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和选拔。除了中考、高考、竞赛类考试以
外,其余都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所以,考后试卷分析其实是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试卷分析才是真正收获的手段。 一、分析策略
1、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⑤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
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2、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
以上分析回答了“什么样”、 “为什么”,一下分析回答“怎么办”。对此,学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将做详细探讨。 二、九字诀 马上写 首先,学生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请教老师或同学,详细写出正确过程和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充齐全。
及时析 是写出对试卷的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两步:①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②在纠正错题的基础上,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 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学生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正弄懂弄通,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学生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
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学生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经常翻 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保存。积累多了,可以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目前学生的问题
文科错误认识:上课时只是一味的在书上划呀划,没有认真。或则根本没有听,觉得时间久了听了也会忘了,所以干脆不听,等考试前一个星期或则几天才开始背书。事实上上课的四十分钟用心听,会理解和记住很多知识的,记忆是循循渐进的过程。应该做好总体计划,现在开始就为期末计划好每天应该记忆多少内容,多久又巩固这些内容,不断地加深印象,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吓”一下就忘了。
英语、语文早自习:读望天书,只跟着哇啦哇啦读,读的飞快,什么意思、怎么写都不知道。应该要语速放慢,边读边想,边读边用手或笔在草稿纸上划一下,至少读书时心里面要认真想。语文一定要多阅读,增加知识面,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问题:上课前不主动预习,老师让思考问题时,又不主动思考问题,而是等问题答案结果。上课只是抄笔记,而搞忘了听课,跟不上节奏。回去也不看笔记,更别说查漏补缺,做做重要的类型题巩固一下了。正确做法:头天晚上预习,标示出预习时不理解的地方,上新课时认真思考。强迫自己努力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没有思考出来,至少自己已经对题目有初步认识,这很重要,是进步的一种表现。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认真听取同学对于问题的不同理解方法的作答。然后做笔记只是需要简单抄写好题目,空余时间才把笔记的思路和步骤补充完整。如果只是一味抄笔记,说不定,错过了重要的知识点,得不赏识。放学回家后在自己看书的一个小时里,对当天的重点知识,再的认真思考,而不是简答记忆完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