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长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题A

长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题A

来源:爱go旅游网
长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题

(样题A)

一、名词浅释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资政新篇》 2、同盟会 3、工农武装割据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辨析题(正确或者错误均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革命并不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压迫阶级的胜利,而是使中国社会的不良分子得以掌握权力”。

2、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的某些人主张“以民主的方法争取民主,以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地位”是一种可行的道路。 4、“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2、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16分)

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长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题

(样题A答案)

一、名词浅释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太平天国制定的后期的革命纲领。(2分)主要内容是效法

西方资本主义来改革中国社会.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主张兴办近代化的工矿、交通事业;

在改良社会方面主张发展近代文化卫生福利事业;在法律方面主张善待轻犯、改革刑罚制度,等等。(2分)

《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政治方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

基础和条件,在当时 未能付诸实现。(2分)

2、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2分)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设想的一个中华民国的政府组织一致:在总理下设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这实际上是三权分立的原则。(2分)中国同盟会曾试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2分)

3、工农武装割据: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1分)工农武装割据光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紧密结合。(4分)这是后来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城市思想的最初表述。(1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2分)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大会指出: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2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它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2分)

二、辨析题(正确或者错误均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革命并不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压迫阶级的胜利,而是使中国社会的不良分子得以掌握权力”。

错误。(2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既然民族独立地位的丧失,国家主权的倍受侵凌,把中华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既然封建专制政治统治,剥夺了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成为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主要的障蔽,志士仁人才不得不把主要的精

力投入到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去。这就是中国人民为什么不得不集中那么多社会精英,经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付出那么多惨痛的代价去从事革命斗争的根本原因。(4分)所以,中国人民并不是特别青睐革命,喜欢革命,而是为了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必须做出的无法回避的选择。诚然,革命必定要付出代价,而且是沉重的代价,但是,如果不革命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没有革命对旧制度的扫荡,人民以及社会付出的代价要大过千百倍,要沉重千百倍。(4分)

2、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正确。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2分)

(1) 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2分)

(2) 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2分)

(3) 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2分)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初步公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民主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想结合的思想。(2分)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的某些人主张“以民主的方法争取民主,以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地位”是一种可行的道路。

错误。(2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当时的形势是国民党不能用武力消灭共产党,共产党也不能用武力推翻国民党,这就为第三条道路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国共两党之外的中间路线,实质上就是主张在战后的中国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

(3分)由于他们的软弱性,加上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很大的分量,往往把实现民主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阶级让步的幻想之上,某些中间人士,虽然一再声称自己,要“以民主的方法争取民主,以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地位。”(2分)反动统治者还是不断地用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直至取缔他们的组织,监视、逮捕以至杀害他们个人。严酷的事实教育了他们,使他们逐步的放弃了中间路线的幻想,而站到共产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来。(3分)

4、“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正确。(2分)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乱使中国共产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和道德风尚在相当程度上被毁弃,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派性严重泛滥 。(4分)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它是一场因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用,给中国共产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4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4分)但他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是闭塞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4分)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2分) 2、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2分)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3分)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

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共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3分) 四、论述题(16分)

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1)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大党来说,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理论指导和理论武装。对于我们的改革大业来说,无论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是作为经济体制等各方面体制的根本变革,都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创新。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中推进实践创新,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中的运用和体现。因此,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十分重视理论创新。(4分)

(2)改革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回想我们走过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党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根据人民群众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伟大实践。进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一系列的改革理论。又将其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3分)

(3)理论创新促多方面创新:我们这样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有了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才有了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3分) (4)创新应以实践为标准:在取得这一系列创新成果后,我们党没有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而是提出了新的理论创新任务。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同时,又提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里提出的是两项新任务:一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二是发展邓小平理论。 (3分) 十五大以来,我们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考验时,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主心骨;我们在认识和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始终坚持以实践为标准,不断开拓前进。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2月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因此,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协调发展的历程。(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