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客户服务分析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客户服务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客户服务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户的用电需 求不断变化,由于传统构架技术的局限性,大多电力客户服务应用无 法灵活扩展和改造。此外,随着电力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的推进,现 场作业应用越来越多,且业务多有重叠现象,不同业务应用之间流程 独立、数据独立、人员权限独立,但实际工作中业务执行人员一致, 管理单位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难以满足末端业务融合和 “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要求。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客户服务应用构建方法,打造移动应用APP及 业务中台,实现“统一终端、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流程、统一 操作”,规范新增业务应用的管理和接入,为将来业务创新发展提供 有力支撐。

关键词:微服务;电力客户服务;技术架构

1电力客户服务应用普遍构建方式

木文从业务规划和技术架构两个方面简述其构建方式。 1.1业务规划

在业务规划方面普遍采用针对选定业务场景进行抽象建模的设 计方式,如“电力营销现场稽查作业系统”、“计量普查移动应用系 统”。现场稽查作业系统主要而向现场稽查业务下发、执行、反馈 的作业场景,分为现场稽查作业数据处理系统和现场稽查作业终端系 统两部分,现场稽查作业数据处理系统而向稽查工作管理人员,用于 作业

任务制定;现场稽查作业终端系统而向现场作业人员,用于任务 接收、处理、提交,终端应用与营销业务应用的数据交互通过现场稽 查作业数据处理系统实现。计量普查移动应用系统主要面向资产库 房盘点、出入库、现场勘察、装表接电等作业场景,与现场稽查作业 系统类似,分为计量普查移动管理平台和计量普查移动作业应用终端 两部分,管理平台负责计量普查作业任务管理,终端应用用于作业人 员接收并处理计量普查相关现场任务。

1.2技术架构

在技术架构方面,普遍采用传统单体应用架构,将表示层的JSP、 业务逻辑层的Service、Controller和数据访问层的Dao,打成war 包,部署在Tomcat、Jetty或者其他Servlet容器中,当应用运行起 来后,所有的功能也都运行在同一个进程中。

2现有构建方式分析及改进方法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目前电力客户服务应用普遍采用“单一业 务设计、单体架构开发”的构建方式。在建设初期,这种方式可以满 足特定业务需求,且设计开发方便、应用部署简单、性价比高,但随 着业务发展,单体架构的弊端将逐渐显露:修改某一业务逻辑时涉及 整体代码调整,技术难度大;每次修改完需全量部署,影响范围广、风 险高;随着业务不断变化,系统变得臃肿复杂,信息化运维升级困难。 由于以上原因,当系统拓展能力无法满足业务拓展需求时,只能采用 构建新系统的方式来解决,长期下去,应用越来越多、基础功能重复 建设,业务壁垒和数据孤岛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基层员工和管理 人

员工作负担加重,信息化成本不断增加等问题。

为解决传统构建方式导致的问题,木文对此提岀一种基于微服务 架构的电力客户服务应用构建方法,在业务规划方面,以平台化功能 规划为主,实现公共能力抽象,建设时无需考虑所有业务功能细节,但 可支撑未来各类业务的不断融合接入,规避了因未来不确定性而盲目 规划大而全功能带来的风险;在技术架构方面,采用微服务架构,将单 体应用程序拆分成微服务,每个服务运行在各自的进程,采用此方式 在设计开发初期工作量会较大,但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开发 效率将明显提高,当未来业务变更或增加新业务时,可进行独立开发 部署,大大缩短迭代周期。逐步实现电力客户服务应用从业务耦合、 多头管理、刚性支撑到业务分治、归口管理、柔性支撐的架构转 变。

3电力客户服务应用构建 3.1基础功能及微应用场景规划

本文提出的构建方法从业务规划上偏向平台化,但为保证服务功 能规划具有普适性,可满足未来各种业务的不断融合接入,首先需要 就基础功能及微应用场景进行划分梳理。以营销移动作业应用场景 为例进行分析。基础功能方面,需具备登录、注册、工作列表、消息 接收、我的信息等;业务方面,移动作业涉及集成的业务系统包括营 销业务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PMS)等,涉及的作 业任务包括工单类、业务办理类、查询类等,为直观说明产品形态, 列举以下几类典型微应用场景:现场业扩微应用、用电检查微应用、 网格化管理微应用、故障抢修微应用、综合查询微应用等。

3. 2中台服务功能规划

基于对前端业务场景的梳理分析,规划中台服务功能,提供营销 移动作业前台微应用业务变化及创新的快速响应能力。从应用、月良 务、用户、设备、工单、消息、数据等统一规划管理的思路出发,构 建8中心。

配置中心:负责系统的所有配置信息的维护和管理。

应用中心:对各类微应用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微应用发布、权限 管理等。

工单中心:对各类业务工单的自然属性进行统一管理。

用户中心:对人员账号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角色管理、权限管理 等。

设备中心:对移动终端、终端外设等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监控中心:全业务口径数据聚合,对工单、终端、人员、微应用 等数据进行分析与监控。

消息中心:提供消息维护、消息提醒等功能的统一管理。 控制(处理)中心:对支撐前端微应用的各类微服务进行统一发布 和管理。

3. 3电力客户服务应用架构方案 (1)微服务架构设计方案

基于总体业务规划,为实现系统灵活可扩展,业务中台采用技术 先进、成熟的基J' Spring-Cloud的微服务架构,由微应用、微服 务、注册中心、配置中心、服务网关和服务监控组成。微应用提供 人

机交互界而,专注于用户体验;微服务为微应用提供服务,专注于业 务逻辑处理;注册中心提供微服务注册信息储存,实现微服务间解耦; 配置中心提供分布式环境下统一动态配置管理;服务网关为微服务提 供统一访问入口;服务监控提供微服务状态和调用链路监控。

(2)总体架构设计

基于微服务架构,电力客户服务应用总体架构划分为界而展示 层、服务接入层、服务层、数据存储层、业务系统层和基础资源层, 通过各层次系统组件间服务的承载关系,实现系统功能。

界面展示层:包括PC端的业务中台和终端设备上的APPo

服务接入层:提供服务请求的统一接入、协议转换、界而资源、 负载均衡等服务。

应用服务层:主要包括业务中台服务。

技术服务层:主要包括•服务注册/发现、服务网关、服务调度、 服务配置、熔断管理、服务监控、加密解密。

数据存储层:提供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缓存数据的存储 及服务,可以按需供应服务及横向扩展。

业务系统层:主要包括相关业务处理系统,如营销业务应用、用 电信息采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PMS)等。

基础资源层:主要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 4结语

综上所述,木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客户服务 应用构建方法,通过构建终端应用及业务中台,灵活响应外部业务需 求变

化,当出现新的业务需求时,可复用基础功能,独立开发新的微应 用,实现流程互通,数据共享。未来随着业务的不断融合、对数据的 深入挖掘,平台化的电力客户服务应用在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人员 绩效、业务拓展等方而对赋能企业创新也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