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花解语”:有个“解语花”的典故——唐明皇举行宴会,太液池盛开千叶白莲花,美丽如画如诗,众人都在赞赏。唐明皇说,莲花再美,只是生物,没有灵的,我有一朵有灵的、能解人意的、极富诗意的花,那才是最美的,她叫“解语花”。一边说,一边手指杨贵妃。众呼万岁。曹雪芹用这典故来譬喻花袭人对宝玉的规劝。花,即花袭人,解语,善解人意的言语。(按:韦庄《清平乐》有“云解有情花解语”句,写女子说话时像花一样的美。)
贾宝玉到他的贴身丫头花袭人家中玩,受到的待遇。回到怡红园后,在月白风清的良夜,花袭人用温存的感情亲切的言语规劝宝玉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内容虽然是说花袭人劝说贾宝玉走正路的。但我们不妨用断章取义之法来欣赏这个标题,就会产生与“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样的感受,同是爱情的一种高层意境。
“玉生香”,指林黛玉身上有天生的香。这香,让宝玉闻到后,“醉魂酥骨”。是啊,这四字亏作者想得出!必有亲身体验。 黛玉的香与宝钗的香,恰成鲜明的对照:
黛玉的香是天生的香,自然的香,是暖香;宝钗的香是吞了冷香丸后所产生的香,有浓厚的人为要素,是冷香。
宝玉闻黛玉的香与闻宝钗的香,又是鲜明的对照:
宝玉和宝钗的接近是出于理智的需要,是宝钗为了要让宝玉识她的金锁,为了追求“金玉良缘”,达到婚姻之目的。二人既相接近,又有距离,且有莺儿夹在其中。宝玉闻宝钗体香时的姿势是“与宝钗就近”,感觉是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这香虽甜,却是凉森森寒气逼人。这说明,宝玉闻宝钗之香是一般的异性相吸,甜中有不甚愉快之感。
宝玉和黛玉的接近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是天趣地在一起,是亚当夏娃式的谈情说爱,是童真的嬉耍,是爱的磁力在吸引他和她的相触,是灵与灵的相撞。作者在这里特别写了这样的一笔:宝玉讲的故事:小耗为了偷得香芋,摇身一变,将自己变成了香芋,滚在香芋堆里……——这又是神来之笔。香芋,就是带天然体香的黛玉。小耗,故事中虽是黛玉,却不妨当是宝玉。宝玉闻黛玉之香,已将自身融进了黛玉的香里,二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宝玉闻黛玉体香时的姿势是,黛玉欠身凑近前来,二人面面相对,亲热异常,其感觉是“只闻得一股幽香,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很明显,宝玉闻黛玉之香,是天趣之乐,是陶醉,是销魂,是忘乎所以,是爱情的享受。——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这是爱的诗,这是生命的诗中的最高乐趣。意绵绵,是二人的情意深长,缠绵,无限;静日,是这个空间和时间只属于她和他,周围什么也不存在;玉生香,这玉,是双关,既指黛玉,也含爱和珍贵的意思,这香是从珍贵的圣体上生发出来的。
莎士比亚说,时间在情人间的相聚中,是以最高速度进行的。正当宝黛在这只属于他和她的时间里情意绵绵之时,宝钗突然闯了来。好煞风景啊!
贤惠的袭人很温柔,规劝宝玉走正道,而宝玉偏偏爱闻黛玉身上的香,而宝玉闻香的时间却又是这样的短。唯其短,更显得无比地珍贵。《红楼梦》啊!
当代作家文少有小说《女人香》:一位名叫水柔的大学女生,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香味,似兰花香,又似婴儿的肉香,有微微的甜味。她的这种异香几乎人人都闻不到,就是她的最亲密的恋人G君也充鼻不闻,却为她的一位同学男生所闻到。这位男生闻着水柔的体香,如雨后青草地,如晨曦的甘露,如夏日的海滩,如午夜的昙花,简直是令他醉魂酥骨。他和她不同系,原先是根本不认识的。为了探寻她的这种体香的秘密,他费尽心机,跟踪她,追求她,要弄清她的体香的原因。在小说的结尾,作者玩了一个花招,说是因为用了北美洲的圣卢西亚产的“女人”牌沐浴露的缘故。而真正的秘密并不在此。因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种香味应当是所有接近水柔的人都可以闻到的;而实际上,不但水柔周围的任何人闻不到此香,就连赠送给水柔这种沐浴露的恋人G君也从未闻到过,而只有这位男生能独享此福。正如水柔对这位男生所说:“我身上的香,只有你才能闻得出来。”
当代小说《女人香》,是本文和《第八回:闻香识女人》观点的有力佐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