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质量通病、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企业转型升级和行业健康发展。在我国,电力工程质量问题集中表现为质量管理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方面问题。质量管理经历了传统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1992年,丹麦学者LaurisKoskel将精益生产的理论应用到建筑业,首次提出“精益建造”概念,自此精益管理在英、美、芬兰、丹麦等国工程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这也标志着国际上工程质量管理进入了精益管理的新阶段。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主管部门倡导的质量提升行动和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借鉴精益管理理论,按照国家、行业的最新要求,提出电力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为推动工程质量由“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型及新时代电力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具体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控制;输电线路;杆塔;架线 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作为满足人们对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安全稳定需求。然而,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管控意识不高、线路遭到破坏以及线路占地等问题。要想对输电线路的质量效果进行控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强化质控措施运用的科学有效性。这样一来,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就能以可持续状态作用于实践,以推动所处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故而,工程建设者应将此作为重点科研对象,来强化电力系统服务于所处现代化建设环境的能力。 1研究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必须注重每个细节的质量控制,以应对市场环境多元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影响。然而,在电力工程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输电线路的质量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这就在降低了电力系统运行使用的安全可靠性。为此,为满足人们对电力工程建设使用所提出的需求,相关建设者应对电力工程施工中输电线路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以在明确局限的基础上,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适用性调整与针对性改进。这样一来,电力工程中的输电线路就能以可持续状态作用于实践,进而推动所处区域电力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故而,工程建设者应将可能出现的输电线路质量控制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以提升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效果。
2我国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电力工程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指出,要把坚决落实战略部署、服务打赢“三大攻坚战”贯穿始终,把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始终,把积极探索和实践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把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贯穿始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要切实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网架支撑,为把南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出重大贡献。当前国家经济调整和能源结构转型步伐加快,但建设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工程质量面临诸多挑战。2015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专项监管报告》,列举主要存在的问题,具体如图1所示。资料显示,在专项监管督查所检查的81个工程项目中,共发现问题935例。其中:质量管理行为方面问题477例,占比51.02%;工程实体质量方面问题458例,占比48.98%。研究发现,以精益管
理为抓手,促进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无疑是解决我国电力工程质量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
3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1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
(1)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者应对输电线路的施工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将最具科学合理性的施工备选方案作用于实践。此过程,质量控制人员需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最具合理性的施工图纸。对最终确定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以保证图纸与实际建设情况一致,进而提高施工图纸的适用性与准确性。(2)针对输电线路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问题,先要提升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即加大质量检查力度,来提高线路整体的建设质量。只有人员的管控意识提升上来,就将可能出现的问题防于未然。在经济方面,效益目标的实现,要求严格执行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要求的经费预算。此外,还要加强输电线路安全性方面的社区教育,以规避恶意破坏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占地面积所带来的影响,应从制度与管理两个方面入手,以保证各项施工环节协调有序进行,进而避免与周边居民发生冲突,进而缩短电力输电线路的施工期限。 3.2杆塔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的杆塔施工过程,应在满足运输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镀锌角钢和钢管作为杆塔材料。此外,还应结合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杆塔组立形式进行规划设计,以提高杆塔的质量与有效性。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的杆塔选型,有两种选择,即耐张型与直线型。对于杆塔的防雷与防污工作,应再一个良好施工环境的情况下,降低雷电损坏与杂物堵塞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杆塔的刚度与强度,以将作用稳定性控制在既定范围内。 3.3架线质量控制
作为架线的主要形式,张力展放与拖地展放,相关建设者应从经济性角度出发,选用张力架线。这里的张力放线,就是根据牵引机械来控制底线张力,进而对交叉物的安全性进行有效控制。此过程,相关首先应选用较大直径的滑轮作为放线滑车的滑轮,即直径应是导线的10倍以上。其次,对于挂线侧的耐张塔部位,应控制尾线余度,即通过合理预留来强化控制效果。再次,紧线操作过程,应保证基础混凝土达到100%强度,铁塔螺栓全部紧固到位,地脚螺栓和垫片紧固好;最后,还应对耐张塔张方向进行反向临时拉线锚线,即通过设置临时拉线来避免位移或是杆塔受力过度等现象出现。 3.4光缆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光线本身不会引雷但仍含有金属,因此,相关人员就可对光线避雷进行控制。实际施工过程,还应做好准备工作。如,准备好施工器械、材料以及资料等,来确定设备操作说明与故障检修方法,以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如,在架设光缆前,应保证光纤技术性能,即通过测试每台设备的性能来确保实际生产使用的效果价值。
3.5结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控制
经分析证实,由于地区与时间带来的土壤电阻率差异,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应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人工接地装置与雷电防御接地装置配置。这里的接地作业过程,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如接地引下线与铁塔自然接地方式,来将接地深度控制在规范标准范围内。此外,还可采用水平摆设接地装置。但对于居民楼较多的地区,则应采用环绕杆塔方式的闭合成环形来进行防护。而高土壤电阻率区域,则可采用相应的调整方式来进行接地装置的安装。因而,电力工程施工采用
的输电线路质量措施,应结合实际情况来提高架线、杆塔以及光缆施工的质量效果。 结语
全面推行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借鉴精益管理模式,着力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加速质量管理领域的融合和整合,对于全面落实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工程项目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进而推动电力建设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对新时期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9(02):178.
[2]查家骏.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01):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