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汕头市交通大区和小区的对应关系重点

2010年汕头市交通大区和小区的对应关系重点

来源:爱go旅游网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表8-1. 2010年汕头市交通大区和小区的对应关系

原1,2,3,4,5,6,7,8,9,10,16,17,18,19,1 升20,21,22,23,24,80,81,82,120,121 平区 7,10,11,12,13,14,15,23,24,25,26,27,原28,29,30,31,32,33,34,35,36,37,38,39,2 金40,41,42,43,44,45,46,47,82,83,84,85,园86,87,88,89,90,91,92,94,95,96,97,98,区 99,118,119,121,122,123,130,162,163,164,167,168,170 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原62,63,64,65,66,67,68,69,70,71,3 龙湖72,73,74,75,76,77,78,79,93,94,区 97,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18,124,125,126,127,128,129,135,161 原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4 达117,134,136,137,138,139,144,145,146,濠147,165,166 区 原131,140,142,143,148,149,150,151,169 5 河浦区 6 新132,152,153,154,157,158,159,160 溪 7 外133,141,155,156 砂

8 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8.1 范围和年限

本次公共交通规划的主要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规划区范围一致,由现状汕头市区的金平区、龙湖区(包括原来的新溪镇和外砂镇)、濠江区三部分组成。规划年限为2008~2010年。

8.2 规划目标和内容

 论证并确定合理的中期公交发展规模;

 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协调运行,适应城市中期发展进程的公交线网;

 规划与汕头市公交中期发展需要相适应,与公交车辆运营系统相协调的公交站场布局。

8.3 公交OD预测

8.3.1 公交规模预测

在第六章公交客运规模预测中已经确定2010年客运规模为431~445万人次/日,公交客运分担率为14%。 8.3.2 交通大区与小区的对应关系

交通大区与小区的对应关系见表8-1。 8.3.3 居民出行产生预测

8.3.3.1. 2010年城市人口分布预测

根据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到2010年汕头市规划区范围内,实际居住人口规模为150万,参照国内其他同类城市以及汕头市的发展状况,流动人口按城市居住人口的1/7~1/6计算,流动人口总数取为21.4万~25.0万。各大区人口预测见表8-2。

- 88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表8-2. 2010年汕头市交通大区人口分布表

居住人口 流动人口 原升平区 279000 43179 原金园区 540000 83571 原龙湖区 420000 65000 原达濠区 180000 27857 原河浦区 6000 929 新溪 52500 8125 外砂 22500 3482

表8-3. 2010年汕头市各区出行产生(单位:人次/日)

大区名 编码 O 原升平区 1 818400 原金园区 2 1584000 原龙湖区 3 1232000 原达濠区 4 528000 原河浦区 5 17600 新溪 6 154000 外砂 7 66000

表8-4. 2010年汕头市各类就业(学)岗位数

预测表(单位:万)

工厂、仓库 三产职工 科研办公 学生 总计 岗位数 38 37 7 39 121

表8-5. 2010年汕头市各种用地吸引率取值

平均 工厂、仓库 三产职工 科研办公 学生 吸引率 3.64 3.4 3.85 3.5 3.7

8.3.3.2. 出行产生预测

第六章确定城市客运规模时已经分析得到:至2010规划年,汕头市城市居民出行率取为2.30次/人•日,流动人口人均出行率取为4.0次/人•日。

根据居民出行率,并考虑城市不同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建立出行产生模型如下:

Pi(RicFid)

式中:Pi——2010年第i交通区的出行总量;

Ri——2010年第i交通区的城市居住人口;

c ——2010年城市居住人口人均出行次数; Fi——2010年第i交通区的流动人口;

d——2010年流动人口人均出行次数;

——平衡因子,以满足pIP的约束条件,P/(RicFid)

IP——为2010年出行产生总量,PRicFid,根据汕头市客运规模预测,取为440万人次/日。

ii根据上述模型,2010年各大区的日出行人次见表8-3。 8.3.4 居民出行吸引预测

8.3.4.1. 就业、就学岗位数预测

根据岗位数和城市居住人口之间的较为稳定的关系,99年汕头市工作岗位占城市居住人口的39%。在此基础上考虑汕头市经济发展,开发区和港口的建设,部分农业人口的农转非,就业机会和劳动资源都会相应增加。同时考虑第一产业比例的下降和汕头市总体规划,中期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预测2010年汕头市各类就业、就学岗位数见表8-4。

8.3.4.2. 各种用地性质的出行吸引率预测

考虑到在各种交通区用地中,最主要的交通吸引是工作、上学和购物吸引,因此,本部分预测中,仅考虑科研办公、校舍、工业、仓库、商业、金融、服务、集贸用地的吸引,其余部分用地的吸引忽略不计。

根据总的出行产生量等于总的出行吸引量,可计算出单位岗位日出行吸引率为3.64次/人·日。结合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的经验,各种用地性质的出行吸引率见表8-5。

- 89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表8-6. 2010年汕头市各类用地面积预测(单位:公顷)

工业仓库 三产、服务 科研办公 校舍 面积 2500.0 1164.1 228.9 408.3

表8-7. 2010年汕头市各区各类

用地面积预测(单位:公顷)

2010年 工业仓库 三产、服务 科研办公 校舍 原升平区 481.3 132 34.4 113.6 原金园区 437.5 264 68.8 75.7 原龙湖区 831.3 396 68.8 75.7 原达濠区 416.7 232.8 34.5 78.3 原河浦区 208.3 58.2 11.5 15.7 新溪 41.7 57.9 5.5 36.8 外砂 83.3 23.1 5.5 12.3

表8-8. 2010年汕头市各类用地单位面积岗位数

工业仓库 三产、服务 科研办公 校舍 单位面积岗位数 151.8 318.9 288.3 955.3

表8-9. 2010年汕头市各区出行吸引

区名 编号 吸引量 原升平区 1 848014 原金园区 2 888467 原龙湖区 3 1254369 原达濠区 4 813930 原河浦区 5 246374 新溪 6 228370 外砂 7 120475

8.3.4.3. 各类用地面积预测

根据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并考虑其分期建设及中期建设的重点,确定2010年汕头市各类用地面积见表8-6。

根据现状各区各类用地比例,并考虑汕头城市总体规划分期建设重点,确定各区各类用地面积见表8-7。

8.3.4.4. 居民出行吸引预测

单位面积上的就业(学)岗位数见表8-8。

2010年居民出行吸引:各区的居民出行吸引=∑各类用地面积*单位面积岗位数*各类用地吸引率,结果见表8-9。 8.3.5 公交OD分布

在2010年公交出行产生和吸引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程序分配结果,得到2010年汕头市公交分布OD矩阵,见汕头市公交线网规划专题研究报告附表3。公交出行OD的获得过程可参见汕头市公交线网规划专题研究报告附件2。

8.4 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8.4.1 规划原则

以汕头市2010年的土地开发和公交发展为背景,以现状调查结果和预测的公交OD量为依据,以方便居民出行为目的,为使公交承担起其四种服务模式功能,达到可持续地发展,对2010年公交线网提出整体布局方案。主要布设原则为:

 公交线网尽可能连通重要的控制性节点,如商业中心、娱乐休闲场所、对外交通枢纽、政府机关、学校等客流集散点;  结合规划土地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可能的居住小区和大型公共建设项目的开发,合理分析客流的分布,布置公交线网;  满足预测的客流分布状况,使线路走向与主要客流方向一致;  以规划的道路网主骨架为依托,合理布设公交线网;  提高公交的线网覆盖率和站点密度,方便居民出行;  尽可能减少换乘次数,提高居民出行的直达率;

 合理布设线网加强新东区、南区内部及新东区、南区同市中心区的联系,以配合新东区、南区有重点开发的城市发展策

略;

 逐步健全与换乘枢纽的联系,方便公交内部换乘及与对外交通枢纽的接驳,完善城乡一体化公交服务模式的建立;  在2010年公交总体发展的规模下合理分配公交运力;  为远景规划年公交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打下基础。

- 90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城市主要客流走向示意图(2010)客流交换量(人次)600012000240004800072000图8-1 城市主要客流走向示意图

澄海汽车总站汕头大学华新城广厦新城中电陈厝合商城金砂汽车公园火车站总站万客隆小公园人民会展中心西堤广场礐石汽车站潮南潮阳汽车站汽车站城市主要交通走廊图8-2 城市主要交通走廊示意图

8.4.2 城市交通走廊分析

8.4.2.1. 城市主要交通走向

根据2010年居民出行OD分布特征,结合城市布局发展方向,以主要客流集散地区为节点,分析得出汕头市城市主要客流走向示意图如图8-1所示(图中表现不小于6000人次的全天公交客流交换量)。由图8-1可见,规划区北岸呈明显的以旧城区次中心和11街区主中心(11街区为主)的向西部汕大、鮀浦,北部几大住宅区和东部火车汕头客站的发散式分布;新东区以新溪次中心为主与北岸中心区的客流交换明显增大;南岸的南滨、茂洲和原河浦区片区与北岸11街区、旧城区和火车客站的联系加强,

同时几片区之间的交换量也明显提升。规划区客流明显呈现以北岸中心区为轴心的东西向和跨海的南北走向。 8.4.2.2. 城市主要交通走廊分析

根据市区交通流的分布特征和主要干道的交通流特性及服务区域,选取了八横七纵15条交通走廊如图8-2所示。八横九纵交

通走廊覆盖了市区的大部分区域,承担市区内部的主要客运交通量。 8.4.3 规划线路功能划分

依据汕头市的城市规模及布局,考虑将规划的整体线路网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公交主干线网;公交基本线网;服务巴士体系。功能同2005年规划说明一致。

8.4.4 主要控制性节点确定

主要控制型节点是指城市中主要的居民出行出发点和吸引点,通常包括城市主要的人流集散点,如居住区、小区中心,工业、办公等就业中心,商业服务中心、文娱体育中心、对外客运交通中心、公园等休憩中心,以及公共交通系统中可能的客运枢纽等。在进行线路网络设计时,应结合主要控制性节点的分布和主要客流的走向和流量,使得主要的控制性节点能够互相联系起来。

8.4.4.1. 控制节点分级和选定原则

对于中期的重要控制节点选定,需在城市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参考城市总体规划关于各类性质用地的规划,选取用地性质对于公交线路有较高的配置要求的节点,如一些车站、码头、商业中心、大型居民区等。对于这类用地性质的节点,应视其重要程度,分别予以重要度的控制。选定依据见表8-10。 8.4.4.2. 一级和二级控制节点分布

一级、二级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分别见表8-11、8-12。

- 91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表8-10. 控制节点选定依据及要求

控制节点级别 用地性质 控制线网级别 公交实现目标 城市对外客运交通中节点间无换乘一级 心、商业服务中心、就或最多一次零业中心、大型大学园区、主干线网 距离换乘 休憩中心和大型居住区 大中型居住区和小区中二级节点到达心,商业服务区、旅游一级节点无需二级 景点、区域休憩娱乐场基础线网 换乘,二级节所 点间换乘不超过二次。

表8-11. 一级控制点位置和性质

序号 编码 控制点位置 控制点功能或用地性质 1 75 火车汕头客站 对外客运交通中心 2 60 易初莲花 商业服务中心 3 17 汽车总站 对外客运交通中心 4 7 人民广场 休憩和服务中心 5 80 汕头大学 大学园区 6 2 小公园 旅游、休憩和商业服务中心 7 44 会展中心,时代广场 商业服务中心 8 35 金砂公园 休憩和服务中心 9 85 华新城 大型居民区 10 96 广厦新城 大型居民区 11 48 瑞诚商场 商贸、居住、综合用地 12 3 西堤 交通方式转换枢纽 13 104 中电商城 大型居民区和商业服务区 14 134 南滨地区 城市主中心 15 132 新溪镇 城市次中心,教育基地,居住区 16 80 鮀浦 城市次中心 17 93 下蓬 大型居住区 18 83 岐山 大型居住区和客运站

表8-12. 二级控制点位置和性质

序号 编码 名称 功能或用地性质 1 86 汕头发电厂 工厂 2 92 洋滨 区域中心,居住区 3 93 下蓬 区域中心,居住区 4 95 葵花园等 居住区集中 5 98 桃园等 居住区集中 6 23 电视塔、大学路口 三路交叉,是通往汕大、鮀浦的必经之路 7 38 金湖路中、芙蓉园 居住区 8 49 紫云庄 居住 9 66 陈厝合西、南 居住 10 74 珠津工业区、辛厝寮 工业 11 26 金砂乡 居住 12 46 龙湖宾馆 商贸、居住 13 62 珠池路西、明珠广场 商贸、教育 14 20 光华路西 区域终点 15 76 帝豪酒店 商业 16 41 汕大附属医院、梅园 居住、医院 17 56 国新花园 居住 18 79 至金叶岛 区域终点 19 9 金凤坛 小枢纽 20 14 花园里 重要交通节点 21 28 汕头一中 学校 22 33 陵海招待所、金新路口 交通节点 23 43 中区大厦、华侨公园 商贸、休闲 24 59 海富华海鲜城 商业 25 133 外砂 城市次中心 26 141 澄海汽车总站 澄海交通枢纽 27 131 原河浦镇 区域中心,居住区 28 111 茂洲 城市次中心 29 112 濠江 南岸区域中心 30 139 礐石 旅游区 31 138 东湖片区 教育基地,居住区 8.4.4.3. 一级控制节点连通重要程度分析

分析依据

 规划用地发展方向、主次中心地带及主要交通走廊走向;

 控制节点的用地性质,进而考虑各类性质用地的连通要求,如居民区同商业中心、学校、休闲中心等连通要求较行政办

公地点与商业中心连通程度要求要高。  参考预测得到的2010年公交出行OD量大小;

分析结果:

- 92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表8-13. 线网规划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指导思想 设计原则  线路走向与主要客流 一级控制节点间至多流向一致,最大限度地一次零距离换乘到达; 满足主要方向的公交 线网布设体现城市主主出行需求; 要交通走向; 干 联系一级控制节点,最线网布设覆盖主要交通走线大限度地减少换乘; 廊。 网  使城市居民的出行总耗时最少;  考虑公交运营部门的具体情况,使运营收益尽可能大。  对公交主干线网进行 二级控制点到一级控补充和完善; 制点间无需换乘,二级 联系一级和二级控制控制点间至多二次换基节点以及二级控制节乘可到达; 础点之间,通过尽可能少 基础线网和主干线网线的换乘达到目的地; 布设实现主城区线网网  使城市居民的出行总300米覆盖率在50%以耗时最少; 上。  考虑公交运营部门的 具体情况,使运营收益尽可能大。

Ⅰ级:直达需求较大,必须直达;

Ⅱ级:综合考虑用地性质、距离和直达OD等因素,需要实现直达或至多一次零距离换乘;

Ⅲ级:综合考虑用地性质、距离和直达OD等因素,建议至多一次零距离换乘。分析结果见表8-14。

表8-14. 一级控制节点间连通重要度分析结果

控制节点 易汽人汕会金广瑞中南重要 火初车民头小展砂华厦诚电滨新控制 度 车莲总广大公中公新新商商西地溪鮀下岐节点 站 花 站 场 学 园 心 园 城 城 场 城 堤 区 镇 浦 蓬 山 火车站 Ⅱ Ⅱ Ⅲ Ⅱ Ⅰ Ⅲ Ⅱ Ⅱ Ⅱ Ⅲ Ⅲ Ⅲ Ⅲ Ⅰ Ⅱ Ⅰ Ⅰ 易初莲花 Ⅰ Ⅲ Ⅲ Ⅰ Ⅰ Ⅲ Ⅰ Ⅰ Ⅱ Ⅰ Ⅲ Ⅲ Ⅲ Ⅱ Ⅰ Ⅱ 汽车总站 Ⅲ Ⅰ Ⅱ Ⅰ Ⅱ Ⅰ Ⅲ Ⅰ Ⅰ Ⅲ Ⅲ Ⅲ Ⅰ Ⅰ Ⅰ 人民广场 Ⅲ Ⅱ Ⅲ Ⅱ Ⅲ Ⅱ Ⅱ Ⅱ Ⅲ Ⅰ Ⅱ Ⅲ Ⅱ Ⅱ 汕头大学 Ⅲ Ⅱ Ⅰ Ⅲ Ⅱ Ⅱ Ⅲ Ⅲ Ⅲ Ⅲ Ⅰ Ⅱ Ⅱ 小公园 Ⅲ Ⅱ Ⅰ Ⅲ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会展中心 Ⅲ Ⅲ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金砂公园 Ⅱ Ⅲ Ⅰ Ⅰ Ⅲ Ⅲ Ⅲ Ⅱ Ⅱ Ⅱ 华新城 Ⅲ Ⅲ Ⅲ Ⅲ Ⅲ Ⅱ Ⅱ Ⅲ Ⅰ 广厦新城 Ⅱ Ⅱ Ⅱ Ⅲ Ⅱ Ⅱ Ⅰ Ⅰ 瑞诚商场 Ⅲ Ⅰ Ⅲ Ⅲ Ⅲ Ⅱ Ⅲ 中电商城 Ⅱ Ⅲ Ⅱ Ⅱ Ⅱ Ⅱ 西堤 Ⅰ Ⅲ Ⅲ Ⅱ Ⅲ 南滨地区 Ⅲ Ⅲ Ⅲ Ⅲ 新溪镇 Ⅲ Ⅱ Ⅱ 鮀浦 Ⅱ Ⅰ 下蓬 Ⅲ 岐山

8.4.5 规划线网布局方案

8.4.5.1线网规划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线网规划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见表8-13。 8.4.5.2主干线网设计方案说明

规划主干线路为16条,各线路编号和走向见表8-15。

- 93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表8-15. 中期主干线网各线路走向

线路名 1路 2路 3路 4路 5路 6路 7路 9路 14路 20路 34路 35路 44路 45路 46路 47路 起点 洋滨 火车站 万吉工业区 华新城 洋滨 (渔洲) 汕头大学 潮安 汽车站 陈厝合 中电商场 金叶岛 华新城 华新城 西堤 会展中心 新溪 上九合 新溪 上九合 所经站点 洋滨—龙祥(下蓬)—如龙工业园—汕大医附二院—葵花园—东方体育乐园—桃园—龙湖西堤 乐园—中心医院—市政府—新华—西堤 火车站—黄山路 明珠广场—汕头电脑城—金海湾大酒店—金山宾馆—国际大酒店—金砂小公园 公园—公园头—金凤坛—小公园 万吉工业区—超声集团—泰山北路洋滨—龙祥(下蓬)—夏桂埔—中电商城—高新电脑中外马路西 心—海棠园—教育学院—汕大附属医院—红领巾路东—石炮台—市政府—外马路西 华新城—岐山中学—香江家私城 潮汕客运站—汽车总站—金砂公园 东厦中学—芙蓉火车站 园 瑞诚商场—林百欣中学—珠池路东 经纬广场—火车站 洋滨(渔洲)—兵营热电厂—塑料五厂—阀门厂—金砂乡—大华路中—花园里—公园头—小公园 金凤坛—小公园 精神卫生中心—汕头大学—鲩浦—教师公寓—安居工程—电视塔—潮汕客运站—汽车总站火车站 —汕头一中—金砂公园—国际大酒店—金海湾酒店—珠池路西—火车站 潮安汽车站—振兴路—竹围乡—西陇—华新城—岐山中学—香江家私城—潮汕路客运站—小公园 汽车总站—大华路中—金凤坛—汕头小公园 陈厝合—瑞诚商场—汕头日报社—金砂公园—汕头一中—中心医院—迎宾馆—广场轮渡—总工会 总工会 中电商场—林百欣科技中专—易初莲花—国新花园— 海滨花园—华侨公园—飞厦南—汕小公园 头一中—公园头—金凤坛—小公园 金叶岛—商业学校—三和休闲中心 易初莲花—国新花园—会展中心—梅园—汕头一中—瑞平市场 花园里—金凤坛—二马路西—瑞平市场 小公园 华新城—下岐—金凤桥—桃园—海棠园—玫瑰园—龙湖乐园—中区大厦—汕头一中—金凤坛—小公园 华新城—马西—华山北路—广厦新城—东厦北路口—陈厝合—绿茵庄东—珠江路口—火车大洋花园 站—三和休闲中心—易初莲花—新富华海鲜城—金海大厦—大洋花园 西堤 西堤,礐石大桥,南滨路,海湾大桥,中山路,海滨路,西堤 河浦街道办 汕头客站 时代广场 上九合,金鸿路,泰山路,汕头客站 上九合,金鸿路,金砂路,华山路,会展中心,图书馆,时代广场 会展中心,长平路,天山路,苏埃通道,安海路,河浦街道办 终点

8.4.5.3基础线网设计方案说明

规划基础线网由33条线路构成,各线路编号和走向见下表8-16。

- 94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表8-16. 中期基础线网各线路走向

线路名 8路 10路 11路 12路 13路 15路 16路 17路 18路(原101路) 19路 21路 22路 23路 24路 25路 26路 所经站点 火车站—三和休闲中心—澳头村—华能电厂—汕头迎宾花园—北山湾泳场—培英学校—东湖村—保火车站 西园头 税区—埭头—青云岩—区政府—海旁路—西园头 花园 花园宾馆—衡山北路—高新电脑中心—龙湖村西—华侨公园—飞厦南—陵海招待所—汕头一中—中西堤 宾馆 心医院—市政府—外马路西—西堤 汕头 汕头客站—经纬广场—绿茵庄西—龙湖村北—瑞诚商场—龙湖宾馆—国际大酒店—金砂公园—花园西堤 客站 里—金凤坛—外马路西—西堤 广场 广场轮渡—总工会—市政府—中心医院—长平路西-梅园—会展中心—国新花园—易初莲花—丰泽火车站 轮渡 花园—帝豪酒店—火车站 华新城—岐山中学—香江家私城—汽车总站—大华路南—迎宾馆—人民广场—利安路—市二医院—华新城 西堤 外马路西—西堤 汕头 易初莲花—国新花园—会展中心—龙湖宾馆—金砂乡—金砂西路-大窖—中岐—公元厂—西陇—赤易初莲花 发电厂 窖—汕头发电厂 人民 濠江 人民广场—利安路—外马路西—永平路—礐石岭顶—磊口—松山发电厂—葛朱—濠江工业区—西园广场 海马池 头—水产码头—濠江海马池 汽车 莲塘 汽车总站—大学路头—安居工程-教师公寓—鲩浦—龙泉岩—七日红公园—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总站 新辽 心—国防基地—莲塘—鸡笼山—莲塘新辽 广厦新城—汕大附属二医院—天竺中学—红荔园—葵花园—金禧花园—荷花园—新世界家私城—市广厦 人民 福利院—东厦北路—百花路口—东厦南路中—东厦中学—汕大附属一医院—飞厦西—金新路口—陵新城 广场 海招待所—汕头一中—花园里—中山公园—金凤坛—市二医院—新华书店—利安路—广场轮渡。 珠津 珠津工业区—辛厝寮—陈厝合南—龙湖村北—瑞诚商场—龙湖宾馆-会展中心—大洋花园—石炮台总工会 工业区 公园—市人大—广场轮渡—总工会 精神卫生中心—汕头大学—鲩浦—教师公寓—安居工程—第四人民医院—汕头日报社—金砂公园—汕头大学 易初莲花 中区大厦—中泰花园—新富华海鲜城—易初莲花 牛田洋 西堤 牛田洋—鲩济中学—鲩浦—安居工程—电视塔—原升平区政府—外马西路—西堤 庐山路—珠池路西—龙湖人民医院—环碧庄—桃园—百花路口—东厦中学—汕大附属医院—红领巾庐山路 南海横路 路东—石炮台—广场轮渡—工人文化宫—南海横路 水果 人民 市场 广场 锦泰花园 市跳水馆 广厦 西堤 新城 汕头 大学 农业 科技园 水果 批发市场 华新城 广厦 新城 广厦 新城 陈厝合 锦泰花园 庐山路 水果市场—下蓬中学—夏桂埔—陈厝合—瑞诚商场—会展中心—华侨大厦—中山公园—人民广场 锦泰花园—世贸花园—会展中心—石炮台—广场轮渡—永平路—市跳水馆 广厦新城—汕大附属医院—黄河路西—汕头日报社—金砂公园—汽车总站—原升平区政府—光华路西—中山西路—西堤路—西堤 精神卫生中心—汕头大学—龙泉岩—教师公寓—安居工程—电视塔—金湖西路—金砂乡北—金湖路中—芙蓉园—长江路西—华山北路—黄河路口—高新电脑中心—东厦花园—汕头医附二院—广厦新城 农业科技园—电视塔—潮汕路客运站—汽车总站—金砂西路—汕头中旅—长平路西—长平路中—梅园—菊园—会展中心—国新花园—世贸花园—易初莲花—长城招待所—林百欣—陈厝合西—陈厝合 水果批发市场—泰山路—汕樟路—华山北路-科技东路—黄河路—衡山路—金砂路—嵩山路—韩江路—锦泰花园 华新城—电视塔—潮汕客运站—金砂西路—汕头中旅—汕头一中—中区大厦—中泰花园—易初莲花—长城招待所—庐山路 广厦新城—桂花小学—荷花园—塑料五厂—金砂侨社—汕头中旅—汕头一中—飞厦西—梅园—会展中心北——易初莲花—广州酒家—三和休闲中心—火车站 起点 终点 27路 28路 29路 30路 31路 火车站 - 95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表8-16(续表) 中期基础线网各线路走向

线路名 32路 新溪专线 33路 36路 37路 38路 39路 40路 41路 (原18路) 42路(原102路) 43路(原103路) 48路 49路 50路 51路 52路 53路 54路 55路 56路 57路 起点 汕头一中新校区 金凤坛 新溪镇 汕头 发电厂 广澳 广澳 滨海中信 西湖站 火车站 终点 大华路南 澄海汽车总站 外砂镇 小公园 西堤 东厦车站 东厦车站 河浦街道办 盛安百草园 温泉度假村 火车站 所经站点 汕头一中新校区-泰山北路-汕樟北路-龙盛路-金新北路-乐山路-东厦北路-珠峰路-金新北路-华山北路-长江路-金环路-金园路-金新路-中山路-汕樟路-外马路-大华路南 金凤坛—民族路—杏花路—金砂路—金新路—金园路—金环路—长江路—天山路—珠池路—嵩山路—珠江路—泰山路—金叶岛—新溪镇—外砂镇—澄海汽车总站 新溪镇—远东工业基地—职业技术学院—外砂镇 汕头发电厂—金砂乡北—金湖路中—东厦南路中—汕大附属医院—飞厦西—陵海招待所—中心医院—市政府——小公园 广澳-广达大道-党校-东湖村-职业技术学院-汕头职校-南滨路-礐石风景区-礐石大桥-西堤 广澳-保税区-党校-濠江中学-濠江区政府-华侨医院-磊广路-磊口-礐石大桥-西堤-东厦汽车站 滨海中信-上头工业区-河浦医院-河浦中学-上岐工业区-河浦街道办-三河工业区-磊口-礐石大桥-西堤-东厦车站 西湖站-南滨南路-东湖路-濠江区政府-磊广路-河中路-河浦街道办 火车站—珠池路东-广兴村北-林百欣科技中专—夏桂浦—龙头—外砂镇政府 城—三桥收费处—塑料城—振兴路口—澄海汽车总站—盛安百草园 火车站、泰山路口、华新路口、迎宾路口、外砂镇政府、益民路口、澄海汽车总站、三桥收费处、莲阳车站、李厝宫、永新乡亭、莲上镇道、下岱美、永南路口、溪南镇道、五金工具城(古巷)、南社、莲花山温泉渡假村 隆都店市、陈慈黉故居、两镇中学、滨河州路口、莲下镇政府、澄海总站、外环西路、莱芜路口、外沙镇政府、迎宾路口、龙头华新路口、泰山路口、官棣新乡、夏桂埔、陈厝合、火车站 西湖车站,南滨南路,东湖西路,磊广路,濠江,茂洲,广汕路,西湖车站 河浦街道办,河浦大道,安海路,疏港路,广达大道,磊广路,茂洲,河浦大道,原河浦街道办 滨海中信-滨海街道办-安海路-达濠三中-马窖街道办-濠江区政府-达濠中学-党校-东湖村-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海湾大桥-火车站 河浦街道办-玉新街道办-河中路-茂洲-磊广路-西湖车站-南滨路-海湾大桥-火车站 广澳深水港-保税区-党校-东湖路-海湾大桥-火车站 上九合,新溪次干道,新溪路,中山路,金环路,海滨路,人民广场 上九合,金鸿路,新津路,凤东路,黄河路,嵩山路,汕汾路,珠樟路,东厦北路,广厦新城,嵩山路,下蓬居住区 上九合,金鸿路,新津路,长江路,金环路,岐山,潮汕路,华新城 汕大,鮀浦,大学路,金凤路,护堤路,岐山,金环路,潮汕路,华新城 汕头大学—安居工程—下岐—东墩—桃园—百花路口—东厦中学—附属医院—会展中心 澄江路口—汇景火车站 隆都 店市 西湖车站 西湖车站 河浦 河浦 街道办 街道办 滨海中信 河浦街道办 广澳深水港 新溪 上九合 新溪 上九合 新溪 上九合 汕头 大学 汕头 大学 火车站 火车站 火车站 人民广场 下蓬 华新城 华新城 会展 中心

- 96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8.5 公共交通站、场、厂规划

表8-17. 中期新开辟公交线路首末站用地需求表

站点2010年规划新增用性质 站点 增设及调整线路 占地(m2) 既有 人民广场 43 600 华新城 45,47 1200 汕大 47,48 1200 西堤 37(首末) 1200 下蓬 44 600 会展中心 41,48 1200 汕头客运站 42 600 小计 10 6600 新增 磊口 38,40 1550 原河浦区 39,40,41 2150 新溪 42,46,45,47 2750 时代广场 46 600 小计 10 7050 合计 20 13650

表8-18. 中期汕头公交保养场规划用地表

发展阶段 公交车数 保养场数量 规划用地(公顷) 中期 929 3 9.5 注:夜间保养场停车按60%计。

8.5.1 规划思路与原则

规划思路与原则同近期规划相同,可参见近期线网规划中7.6.1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8.5.2 公交车辆配置预测

根据《规划总报告》对汕头公交发展规模的预测,按600人次/标准车·日计算,由于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干扰因素,在计算公交规模时需要加入一个干扰因子,从预测的2004年与实际的2004年情况比较,取干扰因子0.85,由汕头市日公交出行总量除以单车运力乘上干扰因子可得各规划年限汕头市公交的发展规模。规划年度的日公交出行需求为60.3~62.3万人次/日,公交发展规模为929标台,平均拥有率为6.1标台/万人。

由表8-17计算结果,中期总配车规模为929(标车),比近期增加21%,平均每公里公交线路拥有近1.43辆(标车),比近 期提升了0.4%,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尽管车速有所提升,但由于新辟线路为远伸汕头市郊及周边新经济开发区,线路较长,考虑到客流原因发车间隔较大。每万人规划拥有量为6.1辆(标车),接近一般大城市规划拥有量水平的64%。

- 97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澄海汽车总站汕头大学华新城广厦新城中电陈厝合商城金砂汽车公园火车站总站万客隆小公园人民会展中心西堤广场礐石汽车站濠江区政府潮南潮阳汽车站汽车站城市主要交通走廊图8-3规划的重要枢纽站布局

表8-19. 汕头公交修理厂规划用地表

发展阶段 公交车数 数量 规划用地(公顷) 中期 929 2~3 1.50~2.10

站场需求图公交加油澄海站公交公交加油枢纽站火车站公交枢纽综合保养场西堤公交枢纽河浦达濠公交潮阳公交公交枢纽枢纽枢纽潮南公交枢纽 图8-4 规划的重要场站布局

8.5.3 公交首末(枢纽)站规划

2010年再增14条公交线路,如此对公交首末站用地的影响如表8-17。仅公交首末站,中期要在近期规划的基础上,再增加

1.37公顷左右用地,其中需要改造.扩建既有的11条公交线路的首末站。加上近期规划的公交首末站用地,中期公交首末站用地规模达7.66公顷。

8.5.4 公交保养场规划

结合加油站的布局调整,应考虑在泰山路沿线选择适当位置建设汕头公交总公司东区车辆停车(保养)场,构成东西分散布局。在中期(2010年),随着南岸(濠江区)公交线路逐步加密,再筹划新的公交车保养场与加油站,从而形成汕头公交系统保养场“三足鼎立”格局。2010年~2020年,根据城市整体向东(机场方向)的扩展,在原保养场规划用地的基础上,再增辟出约 3公顷左右保养场用地,规划增设一处保养场。结合汕头市公交保养场的现状,并考虑公交保养场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要求,每

处保养场可按100~300标准车规划。用地上,按远期(300标准车)准备,近期可先按100标准车保养的要求建设。公交保养场的用地标准按200~240m2/车计,100标准车的公交保养场的生产用地约需2公顷。汕头市公交保养场规划用地如表8-18。

8.5.5 公交修理厂规划

根据汕头市公交车辆发展速度,修理厂的规模以年产100辆次左右的大中修能力的修理厂为宜。其中,汕头市北岸的东区和西区规模可适当大些,南区可适当小点。到2010年,为满足近1000多辆营运公交车的修理要求,修理厂用地面积以2公顷左右为宜(见表8-19)。

8.5.6 汕头公交站场布局方案

新规划的两个公交加油站分设市区东西,可以使得公交车空跑距离大大缩减。在市区东北面布局公交综合保养场一个,因为已有保养场基本上处于大学路这边,布局不合理,规模也严重不足。三个公交枢纽分别处于西堤、中电商城、火车站,为城乡一体化交通特别是组团式公交的要求,用地一定要保证。

场站分布示意图如上图8-3所示,为了与澄海、潮阳、潮南各区公交一体化的衔接,在实行组团式公交衔接措施时,需在西堤、电视塔、火车站三个区域建设公交枢纽站,因为这些区域的零换乘将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换乘枢纽的土地面积宜在3000m2左右,枢纽站可以采取特殊港湾式停靠站。由于潮汕路加油站即将拆除,因此我们以整体公交线路以及首末站、停车场的分布,建

议在大学路以及黄河路分别建设两个加油站,将大量节省公交车因加油产生的空跑距离,加油站服务以所有公交车,根据远期公交发展规划,我们将土地规划面积控制在每个加油站7000 m2左右。为了适应远期公交的发展,以及龙湖区的发展前景,建议在火车站附近预留一个公交综合保养场用地,控制面积宜在3公顷左右。同样,与公交一体化对应,我们宜在澄海、棉城、峡山根据各自公交情况,规划出公交场站。

- 98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表8-20. 2010年线网总体指标评价

指标 建议值 方案值 现状 公交分担率(%) 15 6.1 公交车万人拥有率(标台) 10~12.5 7.31 3.2 公交线网密度(km/km2) 3~4 4.06 3.41 中心城区300米覆盖率(%) >=50 95 69 运营线路总长(km) 708.1 462.1 平均公交线路长度(km) 12~14 14.8 15.93 平均非直线系数 1.15~1.20 1.70 1.75 运营车速(km/h) 20 平均换乘率(%) =<30 22 16.8 平均每标车站场面积(m2) >=200

年高峰流量图 6000~80008000~10000>100004000~6000 2000~4000<2000 图8-4 2010年线网高峰小时流量分布图

8.6 规划方案评价

8.6.1 线网总体评价

8.6.1.1. 总体指标

由表8-20可以看出,2010年方案的各项指标比现状都更接近于规范值要求,与汕头市公交发展中期目标一致。 8.6.1.2. 路段流量评价

 路段双向最大流量为指标 15015人次建议值/小时,位于公园头—花园里段。 方案值 现状 公交分担率(%) 15 6.1

 北岸流量集中在小公园周围、中山路、长平路、金砂路和长江路上,以及纵向的金环路、金新南路、潮汕路的电视塔公交车万人拥有率(标台) 10~12.5 7.31 3.2 —汽车总站段。公交线网密度( km/km2) 3~4 4.06 3.41  南岸的流量以磊广路和东湖路为主。中心城区300米覆盖率(%) >=50 95 69 运营线路总长(km) 708.1 462.1  流量集中于主要的交通走廊上。平均公交线路长度(km) 12~14 14.8 15.93 平均非直线系数 1.15~1.20 1.70 1.75 8.6.1.3. 路段饱和度评价运营车速(平均换乘率( km/h) 20 %) =<30 22 16.8 平均每标车站场面积(m2) >=200  2010年高峰最大饱和度为1.15,位于二马路西—中山西路段。

 礐石大桥、金新南路、金环路、大学路近电视塔段、潮汕路近汽车总站段、南岸的磊广路上茂洲段以及东湖路上近保

税区段的饱和度较高。

 新线路的开设加强了市区南北两岸的联系,同时有效缓解了05年出现的南岸饱和度较高的现象。

8.6.1.4. 路段线路重复系数评价

 段最大重复系数为9,位于人民广场周围。

 重复系数较高的路段主要是:小公园周围、西堤、大学路和中山路,主要是道路条件限制的原因。

8.6.2 线路评价

2010年各线路高峰饱和度见表8-21。

- 99 -

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总报告 8.中期(2008~2010年)公交线网和站场规划

年高峰饱和度 >1.00.85~1.00.65~0.85 0.4~0.65<0.4 图8-5 2010年线网高峰小时路段饱和度分布图

年重复系数 >=86,7 4,52,31 图8-6 2010年线网路段重复系数图

表8-21. 2010年各线路高峰小时饱和度

线路 高峰小时高峰平均高峰最大 高峰小时 高峰平均 高峰最大运能 饱和度 饱和度 线路 运能 饱和度 饱和度 1 3300 0.85 1.56 31 826 0.68 0.91 2 2640 0.65 1.24 32 900 0.70 0.83 3 2640 0.62 1.33 新溪专线 264 0.53 0.92 4 2200 0.69 1.38 33 220 0.49 0.83 5 2200 0.75 1.40 34 1200 0.70 0.82 6 3300 0.82 1.25 35 1115 0.77 0.87 7 1320 0.54 1.00 36 850 0.52 0.73 8 2200 0.57 1.31 37 1100 0.53 0.70 9 3300 0.68 1.29 38 900 0.53 0.71 10 1320 0.64 0.99 39 970 0.55 0.71 11 3300 0.78 1.35 40 1320 0.52 1.02 12 1320 0.70 1.09 40 1200 0.62 0.71 13 2200 0.49 0.92 41(原18路) 440 0.38 0.74 14 2200 0.59 0.96 42(原102路) 943 0.53 0.89 15 2200 0.70 1.43 43(原103路) 440 0.57 1.25 16 4400 0.84 1.62 44 660 0.44 0.98 17 2200 0.65 0.90 45 943 0.49 1.32 18(原101) 440 0.38 0.74 46 220 0.47 0.79 19 1320 0.59 1.18 47 330 0.27 0.37 20 2200 0.60 1.15 48 2200 0.42 1.01 21 1650 0.66 1.07 49 1320 0.52 1.02 22 220 0.09 0.39 50 650 0.51 0.60 23 1467 0.58 0.97 51 660 0.52 0.61 24 4400 0.70 1.19 52 710 0.55 0.67 25 2200 0.73 1.03 53 440 0.57 1.06 26 2200 0.67 1.14 54 330 0.48 1.21 27 1320 0.78 1.19 55 943 0.43 0.91 28 1320 0.59 1.20 56 330 0.46 0.78 29 942 0.59 1.27 57 1320 0.69 1.12 30 2640 0.65 1.29 平均 0.59 1.09

2010年线路平均饱和度最大值为0.85,大都处于0.5~0.85之间,线路最大饱和度,最大值为1.56,大都处于0.90~1.40之间,说明线路的利用率较高,且从平均饱和度来看,服务水平较好。

- 10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