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2期 山 东 冶 金 V01.36 No.2 2014年4月 Shandong Metallurgy April 2014 霄、 、 、 、驴 喀 驴、 、口、 、口啕 2专论与综述2 eh驴、 乎 、矿、驴、 、 h 、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方向开创铁矿资源开发新格局 李新创 (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北京100711;2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北京100711) 摘 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是全 面深化改革对铁矿产业发展的新要求。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国民经济产业安全、夯实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 基础、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和珍惜矿产资源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安全和谐的矿山等是铁矿行业中 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的核心宗旨和理念。通过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铁矿行业战略地位,推动管理创新,挖掘企业内部潜 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措施,开创铁矿生产开发新局面。 关键词:铁矿行业;铁矿资源;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20(2014)02—0001—05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市场在资 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精 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充分认识 神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铁矿行业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正确引 发展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是编制铁矿 导铁矿行业发展的前提。 行业中长期规划、谋划铁矿资源开发发展新局面的 1.1.2贯彻“市场决定性作用”推进铁矿产业发展 基本依据和方针指南。深刻学习和认真贯彻党的 1)更加高效地发挥市场作用。长期以来,我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机遇, 各级政府在配置铁矿资源、推进铁矿勘探开发等方 实现矿山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是所有矿山人义不容 面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辞的责任。 济发展,尽管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 1 全面深化改革对铁矿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由于政府部门主管了大部分地区、大多数项目的资 源开发,加上各种优惠政策、补贴的扭曲,市场作用 1.1 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难以充分体现,造成价格与价值背离、资源开发无 1.1.1 对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序、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随着“市场决定性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用”的确立,铁矿资源配置、勘探开发将更加高效地 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理论 发挥市场作用,也必将更加规范化、健康发展。 观点,是对创新政府和市场作用关系新的深化,是 2)更加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铁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重要举措。市场 矿产业发展中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紧扣市 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 场高效、公平、统一的特点,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 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 种资源,积极融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更 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 有效地以全球化的视野实现资源配置。 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作 3)更加科学地利用矿产资源。发挥市场决定 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 性作用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应当实现统筹协同,需 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 要建立矿产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评价体系和 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 准入规则,需要统筹环境生态保护和矿产资源合理 府职能。 开发,使矿产资源开发建立在有效维护矿区生态环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 境的基础之上。对此,希望政府部门起到监测、预 也要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 警、监督作用,当市场失灵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调 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 整和引导。 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 1.2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2.1 减轻矿山税费负担具有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14-03—26 作者简介:李新创,男,1964年生,现为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长期以来,我国的铁矿山销售税费负担率一直 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中国金属学会技术经济分会主任,中国钢铁 处于高位,高税费负担率直接抬高了国产铁矿石成 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本。相对于澳大利亚、巴西等铁矿石出口大国而 1 2014年4月 山东冶金 第36卷 言,国内铁矿品位低,税费反而较国外矿山更高,使 得国内的铁矿市场竞争力骤减,在一定程度上维持 了进口铁矿石的高价位,不利于我国大量进口低价 铁矿石,且影响到国内铁矿山正常生产经营,影响 到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合理回归,影响到钢铁行业的 盈Nil力。对此,减轻矿山税费负担和加大扶持力 度显得尤为重要。 矿产资源要坚持尽可能的“立足国内”的方 针。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能 力;加强矿产品和矿产地储备,保障国家矿产资源 的安全。 1.2.2减轻矿山税费负担的思考与建议 1)合理降低铁矿资源税及资源补偿费。随着 我国铁矿资源逐步开发,资源条件已发生很大变 化,许多富矿已变成贫矿,露采变成地采,开采条件 越来越差。应根据资源条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资 源划分类别,以减轻矿山税负。我国在资源税基础 上还对矿山额外加征资源补偿费,而世界各国对矿 产资源只征收资源税。 2)在投融资政策上,应当给予优惠,增强矿山 自我发展能力。由于铁矿山建设投入高、周期长、 见效慢、风险大,对矿山企业投融资应优先安排,并 实行矿山开发专项基金。其次,国家要增加对矿产 资源的勘探费用,提高勘探质量和储量级别,尽量 为矿山提供数量多、质量高的可采资源。对矿山建 设前期的补充勘查费用实行剥离政策,对确实是因 原来勘探程度不够、储量级别太低需要补充勘探部 分,应剥离出来,由国家分担,以减少部分矿山前期 建设费用。 3)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增加抵扣项目,减轻 冶金矿山企业负担。 4)清理地方附加的各种税,减少矿山额外负担。 1.2.3健全矿业产权制度 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的矿业产权制度。市场管理部门、主体单位严格遵 循市场规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让资源开发利 用充满活力,最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明 确矿产资源既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又是一种资 产,推动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融合,使矿产资源 成为最活跃的市场经济要素之一。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3.1 生态文明建设是铁矿行业当务之急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体 现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出破解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 选择。充分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建设的 2 精神,对于铁矿行业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国内铁矿 开发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 重要性逐步加深。但是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 的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矿区生态环境维护和恢复工 作仍存在理念和实践上的差距。铁矿山当前面临 的环境问题,有其历史阶段的原因,但重鼓励投资 开发利用,轻环保、生态投入,监管不到位是其主要 原因。对此,应改变这种倾向,将生态文明建设作 为铁矿行业当务之急的任务之一。 1.3.2铁矿行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开发区 域环境承载力,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 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污染 和生态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 改善矿区生产、生活环境。 1.4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对铁矿产业而言,就 是要统筹建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市场一体化 程度,从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上进一步扩大开放, 加快“走出去”开发境外铁矿资源的步伐。 1.4.1 境外铁矿资源利用的状况及努力方向 我国每年进口铁矿石超过8亿t,占我国钢铁行 业铁矿需求总量的70%左右,而其中权益矿量不足 8 000万t,占总进口量不足10%。权益矿不足导致 的超额外汇支出、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缺失的问题突 显,使我国钢铁行业深切认识到增加海外权益矿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寻找铁矿石项目投资 机会,企业也积极在海外寻找铁矿石项目。由于中 国企业海外投资经验积累不足,目前中国企业在海 外投资的多数铁矿石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导致一些项目不能按期施工、投产,或投资额、生产 成本大幅超出预期。 “走出去”掌握海外权益矿是中国钢铁行业的 必选之路,因为这是中国钢铁行业保障原料来源、 争夺矿石价格话语权的重要手段。应该总结前期 经验、教训,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走出去”的方 法,使境外铁矿权益矿占进口矿量的比例提升至合 理水平。 1.4.2境外铁矿资源利用进一步体现市场化原则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也是开展境外铁矿资源 工作准则,“走出去”开发铁矿资源是企业按照市场 化原则的自我选择行为,即有利而为之,无利则不 为之。企业要更多地加大自身努力,培养国际化人 才及海外空间拓展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寻找具 备比较优势的海外铁矿项目进行合作投资。 李新创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方向开创铁矿资源开发新格局 2014年第2期 1.4.3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境外铁矿资源利用 中国利用境外铁矿资源目前主要有3种方式: 一是长期协议合同;二是现货贸易;三是国外投资 开矿。其中国外投资开矿对解决我国钢铁行业目 前面临问题(超额外汇支出、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缺 失)最为关键。在目前形势下,我国应梳理、总结前 期“国外投资开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 家的成功之路并结合现实形势创新变革,从国家层 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有的放矢地调整方针策 略,有效推进我国对境外铁矿资源的利用。 2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的核心宗旨和理念 2.1 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国民经济产业安全 铁矿作为大宗矿产资源产品和钢铁生产的主 要原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铁矿资 源保障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从国家层面和国民经济层面讲,编制铁矿行业中长 期发展规划,发挥国内铁矿资源开发潜力和积极利 用境外铁矿资源并重,缓解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的钢铁工业的原料保障薄弱环节制约,是维护国家 经济利益和国民经济产业安全的基本宗旨内容。 2.2夯实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的基础 2013年我国进口铁矿81 975万t,占全球铁矿 贸易量68%。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在70%左右。工业 化、城镇化进程决定我国钢铁生产量居于高位将经 历相当长期过程,铁矿石的消耗也将形影相随。因 此解决钢铁产业的铁矿保障不是权宜之计,必须谋 划长期的解决方案。长期以来,我国自产铁矿石不 能满足国内钢铁生产需要,西方主导的矿产资源供 应格局及其市场体系造成资源价格持续居高,我国 钢铁工业铁矿原料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始终没有 得到有效解决。当前,钢铁工业已进入转型升级关 键阶段,延伸至上游铁矿产业链是其适应市场竞 争、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编制好符合实际的铁 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的之一也正是引导钢 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夯实钢铁产业转型升 级、提高竞争力的基础。 2.3指导国内铁矿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铁矿行业存在行业集中度低、可开发利用 资源储量比例低、勘查找矿难度大、开发利用成本 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弱、生态环境压力突出等问 题。编制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于站在全局 高度运筹帷幄,战略思考发展定位和发展要求,统 筹发展支撑和动力,指导国内铁矿行业运行在健康 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上。 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高要求、高起点, 在规划指导思想、行动方案、保障措施方面充分体 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钢铁工业发展中长期 走势系统研究,在全面把握中长期铁矿市场的基础 上,明确新形势下铁矿行业的发展定位和工作努力 方向及目标,推动铁矿行业行进在良性发展的道路 上。规划编制中,要求对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和措施 建议。 2.4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精神 铁矿规划编制必须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精 神。在规划充分利用国内铁矿资源服务经济发展 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粗放式开发的思维,始终将区 域生态和矿区环境保护置于优先考虑的方面。新 建矿山项目在前期阶段就必须统筹考虑由于项目 实施和运营各个阶段对于地表、植被、水资源等方 面的扰动、破坏的治理方案。现有矿山要针对历史 遗留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现有生产矿山技术 改造必须以完善的环境保护治理方案为前提。 2.5体现珍惜矿产资源的原则 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突出依靠科技创 新和进步的关键作用,同时坚持加强铁矿行业相关 规范,推动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努力提升发 挥资源效用。首先要从采矿、选矿环节依托科技进 步和科学生产组织管理措施,提高铁资源采矿、选 矿环节回收利用率;其二回收利用废石场、尾矿库 遗留的铁矿资源;其三加大科技攻关和研究力度, 扩大对难选矿、低贫矿资源的有效利用。 2.6以系统效益原则思考决定铁矿产品及质量 铁矿产品作为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并非质量 越高利用效益越好,要从钢铁生产上下游系统效益 测算来确定铁矿山产品及质量。铁矿生产企业也 需由独立生产商向生产服务商转变,以下游用户利 用为出发点,决定产品及质量。 积极探索实行“五品联动”矿冶管理模式,即以 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打破矿山、冶炼分割优化定 式,将勘察、采矿、配矿、选矿、冶炼等系统集成为大 系统,综合评价地质品位、采出品位、人选品位、精 矿品位、入炉品位。进行全系统联动优化,集技术、 管理、哲学等多要素为一体,努力使贫铁矿综合利 用技术和工程化实施获得根本性突破。 2.7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2.7.1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 的导向,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矿 山企业最大程度回收有价元素、共伴生矿产资源, 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矿山固体废弃物、地 下开采优先考虑尾矿为主的充填等,已成为铁矿行 3 2014年4月 山东冶金 第36卷 业的共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矿产行业大力提倡实施循环 经济、清洁生产、绿色矿山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已成 为重要的推动和工作抓手。适应新形势下矿产资 源综合利用的新要求,各类标准规范仍需与时俱进 地加以修订完善,例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边界品 位、最低工业品位、各种共伴生有价元素综合利用 指标标准等。 . 2.7.2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1)采矿工艺方面。矿山开采坚持贫富兼采;优 化设计方案,充分回收利用设计范围内的共伴生矿 产资源;采出地表表土单独堆放,用于后期矿山复 垦使用;暂不能利用资源作为潜在资源,分采分运, 单独堆放,在科研取得进展条件成熟时加以综合利 用;采矿废石用于加工建材产品、筑路材料、充填材 料;充分利用矿坑及井下涌水,节约水资源;结合矿 区实际,将废石堆放与造地相结合。 2)选矿方面。加强科研攻关,扩大难选矿、低 贫矿资源、共伴生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安全可 靠的基础上推进尾矿再选,充分回收遗留资源,利 用尾矿开发建材产品;尾矿用作地下采空区充填, 减少地面尾矿库建设用地,同时消除采矿因塌陷造 成的地表破坏;提高选矿水循环利用率,节余水资 源;对已闭库的尾矿库复垦造田,有条件的矿山将 尾矿排放与土地平整相结合。 2.8建设安全和谐的矿山 2.8.1建设安全和谐的矿山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 要求 矿山安全涉及多方面因素,不仅涉及爆破作 业、炸药运输、炸药库及油库管理等生产层面,也涉 及尾矿库、排土场等设施在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次生 灾害的隐患,同时还存在滑坡、崩塌、地裂缝、塌陷 等地质灾害。矿山安全工作对于保障矿山生产顺 利开展、保证企业员工舒适安全的生产环境至关重 要。安全工作是和谐矿山的组成部分,和谐的矿山 一定是安全生产的矿山。 在重视自身安全和谐建设的同时,矿山也要密 切关注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对社会的影响,采取一切 积极措施最大程度消除负面影响。 2.8.2铁矿行业建立安全和谐矿山的思路 首先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 和舆论监督,强化建立安全和谐矿山的观念;其二 要建立推动建设和谐安全矿山的约束机制,硬化责 任追究制度;其三树立矿山全员关心落实安全和谐 矿山的具体措施;其四加强与矿区周边社区和单位 的沟通,体现和谐共同发展。 4 3深化改革创新,开创铁矿生产开发新局面 面对严峻的生存和发展挑战,由于铁矿资源的 特殊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人均资源严重不 足、开发方式相对落后、资源能源制约的加剧,使冶 金矿山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更加突出。2014--2020 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也是中 国铁矿行业从快速成长期向成熟稳定期过渡的重 要转折时期。铁矿行业深化改革主要体现在改革 管理体制、规范行业管理、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产业 组织结构、实施人才战略和构建和谐矿山等多方 面。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需要紧密结合本行 业实际,丰富深化改革创新的内涵。 3.1 提升铁矿行业战略地位,改革管理体制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将为冶金矿山行业带来新 的发展空间,冶金矿山行业黄金周期还没有结束, 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支撑其发展的客观因素。中国 长期以来对自有矿山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钢铁产 能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铁矿山发展的速度,铁矿石 自给率严重偏低,导致进口矿石价格始终维持在高 位运行,大量吞噬了钢铁企业的利润,严重制约了 钢铁工业的生存与发展。 国家应提升铁矿行业战略地位,构建国内铁矿 资源安全保障供应体系,改革冶金矿山管理体制, 按行业自成体系,明确其产业定位,理顺其改革思 路,明确发展目标,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减少审批环 节,加快国内矿山建设步伐,激发巨大的发展潜力 和红利,为冶金矿山的发展提供长久持续的活力和 动力。 3.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行业管理 原冶金部撤销之后,冶金矿山行业管理职责分 散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其中铁矿资源管理,包括 勘探、开发规划等方面职责相对比较明确,但其他 涉及铁矿工业发展战略、政策、行业规划、行业管 理、技术信息及铁矿石贸易等相关行业管理方面, 分散于多个相关政府部门,造成行业发展规划实施 欠缺、行业管理统一协调薄弱、企业之间恶性竞争 等现象。 应充分发挥中国冶金矿山协会作用,构建行业 规范管理体系,改革冶金矿山管理机制,研究拟定 铁矿行业发展战略、行业规划,促进铁矿结构调整, 引导行业合理布局,规范企业经营,构建和谐有序 的市场竞争环境。 3.3推动管理创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目前,矿山企业的管理水平整体比较落后,发 展也不平衡,提高管理水平的潜力仍然很大。建议 李新创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方向开创铁矿资源开发新格局 2014年第2期 以冶金矿山协会为纽带,依托矿山企业,构建适合 本行业、本企业特色的管理创新体系,包括团队建 设、生产管理、装备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做 3.6创新地矿共建机制,推进和谐矿山建设 大部分铁矿山处于边远的贫困山区,许多生产 环节之外的社会发展问题,如职工住宅、医疗卫生、 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网络 化,促使矿山企业确立以战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 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的精细化管理思路。 依靠精细管理,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包括实施战 子女上学就业、商品供应和生活服务等都要支持解 决,再加上时常发生的地矿矛盾和经济纠纷,影响 了矿山发展,需要从机制上加以理顺。 对于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按照党和国 略成本管理、建设国际一流的矿业信息化管理平 台、以狠抓基础管理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以对标 挖潜为手段的全面目标管理。 3.4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资源开发整合 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着力研究创新地矿共 建机制,使铁矿资源开发与当地经济协同发展,使 矿业开发良性发展的同时惠及当地人民群众利益, 维护矿区社会稳定大局,推进和谐矿山建设。 建议推动铁矿行业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集 中度,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在积极推进铁矿资源开 发整合的同时,加快现代化大型铁矿基地建设,培 育大型铁矿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中小型铁矿重组 联合,加快联合重组,努力提高大型矿山产量占全 国产量的比重。 3.5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企 4结语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针,把握全面深化 铁矿行业改革总方向,做好我国铁矿行业发展战略 研究和顶层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机遇,实现 铁矿山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从事铁矿行业规 划、经营、管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 力,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观 矿山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 观念,着力营造育才、用才、聚才新机制。建立绩效 点,提出铁矿行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 重要举措建议,共同研究解决行业发展中“不稳定、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推进行业 考核机制,激励更多的职工自觉改善自身知识结 构,提高技能水平。 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大力加强以培养高素质 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铁矿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实现构 建稳定、经济、高效、环保、安全的新型铁矿产业体 系和促进铁矿行业科学发展新机制。 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技能技工人才 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 Keeping the Ori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Creating a New Pattern of Iron Ore Exploitation LI Xinchuang (1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CISA),Beijing 10071 1,China; 2 China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hm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MPI),Beijing 100711,China) 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 raise new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ment of iron ore industry including market decisive role of resources allocation,deepening reform of iscafl and taxation,accelerated found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open economic system.The medium-long term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ion orre industy wilrl be prepared with core idea and philosophy represented by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security of 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s,riid fgounda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mprovement of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steel sector,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reasure of mineral resources,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construction of safe and harmonic mining etc. The new phase of ion orre production and exploitation Call be created by means of full play of the role of industril associaations, advancement of strategic position of the iron ore sector,promotion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development of interior potentil aand optimization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Key words."ion rore industy;irron ore resources;deepening refor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