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质量检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事例表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A. 花瓣上的露珠 B. 隆冬河面上的冰 C. 雪山下的流水 D. 草叶上的霜 2.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3.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下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大气湿度无关的是( )
A. 雾 B. 风 C. 雪 D. 霜
4.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个现象具有相同的物态变化( )
A. 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 B. 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C. 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
5.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
6.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 B.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 C. 冰山上的积雪,是通过液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
D.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了云
7.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循环着,经历上升、在空中凝结和下降三个过程,从地面升空时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熔化 B. 液化 凝固 C. 汽化 升华 D. 汽化 凝华 8.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 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 C. 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 D. 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9.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循环着,经历上升、在空中凝结和下降三个过程,从地面升空时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熔化 B. 液化 凝固 C. 汽化 升华 D. 汽化 凝华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B.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
C. 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 D. 雾、露是水的气态,霜是水的固态。
11.地面的水 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 成小雨滴或 为小冰晶.大量的小雨滴或
对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 .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A. 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B. 蒸发 液化 凝华 雨 C. 蒸发 液化 凝华 云 D. 蒸发 凝华 液化 雨
12.自然界中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循环系统;陆地、海洋和大气间水发生的循环,其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
A. 雨水汇入江河流向大海 B. 冰山积雪熔化变成水汇入江河 C. 云中小水滴变成小冰晶 D. 植物、土壤中水蒸发升入天空
1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 B. 划燃火柴,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C.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夏天吃雪糕,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14.如图,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5.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汽化、凝固 B. 升华、凝华、熔化 C. 汽化、凝华、熔化 D. 液化、凝固、熔化
二、填空题
16.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它们之间________相互转化。(填“能”或“不能”)
17.“苍峡雷鸣”是莱芜八景之一.每逢雨季,那飞泻的瀑布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可闻数里.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瀑布四周雾气缭绕,“雾气”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18.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 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19.今年某地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__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气中水蒸气便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20.下列常见物理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属于 ________ ; (2)秋天早晨草叶上挂满露珠属于 ________ ; (3)炎夏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属于 ________ ; (4)铸造车间里铁水铸成零件属于 ________ ;
(5)寒冷的冬天,挂在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________ .
21.大自然是水的神奇“搬运工”: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以上文段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共涉及到水的三种物态“水蒸气…凝成小冰晶”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________ 变化.其中,需要吸热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________,
22.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______ 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___ 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___ 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_____ 选填“内侧”或“外侧”)
23.随着科技的发展,“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颗粒状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向空气________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粒或________成小液滴,冰粒或液滴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冰粒熔化成水滴,和原有水滴一起降落就形成了雨.
24.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________.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密度是 ________,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请写出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________
25.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__成小冰晶或________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综合题
26.将下列各现象中所属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初春“冰雪消融”________;
(2)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出现“雾气”________; (3)秋天的早晨常常发生“日出雾散”________;
(4)冬天的早晨户外草地上积有白色的霜________.
27.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引文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 ( ________ )或凝成小冰晶”( ________ )、“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 ________ );
(2)上面涉及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________ ;
(3)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________ 成气体,(填物态变化名称)并从周围 ________ 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4)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 ________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