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必然回归
张国钧
(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20世纪,现代哲学普遍转向生活世界,这绝不是哲学史上的偶然现象,实质上是哲学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这既是由哲学内在发展的逻辑所决定的,同时又需要一定适宜的时代发展条件来使之现实地展开。
关键词:生活世界;哲学危机;生存矛盾;人性回归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06-0053-03
一、哲学自身逻辑发展的需要:走出传统哲学的危机
传统哲学由于执行纯思的哲学理路,导致其自身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而现代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则是为了解除这一危机。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传统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其主旨就是把哲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为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体问题,而且传统哲学在对这种世界本质虚幻的理解和追求中,将整个世界二重化为超验和现象两个世界,超验世界是具有本真和至善性质的实体世界,是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之外或之上的某种支配原则或至上的作用力量。传统哲学所构建的这个本体世界,虽然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们试图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生存论渴望,但它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和追求毕竟是以否定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和使人失去整个现实生活为代价的。也就是说,传统哲学一方面试图从现实生活世界出发获得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全面反省和本质理解,但另一方面它又企图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观念建构,来为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提供某种绝对的价值理念。而且正是在构建这种绝对价值理念的过程中,导致了其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漠视和遮蔽,最终使传统哲学变成了僵死的教条。也就是说,传统哲学由于其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遗忘,已经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要克服传统哲学的这种缺陷,摆脱危机,唯一的途径就是使哲学从彼岸的天国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由“天上”回到“人间”。现代哲学之所以要重新转向生活世界,就是在对传统哲学存在合法性危机反思的同时,力图使传统哲学所遮蔽的生活世界之根重新得到显现和澄明,从而使现代哲学真正成为参与生活世界的某种创造与发展的现实力量。
其次,从思维方式来看,任何一种哲学思维方式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传统哲学在形成本质主义世界观的同时,也相应形成了科学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主要的特点和弊端在于:第一,把哲学看做是研究普遍规律的“科学之科学”。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是自在存在的物理世界,人作为世界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T2007)。
作者简介:张国钧,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当代哲学与社会发展。
54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哲学理论
之外的旁观者,想要把握这个世界,就要尽可能地排除一切主观的、偶然的因素,纯粹客观地认识宇
宙自然本身的本质和规律。这样一来,哲学就变成了高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第一科学,其主旨就是要把握世界的本原和文化的基础。可是,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日益成熟和迅速发展,留给哲学的“地盘”却越来越小,哲学在不断地退让和被驱逐的过程中,经受着是否继续存在下去的盘诘和拷问,很显然,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已经走向了末路。第二,追崇终极世界,鄙视现实世界。传统哲学是以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现实生活世界的,即认为现实世界是暂时的,没有深度的、转瞬即变的现象存在,而彼岸世界则是终极的、绝对的和永恒的“本体”存在。这必然导致传统哲学在对世界本质的热烈探寻和追问的同时,要对人们当下的生活世界,采取漠不关心或者是轻视的态度。第三,对“人”的认识停留在认识“物”的水平上。传统哲学以认识“物”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人,根本无法真正理解人的生存特性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丰富性。科学思维方式固然有其严格的适用范围,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根本无法解决人生的意义问题、信仰问题、道德问题和情感问题。
总之,无论是从研究对象,还是从思维方式上来看,传统哲学都是以哲学与人的生活分离、遗忘现实生活世界为主要特征的。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遗忘生活的传统哲学不仅会歪曲地反映生活,还会在理论上陷入困难和危机。因为“哲学若不能观照生活,生活必将哲学边缘化,甚至抛弃‘哲学’,
①。当然,传统哲学的这种危机并不意味着整个哲学本身的终这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与命运”结,而是特指传统哲学存在方式的终结,也就是说,当传统哲学走到终点之时,必然会内在地要求产生新的哲学范式———现代哲学。而正是在超越传统哲学的根本质变过程中,现代哲学获得了其独有的精神特质和存在的合法性———现代哲学彻底扬弃了传统哲学只关注物质世界的痼疾,开始聚焦和审视人和人的生存,使“生活世界”得以重新澄明。
二、人类生存发展的迫求:当代人类生存矛盾解决的自觉担当
众所周知,哲学没有永恒不变的主题,哲学从来就不是传统哲学所自诩的那种自足的封闭系统,它总是先行存在于对人的生存活动和生存状态的领悟之中,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推动哲学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代哲学之所以能够直接地把人的生活作为主题和研究对象,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绝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体现了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方文明在传统哲学发展理论的支配下,经过几个世纪的高歌猛进,带来了科技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昌盛,但同时也使得人类发展的价值危机与生存危机得以进一步暴露出来。当代人类的生活世界已经不再是一个天然合理的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如此地紧张而脆弱,人类再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生活在高度的警戒与恐惧之中:首先,被科学技术所全面征服、掠夺和榨取的自然界,已经千疮百孔,如今已无法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与更新,所形成的各种全球性灾难,已经开始让人类自食其果;其次,被资本的逻辑所支配的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单纯地功利化和互为工具化。尤其是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盛行,使人们在及时行乐的物质追求中更进一步地转向道德沦丧、精神萎靡和信仰缺失的各种困惑之中,这一切都证明了人类生活世界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危机之中,即我们时刻生活在悖论和困惑的状态中。而且当前我们所面临着的生存矛盾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殊性和复杂性:其一,矛盾的广度。目前人类的各种生存矛盾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文化生活的领域中,都大量地充斥着各种异化和矛盾的现象,整个人类世界仿佛置于一种全面的困境之中。其二,矛盾的深度。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生存矛盾和生存危机,就其复杂性和尖锐性而言,是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大量的矛盾都是历史上长期积累而形成的,都是令人难以解决的。其三,矛盾的属人性。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矛盾,
①杨楹、张禹东:《哲学的生活归宿———对“发展与繁荣哲学”的反思与追问》,《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论现代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必然回归55
已由传统的人与自然界的矛盾,转换到人同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自然世界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和越来越深的程度上转化为属人世界,即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已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人类完全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当中。也可以说,这种内源于人类实践———改造世界所形成的矛盾,是我们自己亲手造成的,它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
而且上述这些矛盾,单靠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又是无法解决的。也就是说,人类要想真正走出目前的生存困境,只能是从哲学的总体上来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理念。而现代哲学的诞生,就是要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生存危机,把关怀人的生存价值作为自己重要的追求目标,承担起解决人类困境的历史使命,自觉地克服人同自身、自然和社会的矛盾,进而建构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和谐和理想的生活世界。这实质上也说明了,人类的生存矛盾推动了现代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各种现实问题的逼迫下,返回到“生活世界”之中的现代哲学必然要应运而生。
三、“人”之作用的凸显:哲学的人学化回归 从古至今,人的问题始终是哲学家进行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根基,既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哲学的永恒问题。在古代,由于哲学扮演着百科全书式的角色,哲学家的思考重心主要还在探求宇宙之谜上,人的问题往往被纳入到宇宙的问题之中,“人事”和“天事”常常被搅和在一起,对人的揭示主要还停留在自发的猜想阶段。而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开始增强,近代哲学开始从中世纪的对“人性”的压抑转变成了对主体的大力弘扬,人们开始从各种具体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角度来探索人性之谜。虽然说近代哲学在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上,与古代哲学相比实现了大跨度的进步,但近代哲学由于受科学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还停留在物质、生物和心理的层面上,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还需要进一步地提升和完善。只有到了现代,哲学才开始收缩自己的研究范围,将目光专注于具体的人性问题上。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人所生活的世界已逐渐失去了自发的演变性,而是更多地加入了人为的控制力量,人们不断地使自然的运行规律与人的意志和愿望达成统一,创造出在完全自然条件下不能产生的各种事物。也就是说,自然界虽然在最一般的存在意义上还保持着对人的优先基础和前提地位,但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和创造的历史,已经生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自然界的新质的世界,在这个“人造”的世界里,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而这一切,都引起了现代哲学对人之主体力量的关注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也使现代哲学由研究存在而转向研究人自身,由贬抑人走向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弘扬和对人之自由、个性的推崇。
很显然,现代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质上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向人自身的回归,是对人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实现的更加关注与彰显,其目的就是把一切属于人的内容和意义都归还于人,使传统哲学所遮蔽的人性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澄明。所以,人们又常常把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称之为是一种“人学化”的回归。这是因为,当哲学家把人的问题放在哲学思考的中心位置的时候,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人学。而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一旦提升为人学后,它就不可能再偏离“人”去研究物质世界,而是永远都站在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生活世界”。而且体现“人学”内涵的现代哲学将比任何时期的哲学对“生活世界”的感受都会更加细腻,对人的自我反省也会更加敏锐。这也意味着,现代哲学借助人学能够直接突破传统哲学的迷雾,在向“人性”之谜和“生活世界”的纵深探索中,显示出巨大的理论潜力,从而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构建出更为扎实、宽广和高远的思想平台。
责任编辑:马 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