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供参考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共 3 0 分)
1、下列情况中,构件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是( C)。 A、构件因过度的变形而不适合于继续承载 B、构建丧失稳定
C、构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而影响使用 D、构件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 1、由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高强度混凝土的 ( D ) ,说明其耐受变形的能力 较 差。
A. 下降段斜率较大, 残余应力较高 c. 下降段斜率较小,残余应力较高 B. 下降段斜率较大,残余应力较低 D. 下降段斜率较小, 残余应力较低
9 、 [专、本]下列叙述中,有错误的一种是( C ) 。 A、荷载设计值一般大于荷载标准值 B、荷载准永久值一般小于荷载标准值
C、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材料强度标准值
D、材料强度设计值小于材料强度标准值
11 、 [专]我国《规》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是( C ) 。
A 、25 年
z.
.
.
..
B 、 30 年 C 、 50 年 D 、 100 年
2. 一类环境中, 钢筋混凝土梁的保护层厚度最小取 (C )。 A .15mm B .25mm C. 20mm D .30mm
3. 对于受弯的梁类构件, 其一侧纵向受拉钢筋力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 (D) A.45ft/fy B.0.2
C. 45 ft/fy 和 0.2 中较小者 Dft/fy 和 0.2 中较大者
4.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B )为依据的。 A.斜拉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压破坏 D.斜弯破坏
5. 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一定时,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 的关系是( A)。
A. 当配筋率在某一围时, 配筋率越大, 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B. 配筋率越大, 正截面承载力越小 c. 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D. 没有关系
7. ( D)的破坏是塑性破坏,在工程设计过计算来防止其发生。 A. 小偏压破坏 B. 剪压破坏 c.斜拉破坏 D. 适筋破坏
12.我国规采用(A )作为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代表值。 A.立体抗压强度 B.轴心抗压强度 C.轴心抗拉强度 D.劈拉强度
13. 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应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称为结构的 (B)
A. 安全性 B.适用性 C.耐久性 D.可靠性 14、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 ( C ) 确定的。
A、轴心抗压强度 fc; B、轴心抗拉强度 ft; C、立体抗压强度 fcu。 15、当梁高 h≤800mm 时,其箍筋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 A ) 。 A 、6mm; B 、8mm; C 、 10mm; D 、4mm;
16、柱中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400mm, 且不应大于 ( C ) d(d 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A 、 5 B 、 10 C 、15 D 、20
17、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B )
A、箍筋外表面到粱表面的距离 B、纵筋外表面到粱表面的距离 C、箍筋重心到粱表面的距离 D、纵筋重心到粱表面的距离 18、剪压破坏发生在( D )
A、粱腹板很薄时 B 剪跨比较大时 C 钢筋用量较少时 D 剪跨比适中,箍筋用量和间距适
z.
.
.
..
当且具有一般值的粱 19、粱纵向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点以外 处 以 保证 ( A )
A 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B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C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D 弯起钢筋能屈服 20、适筋粱最主要的破坏特征是破坏截面上( D )
A 受拉钢筋不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B 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C 压区混凝土先压碎,然后是受拉钢筋屈服 D 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 碎
21、在超筋围,加大受拉钢筋配筋率,截面抗弯能力( D )
A 有相应的增大 B 能更充分利用钢筋强度 C 时大,时小 D 并不增加 23、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的变将使( A ) 。 A 钢筋应力增大,混凝土应力减小 B 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减小 C 钢筋应力减小,混凝土应力减小 D 无法确定
24、我国《规》测定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标准试块是( B ) A 立体试块 B 棱柱体试块 C 圆柱体试块 D 六棱体试块
25、钢筋混凝土构件中 HPB235 级钢筋端头做成弯钩形式是为了(B) A. 承担混凝土因收缩而产生的应力 B. 增加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C.施工便 26、在梁的斜截面抗剪强度设计时,我们将梁斜截面破坏形态设计为( C)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 剪压破坏
27、混凝土的立体抗压强度 fcn (A)轴心抗压强度 fc。
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2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来划分:工厂、机关、学校、住宅、商 店等建筑为(C)类建筑。
A 、 甲 B、乙 C、丙 D 、 丁 29、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属于( A)类抗震设防建筑。 A 、 甲 B、乙 C、丙 D 、 丁 30.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D)
A.最大应变对于的应力 B.极限抗拉强度 C. 0.9 倍极限抗拉强度 D. 条件屈服强度 度 32. 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A)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B .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振动
C.挠度超过允值 D.裂缝超过了允值 33.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一定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的 关系是(C)。
A.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B .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小 C.当配筋率在某一围时,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D.配筋率大小和正截面承载力大小没有关系
34.当剪跨比适中,且腹筋配置量适当时,常发生 ( B)。 A.适筋破坏 B. 剪压破坏 C.斜压破坏 D.斜拉破坏 35.轴心受压构件,配置纵筋的作用是 (D)。 A.发挥套箍的作用,防止纵筋压屈
B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C.防止发生失稳破坏
D.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减少构件截面尺寸
z.
.
.
..
36.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 (C)有关。 A. 混凝土强度 B. 配筋率 C.长细比 D.荷载
37、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法是( C )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增加保护层厚度
C 增加截面高度 D 增加截面宽度
38、计算荷载效应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应是( B)。 A.任情况下均取 1 .2
B.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 1.2 C.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 1.2
D.验算抗倾覆和滑移时取 1.2
40.、从基础底面到屋顶必须全部断开的变形缝是( B ) A、伸缩缝 B 、 沉降缝 C、防震缝 D、伸缩缝和沉降缝
41. 伸缩缝是为了预防( B)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置的。 A. 温度变化 B. 地基不均匀 C. 地震 D.荷载过大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 共 2 0 分)
1.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是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
2. 适筋梁的受力第三阶段为破坏阶段, 此阶段末的应力状态可作为构件承载力计算的依 据。 ( √ )
3.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超过翼缘高度的为第二类 T 形截面。 ( √ )
4. 斜拉破坏多发生在剪跨比较大或腹筋配置过少时。 ( √ )
5. 可以通过最小配箍率来防止剪压破坏的发生。 (×)
6. 受弯构件的纵筋配筋率是钢筋截面面积与构件的有效截面面积之比。 ( √ )
7. 小偏压构件中离轴力较远一侧的钢筋破坏时, 不论其受压或受拉, 其应力一般都达不 到 屈服强度。 ( √ )
8. 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 稳定系数值越高。 (×)
10 、在梁受拉区配筋量越多,梁的承裁力就越大。 ( × ) 12、对于弯矩较大且加大裁面尺寸受到限制, 可采用受压钢筋协助砼承受压力, 可设计成双 筋裁面梁。 ( √ )
13、双向板长跨向的跨中受力钢筋应置于板的外侧, 而短跨向的受力钢筋与长跨受力钢筋垂 直,置于板的侧。 ( × )
15 、《砼设计规》中砼强度等级的划分是根据砼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 × )
z.
.
.
..
16 、受压构件的砼,宜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砼,但不宜采用高强度的钢筋。 ( √ ) 17、砼结构设计,通常是按承截力极限状态设计构件, 必要时再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 ) 18 、混凝土构件加载前混凝土强度大时,其变越大。 ( × ) 19、梁的纵向受拉钢筋若排列为双排时则称为双筋梁 ( × ) 25.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 240mm×240mm (×)
29、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荷载和材料强度均采用设计值而和不是标准值 ( × )
30 、箍筋配得越多,粱的抗剪承载力越高。 (×)
3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轴心抗压强度 fc 确定的。 (×)
32.钢筋混凝土圈梁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4Φ10。( √ )
33.钢筋混凝土结构当采用 HRB335 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 。( √ ) 34.与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的梁,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 度为 20mm 。(×)
35 、 与梁高 h≤800mm 时,其箍筋的最小不应小于 6mm 。( √ )
36、在混凝土梁中,当采用弯起钢筋时,弯起钢筋的弯重点,高应为有锚固长度:在受拉 压不应小于 20d;在受压不应小于 10d 。( √ )
37 、梁的截面高度 h 可根据刚度要求按高跨比 (h/L ) 表估算, 主梁高度为跨度的 1/10-1/15。 ( √ )
38、当次梁与板整浇在一起,在配筋计算中,对跨中按 T 形截面考虑,对支座则按矩形截 面考虑。 ( √ )
39、一般梁的宽度为梁高的 1/2-1/3 。( √ )
40、对多跨连续板,单向板最小厚度为跨度的 1/50,双向板最小厚度为跨度的 1/40 。(×)
41 、混凝土立体试块的尺寸越大,立体拉压强度越高。 (×)
42 、混凝土受到的压应力越大,其变变形越大。 ( √ )
43 、与混凝土不同,钢筋的抗拉与抗压强度值总是相等。 (×)
z.
.
.
..
44 、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大于材料的强度标准值。 (×)
45、荷载的分项系数在任情况下都大于 1 。(×)
46 、当纵向受拉钢筋的面积相等时,选择较小直径的变形钢筋可减少裂缝宽度。 ( √ )
47 、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截面高度有关。 ( √ )
49 、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与剪跨比和配箍率无关。 (×)
50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大于立体抗压强度。 (×)
51 、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有可能整个截面都属于受压区。 ( √ )
52 、偏心受压柱计算时要考虑轴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 ( √ )
53 、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与剪跨比和配箍率无关。 (×)
55.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大于立体抗压强度。 (×)
56.板常配有受力筋,分布筋和箍筋。 (×)
57 、工程上常见的受弯构件有柱子、梁和板。 (×)
58 .适筋梁的正截面破坏是由于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了其抗压设计强度。 (×) 三、简答题(每小题 1 0 分,共 3 0 分) 1.适筋梁从加荷开始到构件破坏经历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各阶段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第一阶段一弹性阶段,第二阶段一带裂缝工作阶段,第三阶段一破坏阶段
弹性阶段主要是梁下部的混凝土与钢筋共同承受拉力, 未出现裂缝; 带裂缝工作阶段是下部 混凝土出现裂缝,退出工作,拉力全部由钢筋承受;破坏阶段是当上部混凝土受压破坏。 2.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破坏形态有哪几种 ? 它们分别在什么情况发生 ? 答:斜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为: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当剪跨比较大且箍筋配置过少、间距太大时。 剪压破坏 : 当剪跨比适中及配箍量适当、箍筋间距不大时。 斜压破坏 : 当剪跨比很小或腹板宽度很窄的 T 形梁或 I 形梁上。 3、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的破坏形态有哪几种?其破坏时的特点是什么?
有三种破坏形态: 适筋破坏, 破坏时的特点是纵向受拉钢筋先屈服, 受压区混凝土随后才被 压碎, 属于延性破坏;超筋破坏,破坏时的特点是受压区混凝土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在梁 发生破坏时没有屈服,属于脆性破坏;少筋破坏, 破坏时的特点是梁一旦出现裂缝,裂缝截 面一般是破坏截面,梁只经历弹性阶段,属于脆性破坏。 4.什么情况使用双筋截面梁?
答: ⑴ 当截面承受的弯距值较大, 且截面尺寸受到限制不能调整时; ⑵截面可能承受异号弯
z.
.
.
..
矩时; (3)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配置受压钢筋以增加构件的截面延性时。
5、建筑结构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建构的极限状态有哪两种?分别考虑结构的什么功能? 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考虑结构的适用性、耐久性。 6、房屋的安全等级如划分,共分为几级?
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的重性,划分结构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分为三级, 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7、为什么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
(1)、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使两者之间能传递力和变形。 (2)、钢筋和混凝土 两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接近, 温度变化时, 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不会因两者之间过大的相 对变形而破坏
(3)、一般环境下,钢筋可以受到混凝土的保护不易生锈,耐久性好
8、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截面设计中, 为什么要对板的力进行折减?怎么折减的? (理解就好) 在极限状态下, 板支座在负弯距作用下上部开裂, 跨中在正弯距作用下部开裂, 使跨中和支 座间的混凝土形成拱。 当板 四有梁, 即板的支座不能自由移动, 则板在竖向荷载下产生的横 向推力可减少板中各计算截面的弯距, 故对四与梁整浇的单向板, 其中中间跨中和中间支座, 计算弯距可减少 20%。
9.什么叫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 即界限破坏时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ξb=xb/h0, xb 为界限破坏时的 受压区高度。
四、平法识图 (具体看P249)
集 中 标 注 容: 2 号 框 架 梁 , 两 跨, 截面
z.
.
.
..
尺寸为 300×500
箍筋为一级直径 8mm, 加密间 距 100mm, 非加密间 距 200mm, 2 肢箍 上部贯通钢筋为 2 根直径 22mm 二级钢,构造钢筋为 2 根直径 18mm 二级钢 原位标注容:
上部钢筋: 1 轴支座和 3 轴支座上部钢筋 6 根二级钢筋,直径 22mm , 第 一排 4 根, 第 二 排 2 根;、2 轴支座左右两侧 4 根二级钢筋,直径 22mm。
下部贯通纵筋: 6 根二级钢筋,直径 25mm , 第 一排 2 根, 第 二排 4 根。 五、计算题
(看作业题)或课本例题如下:
1、P56 2、P72
4-3
5-2 5-4
5-8 5-9 5 - 1 2
3、p75 4、p81 5、P90
z.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