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4年10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试卷及答案

2004年10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试卷及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2004年10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43年7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每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朱德 D王稼祥【】 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

A党的创立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D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5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是在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五大 D中共六大【】

61948年4月,毛泽东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的文章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新民主主义论》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7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A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合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8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A没收私有土地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私有财产 D没收民族资本【】 9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把主要精力用于 A发展党的组织 B发动工人运动 C领导农民运动 D开展军事斗争【】

10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1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 A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21946年8月,毛泽东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工农武装割据

C兵民是胜利之本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属于 A中间派 B顽固派 C左派 D右派【】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 A中国国民党 B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农工民主党【】 15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主体是 A无产阶级的联盟 B劳动者的联盟

C非劳动者的联盟 D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16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是 A孤立顽固势力 B争取顽固势力

C有理有利有节 D团结 — 批评 — 团结【】 17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章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18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 A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D莲花县工农兵政府【】

19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次以法律形式正式载入的文献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0为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是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营经济【】 21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和平赎买”的对象是 A个体农业 B个体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公私合营企业【】

22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A经销代销 B加工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23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了 A农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24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首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作为一个全面性的问题提出的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刘少奇【】 25新中国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厚古薄今 D厚今薄古【】

26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陈云【】

27中国共产党在进行自身建设时,主要反对的思想是

A修正主义思想 B小资产阶级思想 C资产阶级思想 D宗派主义思想【】

28毛泽东认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 A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B掌握思想教育 C团结一致的斗争精神 D加强党的纪律观念【】

29通过《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30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础是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D政治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新中国倡导的在国际关系中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E和平共处【】

3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E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3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 A不占有生产资料 B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C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坚决彻底 D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E人数虽少,但很集中,便于组织起来【】 3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指导方针是 A发展生产 B繁荣经济 C公私兼顾 D劳资两利 E综合平衡【】

35毛泽东提出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官兵一致原则 C军民一致原则 D独立自主原则 E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 3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是指 A地方实力派 B开明绅士 C大地主 D大资产阶级 E民族资产阶级【】

3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是 A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 B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E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38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兼顾 E土地国有【】

39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

A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 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40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要警惕党内可能产生的情绪是 A骄傲情绪 B以功臣自居的情绪 C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

D贪图享受、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 E急躁情绪【】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43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3分,共26分)

45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4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什么? 47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试卷完全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是王稼祥,注意与“刘少奇”区别 【答案】选D

2【解析】本题要和D项区分开,多记忆。 【答案】选C

3【解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与A项区分开。

【答案】选C

4【解析】五四运动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间是1919年。 【答案】选B 5【解析】略。 【答案】选B 6【解析】识记题。 【答案】选D

7【解析】这时期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体。 【答案】选A

8【解析】国营经济主要由没收官僚资本而来。 【答案】选B

9【解析】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和条件限制,当时主要精力是放在了发动工人运动上。 【答案】选B 10【解析】略。 【答案】选C

11【解析】本题识记,多记忆。 【答案】选C

12【解析】毛泽东把以美国为首的反动派说成是“纸老虎”。 【答案】选D

13【解析】这是由它的两面性决定的。 【答案】选A 14【解析】识记题。 【答案】选C

15【解析】本题考的是B、D两项,其中劳动者的联盟是最主要的。 【答案】选B

16【解析】这里指党对顽固派斗争的原则,要同总方针区分开来。 【答案】选C

17【解析】记识题,非常典型。 【答案】选A

18【解析】识记题。 【答案】选A 19【解析】略。 【答案】选B

20【解析】对官僚资本的没收,使国营资本成为我国新政府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答案】选D

21【解析】三大改造期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和平赎买”。 【答案】选C

22【解析】这里指的是高级形式,要与基本政策加以区别。 【答案】选D

23【解析】建国初期,效仿苏联,首先发展的是重工业。 【答案】选D 24【解析】略。 【答案】选C

25【解析】这里要区别于“古今中外”,记识。 【答案】选A

26【解析】本书唯一谈到陈云同志的理论,属典型。 【答案】选D

27【解析】党建工作中主要反对的是“小资”思想。 【答案】选B

28【解析】本题作答请参考30题。 【答案】选B

29【解析】识记题。 【答案】选D

30【解析】毛泽东理论的特点之一就是丰富的思想理论,在党建工作中亦如此。 【答案】选B 二、多选题

31【解析】这里考的是“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外交原则。多记忆。 【答案】选ABCDE

32【解析】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半封建”,紧扣题意。 【答案】选AE

33【解析】本题是指特殊优点,那就是仅由无产阶级拥有的优点。 【答案】选CDE 34【解析】识记题。 【答案】选ABCD

35【解析】这里考的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的内容。 【答案】选BCE

36【解析】C、D两项是顽固派。 【答案】选ABE

37【解析】本题亦可考为简答题,多看多记共“五个有利于”。 【答案】选ABCDE 38【解析】识记题。 【答案】选ABC

39【解析】这里指“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为是非标准”,而邓小平有“初级阶段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前者是“两个有利于”后者是我们常说的“三个有利

于”,不要相混淆。 【答案】选BE 40【解析】识记题。 【答案】选ABCD 三、简答题

41【解析】本题较易,经常考为选择题,两个原则是分别对待贫农和中农的态度。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42【解析】两个方面的条件,即“土地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农民。 【答案】一是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二是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水平。

43【解析】这里考的是“一化三改”,别忘了阐述“一化” 与“三改”之间的联系。 【答案】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44【解析】这里要先说“三大法宝”,再谈相互联系。

【答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

45【解析】这里主要从三方面来思考,一是对毛泽东的思想应从整体上掌握,二是借鉴毛泽东的晚年过错,三是看到发展 —— 邓小平理论。

【答案】第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绝不能用毛泽东

的个别观点、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要着重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二,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分开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明显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第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但是,毛泽东思想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6【解析】本题是历年来少有的重题现象,这也告诉大家不要认为前面刚考的题目就不用再重视了。请参照2004年上半年原题作答:

【答案】第一,它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能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它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保证国家权力统一,又使国家机关分工合作,既保证了中央集中领导,又能发挥地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它有利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第四,它采取协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47【解析】从①标志摆脱“苏联模式”②这一探索经验的指导作用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形成提供了思想材料三方面论述。

【答案】第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

第二,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起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第三,这一探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