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洋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1期

摘要:目的 对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60例,采用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养胃冲剂、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治疗,给予研究组中医分阶段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中医阶段性治疗的研究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医分阶段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分阶段;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

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旋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1]。所以,对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行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为界内相关人士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3:17;患者年龄在25~60岁,平均年龄为(43±1.26)岁;患者病程为0.6~11年,平均病程为(5±1.23)年,给予对照组养胃冲剂、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5:15;患者年龄在25~59岁,平均年龄为(43±1.45)岁;患者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为(5±1.23)年;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中医分阶段治疗,第一阶段第1~15d给予化湿理气汤,1剂/d;第二阶段第16~90d给予健脾和胃汤,1剂/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以及排除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并经检测确定其为阳性,且均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胃癌、肝硬化、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排除有明显胃出血、血液病的患者;排除其他明显脏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1.3方法 给予对照组养胃冲剂、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治疗,3次/d,3包/次养胃冲剂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在治疗前2个月,为患者连用4次/d,0.5g/次的羟氨苄青霉素胶囊。给予研究组中医分阶段治疗,第一阶段第1~15d给予化湿理气汤,1剂/d,其中包括有藿香、厚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枳壳、陈皮、香附、槟榔、黄芩、海螵蛸各9g,12g苍术,黄连6g,大黄、豆蔻各4.5g,吴茱萸3g,将其混合用水煎,连续治疗15d;第二阶段(第16~90d)给予健脾和胃汤,1剂/d,其中包括有:党参、白术、半夏各12g,茯苓、陈皮、木香、佛手各9g,甘草、砂仁各4.5g,白花蛇舌草、菝葜各30g,石见穿、谷芽各15g,将其混合用水煎,连续服用75d,连续治疗3个月,3个月为1个疗程。

1.4评定标准 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从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等四个方面对患者治疗的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治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正常均消失,胃镜检查活动性炎症消失,幽门螺杆菌彻底消失;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正常均消失,经胃镜检查后,胃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明显好转,幽门螺杆菌呈现阴性;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胃镜检查粘膜病变缩小50%以上,炎症有所好转,幽门螺杆菌呈现为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查黏膜炎症无好转,幽门螺杆菌仍阳性。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处理和分析,一般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两组疗效对照中,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3.33%,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组例数×100%;表中,*表示与对照组,P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伴发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伴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等症状。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X线检查一般有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在我国有50%~80%患者在胃黏膜中可找到幽门螺杆菌[2]。

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胃炎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因此,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从慢性浅表性胃炎开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应坚持治疗;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胃酸增高可用PPI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症状较轻者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3]。

自古以来,中医治疗较为重视调和患者的脾胃,有关学者认为,脾属土,是气血生化的源泉,并且具有脾统四脏的说法。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胀、反酸等。因此,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应以健脾益气、温中止痛为主,本次研究采用中医阶段治疗,第一阶段采用藿香、厚朴、枳壳、陈皮、香附、槟榔、黄芩、海螵蛸、苍术、黄连、大黄、豆蔻、吴茱萸,将其混合用水煎;第二阶段采用党参、白术、半夏、茯苓、陈皮、木香、佛手各、甘草、砂仁、白花蛇舌草、菝葜、石见穿、谷芽,将其混合用水煎等,有效抑制患者的细菌感染,调节患者的免疫力,预防机体的感染,达到益气补中、健脾祛寒的作用,有效抑制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滋生[4]。

本次研究表明,两组疗效对照中,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3.3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医分阶段治疗的疗效较为确切,能够有效的抑制患者机体受到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运红.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Hp阳性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 [2]李炜.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对照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 [3]李金臣.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

[4]唐大军.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30例[J].报道·临证经验,2013. 编辑/王海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