林示范园区860余个。 1.4.3科研成果推广力度加大、成效明显 “十 二五”以来,陕西省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从 5O 提高到6O ,林业科技贡献率从33.8 提高 43 。高接换优等“核桃综合配套丰产栽培技术 研究”成果广泛应用,陕西核桃良种率净增52个 百分点,通过核桃低产园技术改造应用,核桃产量 提高26 。蓝田县小寨乡董家岭村某示范户 0.8"7 hm 核桃林,经高接换优等科学管理,7 a生 核桃林产值3 500~5 000元,是当地种普通农作 物的6~8倍。 2 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规划及政策持续激励,挫伤农户积极性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出台 了一些鼓励政策,特别是退耕还林、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等政策的落实,农民栽植木本油料经济林的 积极性提高。但各级没有产业规划和具体政策措 施,加之,农户种植较为分散,前期投资较大,栽植 前3 a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只有通过套种油菜、 红薯等作物,维持生计,既挫伤了农户积极性,也 因很少投资防虫、施肥,而影Ⅱ向产业快速发展。另 2016年第4期 晏健钧 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 81 ・ 外,政府尚未颁布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奖励补贴、优 综合开发、三北、长防林等项目,给木本油料产业 一惠贷款、市场保护价收购等相关政策。且木本油 料基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陕南、陕北及关中部分县 定程度的倾斜和帮扶。但经济林后续投人较 大,政府扶持资金有限,基地幼林暂无收益;国家 当地政府部门也未协调好金融企业对农户木本油 市的山区,林地分散,难以集约经营,目前还没有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果实收购价格缺乏下游产业 及地方财政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项扶持资金政策; 料产业的优惠信贷支持;部分农户和企业担忧产 业发展前景,既无自有资金和贷款投入,政府扶持 资金又不到位,导致部分林农放弃精细管理、科学 抚育,生产受限、产业停滞。在目前木本油料产业 的市场拉动,农民利益无法保障。如宝鸡市、渭南 市花椒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效益可观,但由于 采摘成本高,市场价格波动大,经济效益下降等原 因,近年群众栽植、管护积极性降低。 2.2 良种率低。亟待品种更新和改造 目前陕西省木本油料良种选育与繁殖技术力 量雄厚、设施完善、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现代化 良种繁育单位或基地较少,没有形成与产业发展 需求相适应的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种 苗采购“三证一签”制度不落实,苗木市场种源不 清、品系不明、优良遗传特征不明显、生产性能差、 实生苗冒充嫁接良种苗等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都 给经济林速生丰产及产业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一 些核桃、油茶、沙棘、仁用杏等老基地,品种杂乱退 化、树势衰减,也亟待品种更新和抚育改造。 2.3建园水平低、管理粗放、效益低下 现有木本油料经济林建园水平大多较低,面 积小而分散,栽培管理粗放,产量少、品质差、效益 低。如大多数农户认为核桃无需管理也能正常生 长挂果,栽植后不进行整形修剪、病虫防治、施肥 等管理,导致早实品种不早实、未丰产,晚实品种 只长树不结果,未达到丰产目标。近几年新建的 核桃、油用牡丹、文冠果等高标准木本油料基地, 现大多处在果前期,经济效益尚未充分发挥。一 些年份和地域果实采收及初加工所需劳动力供需 矛盾相当突出,很多木本油料果实人工采摘费高 于售价,成本高、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民生产 和投入的积极性,制约产业扩大和快速发展。 2.4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加工滞后。产业链单一 短小 当前木本油料树种栽植分散,果实产量小、质 量低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产业化程度很低。林 业专业合作社及龙头种植、加工企业少,产品加工 滞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如核桃、花椒等 干果加工企业以粗加工为主,分类粗放,包装简 单,精细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极少,带动农民发展 规模化生产能力不强,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民发展 木本油料产业的愿望。 2.5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投资渠道单一 近年来,政府虽然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农业 规模经济效益尚未充分显现的情况下,没有形成 “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多方互助互惠的 投融资机制。 2.6缺乏科技有力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 科学和健全的技术服务体系是促进木本油料 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陕西省目前针对主要木本 油料树种的技术研究与推广机构较少。县林业站 是目前主要地技术推广部门,但是受经费、人员等 诸多因素限制,技术引进和推广受到很大限制,主 要工作仅限于林业项目检查验收和项目资金兑 现。各镇、村也很少有相应的技术机构和专职人 员,服务体系不健全。 2.7 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购销平台尚未建立 全省及市、县尚未建成统一协调的种植、管护、 加工、销售等木本油料产业市场营销网络。种植户 到了果实成熟季节,都是坐等商贩上门、商贩定价、 地头买卖。农户为了争夺客户,争相低价倾销,甚 至不惜“采青”,以次充好,基本不分等级。使得木 本油料产业的产品质量、价值和效益受到极大影 响,也无法创出优秀的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极低。 市场化信息系统薄弱,一边是农户所产果品 售价低或滞销,一边是加工企业收购不到充足加 工原料。油用牡丹、沙棘等籽油生产企业虽有深 加工生产线,但加工原料供应不足,企业还处于半 生产状态,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3 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3.1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在查明全省木本油料生产现状情况下,各地 应根据当地木本油料树种分布特点、生长及结果 情况,重点选择最适宜发展的1~3个木本油料树 种,结合当地宜林地资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 国家与地方生态工程项目、贫困山区精准扶贫项 目等相关政策,分树种、分区域,突出重点、科学规 划,优先规划选用在当地最易成活、技术成熟、相 对集中、加工和销售有基础、能尽快形成规模经营 ・ 82 ・ 陕西林业科技 的骨干木本油料树种,推进形成规模效应及综合 型产业化发展格局,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 效益。应特别注意,规划树种不宜过多,难以形成 规模化、产业化。 一管理,协同开发,整合各类投融资机制,尽快建 成产、供、加、销,学、研等一体化市场战略体系联 盟,推动木本油料产业抓住机遇,再上新台阶。 统筹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土 地整理、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长江 3.2完善政策,扶持鼓励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木本油料产业的统筹和管 防护林等生态工程项目,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 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原则,安排相 关资金向扶持木本油料经济林基地建设和加工产 业倾斜。 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意见, 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及措施,加强督促检查,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从政策、资金、项 目、信贷、服务等多方面给予示范种植户及企业大 力扶持,促进这一产业快速发展。 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建立专业协 会和专业合作社,为土地流转、大户承包、规模经 营、产品加工等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按照“依 法、有偿、自愿”原则,积极引导林业要素合理流 转,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转 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木本油料基地建设, 促进规模经营,发挥三大效益。 3.3树立示范样板。强化引领带动作用 国家和省级财政应大力扶持建设木本油料良 种选育、引种扩繁示范基地建设,严格执行苗木出 圃调运“三证一签”制度,严把良种壮苗基础关;扶 持新建基地、低产林改造、产品加工等示范样板点 建设,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种植大户连片营 造示范林基地。着力抓出样板、抓出成效,起到规 模效益型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户齐 心协力促进木本油料基地栽植和产业发展的良好 机制与氛围,带动陕西木本油料产业快速发展。 3.4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链 各市县(区)要扶持培育一批从事木本油料林 种植、产品加工、市场营销龙头企业。打破地域、所 有制界限,实行强强联合。积极引导经营者走“公 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以企业为 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协会或合作社为纽带的利 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机制,让企业和农户 从中得到真正实惠。积极引导木本油料产品精深 加工,引进加工新科技、新技术,进一步延伸加工产 业链条,提高林农收入,增强林农种植管护木本粮 油经济林积极性,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 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木本油料产业。 3.5整合各类资源,加大资金投入 应整合木本油料产业管理门类、制定木本油 料基地建设资金补助办法与标准。协调金融部门 简化信贷手续,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产业基地和 经营加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分树种规划、统 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重点补助和扶持木本油 料大户、专业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龙头企业 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扶持良种选育和技术推广。 3.6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科技支撑 以现有的科技服务网络为基础,以省级林业 科研推广机构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 术学院为源头,以市级科技服务网络为中心,以县 区林业工作站和各镇科技服务所为支点,以专业 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抓好农民技术人员培 养,不断充实农民科技人员队伍。服务和带动广 大林农,科学管护及高新技术推广,使木本油料产 业迈向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 兼顾专业技术队伍发展,各村至少保证1名 群众公认的林业农民技师,采取以奖代补或按效 益提成的办法解决半脱产技术人员报酬。 进一步强化培训机制,分期分批对全县林业 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再由专 业技术人员对林农实行集中培训与现场示范相结 合,分季节、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栽培技术、科管 技能、市场营销等培训。 3.7 建立市场购销平台。出台保护价收购政策 在加快深加工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建设 全省及各市县木本油料产业产品市场网络购销交 易平台。依据市场价格,各市县应协调、联络龙头 加工企业与种植户按约定标准签订木本油料干果 等市场保护价收购合同,保障农户和企业利益。 加工企业也必须在市场定价、保证质量的基础上 适时收购,避免形成争夺客商,“采青”销售、低价 倾销、以次充好的混乱局面。让种植者产品有销 路,加工企业原料有保障,政府监管更便捷规范, 共创优秀自主品牌,达到共赢。让大众真正享受 “绿色、健康、环保、营养”的木本食用油,推动“精 准扶贫”,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省木本油料树 种资源调查报告ER].西安,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