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优缺点。个人经验:2007以下版本,两者差别不大,但个人以模型空间为主,布局为辅进行标注。也就基本上在模型空间标注,个别的在布局标注;2008以上版本,因为注释性的引入,在模型空间标注绝对要好。因为一个对象只需标注一次,可以任意多个不同的比例来出图。即使N多个布局,各布局比例各不相同,也就同一个标注能满足要求。
注释有两种概念:
1. 代表一类图形元素,如文字、尺寸标注等;
2. 某些类型图形元素的一种属性,例如字形定义、尺寸标注等就有这个属性,一般都没有开启。
开启了注释属性后可以实现含有注释属性的图形元素的自动缩放,这解决了自动绘图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例如一张A2幅面图纸完全调整到位以后打印出来没有什么问题,而如果不加调整再打成A3幅面的话固然很容易做到,但是出来的效果就不满足肉眼查看的需要了,主要指诸如文字、尺寸标注、甚至线形的比例都偏小了。开启这些元素的注释属性并加以适当的设置就可以做到A3幅面图纸上的文字字体、尺寸标注、线形比例保持与前面A2幅面的图纸相同而不至于造成看图的障碍,受到缩放影响的主要是非注释类的图形元素,这些东西大一点或小一点本来就不妨碍查看。
不对。
注释性对象的注释比例是一个列表,默认只有一个模型空间当前注释比例的元素,你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它比例,这样一个注释性对象就可以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打印和显示比例--都是你提前设定好的。
当你把视口(包括模型空间)的注释比例改为某个比例时,如果你的设置是“显示所有比例的注释性对象”(模型空间的默认设置),所有自己的比例列表中有这个比例的注释性对象就会以这个比例显示和打印,列表中没有这个比例的注释性对象则会以列表中默认的比例显示;如果你的设置是“仅显示当前比例的注释性对象”(布局空间的默认设置),列表中没有这个比例的注释性对象不会被显示和打印。
你在模型空间中选中了注释性对象,注释性对象的非1:1比例被显示出来,是因为按默认设置这时它列表中所有的被你事先设置的比例(包括1:1)都会显示出来--除非你在添加比例时修改了设置--而不仅仅是你注意到的比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