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畜禽饲养 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李满世 (辽宁省大连保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11610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 国的很多行业都在蓬勃发展,其中养殖业也同样飞 速发展,不论是养殖的效率还是养殖的质量,都在不 断的提高。在养殖业中,养猪占有了非常大的比重。 想要维持养猪产业的稳定性效益,就要提高对断奶 仔猪成活率的控制。通常所说的仔猪是指从出生到 出生70天左右的仔猪,想要让养猪生产的数量和质 量都提高,提升仔猪的成活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仔猪年龄小,抵抗能力差等一系列原因,仔 猪的死亡现象较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养猪产业, 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于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的 综合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1减少死胎的数量 母猪生产的时候一胎会生产多个幼崽,但是不 可避免母猪产下死胎的现象,如产房的温度偏高或 者偏低,会引发一些疾病的感染;母猪的年龄太大不 适于生产等问题,都会造成母猪死胎。在管理的过程 当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母猪怀孕的过程当中, 对于母猪的饲养管理要适当,每天给母猪喂的食物 量要尽量的合理,要对母猪的体重进行动态的观察, 既不能过胖也不能过瘦,要保证母猪体重和正常体 征的正常。在母猪怀孕和生产的过程当中,要对其疾 病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要对可能产生的疾病和 已经产生的疾病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母猪所在 的产房温度要给予严格的控制,把产房温度调节到 母猪最适宜的温度,给母猪一个最优良的生产环境。 在母猪分娩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不要增加分娩的时 间,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措施,让母猪顺利快速的进 行分娩。对于母猪的剩余年龄要给予控制,一般母猪 连续生产四年以上,其死胎率就会提高。因此,对于 年龄偏大的母猪要及时的进行淘汰,以保证幼猪的 成活率。在母猪怀孕过程当中,对于母猪日常食物当 中的纤维水平要控制在6%左右为宜。在母猪生产的 过程当中,要对专业人员给予监控,有一些仔猪并不 是真正死亡,而是短暂休克或其他现象造成的假死, 要及时的给予诊断并救活这些假死仔猪,以提高管 理效率和质量。 2加强仔猪的管理 仔猪的断奶过程并 是单一的一种方法,一般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 情况下可以分为一次性断奶法、分批断奶法和逐步 断奶法。母乳喂养母猪的时间一般不能少于21天, 但最好也不要超过4O天。当仔猪经母乳喂养到一定 的时间后,到达预定的断奶时间,就可以对仔猪进行 一次性断奶,将仔猪和母猪彻底分开,这种方法的好 处就是在母猪断奶后,能够比较快速的进入发情阶 段,开始下一次怀孕生育,但是缺点是这种方法容易 导致母猪的乳房产生炎症,而仔猪也可能因为突然 中断母乳喂养而产生不良的生长状况。仔猪出生后, 同一批仔猪也会有不同的生长发育情况,一些生命 体征比较强壮的仔猪,在体重等方面的表现都比较 好,那就可以对这些发育较好的仔猪实行提前断奶, 母猪则继续为那些发育情况一般或者较差的仔猪继 续提供母乳喂养,等到他们的发育情况较好的时候 再实行断奶,这种方法就是分批断奶。逐步断奶是指 在决定断奶后,每隔几个固定的时间再进行一次母 乳喂养,一般是在决定断奶的时间前的4~6天就开 始逐渐的控制母猪喂养的次数,之后逐渐减少。在实 际生产的过程中,一次性断奶对于母猪和仔猪的影响 和风险都比较大,后两种方法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方 法,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也常推荐这两种方法。 对管理进行适宜的调控。首先,是对断奶后的仔 猪分群进行管理。在仔猪断奶后,不要立即把所有的 仔猪都放到一个圈里进行喂养,这样仔猪在受到断 奶刺激的情况下,又和其他仔猪容易产生咬架的情 况,这种现象对于仔猪的生长有着很多不利的影响, 因此应该避免。正确的方法是在仔猪断奶后,继续将 仔猪和母猪留在一个圈里进行培养,待仔猪成长到 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再将其和母猪进行分离,和其他 仔猪进行同圈培育。其次,是对断奶仔猪在饲料方面 的控制。仔猪断奶后不能马上换料,断奶后2—3星期 内仍饲喂哺乳猪料,饲料类型及配比保持不变。约一 星期后逐步增加断奶仔猪料,约两星期后过渡到全 部饲喂断奶仔猪料。最后,是对断奶仔猪在饲喂方法 方面的控制。刚开始断奶的仔猪,其饲喂的次数、方 法和时间要尽量和母猪喂养的次数、方法和时间同 步,这样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对仔猪产生刺激反应,同 时,要在夜间对仔猪进行补充饲喂,这个过程大约持 续两个星期左右,然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