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英 2009.5
“喂食”是适宜托班年龄阶段游戏的一个区角活动内容。以下是我在孩子“喂食”游戏中进行的观察指导。
开学初不少孩子在进餐时不太会使用调羹,不少孩子是用手一把抓着调羹摇摇晃晃地才能送到嘴里,有时会溅出来弄的身上一塌糊涂。
我们及时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给家人喂食”内容。通过宝宝感亲切的家人形象吸引幼儿主动来喂食。宝宝将云豆、蚕豆、红枣送入家人肚的子里。在送的过程中看到了食物滑落过程有趣而又新奇,激发了宝宝的兴趣。
在玩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孩子有能力差异,能力强的孩子很容易舀起圆圆的食物。有的宝宝还需要另外一只手来帮助。因此教师在材料上提供的调羹大小不一从而满足不同宝宝的需要。有效地提高了小小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使幼儿手部的小肌肉得到发展。同时让宝宝与家人进行语言交流,增加情趣,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
一段时间后幼儿通过舀、送等不断重复的动作后,手部动作的协调性逐步加强。我们由先前投放的现增加了难度,投放“给动物宝宝喂饼干”,喂的饼干形状也有不同。
我们在材料提供时考虑到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既不能让孩子操作起来太容易,也不能让孩子感到太难而放弃,而是用各种方式帮助幼儿构建发展的阶梯。
在娃娃家游戏中我们注意到有些宝宝喜欢给娃娃家的娃娃喂面条,给娃娃做饭吃,还模仿成人给小孩喂饭的样子边说边喂非常真实有趣。
因此我们创设了“给小牛吃草”的情景,即在橱柜上贴上大嘴巴的小牛,让幼儿撕细细的青草送给小牛吃。通过这样一个情景的创设,既让孩子练习了撕的动作,又培养了孩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
通过各种变换花样的学习后,宝宝舀的技能越来越熟练,老师考虑在此基础上能否再发展孩子的一些其他技能如“撕、团、切”,把舀和切、团、捏等一些技能结合在一起,来发展协调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又创设了形象有趣的“给瓶宝宝吃糖果”内容。如:给瓶宝宝吃糖果先要将绉纸团成圆形再送给它吃,还有切豆腐干、切黄瓜等等。根据宝宝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要完成的事情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现在孩子对喂食这个游戏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在材料上不断变化,在要求上逐步递进,将认知的能力步步提高,在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将活动的目标要求自然渗透在每个活动环节中,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