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寥毵业World Agricuhure 2010.11(总379) 探索定向培养农村医学生教育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杨宏宇 摘要: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相继公开发布。其中,提出要完善农村医 疗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定向培养,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这项改革事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进行定向培养?如何在制度上和体制上保证定向培养医学生服 从安排,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农村,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这些都是现实且棘手的问 题,本文试探索定向培养医学生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在思想层面加强引导,鼓励定向培养农村医 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定向培养;综合素质;医学生;新农村建设 麓 蠢囊囊嚣囊一誊薹善露薹 薯曩蔓誊 髓鬟 曩。_蠢篱曩薯 (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健全基层医疗卫 是当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瞵 生服务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 “:学剞曼 曩 一 义窝.农 。 设.形成方便快捷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囊 村枣 啪题中之意 方便群众看病,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另一 薯 农村医学生素质培养的探索_ _ 瓣臻 螽鞭秘嘴 黼 一揣嚣冀 蹴 瓣 方面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把常见 早在2002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 病治疗解决在基层,减轻群众负担,缓解群众 1.深刻认识定向培养医学生的重要意 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为农 “看病贵”问题。因此,《通知》提出,要完善农 义。从源头上引领好定向培养医学生的人生 村定向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卫生部和教育 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央重点支持县级医 观目前 中国医疗资源呈现出区域分布不 部正在全国11个省、自治区开展农村医生 院(含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合理的状态,城乡医务人员的分布存在很大 定向培训试点工作,并将逐步推广到全国 鼓励通过医疗资源重组、社会力量举办基层 的差别.1949年中国卫生人员城乡分布比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六届五中全会通 医疗卫生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 为2.56:1。医生数之比是1.06:1,到1995年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或个体行医;开展定向培养、执业医师招聘, 两比例分别达到2.27:1和2.49:1。要扭转这 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 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大幅度增 种状况,优秀的医学生人才到基层卫生单位 会主义新农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把 加全科医生数量,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 工作是关键。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 它放在“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义务人员的_T资水平, 深入发展的同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 十分显要的位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 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 主义、拜金主义已经波及当代医学生的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 衔接:开展巡回医疗、上门服务、社区首诊制 所以,必须从人生观上加以引导,加强理论学 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 试点,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习,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 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定推进。农村卫 定向培养医学生到农村服务,是党和国 生观和价值观。医学生只有把自己投入到社 生工作是中国卫生丁作的重点,是农村公 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推进农村卫 会进步的事业中,为这一事业去奋斗、去奉 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 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献,他的生命才会在自己的那份贡献中获得 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培养好全科医生, 延续.他个人存在才能与社会和历史融汇成 《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如何完善定向培养制度,如何实现定向培养 一个伟大的整体,才变得有意义。 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 1年)的通知》 医学生的培养模式转变和理念转变.这些都 2.转变医学教育理念。加强定向培养 一93— 2010.11(总379)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意大利的医学史 世棼震业Worid agriculture 都应当有一个评估和考量,择优选用.这样 学家卡斯蒂廖尼指出:“医学随着人的痛苦 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 才能够保证他们能够胜任基础医疗卫生事 业发展需要,才不至于走过去统招统分的 老路,严把人口关的同时更要严格出口关。 生.由于最初需要解释人体发生的各种现 象和以人类心灵为主题进行最初的辛勤探 索而成为科学。”医学与人的生命息息相 关,医学是以实现对人的关怀作为首要目 切实保障定向培养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2.制定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让定向培 养学生有发挥才能的广阔舞台定向培养医 的的。曾经一度,生物医学模式把手段当做 学生是本次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 目的,过分依赖医疗高科技,忽视了对人的 情感、社会、环境等诸多人文因素的关注, 从而导致了现代社会医患关系的紧张。随 着“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未来医务人 员的行为和人文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重 视医学人才的人文教育与培养势在必行。 现在医学生医本文末、重医轻文的思想,来 源于单一的政工干部和辅导员队伍,繁重 的专业课程,相对落后的校园人文建设,之 后的政策措施等种种原因。上述因素都不 同程度地制约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严重制约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在新的 医学模式下,在医患关系口趋紧张的今天, 医学领域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定向培养 医学生作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力 军。自身的使命决定了必须加强自身人文 素质,避免重复建设,在推进农村整体医疗 水平提升的同时,必须适时推动从医工作 者工作理念和执业理念的转变,改变过去 生物医学模式框架下以疾病为唯一目标的 模式,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让定向培养 医生充分认识到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 学模式框架下,深刻体悟现代医学应当以实 现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良好状态 为目标,为农民健康提供全面服务,重视生 命质量,谋求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的统一。 3.引进和借鉴美国的“生物信息学” 教学模式。制定和实施定向医学生特色培 养方案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 是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课堂讲授为主的一 种先基础理论、后临床知识、再临床实习的 “三步”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 学生在临床实践环节里不能很好地将前面 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结果 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考虑到 .94——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在 真正加强了基层乡镇卫生院的硬件建设的同 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定向培养医学生的聪明 才干:只有在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之 间形成合理的医患资源流动,实现卫生经济 的同时,才能够让定向培养的全科医生发挥 实质性作用:只有实现了定向医生同当地事 业单位人员同_T同酬的目标,才能够在制度 层面留住人才;只有通过当地人事部门制定 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才能够激励定向 培养医生诚实劳动,爱岗敬业。 3_设计进修和继续教育路径。保障定 向培养医学生知识结构更新现在的学生 不仅要求有一份稳定的_丁作,一个可观的 经济收入,而且他们需要被社会认可和尊 重.讲求人格尊严,注重职业理想。因此,在 三、 跟进定向培养农村医学生i 定向培养医学生还没有走到工作岗位之 教l{蔓设计和机伟褓障’切实引 前,就应当未雨绸缪,让他们看清自己回到 导好定向培养医学生到基层 基础就业的优势.既要从人生观的角度加 服务 卫生事 缓展 以引导.又要有以人为本的科学激励机制 作支撑,那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优 势,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多作贡献,为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送去优质医疗服务, 而且送去崭新的健康观念.保证新医改有 效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许少英,黎东升.论新时期医学生的培养目 标与医学教育的新理念[j].中医药管理 杂志,2007,15(1I). 沈寒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医学生 现身基层卫生事业的思想培养[J].广西 医科大学学报.2007(9). 曹骥,黎丹戎.浅谈医学生物信息学的教学 模式[J].广西医学大学学报,2007(9).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医学检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