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文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怀远县邹庙初级中学 张维侠
二0一一年三月四日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怀远县邹庙初级中学 张维侠
摘要:许多老师认为农村的初中班主任是所有班主任中最难做的。其实,只要班主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对学生真诚相待,善于与家长沟通,就一定能把“难事”变“易事”,轻轻松松地做好农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别是在农村的初级中学,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
一、要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加,社会信息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教师和书本是信息来源外,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农村学校开始蔓延。再加上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抱希望。在20世纪80年代只要考上学,就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如今大学毕业不分配工作,令家长很失望,供孩子上学的愿望不强烈。因此用当年的方法管理现阶级的学生是行不通的。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 二、班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现阶段的初中生大部分是农村独生子女,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子女,任何事情都为他们“安排”得十分周到,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而这些学生在校通常表现为自私、懒惰、怕苦、怕累、怕脏,有的甚至称王称霸。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能接受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有较强的个性,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易产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要摸索适应这些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适应其个性发展。 1、对班级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
对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
学生在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自然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2、用爱心去呵护学生
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尊重、爱护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总结十几年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我认为: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譬如在对待后进生方面,有人认为,后进生是“生成的眉毛长成的像,落后面貌变不了样。班主任再怎么努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却不这样看,关键是采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转化工作。 对待后进生,首先要抱正确的态度,要正确地看待和估价后进生。他们的“后进”并非一成不变,在他们身上也会有潜在的闪光点。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寻找和挖掘其上进的火花。一旦发现,就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要尽一切可能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调整心理状态,使他们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得到发扬光大。 3、换位思考,善于表扬与批评
一位教育家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有早开的,有迟开的,哪怕是开花再晚,只要精心护理,也照样结出果实。”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体会到差生的内心世界。要善于“移情”,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世界。学生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的,但是对于后进生来说,挨批评成了家常便饭,老师对于他们的表扬显得很吝啬。由于差生的特殊经历和思维方式,他们更容易把别人善意的批评歪曲化,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因此,我们要用多表扬的办法来对待他们。提倡鼓励和表扬,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但是我们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艺术。我们在批评差生时态度要诚恳,评价要客观,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在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批评要让学生体会到爱心和关怀,从而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只要教师改变对差生的看法,真正俯下身子站到他们的高度,用他们的心理去看待问题,善于运用鼓励和表扬的办法来扶助他们,转化
差生的工作也变得容易得多了。 三、要善于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将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对待学习的态度,正是在家庭中,广而言之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形成的。在此阶段,人的创造性思想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接触知识可能成为现实,也可能无法实现。”
由于现在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他们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对教育的意义认识得比较淡薄,加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不包分配,因而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合算,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当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而当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打又骂,孩子们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些家长忙于挣钱,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对孩子们的行为不闻不问,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们生活纪律不严谨,比较散漫。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或写信等多种方式和家长沟通。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落后的家长应及时教育。从而让家长在教育初中生的方式、方法上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农村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但只要我们注意方式方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就能轻轻松松做个优秀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余宏明: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景德镇高专学,2005,. 邓忠才: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广西教育,2006,. 李岩: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7。 王之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