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结构上看,语言是音义结合体 2现代汉语(“现代汉语” 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3、声调: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5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6什么是词: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 7基本词汇特点:1、稳固性2、能产性3、全民性 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9、声母的分类:按其发音是声带是否震动,可分为清音(声带不震动)和浊音(声带震动)。P54页—55页。 10句型: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给句子分出的类。 11汉语从性质上说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12、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代表一定意义的、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的语言单位。) 13.语法可分为词法和句法。 14、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15、现代汉语中划分词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语法功能。 16、主语的语义类型指主语与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之间的语义关系。 17、辞格的综合运用辞格的综合运用,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三种形式。
名词解释
1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构成的词。
3句类(按照句子的语气分出的类。按照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去、祈使句、感叹句。) 4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5顶真,是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下一句的起头,前后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又叫联珠。
6引申义:是引申发展开出来的意义。(根据词义的相关性划分)
7、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根据词义的相似性划分) 8、错综:为了避免语言呆板和单调,特意是字面更换,结构参差,这就叫错综
9、仿词:更换现成的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词,以适应修辞的需要,这就是仿词
10、飞白:飞白就是为了表达上的特殊需要,故意将读错或写错的字(也叫白字或别字)如实记录下来,是一种明知其错而故意仿效的修辞手法 简答
1、试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特点: 1))“把”字句: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用于动词前面的句子。[284]三个特点:
①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尤其是单音节光杆动词;动词前后总要有别的词语。 ②“把”后边的词语表示确定的事物。 ③助动词、否定副词一般要用在“把”字前边。 2)“被”字句(是用介词“被” 引进动作的施事者或将“被”直接附在动词前面,以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常用格式有三种:一、“被”引进施事者。二、“被”不引进施事者,直接附在动词前表示被动关系。 三、“被(为)„„所”的格式
运用“被”字句应注意以下四点:一、动词一般是表示动作意义的及物动词。二、主语表示的受事必须是确定的人或事物。三、除“被(为)„„所”格式外,动词后面需要有别的成分四、表示否定、时间的词语和能愿动词,一般应放在“被”前面, 2、辅音和元音的区别有四点:1.元音气流受阻 辅音气流不受阻2. 元音声带颤动 辅音不一定颤动3.元音气流较弱 辅音气流较强4元音声音较响 辅音较轻 .3.辅音和元音的区别有四点: 1.辅音发音时,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的过程中,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2.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发音时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 4.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4、什么是轻声、儿化音?及其作用? (1)轻声:一个词或一句话里有的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变得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语音现象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轻声有分辨词与非词、分辨词义和分辨词性的作用 (轻声的作用是: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3)儿化的作用:区别词性词义及表示细小或可爱的色彩。 5、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大类.表音文字是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的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表意文字是用数目众多的表意符号表示一种语言中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或词,而不是表示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汉字用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字)来表示汉语的语素,从而代表了汉语语素的声音,而不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汉语的音位或音节所以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提示:词义的发展问题的答法。
16、词义的发展,主要有三种变化:[168~169]
(1)词义的扩大。(指变化后的词义比原义概念范围扩大,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个别变为一般,由部分变为整体) (2)词义的缩小。(指变化后词义比原义范围小,由一般变为个别,由泛指变为特指,由整体变为部分)
(3)词义的转移。(指由原来的一种意义转移到另一种意义)
判断题:
1. 汉语在五四运动以前叫国语
2. 开口呼越大,舌位越低。
3. 4. 5. 6. 7. 识别词和短语通常用扩展法. 普通话中22个辅音都可以作声母。(错,21个声母。) 部首都是由表意的词充当。(错) 同音词的声、韵、调完全相同。(错) 基本词都有很强的构词能力。(错
十三辙 十八韵 普通话韵母 例字 (一)发花 (二)坡梭 (三)乜斜 (四)姑苏 (五)一七 (六)怀来 (七)灰堆 (八)遥条 (九)油求 (十)言前 (十一) 人辰 (十二) 江阳 (十三) 中东 (1)麻 (2)波 (3)歌 (4)皆 (10)模 (5)支 (6)儿 (11)鱼 (7)齐 (9)开 (8)微 (13)豪 (12)侯 (14)寒 (15)痕 ɑ、iɑ、uɑ o、uo e ê、ie、üe u -i[ ]、-i[] er ü i ɑi、uɑi ei、uei(ui) ɑo、iɑo ou、iou(iu) ɑn、iɑn、uɑn、üɑn en、in、uen(un)、ün 发、达,霞、家,画、瓜 坡、摸,多、国 俄、车 欸,斜、野,月、缺 图、书 私、自,志、士 而、耳 雨、区 西、医 派、来、外、快 飞、雷、推、回 高考,笑料 口头,流油 斑斓,先前,转弯,圆圈 根深,金银,温顺,均匀 (16)唐 ɑnɡ、iɑnɡ、uɑnɡ 方刚,响亮,狂妄 (17)庚 (18)东 enɡ、inɡ、uenɡ(wenɡ) onɡ、ionɡ 风筝,英明,翁、瓮 空中,汹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