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铁路工务施工建设及安全管理

铁路工务施工建设及安全管理

来源:爱go旅游网
铁路工务施工建设及安全管理

摘 要

一直以来,铁路的施工现场都是多人进行施工作业,而有一部分维修或者施工作业要在晚上进行,但在此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管理无序甚至越级指挥的现象。为了防止和解决这种问题,应该实行逐级管理制度,让安全管理责任不单单只是一句口号。除此之外,要实行科学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管理,全面落实监督和考核等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工务部门的施工作业能够安全正常地进行。

关键词 :安全;工务施工;安全管理

第1章 前 言

1.1课题背景

在整个铁路系统之中,工务部门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层单位,而这个基层单位,承担着铁路线路上各类基础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为了保障列车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要对工务部门的各类施工建设维修工作进行系统地安全管理,为铁路运输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铁路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要保证这个大动脉能够畅通无阻,就得保证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为了工务施工能够进行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科学,连续,有效的预警提示检测反馈机制,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预防各种突发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2章 工务施工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信息化建设施工负责人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列车的运行速度越来越高,而施工负责人承担着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责任,若是施工负责人不加强学习安全管理的业务知识,引起安全责任意识淡化,从而导致工务施工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出现事故。通过一些业务知识考试不难发现,相关的工务负责人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更有甚者连安全管理职责和安全卡控的关键都很茫然。所以,为了保障千万拉旅客的生命安全,施工负责人要提高思想觉悟,自觉学习业务知识,而对于多次培训不合格的施工负责人,请求停职学习。

2.2 违法、违规现象依然存在

纵观这几年,为保证运输生产安全,铁路局虽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违法、违规施工的力度都在加强管理,但是违法、违规的现象还是无法彻底消除。通过调查,违法、违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点内施工点外干和施工作业范围超限等。其中,构成对行车安全威胁最大的是点内施工点外干,但如果施工单位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在安全防护方面和干部监管方面若是做得不周密,就会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第3章 加强工务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3.1 突出抓安全教育,引导职工安全作业的正确方向

在安全的管理中,要把各级领导、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的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要他们都明白自己的使命,勇于承担责任,把件件工作都去贯彻落实。

3.2 安全管理模式多元化,实现安全管理有序可控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文件中的电报种类繁多,尽管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内容主题往往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这往往使日常安全管理基本处于被动、不稳定的状态。严重的话会影响安全生产的持续发展,所以要加强学习,增强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3 规范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有序可控

对于工作不务实、不细致、不严格,不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使得干部违章指挥和职工违章作业的不良之风盛行,更有甚者会导致作业现场失控,若不进行严格的管理,会严重威胁到安全管理的持续进行。

第4章 建工务施工安全管理风险体系

4.1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一是要强化对安全风险的研判,通过对安全风险的科学管控和有效处理,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二是要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不符合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的情况;三是要对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安全风险点的动态状况,及时发现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关键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断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工务施工与铁路行车息息相关,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它的安全度既是管理水平和各种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乘客的根本需求,如何通过一些可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预防、减轻甚至消除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风险的出现,是确保铁路稳定发展的基础。

4.2 安全管理风险体系 4.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使风险估计评价更具效果及效率。铁路行车安全险因素识别的依据是铁路运输部门自的资料积累,这些资料一般都是已发生且后果严重的行车事故的总结。

4.2.2 风险估计

铁路行车的大风险和小风险进行了一系列的风险估计,确定出了哪些是相对不重要的风险、哪些是难以承担的风险和哪些是不能承担的风险,为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2.3风险应对

风险管理人员通过评估铁路交通安全的风险,对各种风险和潜在损失具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有必要从大量的风险应对策略中选择有效的策略,

找到具体有效的对策,并且努力将风险转化为机会,或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

4.2.4风险监控

及时或定期进行监测,识别是否出现新的危险因素和各类风险的风险发生率和损失程度是否有变化、风险措施是否适当,实施是否有效等。针对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例如改变风险应对措施,以确保风险管理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第5章 工务施工改革探索

5.1 准确定位

为了使铁路设备的质量能够均衡地提高,也为了使线路维修机械化能够普遍使用和实现巡养工区“零维修”的目的,工务部门将施工改革的核心由“养修合一”调整为“养修分开”。在维修和养护上,综合维修是作业的前提基础,所以,综合维修的健全和欠缺,始终影响着线路的保养和补修作业的简单或者复杂程度,所以解决好大机维修、小机队重点保养、工区临时补修之间的矛盾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线路维修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5.2 抓好职工技能培训 5.3.1 新设备操作

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设备,如:特种钢筋混凝土轨枕、跨区间的无缝线路和SC330无缝道岔等,就必须安排相应的培训进行不断地学习,在研究中总结经验,以便能更好地使用。

5.3.2 工种交叉培训

伴随着修制的改革,线桥合二为一,工种之间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工作上难免会不适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组织进行“交叉”培训,使铁路线路工和桥隧工掌握各种基本作业的内容和规范。另外,培训要突出重点和使用有效的原则,对工班长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使其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等一步的提升。

5.3健全机制

班组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全段工作有序开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被称为企业的“细胞”。在班组管理方面,应从生产、安全、质量、经营、民主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优化,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强化机制,让自控型班组得到更好地完善,建立健全机制。

第6章 结论

本文对铁路工务施工与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对铁路工务施工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要进行安全生产,就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强化检查监控制度,对安全的管理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把风险管理办法与工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构建安全风险体系,通过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丰富内涵,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刚.工务施工及安全管理[J].济南: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2] 杨德明.高速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4.

[3] 邢斌.浅析当前安全思想教育工作难点及对策[J].梧州:西江月,2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