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备课形式。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下面我们数学组就集体备课的情况进行一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确定任务
首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确定了每位老师要承担的学案内容,并就学案的格式作了统一,但可以在基本框架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本人风格和所教学生特点作适当的修改,鼓励创新。
二、共同探讨,各抒己见
此次集体备课安排了集中讨论和分散独立完成的时间。在集中讨论阶段,我们先就教材内容重难点作了充分的论,以指导接下来的学案编制, 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这个阶段,每位老师先将自己完成的学案做一个简洁的介绍,内容包括:适应的学生群体、设计的意图、编写时的困惑等。然后大家自由发言,就这个学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肯定的、需要修改的、你有什么更好的设计思路等。最后由主讲老师借鉴大家的意见再次进行修改。这样,力求编制的学案能够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实现有效教学。 三、主要收获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激发了大家的创新合作精神,体现了群力群策的作用,不但使教师
进一步领悟了新课程的理念,强化了学生主体的观念,更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的提供有用的资料。 四、集体备课中显现出来的不足
1、 在集体备课前期,我们整体布置不足,有时显得有些仓促。
2、 在处理细节时做得不够。
3、 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的控制,教学互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五、改进的办法:
1、 强化教师们集体备课的意识。
2、 做到老师人人心中有数,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教材把握更加准确。
总之,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老师们都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不再紧张别人听课了,更加愿意和别的老师交流了。老师们相信: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不断交流,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会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6.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