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药简讯

用药简讯

来源:爱go旅游网
班级 姓名

目 录

【新药介绍】

施贵宝Opdivo(nivolumab)被批准上市┉┉┉┉┉┉┉┉┉┉┉┉┉┉┉┉┉┉┉┉┉┉┉┉2 抗禽流感药物扎那米韦进入临床┉┉┉┉┉┉┉┉┉┉┉┉┉┉┉┉┉┉┉┉┉┉┉┉┉┉┉┉┉┉2

【老药新用】

阿司匹林降低卒中复发┉┉┉┉┉┉┉┉┉┉┉┉┉┉┉┉┉┉┉┉┉┉┉┉┉┉┉┉┉┉┉┉┉┉┉┉┉2 老药新用止痛、治癌┉┉┉┉┉┉┉┉┉┉┉┉┉┉┉┉┉┉┉┉┉┉┉┉┉┉┉┉┉┉┉┉┉┉┉┉┉┉┉2 尼莫地平的11种新用途┉┉┉┉┉┉┉┉┉┉┉┉┉┉┉┉┉┉┉┉┉┉┉┉┉┉┉┉┉┉┉┉┉┉┉┉3

【药品的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不良反应┉┉┉┉┉┉┉┉┉┉┉┉┉┉┉┉┉┉┉┉┉┉┉┉┉┉┉┉┉┉┉┉┉4 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5

【合理用药】

常用降压药的合理使用┉┉┉┉┉┉┉┉┉┉┉┉┉┉┉┉┉┉┉┉┉┉┉┉┉┉┉┉┉┉┉┉┉┉┉┉┉6

【用药咨询服务】

门诊药房服务规范┉┉┉┉┉┉┉┉┉┉┉┉┉┉┉┉┉┉┉┉┉┉┉┉┉┉┉┉┉┉┉┉┉┉┉┉┉┉┉┉7

1

【新药介绍】

施贵宝Opdivo(nivolumab)批准上市

2015.12.21

今年三月,美国FDA获准施贵宝Opdivo(nivolumab)上市。作为免疫治疗剂,Opdivo可以抑制个体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Opdivo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以结合到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上,后者通常能够阻止T细胞在体内的活化,而该药物通过阻断PD-1刺激T细胞来攻击癌细胞。不幸的是,有的正常细胞也会受到影响。由于这些自身免疫效果,药物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疲劳和疼痛。美国FDA此前曾批准Opdivo作为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药物。

抗禽流感药物扎那米韦进入临床

2008.12.25

由于南京先声东元药业有限公司,南京一方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申报的抗禽流感药物扎那米韦(Zanamivir)原料药及吸入用那扎米韦胶囊制剂,已经通过国家新药评审中心的临床前的评审,于2008年12月25日左右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那扎米韦是一种流感病毒唾液酸抑制剂,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改变流感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聚集和释放,用于治疗甲型(A)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为了尽快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禽流感新药,上海药物所启动了那扎米韦的仿制和Me too类药物的研发,并在短期内完成了那扎米韦的合成工艺研究。上海药物所与南京先声东元药业有限公司、南京一方公司携手合作,出色的完成了扎那米韦(Zanamivir)原料药和制剂研究的临床前报批工作 ,并于2007年6月5日向国家药品审批中心原料药和制剂胶囊临床前的申报资料,2008年10月9日审批结束,批准进入临床研究。

【老药新用】

阿司匹林降低卒中复发

阿司匹林在临床的应用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除了具有显著的

解热镇痛作用外,近年来各种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尚有以下新用途: 1.降低脑卒中复发:研究人员选定两组患者,一组服用阿司匹林每次0.65克,日服2次,而另一组服用安慰剂。观察两年后,阿司匹林组85%未发病,而对照组仅58%未发病,阿司匹林组的死亡率、致残率较对照组低50%。另有报道,26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5例用阿司匹林日服O.3克,两年后仅有2例发作,加大剂量至每日0.6克,则不再发作。而未用阿司匹林的11例,有9例发作。

2.治疗脑血栓:有报道称,17例脑血栓患者,急性期日给阿司匹林2~3克 ......

老药新用止痛、治癌

2

老药新用治癌症”计划(简称ReDO计划)是比利时抗癌基金会(Anticancer Fund)和美国的非营利机构GlobalCures合作开展的一项国际研究计划。ReDO研究人员发现,现有和广泛使用的非抗癌药物中可能蕴藏着癌症的创新疗法,有待人们去开发和利用。

开放获取期刊ecancermedicalscience刊登了ReDO计划对双氯芬酸的抗癌作用的研究结果。与ReDO计划研究的其他药物一样,双氯芬酸价格低廉,人们随时都可以买到。而且,由于该药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常用药物,其药物疗效已经通过了谨慎检测与评估。

双氯芬酸是大家熟知并广泛使用的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用于治疗偏头痛、发热、急性痛风、术后疼痛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该药现在是一种非专利药,具有成本效益。非甾体类抗炎药已显示出有望预防癌症,不过目前有新证据表明,这类药物可能也有助于治疗癌症。比如,双氯芬酸联合其他疗法如化疗和放疗可能会增强联合治疗的疗效。ReDO研究人员在仔细查阅和分析现有文献后认为,目前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启动临床试验去研究使用双氯芬酸治疗癌症的疗效“我们目前尚不知道还有多少每天使用的常规药物会像双氯芬酸一样有效治疗癌症,”该研究的作者、比利时抗癌基金会和ReDO计划的成员Pan Pantziarka博士说。“但是,我们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发现这些药物是作用于多靶点的药物,它们通过靶向肿瘤中的多个信号通路产生引人注目的抗肿瘤作用。”鉴于双氯芬酸的多种作用机制,尤其是与血管生成和免疫系统相关的作用机制,双氯芬酸可能拥有治疗癌症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用于围手术期治疗时更是如此。该研究的作者们表示,通过使用诸如双氯芬酸等药物降低癌症术后远端转移的风险可能是抗癌战争取得的巨大胜利,毕竟,患者往往死于转移性癌症而不是最初的原发性癌症,”Pantziarka博士解释道双氯芬酸可能还会与最新一代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协同产生增强疗效的作用,最新的抗癌药联合一些最古老的药物会取得特别令人振奋的结果。

尼莫地平的11种新用途

2002.11.1

尼莫地平又名尼莫通、硝苯吡酯,具有抗缺血和抗血管收缩作用,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对局部缺血有保护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中风、偏头痛、高血压等。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其有不少种新用途。

1.治疗脑动脉硬化 、老年性脑功能障碍 有人报告,根据病人症状的轻重以尼莫地平每日50毫克,或每次30毫克,每日3次进行治疗。结果:接受尼莫地平治疗组显效率为70%,对照组仅为24.1%。

2..治疗顽固性呃逆 吕丹在《人民军医》杂志报告,应用尼莫地平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15例,效果显著。用法:口服,每次60毫克,每日3次。结果:15例患者全部获得治愈。除1例服药6次外,其余服药1~3次即止呃逆,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3.治疗突发性耳聋 有人用尼莫地平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总有效率为71%。用法:口服,每次40~60毫克,每日早晚各1次,5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3~4个疗程

4.治疗颈椎病 陈奇报道100例,除按常规治疗外,加服尼莫地平,每次20毫克,每日早、中、晚各1次。3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

3

对照组为76%。两组的疗效有显著差异。 5.治疗消化性溃疡 据陈百芳报道,用尼莫地平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疗效显著。用法:口服,每次10毫克,每日3次。I组30例疗程8周,Ⅱ组30例长期用药。结果:Ⅱ组溃疡治愈率为83.3%。I组6个月复发率为34.6%,12个月复发率为73.1%,而Ⅱ组6个月内未见复发,12个月内仅有1例复发。尼莫地平长期服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溃疡病的复发,而且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6.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 孙洁民、杨宝昌报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25例,其中治愈21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7例:治愈者5例,好转者13例,无效者9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用法:每日每公斤体重1.5~3毫克,分早、中、晚3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 7.治疗脑梗死后癫痫 孙宗琴等报告,用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癫痫患者38例,经用药1~10天得到控制者20例,20~30天得到控制者10例,1~6个月(平均4个月)得到控制者8例,随访半年以上,有2例复发。 8.治疗肺心病 萧齐仕等报告,在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等治疗的同时,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肺心病患者,亦获得显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8例,内服尼莫地平,每次60毫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同时应用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5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为67.5%。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 9.治疗老年性痴呆 高之旭等用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15例,其中多发梗死性痴呆9例,Alzheimer型老年性痴呆6例,中度痴呆者9例,严重痴呆者6例。治疗方法:每日80~160毫克,分4次内服。15例中,13例每日服160毫克,2例每日服80毫克。平均疗程2个月。结果:显效者占20%,进步者占60%,无效者占20%。治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

10.治疗银屑病(欲称牛皮癣) 李国阳等报告,用尼莫地平治疗银屑病患者,效果颇佳。用法:口服,尼莫地平60毫克,每日3次,连服3周为1个疗程,间隔3~5天服第2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结果:用尼莫地平治疗银屑病(进行期),总有效率为87%(皮损完全或一半以上消退)。明显优于仅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K4等治疗的对照组。

1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胡莲清等报告,将5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48小时内口服或鼻饲尼莫地平,每8小时1次,每次每公斤体重1毫克,10天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总有效28例;对照组显效5例,总有效16例。另有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本病55例,总有效率为98.2%,且治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药品的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是临床使用广泛的抗感染药,因其抗菌谱广、疗效好、使用方便等原因,在抗菌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药品的大量应用,

4

其不良反应也日益突显,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于2009年5月,在第二十二期《通报》中对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通报。此后,我局一直高度关注该品种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与用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情况。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包括左氧氟沙星及其乳酸盐、甲磺酸盐、盐酸盐注射制剂,剂型包括粉针剂、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

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31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三者合计占总例次的60.24%。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居前3位的不良反应表现依次为:过

敏性休克(198例次,7.94%)、呼吸困难(197例次,7.90%)和过敏样反应(171例次,6.85%)。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岁,55公斤,因“泌尿系统感染”就诊,给予盐酸左氧氟沙

星氯化钠注射液0.3克静脉滴注,约10分钟后,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全身皮肤湿冷、心慌、胸闷、测血压90/50 mmHg,心率为55次/分钟,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0.5 mg 肌注、地塞米松10 mg静注等抗休克治疗。约10分钟后患者上述症状缓解,测血压120/75 mmHg、心率85次/分钟,观察治疗两小时后出院

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最常见,多数因剂量过大或进食太少或运动过多所致。其症状因制剂类型而异。普通胰岛素能迅速降血糖,出现饥饿感、出汗、心悸、焦虑、震颤等症状,严重者引起昏迷、惊厥及休克,甚至死亡。长效胰岛素制剂降血糖作用缓慢,一般不出现上述症状,而以头痛、精神和情绪紊乱、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为防止低血糖反应的严重后果,应让患者或其家属熟知该反应,以便及早发现,及时进食或饮糖水等以防止进一步发展。严重者须立即静注50%葡萄糖救治。但须注意鉴别低血糖昏迷和酮症酸中毒昏迷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2过敏反应。多数因使用动物来源的胰岛素所致。一般反应较轻,仍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轻者可用抗组胺药,重者须使用皮质激素治疗。

3胰岛素抵抗。主要有两种情况:①急性型:由于并发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时,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如胰岛素抗体、胰高血糖素)增多,或因酮症酸中毒时,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存在妨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需短时间内增加胰岛素剂量达数千单位。②慢性型:其成因十分复杂,

5

可能系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抗体,也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密度下降,还可能是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运转系统失常

4脂肪萎缩与肥厚。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可能是对胰岛素的某种过敏反应,而局部脂肪肥厚可能是由于局部高浓度胰岛素的脂肪合成作用所致,常见于同一部位重复注射者,因此应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

【合理用药】

常用降压药的合理使用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SP<140mmHg ,且DP<90mmHg为正常血压;SP≥140mmHg , 且(或)DP≥90mmHg为高血压。

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无论是那一种其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应用降压药来降低血压虽不能解决高血压病的病因治疗问题,但及时而适当地进行降压,确能减轻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昏、心悸、失眠等症状, 并可减少由于持续性的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因此, 合理应用降压药仍然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1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

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作为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式,当前主要的降压药物有以下6类:

①利尿降压药:噻嗪类利尿药降压作用缓慢平稳,作用时间较长,能拮抗其他降压药物引起的水钠潴留,增加其降压效果。尤其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和糖尿病及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吲哒帕胺作为利尿药兼有钙拮抗作用,降压温和,疗效确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且不影响糖、脂代谢,为一理想的长效降压药。可选择使用双氢氯噻嗪12.5mg,每日1~2次,每日剂量不超过25mg;吲哒帕胺1.25~2.5mg,每日1次。呋噻米仅用于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②β受体阻滞剂:循证医学证明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特别适合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抗心力衰竭药物利尿剂、洋地黄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长期联合应用能显著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使用较多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其次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缩小梗死面积,保护缺血心肌,提高心室颤动阈值,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美国提出降压药物中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四个强适应证为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冠心病高危因素、糖尿病。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特点:大多数受体阻滞剂充分作用时间在24~48h内出现,4~8周降压效果达到理想水平。说明起效慢,应注意不要突然停药以免血压反跳。根据β受体阻滞剂药理学特点,治疗药物剂量及服药次数应该个体化,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剂量及每日服药次数,通常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用药。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包括哮喘、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低血压、严

6

重窦性心动过缓。有报道糖、脂代谢紊乱在高选择β受体阻滞剂较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为少,选择性越高,对代谢影响就越低。

③钙拮抗剂(CCB):常用的有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伊拉地平等缓释片。近几年出现的氨氯地平半衰期延长,起到长效的作用。CCB 对低肾素型高血压降压效果更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SH) 的两大适用降压药,首选利尿剂,次选CCB。长效CCB的优点还表现在对代谢影响小。我国高血压患者后期合并症以脑卒中居多,长效CCB尤为适用。鉴于降压、抗心绞痛通常需要多种药物合用,长效CCB应当是药物组合中一个良好的选择。

【用药咨询服务】

门诊药房服务规范

一、准时上班,着装规范,佩证上岗。态度和蔼,语言文明,服务热情。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三查四对”(查处方错误、查配伍禁忌、查药品质量、对姓名、对药名、对剂量、对用法)。交待清楚服法和剂量。 三、提供药袋等,方便病人携带,对规定照顾的病人专窗优先配方。 四、发现排长队(15人以上)主动增加窗口或人员。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