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对扑克牌应当是比较熟识的,他们会一些比较简洁的扑克牌嬉戏,但假如让幼儿把扑克牌与生活中的数字联系起来,幼儿们对此学问阅历还比较零散,需要我们老师给与指导和提升。同时通过扑克牌的分类、配对、比大小等小嬉戏,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学习的爱好,同时也可以拓展幼儿的数学阅历,进展他们的思维力量。《纲要》中指出:训练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肯定的挑战性。而扑克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又是简洁找到的材料,从中挖掘数学学习的元素,也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教学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阅历和视野的原则。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学操作活动带来的欢乐,体验嬉戏的乐趣。
2、通过猜数嬉戏,进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灵敏性。 3、熟识扑克牌,能依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提高数数的爱好和乐观思维的力量。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观看,发觉扑克牌的特征,并依据其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2、难点:通过猜数嬉戏,进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灵敏性。
活动预备:
扑克牌若干副,PPT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熟识扑克牌,和孩子们一起熟识各种花色和外形等。 1、看PPT图片,引入活动。
(1)小伴侣,今日老师请了一位魔术师,他叫刘谦,曾经在春晚为大家表演过魔术节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干什么?(玩扑克牌)
(2)扑克牌上有些什么呢?(数字)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呢?(图案)它们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都
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黑色)
2、老师出示一副扑克牌和孩子们共同熟识。师:扑克牌上都是些数字几呢?又有些什么图案呢?(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挨次的,除J、Q、K,都是按数字1-10来排列,每副扑克牌都有两种颜色和四种图案。
二、魔术嬉戏:猜猜少了那个老师:接下来老师也想学学刘谦变魔术,和大家一起玩个魔术嬉戏,
你们想玩吗?
1、介绍嬉戏方法:幼儿从五张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老师说出抽掉的牌。
2、老师预备5张牌(1-5)和(6-10),请幼儿任意抽取,老师观看牌面后说出答案。 3、请幼儿猜猜老师为什么会猜对。
4、小结:在这些牌中缺少的那张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5、老师出示1-10的扑克牌,请个别幼儿任意抽取,猜猜抽掉的是什么。
三、分类嬉戏老师: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样色。那我们还可以用扑克牌来玩一玩分一分的嬉戏,想不想玩?(想)
1、按颜色分:老师给你们每桌预备了一些牌,请你们一桌的小伴侣一起把牌分到2个盘子里。想一想怎样分?
2、幼儿进行操作。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那一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舞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3、按图案分:老师还想让你们把这些牌从2个盘子分到4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呢?大家想一想。 4、幼儿进行操作。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那一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四、排序嬉戏
1、我发觉我们大八班的小伴侣很能干,一下子就把桌子上的牌按不同的颜色分成了两份,按不同的图案分成了四份,可是它们每一份还想来排排队,怎么办? 2、看,我这里有一张底版,底版上有什么?有什么用?(起点) 3、幼儿进行操作。
4、沟通: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排的?(有的小伴侣按从大到小的挨次排队的,有的小伴侣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队的,真整齐。)
5、看PPT图片,师幼顺数和倒数1-10.小结:每副扑克牌上都有四种图案,每张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活动延长:
师:今日我们用扑克牌玩了这么多的嬉戏,好玩吗?其实扑克牌还有许多好玩的嬉戏,它还可以站立起来。扑克牌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来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玩一下扑克牌嬉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符合大班幼儿认知的年龄特点,同时利用幼儿已有的阅历,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并以嬉戏的形式进行,使幼儿在扑克嬉戏中提高学习的爱好及增长相关的数学学问,幼儿始终处于轻松开心的气氛中,教学效果比较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