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历史《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的是 ( ) A.君主立宪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主权在民 D.三权分立

2.1954年,某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存在,其职能是( ) A.代行人大职能 C.最高立法机构

B.最高权力机关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3.194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聚听广播,共迎伟大时刻,这一历史时刻是( ) A.开国大典 C.粉碎“四人帮” 4.“洪宪元年”是(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通过在革命根据地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等政策,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以上做法共同体现出的历史经验是( ) A.坚持人民至上 C.坚持胸怀天下

B.坚持独立自主 D.坚持敢于斗争

6.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曾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下列不属于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成就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村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的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一规定体现( ) A.主权在民原则

B.责任内阁制确立 C.三权分立原则 D.政党政治的尝试

8.唐宋以来,中国古代继承案件审理便遵循一个基本规则,即“以宗祧继承为主,以诸子均分原则为辅”。民国初年法律遵循的是新式“私有财产神圣”的精神,将继承人看作为“有继承权的人”,更多强调的是一

第 1 页 共 4 页

种继承的权利。这种变化( ) A.表明宗族的社会影响力弱化 C.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主义观念

B.反映出司法领域向近代化迈进 D.增强了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

9.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召开,对《训政纲领》予以确认;1931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在法律上对训政时期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规定。1938年,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日建国纲领》,宣称“宪法实施之准备”,并推举蒋介石担任国民党总裁。这说明国民党( ) A.推动训政向宪政过渡 C.重视训政的法治建设

B.利用训政行一党专政 D.有意拖延训政的时间

二、填空题

10.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11月成立____,制定了宪法大纲等法令。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____,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11.再造共和(共产党): 前提:新民主革命成功;

①协商开会、建立新政府: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召开新中国人民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制定新中国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构建新政权“一根三基”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

12.北洋军阀时期政治制度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制,而非君主立宪制,故A项符合题意;主权在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三权分立等均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BCD均不符题意,排除。 2.D

【详解】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不再兼行人大职能,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D正确;1954年之后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能,排除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政

第 2 页 共 4 页

协没有立法职能,全国人大具有立法职能,排除C。 3.A

【详解】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的一声庄严宣告,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选择A;过渡时期总路线是1953年公布的,排除B;1976年粉碎“四人帮”,排除C;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 4.D

【详解】洪宪为袁世凯所创中华帝国年号,袁世凯1915年12月25日宣布第二年改元“洪宪”,故“洪宪元年”是1916年,故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D,排除ABC。 5.A

【详解】依据材料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等政策,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可以看出中共采取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独立自主,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胸怀天下,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为人民服务,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村民自治”的提法始见于1982年我国修订颁布的《宪法》第111条,由此说明村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的实践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发展完善的,C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可以弹劾临时大总统,“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B项正确;主权在民原则强调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三权分立原则将立法、行政和司法分为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机关独立行使的学说和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党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唐宋以来,中国古代继承案件审理便遵循一个基本规则,即‘以宗祧继承为主,以诸子均分原则为辅’。民国初年法律遵循的是新式‘私有财产神圣’的精神,将继承人看作为‘有继承权的人’,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继承的权利。”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受宗法观念影响较大,家庭家族观念强,财产继承以宗祧继承为主,以诸子均分原则为辅;而民国初年,法律遵循体现的是新式“私有财产神圣”的精神,维护继承权,可见反映出司法领域向近代化迈进,B项正确;这种变化并非表明宗族的社会影响力弱化,当今宗法观念的遗存仍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司法领域向近代化迈进,而非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主义观念,排除C项;从材料所述中无法得出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在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

第 3 页 共 4 页

9.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1928年起国民党开始实施训政到 1938年国民党准备实施宪政,都是国民党一党实施执行,反映了国民党利用训政强化一党专政,B项正确;国民党实施一党专政,违背宪政原则,不能得出国民党推动训政向宪政过渡,排除A项;国民党用法律来保障一党专政,排除C项;材料反映国民党已经开始训政,排除D项。故选B项。

1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详解】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等法令。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11. 新政协; 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1954一届人大; 1954年宪法;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协商开会、建立新政府的表现是召开新政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召开新中国人民国会的表现是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新中国宪法的表现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1954年宪法;构建新政权“一根三基”的表现是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2.【答案】混乱的政治格局: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帝制之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混乱的政治格局: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帝制之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