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罗甸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罗甸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罗甸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作者: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罗甸县秉承“希望在山、前景在水、致富在路、关键在人”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目标,依托丰富的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很抓菜、果、药、渔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加速发展。2013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14.7亿元,农业增加值达8.67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6166元。 一、罗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罗甸县以两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蔬菜、火龙果、艾纳香园区,水产养殖园区)为带动,力争把罗甸县打造成贵州山地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县及面向黔渝和粤港澳的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以县城为中心,向东(沫阳)西(逢亭)南(红水河)(罗沙)布局菜、果、药、渔四大产业。同时,通过积极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和农产品加工业,全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到2017年,全县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40万亩,产量8.27亿公斤以上;火龙果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10万吨以上;艾纳香标准化生产20万亩以上;生态网箱2万口以上;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以上,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以上;全县1000吨以上保鲜库3个以上,100吨保鲜库50个以上。 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蔬菜产业

罗甸县蔬菜经过30多年的发展,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定,部分产品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定,并跻身全国蔬菜产业发展500个重点县之一。2013年,全县完成蔬菜种植面积31.25万亩,实现总产量6.2亿公斤。 2.火龙果产业

2001年罗甸县火龙果引种试验获得成功以来,罗甸县火龙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获得了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罗甸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投产面积达1.5万亩,产量5250吨。 3.水产养殖业

龙滩库区、双河口水库形成以后,罗甸县水域面积达12.5万亩,优良的水质及水体年积温高的优势为罗甸县渔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罗甸县的渔业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到2013年底,全县网箱养殖近1.9万口,全年水产品产量1.7万吨,带动库区425户1700多人脱贫致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罗甸县近年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了《罗甸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办法》、《罗甸县中小企业创新奖励办法》、《罗甸县鼓励投资优惠政策暂行规定》等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10家,县级龙头企业8家。销售收入7.9亿元,上缴税金5751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社211个,会员5691余人,带动农户22682人。

1.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情况

随着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加工设施的投入力度,罗甸县产地初加工设施数量不断增多。目前,罗甸县建成产地初加工设施20吨通风库1个,50吨通风库1个,简易冷藏库1个,组装冷藏37个,容量4300吨(其中10吨8个,20吨9个,50吨6个,100吨14个),热风烘房2吨/批2个。 2.农产品产后处理的主要方式和存在问题

一是产后以鲜活农产品投放市场。罗甸县的蔬菜、水果、生猪、水产品主要以鲜活农产品投放市场。但由于保鲜设施有限,产品大量上市后,受市场影响,价格下跌较快,市场风险较大。

二是保鲜、预冷外理后投放市场。这里的脐橙销售主要以套入保鲜袋进行保鲜投放市场,但保鲜袋保鲜的脐橙、柑桔储存时间较短;而远销的蔬菜(重庆、杭州等大城市)采取预冷处理、分级包装等措施后便于长距离运输和保证蔬菜质量。但由于县里只有一家大型冷库,满足不了蔬菜预冷处理的需要,保鲜设施的不足给罗甸县果蔬产品储存、销售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是干燥处理后储藏、销售。罗甸县的杜种、砂仁、花椒等中药材和部分辣椒、竹笋笋片采用干燥处理后储藏、销售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大多产品通过晒干、晾干处理,处理方式落后,产品质量差。

四是加工后投放市场。油桐、茶叶等产品通过加工后投放市场,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罗甸县的农产品加工大多是初级加工,与产科研相结合的企业少,新开发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不高,导致罗甸县的农业龙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3.主要农产品产后损失率

长期以来,罗甸县较重视农产品基地的扩大和农产品数量的增多,而对农产品产后的保鲜贮藏和深加工重视不够,导致农产品产后损失率较大。脐橙、火龙果等水果产后由于没有通过保鲜贮藏,损失率在30%左右;蔬菜由于没有保鲜和预冷处理,亦损失率在30%左右;鲜活鱼远距离运往重庆等城市,损失率在15%左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罗甸县农产品产后损失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业订单少,调节不了农产品市场价格,导致农产品刚上市时价格较高,产品大量上市后,造成产品积压而损坏,价格走低;二是保鲜贮藏库少,县城只有一家1000吨大型保鲜库,各乡镇虽有小型保鲜库,但大多属于农村合作社管理使用,远远满足不了农产品保鲜贮藏的需要。蔬菜等易损农产品,没有预冷处理,远距离运输,容易造成蔬菜脱水、腐烂,品质下降,价格下降。三是交通不便,农产品流通慢,运往贵阳市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要在5个小时左右,到重庆约10小时,到长沙20~24小时,且运量少,成本高。 4.扶持政策及其成效

近年来,罗甸县为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并加以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冷库的建设,搞好农产品的保鲜贮藏。2009年,罗甸县加大对罗甸县斛龙绿产有限责任公司的扶持,利用农发资金300多万元,协调农村信用社贷款600万元,在县城建成了1000吨冷库。冷库建成后,充分发挥冷库的储藏保鲜作用,有效解决了制约农产品特别是蔬菜长途运输的“瓶颈”,农产品销售从原来的贵阳、重庆等市场向北京、河南等市场拓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例如,板栗经过保鲜贮藏后,有效解决了产后不容易贮藏的问题,延长了板栗上市时间,提高了市场价格。为解决农产品主产区的保鲜贮藏问题,2010年县政府补助资金50万元,争取州助民增收专项资金20万元,补助修建小型冷库10座。

二是加强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罗甸县正在建设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3335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市场功能主要是从事农产品收购、加工、仓储、保鲜、包装销售。市场建成后,每年可为全县近万吨脐橙、板栗开展进出保鲜储藏服务;日可处理预冷加工保鲜蔬菜1000余吨;可有效解决罗甸县30000余人(场天)的农产品交易拥挤,改变多年来因农产品交易拥挤而危及交通安全的不良状况,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 三是狠抓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按照罗甸县农产品品牌标识,要求各销售企业、个体工商户订做“黔甸”牌蔬菜、罗甸火龙果、罗甸脐橙等主要农产品包装盒,实行分级包装,保护罗甸县农产品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罗甸县获“贵州省著名商标”品牌的有信邦公司的“邦消安”牌商标、上隆茶果场的“上隆”牌商标、黔龙食品公司的“宏牛”牌商标,获“贵州省名牌产品”的产品有信邦公司的六味安消、上隆牌茶叶。罗甸县被农业部命名为菜篮子产品先进县、优质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优质柑桔生产基地,罗甸脐橙获得国家级产品优质奖和金杯奖,火龙果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在第三届贵州农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名特优产品。

四是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金融贷款、财政贴息、提高购机补贴标准、强化技术服务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发展蔬菜营销、生猪养殖、农机、林业、果树、渔业等专业合经济组织211个,有社(会)员5691人,带动农户近3万户。这些专业合经济组织人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活跃在产地和销售市场,有效提高了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减少了农产品产后损失。

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基地发展与产业加工配套设施矛盾突出

近年来,罗甸县加大农业产业发展力度,蔬菜、火龙果、水产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但由于罗甸县财政紧张属国家级贫困县,无力配套相应的保鲜库等基础设施,全县仅有一家1000吨大型保鲜库,各乡镇虽有小型保鲜库,但远远不能满足罗甸县农产品保鲜贮藏的需要,导致农产品产后损失率较大。

2.龙头企业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龙头加工企业较少且带动能力不强,导致全县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主要在销售初级产品,产经销互相脱节,贸工农利益结合不紧密,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弱。导致产品的加工能力低,产业链拉不长,农业附加值不高。同时,加工企业与产科研相结合的企业少,新开发产品较少,这也限制了罗甸县农业加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五、建议

今后工作中,罗甸县在加强对各产业基地打造提升的同时,逐渐由初级农产品生产基地向终端市场销售鲜活农产品、加工成品方面转型。

一是继续调优农业产业种植结构。通过发展高效益农业产业如火龙果产业、蔬菜产业、特色畜禽水产业等,依靠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土地单产,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是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目前,罗甸县农产品销售仍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还可以拓宽税源,增加财政收入。 三是加大对产地初加工设施扶持力度,满足罗甸县农产品需求。目前,罗甸县农业基础较薄弱,仅保鲜库一项就有近万吨容量缺口。为确保产业的增产增收,在积极引导农户及专业合作社筹措资金修建保鲜冷库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四是加强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重点扶持企业设备引进、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使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如黔龙食品公司扶持其鱼产品的开发和设备的引进,带动龙滩水库水产业的发展;上隆茶果场重点扶持其茶饮料的开发,带动罗甸茶产业的发展;贵州艾源生态药业开发有限公司重点扶持其冰片提取设备的引进扩大,带动罗甸中药材艾纳香产业化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罗甸县地处贵州和广西两省(区)结合部。全县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国土面积30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52万亩,可开发的宜林宜果荒山110万亩,是黔南州土地面积最大的县;县境内气候资源独特,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特点,年均气温19.6℃,年日照数在1350~1520小时之间,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无霜期335天以上;全县水域总面积达12万亩,水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库区水温17~30℃,年平均水温21℃,冬季最低水温16℃,素有贵州“天然温室”之称,非常适宜发展菜、果、药、渔等特色产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