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明确弘扬民族精神是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强基固本,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展示文字、图片、史实等,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升华步骤进行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及意义。
2.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历程。 三.教法与学法 (一) 教法
1.直观教学法 2. 活动探究法 3. 讨论归纳法 (二)学法
1. 合作学习法 2.自主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直接导入。
自主学习 1、有人说:“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因此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你如何认识?
2、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是什么?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什么重要意义?当代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学习能力,初步完成知识目标) 生: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5、当代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当代青年要结合新的实践要求,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合作探究: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 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全国放假一天,并于9月3日举行阅兵,邀请外国领导共同参加。 思考:为什么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 生:①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展示我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警示日本右翼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的历史不能重演 ④告诫国民勿忘国耻,发奋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井冈山精神 主要内涵是: 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体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 长征精神:主要内涵是: 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 精神。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延安精神主要内涵: 红岩精神主要内涵是: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 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 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 雷锋精神主要内涵是: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西柏坡精神主要内涵是: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大庆精神主要内涵是: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的精神,讲求科学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主要内涵是: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抗击非典精神主要内涵是: 抗洪精神主要内涵是:“万众一载人航天精神主要内涵: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坚韧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不拔、敢于胜利 、 的载人航天精神。
合作探究:上述民族精神具有哪些共同的内涵和意义?
生:内涵:
这些精神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体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意义:
既体现时代特征和意义,又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突出重点】
从文化的角度,这说明我国某些公民的素质存在什么情况?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提高? 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等方法。 【综合探究】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吸收借鉴„„抵制警惕„„) (4)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六、小结:
体现 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弘
扬中华 必要性 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民族精 炬 神 做法 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 做法 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七、板书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重要性: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面对的时代课题
2、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四、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吸收借鉴„„抵制警惕„„) (4)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八、练习(略)
九、作业(看课时作业)
十、教学反思:
1、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努力贯彻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意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的指导思想,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在个别知识点的深化上可能还存在不足,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