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十一
姓名 九年级 班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O-16 Na-23 H-1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汽油挥发 C.铁生锈 D.水结成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3.下列所表示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
4.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用语与意义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2H——表示2个氢原子;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的鉴别 D.物质与微粒构成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观察颜色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5.我国“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使用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 方程式为2NH△
4ClO4=====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H3 B.H2 C.H2O D.HCl
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NaOH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KNO3溶液 KOH溶液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7.甲试管中加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加入某种溶液,按下图组装好仪器(其它仪器已略去)。
加入过量稀盐酸,关闭活塞,打开止水夹,观察到乙试管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始终澄清;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后乙试管中溶液变浑浊。符合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选项 甲中固体 乙中溶液 A NaOH CaCl2 B Na2CO3 KOH C CaCO3 Ca(OH)2 D Fe AgNO3
8.向CuSO4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插入铁丝,一定有红色物质析出。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Cu。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Al 2(SO4)3。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 0个 B. l个 C.2个 D. 3个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 6分) 28.(4分)右图为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氧离子符号为 ;
⑵某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O,则金属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 A.1 B.2 C.6 D.8
⑶下列元素中,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⑷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2Cl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后水溶液的pH<7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
29.(4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⑴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⑵t3℃时,把20克 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 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关系 (填字母,下同);若将温度降低到t1℃时, 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 A.c>a=b B.b>a=c C.a>b>c D.b>a>c
⑶在t2℃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30.(6 分)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甲装置,开
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
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⑴木炭与CuO的反应是:
C+2CuO 2Cu+CO2↑,若该反应进行 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⑵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Cu和Cu2O。 【实验探究】
⑴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取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试管的内.
⑵按图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石灰水 ,此时停止加热.
⑶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 的 ,充分反应 变为 色 猜想 错误 ②过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 燥,称其质量为1.04g 猜想 正确
【评价反思】
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 .
31.(6分) 某白色粉末状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某溶液乙
可能含有氯化钡、钠。为探究它们的成分,某化学小组开展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溶液A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步骤Ⅱ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 ; ⑵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滤液C中除了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
⑶根据步骤Ⅳ不能确定固体甲中某物质一定存在,其理由是 。要证明甲中该物质的存在,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观察现象。
32.(6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将废液过滤,得到含有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液,20℃
时,取混合液141.2g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所产生的沉淀与所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当滴入碳酸钠溶液至10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