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二届三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建诤言勇监督发挥党派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民革省委
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中共中央赋予各民主党派的重要使命,也是各民主党派首次担当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进行专项监督的历史重任,开拓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工作的新局面,也彰显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按照中共省委的部署,民革省委负责哈尔滨市所辖9县3区163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对此,民革省委创新确立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即充分发挥民革省直和哈尔滨共54个支部,2400多名民革党员的优势和力量,深入到163个脱贫攻坚对口贫困村,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截至目前,已陆续组织700余名民革党员深入到163个贫困村、700余户,形成相关报告50余篇,反映梳理问题
议,制定整改方案,分解整改事项,并将整改结果及时反馈给民革省委。民革省委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随着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各地努力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工作路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有许多共性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是“坐等脱贫”现象普遍,“造血”能力弱。二是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基层存在认识偏差。三是扶贫产业支撑不足,低端化同质化问题突出。四是扶贫干部条件艰苦,工作任务繁重,缺乏激励和容错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扶贫质量,有效防止返贫,建议要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正面引导和负面倒逼相结合,坚持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将建档立卡户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激发贫
困群众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要加强政策宣传,化解潜在社会矛盾。针对群众重点存在疑虑的政策和热点问题,统一组织宣讲培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向广大群众讲清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和举措,树立致富榜样,营造脱贫氛围。要注重顶层设计,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将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有机结合,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加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开发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比较优势,从中长期的角度做好扶贫产业的选择和布局。要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干部工作活力。可以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拓宽扶贫干部晋升渠道,提高经济待遇,对表现优异的扶贫干部评奖记功。同时,引入容错纠错机制,科学规划对扶贫工作的考核办法,保护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100多个,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其中,延寿县和五常市针对民革省委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建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民建省委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是缩小农村贫富差距的重要平台。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达9.6万,农民
创业总投资4577.5亿元,带动农民就业318.7万人,为全省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明显的生产组织优势和经济带动优势,是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重要载体。
民建省委在调研中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困户对于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还不够高,一家一户几亩土地仅能解决贫困户的生活问题;贫
69
活力2019|1
困户大多愿意自己耕种土地,对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没有正确认识。乡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特别适合大农机作业,大规模耕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乡村两级没有充分意识到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来村集体积累的增加、基层组织话语权的加大、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的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自身发展壮大的办法还不够多,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应更多地鼓励支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普遍存在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和管理能力亟需提升的问题。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议一是各
级各类帮扶组织要促进贫困户积极向上意识的觉醒。扶贫先扶志,各级各类帮扶组织要以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理念,引导其带地入社或将土地交由专业合作社托管或适时进行土地流转,促进贫困户手中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增值,在农忙时节还可以出人力到合作社打工,双份或三份收入对于贫困家庭是很好的经济保障。二是乡村两级主导合作社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户永久脱贫。乡村两级要充分认识合作社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作用,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模式促进贫困户根本脱贫,村集体主导合作社,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并提高流转金,与种植主体签订合同,要求最低承包价并先付租金,用工优先雇用本村贫困户,并帮助
争取农业保险。三是政府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除农机补贴、土地补贴外,建议政府按照耕种土地数量给予合作社专项耕种规模补贴,尤其是接纳贫困户入社的合作社,可以整合国家扶贫资源,把扶持政策作为扶贫基金让贫困户参与分红,再吸纳贫困户的自有资源,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四是金融机构要创新扶贫贷款模式,通过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金融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在金融机构与贫困户之间架起金融桥梁,引导贫困户与银行建立利益联结,利用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万元小额扶贫贷款作为股金入股合作社,贫困户将参与入股分红,合作社取得金融支持,以贫困户名义贷款,贫困户获得贷款利息红金。
发挥教育智志兼扶功能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九三学社省委
教育扶贫,是九三学社省委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的重点工作。通过帮扶并监督绥化市望奎县、海林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九莲助学”“九长助学”活动,走访贫困学生家庭,到有关单位部门了解情况,与基层干部座谈,总结全省九三社员反馈的信息等一系列的调研、帮扶和监督活动,我们认为,“提高扶贫质量,有效防止返贫”,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就必须更好地实施教育扶贫。
首先,教育扶贫是最受贫困群众欢迎的帮扶方式,旨在挖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教育扶
贫,应成为优先重视并重点打造的一种长效脱贫方式。其次,教育扶贫是根除致贫病根的最有效方法。从致贫原因来看,因年老失能、结婚攀比、疾病治疗不当、跟风投资、失去赡养致贫……尽管各有各的不幸,但几乎所有的贫困都与教育的不足密切相关;从脱贫实例来看,因学技能就业、儿女成才反哺、创业致富、科学治疗康复脱贫……所有的脱贫都与良好的教育密切相关。第三,教育扶贫是引导自主脱贫的最佳方式,要实现“人穷志不短”,就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扶智”与“扶志”的双重功效,激发内
生动力。
尽管我省教育扶贫成效显著,但还有一些现象不容忽视:一是简单化,把教育扶贫简单理解为捐资助学,不详细了解贫困家庭状况,不发挥学校和老师的监督作用;没有注意到先进设备无人会用而闲置、弃置的问题;没有关注培训后提升增收能力的问题。二是片面化,把教育扶贫局限于未成年学生。三是短视化,把教育扶贫当作阶段性措施,没有看到城乡间在师资水平、管理理念和教学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
更好地推进教育扶贫,就要肯
活力2019|1
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