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三)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请用2B铅笔、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2分)
一、(18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①________。为人处世,不可锋芒必露,要善于忍辱负重。韩信面对无赖的(欺压/欺侮),没有盲目反击,..............(而是/而且)审时度势,忍受胯下之辱,不逞勇一时,为(造就/练就)日后的大将韩信做好了铺垫。 ............
②________。做人要行得端,走得正,不走旁门左道,要尊守规则,要恪守原则;不攀附权贵,不见风使...............舵。只有志向坚定,行为端正,不忘初心,孜孜以求,(才/就)能行稳致远。 .........
③________。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要有耐心、长性和毅力,不可急功近利。黄旭华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研究第一线,实现了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无数事实证明,默默无闻地沉浸于事业,深修内功,..厚积薄发,方获大成。 ....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处世 B.审时度势(dù) .C.旁门左道 D.孜孜以求
锋芒必露 胯下之辱 攀附权贵(fu) .
行稳致远
忍辱负重 逞勇一时 见风使舵 厚积薄发(bó) .
盲目(máng) .
恪守 尊守 沉浸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欺侮 而且 练就 就 C.欺压 而是 练就 才
B.欺侮 而是 造就 才 D.欺压 而且 造就 就
3.在上文①②③段首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学习做人,应当笃定直行/学习做人,应当韬光养晦/学习做人,应当蓄力蓄势 B.学习做人,应当蓄力蓄势/学习做人,应当笃定直行/学习做人,应当韬光养晦 C.学习做人,应当韬光养晦/学习做人,应当笃定直行/学习做人,应当蓄力蓄势 D.学习做人,应当蓄力蓄势/学习做人,应当韬光养晦/学习做人,应当笃定直行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博物馆藏品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展览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通过每学期初民主制定阅读计划、期末评选阅读楷模、期中积分考核等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D.青少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能否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
5.小潍同学对以下对联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是湖南岳阳楼上镌刻着的一副对联,为清代巴陵知县陈大纲所作。
A.对联中的“忧乐”,化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上下联中“面”与“家”、“眼底”与“心头”位置对应,词性相同,都是名词。 C.上联最后一字“底”是仄声,与之对应的下联最后一字“头”是平声,仄起平收, D.上联与下联都是主谓句,上下联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岳阳楼特定的历史文化与内涵。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分别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和第四章,两首诗的形式一致,最末两句都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稍逊风骚”一句,其中“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在这首词中指文章辞藻。
C.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中“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与《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都赞美了松柏傲雪凌霜、耐受严寒的美好品格。
D.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中,“八百里”与“五十弦”传神地表现出将士们驻防战线之绵长和军乐激励人心之高亢。
二、(19分)
7.请按照提示填写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10分) 主题 修身诗句 (1)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批注 道义凛然 志存高远 忠君爱国 坚守初心 壮阔雄强 比喻新奇 意象俱足 白描写景 作者及作品出处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 诸葛亮《诚子书》 (4)_________《雁门太守行》 《孟子·鱼我所欲也》 王维《使至塞上》 岑参(8)《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养性 非淡泊无以明志,(2)_________。 理想报君黄金台上意,(3)_________。 信念 (5)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塞外(6)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风光 (7)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羁旅(9)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怀乡 (10)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8.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林外史》中南昌太守王惠是个贪官,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不知他的厉害。
B.《骆驼祥子》中,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一是因为祥子常帮刘四爷干活;二是因为虎妞爱上了祥子,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C.《红岩》的主要部分是狱中斗争,通过江姐、许云峰等人物形象真实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同时揭露了敌人的狡诈、残暴和无耻。
D.《镜花缘》的主人公唐敖才思敏捷、善良重情、仗义疏财。他不忍心看着两条人鱼被渔民用网抓住,对她们尽力相助。
9.阅读《西游记》片段,回答问题。(6分)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1)《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尸魔为了迷惑唐僧师徒,曾经三次变化,最后一次变作了__________。(1分) (2)上文反映出唐僧师徒之间存在的两个突出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在《西游记》原著中,以上矛盾消解的契机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
三、(5分)
校刊《新芽》从学习强国上选择了部分内容,对美国SpaceX星舰分三个板块进行了以下专题报道。请你完成后面的问题。
当地时间4月20日,SpaceX星舰飞到39公里高度后发生爆炸,似乎完成了SpaceX公司预定的“不损坏发射台正常起飞”的历史使命。
中国科协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郑永春认为:“我们要正面看待SpaceX公司和星舰。因为太空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任何一个参与者愿意积极尝试并取得成功,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人类的成功。”
【板块一:抠】——竭尽全力降低成本
SpaceX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把航天器上百万美元的芯片换成便宜的民用芯片,把舱门开关搞成了家用门把手,把昂贵的推进剂替换成“物美价廉”的液氧甲烷。碳纤维复合材料每公斤130美元,不锈钢每公斤只要4美元,于是选择不锈钢作为火箭外壳。
【板块二:豪】——_______________ 星舰“豪奢一炸”,30多亿美元的制造成本瞬间灰飞烟灭。
SpaceX公司遵循小步快跑、迅速迭代的研发理念,认为事故是收集数据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不怕暴露问题,通过一次次真刀真枪的发射任务,从失败中快速找到技术漏洞,优化到下一代版本中,提高可靠性,而不是把时间花在长期、反复的论证和测试上。在这次星舰发射前,SpaceX公司至少测试了10艘不同的星舰,炸毁8艘,花费巨大。
【板块三:疑】——移民火星有无可能
星舰发射前,马斯克曾说成功概率只有50%。后期即使星舰发射成功,火星移民计划需要用1000艘星舰运送10万人到达火星。这些,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质疑:“火星到地球最近距离5000多万公里,把1公斤物体运送到火星的成本高达几亿,那么把10万人送到火星,需要多少资金?”
10.请为【板块二】拟写副标题,字数与其他两个副标题一致。(1分) 11.对比【板块一】与【板块二】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2分)
12.围绕上述资料,班级决定组织一次辩论赛,请你设计一组正方、反方论题。(2分)
第二部分 阅读(48分)
四、(21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7分)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选,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此诗写于唐代宗称帝的大历元年(766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平定安史之乱已经三年,杜甫由云安移居夔州,即刘备托孤之地——白帝城。②戎马:战马。③归马:从战场归来的马。④诛求;索要,征收;此处指横征暴敛的赋税。
1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俗语入诗,使用民歌复沓句法、表现出云雨翻腾的奇险景象,气骨劲健。 B.颔联对仗工巧,多个形象奔凑集中到诗人笔下,以急管繁弦传达出骤然雨势。 C.诗的后两联境界陡变,和前面调子形成鲜明对照,由紧张激烈化为平静安详。 D.尾联中,惨遭赋敛盘剥的寡妇发出碎人肝肠的哀诉,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 14.请对颈联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进行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4分)
①魏骥,字仲房,萧山人。永乐中,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常夜分携茗粥劳诸生。诸生感奋,多成就者。 .②法司因旱恤刑,有王纲者,恶逆当辟,或悯其少,欲缓之。骥曰:“此妇人之仁,天道不时,正此故也。”狱决而雨。景泰初,以请老至京师,大学士陈循,骥门生也,请间曰: “公虽位冢宰,然未尝立朝。愿少待,.事在循辈。”骥正色曰:“君为辅臣,当为天下进贤才,不得私一座主。”退语人曰:“渠以朝廷事为一己事,安.得善终。”
③家居,忧国忧民,老而弥笃。萧山故多水患,有宋时县令杨时湖堤遗迹。骥倡修螺山、石岩、毕公诸塘.堰,捍江潮,兴湖利。乡人赖之。事兄教谕骐,虽耄益恭。时戴笠行田间,尝遇钱塘主簿,隶呵之。答曰“萧山魏骥也”。主簿仓皇谢慰而去。卒,赐祭葬如礼,谥文靖。其子完以骥遗言诣阙辞葬,乞以其金振饥民,帝..许之。萧山民德骥不已,诣阙请祀于德患祠,以配杨时。制曰“可”。 .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六》)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得私一座主 .(3)仓皇谢慰而去 .
私: 笃: 谢: 诣:
(2)家居,忧国忧民,老而弥笃 .
(4)其子完以骥遗言诣阙辞葬 .A.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 .B.狱决而雨 .C.乡人赖之 .
②
③
④
①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一项是( )(3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 .公将鼓之(《曹判论战》) .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范仲淹《岳阳楼记》) .
D.诣阙请祀于德惠祠 .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常夜分携茗粥劳诸生。诸生感奋,多成就者。(2分) (2)时戴笠行田间,尝遇钱塘主簿,隶呵之。(2分)
18.从第②段中,可以看出魏骥在从政方面的哪些主张?(3分)
五、(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6分)
拥抱星辰拥抱你
高绪丽
①春节过去不久,白天的气温越来越暖和,街角那棵有着很长树龄的老柳树,枝条依旧粗糙光秃。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顿家常饭菜。酒足饭饱,父亲陪着他的小外孙坐在炕头上,一本正经地打起了扑克,有时为了一张牌,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看着一老一小盘腿坐在那儿的模样,我们时不时笑出了声。不知不觉,夜已渐深。
②母亲要去厢房取东西,我也下炕陪她。经过院子的时候,我看到不大的院子上方,无数颗星星亮晶晶地嵌在夜空上。那一刻,颜色深追的夜空像极了幕布,它每一分钟上演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那一刻,我像个孩子似的,仰起头,与这些星星对话。于是,记忆里那一晚的夜色,隔着二十几年的旧时光,慢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无风、温和,干净、清凉。
③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晚,我看到母亲不知何时已收拾安当,准备出门。我连忙起身穿衣,把街门闩好,与母亲一前一后,投身到茫茫夜色里。白天连日干旱,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炙烤着脚下的土地,庄稼像打了败仗似的,成天蔫头耷脑。我家果园的旁边恰有一个不大的水眼,每天守在水眼处的人常常排着长队等候。这一夜,我与母亲打算趁父亲外出上夜班的时间,在水眼处守夜。
④走过夜路的人,对星光会有种莫名的亲近,因为它会指引你,给你力量,陪你一道穿过黑暗。刚出家门那会儿,内心对黑暗还有抑制不住的恐惧,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可是,当我仰起头望着那满天亮晶晶的繁星,内心竟然没有来由地安定下来。有了星光相伴,走起山路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赶到果园旁边的水眼处时,没有人守着。夜凉如水。水湾里的水从开始的黑咕隆咚,到明晃晃地透着亮光,越积越多。母亲弯下腰,把空桶摁到水湾底,再提上来,足有大半桶水。那个夜里,我与母亲不知疲倦地给果园里的苹果树挨个浇灌,一棵树、两棵树……一桶水、两桶水……安静的夜色里,我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苹果树“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久旱逢甘霖的喜悦,透着无法掩藏、令人满足的诱惑,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后来,我不止一次怀念过那个夜晚,在不同的年纪无数次回忆过那夜的星光,到最后,那淡淡的喜悦像一个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⑤我在城市里无数次欣赏过不同的夜空,有时也会把家里的灯全关掉,坐在阳台上,可是,城里的夜晚大多看不到星星,我再也找不到同那晚一样的星空,找不到同那晚一样温和、清凉、干净的夜色。
⑥几天前,我们又回到老家。陪父母吃过晚饭,夜幕降临,无数颗星星在头顶一闪一闪的。我随口问母亲:“还记得那晚我们去给苹果树浇水吗?”母亲没有防备,但马上回过神来,说:“怎么会不记得啊!那一夜,幸亏有你做伴。”
⑦我微笑着,用力抱了抱母亲。新的季节轮回,春天如约而至,温暖伴随朝夕,街角的那棵老柳树也冒出了崭新的嫩芽。我告诉自己,用不了几天,我就可以用那柳树条做一个柳笛,吹一曲属于春天的歌。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19.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围绕“星辰”概述文意并填写在横线上。(4分)
春节回家,仰望星空,回忆往事→(1)夜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夜幕再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上下文,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5分)
(1)走过夜路的人,对星光会有种莫名的亲近,因为它会指引你,给你力量,陪你一道穿过黑暗。(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2分)
(2)安静的夜色里,我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苹果树“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久旱逢甘霖的喜悦,透着无法掩藏、令人满足的诱惑,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3分)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标题“拥抱星辰拥抱你”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又富有文采,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用包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母亲勤劳能干的品格,体现了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
C.文章③④段属于倒叙,交待了我忽然回忆起二十年前旧时光的原因,为下文我与母亲的对话做铺垫。 D.文章的结尾语言优美,含义丰富,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22.文中反复描写的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对“我”来说具有哪些意义?(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5题。(11分)
垃圾不会撒谎 徐 玲
①看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除了关注GDP总量,人均GDP也很重要。
②按2020年的GDP和常住人口计算,深圳的人均GDP超过了北京、上海,排在一线城市之首。不过,根据国家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深圳多出来30%的常住人口,足足400万人,因此,2020年深圳的人均GDP又低于北京了。这说明,对人均GDP来说,常住人口是一个关键变量。
③其实,用常住人口来计算一个城市的人均GDP,还是不够准确,因为非常住人口同样会为这个城市创造GDP。特别是,如果一个城市的非常住人口很多,那么,只用常住人口来计算人均GDP,就会导致对这个城市经济水平的高估。
④怎么才能知道一个城市的非常住人口有多少呢?
⑤其实光是统计常住人口已经够难了,可能会有30%的误差,想要统计非常住人口就更难了,目前条件下..还做不到。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估算非常住人口的规模呢?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杨畅曾经提出一个办法:用城市生活垃圾的“吨均GDP”来替代“人均GDP”。所谓“吨均GDP”,就是每吨生活垃圾所对应的GDP。道理是这样的: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差别不大,所以,人均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应该差不多。一个城市在一段时间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就反映了这段时间的实际居住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
⑥杨畅做了一个计算,按2017年的GDP和常住人口,深圳的人均GDP比上海高出45%;而根据城市生活垃圾计算出来的“吨均GDP”,深圳只比上海高出10%。这不太可能是因为深圳人比上海人更爱扔垃圾。最合理的解释是,深圳的非常住人口比上海要多得多,他们没有被算入“人均GDP”的那个分母当中。如果按“吨均GDP”来看,深圳的真实人均产出还是比上海要高,但差距没有原来以为的那么大。
⑦另外,杨畅还计算出,例如从2016年到2017年,西安、广州、杭州、武汉这四个城市,虽然“人均GDP”涨了,但“吨均GDP”跌了。这反映出人口在向这四个城市集中,但还没有充分就业,这些新增人口没有创造足够的产出,导致生活垃圾的增长比GDP更快,所以“吨均GDP”下跌了。你看,用生活垃圾数据来分析宏观经济趋势,是不是很开脑洞?
⑧其实,生活垃圾不只可以用来分析宏观趋势,还可以分析商业情报。有一本经典社科名著,叫作《垃圾之歌》,里面提到最早的、有据可查的垃圾分析案例,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费城一家面向大众的都市报纸,想说服做汤罐头的巨头康宝浓汤在他们家报纸上打广告。但康宝浓汤认为,他们的产品是面向富
人的,一般的中产家庭舍不得花钱买,打了广告也没用。
⑨这家报纸不死心,就去费城的富人区和中产阶级社区做垃圾采样,结果发现:中产阶级社区人均消耗的汤罐头比富人区要多得多。富人家里一般有保姆,会给他们用新鲜材料做汤,反而是忙碌的中产阶级喜欢购买汤罐头。这才说服了康宝浓汤。
⑩最后,和你分享一句《垃圾之歌》里的金句:垃圾不会撒谎,人们所拥有的和所丢弃的,往往比他们自身更能精确、详尽、真实地说出他们所过的生活。
(选自《意林》,有删改)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用城市生活垃圾的“吨均GDP”代替“人均GDP”,已经成为国家公认的估算一个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规模的标准。
B.本文语言运用准确恰当,例如第⑤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就表示对一个城市常住人口统计误差的估算和推测。
C.本文第①至⑦段运用了逻辑说明顺序,说明了生活垃圾数据分析是衡量一个城市宏观经济趋势的重要途径。 D.本文第⑧⑨两段,列举费城的一家报纸通过垃圾采样调查说服康宝浓汤刊登广告的事例,说明了可用生活垃圾进行商业情报分析。
24.本文以“垃圾不会撒谎”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25.第⑥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六、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0分)
赵鸣同学现在就读六年级,今年秋季学期就要升入初中,他想提前了解初中阶段如何才能学好语文,请你给他一些有效的建议。
要求:①根据上述材料内容,写一段符合要求的文字;②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27.阅读下面两则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②杨振宁有一次回母校,看到大门口挂着一副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杨振宁建议校长把对联摘下,并重新写了一副对联挂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请根据你阅读上述材料后的思考、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露答卷者信息的地名、校名、班级名、人名等。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2分)
一、(18分,每题3分)
1.D(A.必—毕;B.度—du6;C.尊—遵)
2.B(欺压:欺负压迫。欺侮:用蛮横无理的手段欺压、侮辱。“没有……而是……”是“不是……而是……”的变体。造就,培养成才,经常用于修饰“人才”。练就,经过练习训练而取得某项本领。“只有”与“才”搭配,构成必要条件关系。)
3.C(根据每一段文意,分别确定三段的对应首句)
4.B(A.成分赘余,把“目前的”删掉;C.语序不当,应该按照“学期初”“期中”“期末”的顺序排列;D.搭配不当,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或删去原句中的两个“能否”) 5.B(“面”与“家”都是量词)
6.D(“八百里”指牛,诗中泛指酒食;“五十弦”原指瑟,诗中泛指军乐) 二、(19分)
7.(10分,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则该空均不得分) (1)不义而富且贵(2)非宁静无以致远(3)提携玉龙为君死(4)李贺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6)大漠孤烟直(7)忽如一夜春风来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鸡声茅店月(10)枯藤老树昏鸦 8.(3分)B(《骆驼祥子》中刘四爷不想招祥子为女婿) 9.(6分)(1)(1分)老公公(老头、老翁)
(2)(5分)搬弄是非(挑拨是非)、互不信任(相互猜忌)。(2分,每空1分)
矛盾消解的契机是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1分),观音菩萨带领悟空让唐僧收留,说明如来识怪之事,并嘱咐唐僧必须得悟空保护方能到灵山,不要再嗔怪悟空(1分),沙僧和八戒也消除了对悟空的误解(1分)。至此,师徒合意同心,洗冤解怒。 三、(5分)
10.(1分)示例:测试星舰不惜成本
11.(2分)示例:一方面是节约成本,一方面是不惜成本,看似矛盾,实际是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12.(2分)示例一:正方论题:星舰发射具有价值。反方论题:星舰发射不具有价值。示例二:正方论题:移民火星一定会实现。反方论题:移民火星一定不会实现。
第二部分阅读(48分)
四、(21分) (一)(7分)
13.(3分)C(诗的后两联由紧张激烈化为阴惨凄冷。)
14.(4分)诗的颈联用了对比手法(1分)。以“戎马”与“归马”对比,以“归马”的闲逸失所、生活无定,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侵扰(1分)。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恶果(1分)。诗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1分)。 (二)(14分)
15.(4分)⑴私:偏私、偏爱。⑵笃:坚定,纯厚,忠诚。⑶谢:认错,道歉。⑷诣:到、往。(每小题1分)
16.(3分)C(A.介词,凭借;B.连词,表顺承;C.代词,指水利设施/助词,补足音节,无实意;D.介词,在) 17.(4分)(1)他常在半夜携带茶粥慰劳诸生。诸生感动而发奋,其中多有功成名就的人。(2分) (2)(魏骥)经常戴斗笠行走于田间,曾经遇到钱塘的主簿,仆隶呵斥他。(2分)
18.(3分)①要严格执法,不能乱了法纪;②身为辅臣,要一心为国家选拔贤才,不徇私情;③不要从公事中谋取一己之利,否则不会有好的结果。(每点1分) 五、(27分) (一)(16分)
19.(4分)示例:(1)星光指引,浇灌果树;(2)星光闪烁,拥抱母亲(每空1分) 20.(5分)
(1)(2分)夜晚的星光不仅会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还能像朋友一样陪伴你战胜内心对黑暗的恐惧。 (2)(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果树喝水的声音比作动人的歌(1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果树人格化,赋予果树以人的情态(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母亲给果树浇水的喜悦、满足之情(1分)。 21.(3分)C(应为插叙)
22.(4分)①那个夜晚,我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②那个夜晚我和母亲一起抬水浇树,我变得成熟;③让果树久旱逢甘霖,我饱尝了成功的喜悦;④那个夜晚,我与母亲作伴,让两人关系更加亲密。(每点1分) (二)(11分)
23.(3分)A(原文中并没有明确的依据说明是“国家公认的”标准。)
24.(4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活垃圾在反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作用(2分),题目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2分)。
25.(4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以深圳和上海两个城市为例,通过对这两个城市具体“人均GDP”和生活垃圾“吨均GDP”数据的比较、分析,说明了运用生活垃圾“吨均GDP”来分析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更为准确。(每种说明方法和作用2分,答出其中两种,并进行合理分析即可。)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六、(60分)
26.(10分)提示:①文章内容紧紧围绕“初中阶段如何才能学好语文”给出有效的建议。②语言流畅,内容生动、真实。
27.(50分)提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看到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最高境界是以学习为乐事。杨振宁教授“学海无涯乐作舟”亦是此理。“苦”和“乐”一字之差,对学习的态度截然不同。杨教授认为只有以学习为乐的人,才能登上科学的最高峰。
从上述两则材料立意不难得出,从“乐学”方面立意。尤其对初三学生来说,换一种学习心态,变苦学为乐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学习成了一场“酸辣爽”的快乐之旅。可写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严谨;也可写记叙文,写自己或他人的乐学故事,等等。期待看到有新意和深意的文章。 【参考译文】
魏骥,字仲房,是萧山人。永乐年间,凭借进士副榜的身份授职松江训导。他常在半夜携带茶粥慰劳诸生。诸生感动而发奋,其中多有功成名就的人。
司法官因为天旱慎重用刑,有个叫王纲的犯人,罪大恶极,应当判处死罪,有人怜悯他年少,想要给他减刑。魏骥说:“这是妇人之仁,天道不合时节,正是这个原因。”依法断案后,天就下雨了。景泰初年,魏骥因请求退休养老到达京城。大学士陈循,是魏骥的学生,找机会避开众人对魏骥说:“您虽然位居冢宰,然而现
在没有在朝廷任职。希望您稍稍等待,您的事儿包在我陈循等人身上。”魏骥正色道:“你身为辅佐之臣,应当为天下推举贤才,不能偏私一个老师。”魏骥回来后对人说:“他把朝廷的事作为谋取一己之利的事,这样怎么会有好结果呢?”
魏骥在家闲居也忧国忧民,此情到老而更加纯厚。萧山从前多水灾,有宋代的县令杨时治理湖堤的遗迹。魏骥倡议修筑螺山、石岩、毕公等塘堰,拦截江潮,兴修水利。乡里人依赖它获利。(魏骥)事奉作教谕的兄长魏骐,虽年长而更加恭敬。(魏骥)经常戴斗笠行走于田间,曾遇到钱塘的主簿,仆隶呵斥他。问他是谁,他回答说:“是萧山的魏骥”。那主簿仓皇谢罪,安抚宽慰了他之后才离去。去世后,皇帝按照礼制赐予祭品,谥号文靖。他的儿子魏完带着他的遗言赶赴朝堂推辞盛大的葬礼,乞求用这些礼金救济饥民,皇帝答应了这个请求。萧山的老百姓一直感激魏骥,到朝廷请求在德惠祠祭祀魏骥,来配享杨时。皇帝下诏说“可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