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白酒中的关键指标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白酒中的关键指标

来源:爱go旅游网
酿酒科技2010年第11期(总第197期)・LIQUOR—MAKING SCIENCE&TECHNOLOGY 2010 No.1l(To1.197)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白酒中的关键指标 陈(1.江苏省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妍 ,胡 慧 ,汪凤祖。 泰州 225300;2.江苏省泰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 为适应快速分析白酒中关键指标的需要,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IR)来测定白酒样品中乙醇、总酸、总 酯和己酸乙酯含量。实验收集了129份市售白酒样品,利用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建立相应的定标模型。结果 表明,乙醇、总酸、总酯和己酸乙酯等定标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69、0.19、0.26和0.18;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7、 O.67、0.87和0.82。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乙醇、总酸、总酯和己酸乙酯等指标方面具有方便、快 速、无损和耗费少等优势,尤其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析检测;近红外技术;偏最小二乘法;预测模型; 白酒 中图分类号:0657.3;TS262.3;TS26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286(2010)l1—0090—03 Determination of Key Parameters of Liquor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CHEN Yan .HU Hui and WANG Feng.zu (1.Taizhou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ng and Inspecting Institute,Taizhou,Jiangsu 225300;2.Tai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Taizhou,Jiangsu,2253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rapid analysis of key parameters of liquor,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wa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thanol content,total acids,total esters,and ethyl caproate content in liquor samples.1 29 liquor samples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were collected in the experiment and PLS calibration model had been developed and optimized based on the spectral data and chemical results of these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andard errors of het prediction of these models(ethanol,total acids,total esters,and ethyl caproate)were 0.69,0.1 9,0.26 and O.1 8 respectivley,and the correltiaon coeficifents were 0.92,0.90,0.97 and 0.96 respectively.Compared wih tradititonal chemical methods,NIR had the advantages such as convenience,speediness and nondestructive test and it was quite suitable for rapid analysis of large batches of liquor samples and it had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s. Key words:analysis determination;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partial least squares;calibration model;liquor 目前,检测白酒中乙醇、总酸、总酯、己酸乙酯等关键 参数普遍使用的是GB/T 10345--2007中规定的试验方 法.分别采用的是酒精度计法、滴定法以及气相色谱法 等。这些常规分析方法均存在着样品需要预处理、耗时、 费力、测定步骤繁琐等缺点【IJ。为满足市场需要,在如何 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的同时提高检测速度已成为新的 重要课题。 展到食品【3J、药业【4J、烟草I5】、环境监测f61等领域。 目前。已有关于用近红外光谱测定发酵液中乙醇含 量的报道[ .而且大多近红外测定白酒样品中的指标多 局限于测定乙醇含量,但涉及到测定白酒中其他各项重 要指标,如总酸、总酯和己酸乙酯等指标的研究较少。本 研究拟以近红外光谱技术为基础,建立一套能够推广使 用的近红外的定标模型,期望为快速测定白酒中的这些 重要指标来提供快速分析提供一种新的依据。 近红外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8O年代后期迅 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绿色化的成分检测技术。 它测试时间短,能实时反映被测对象状态;不需对样品进 行预处理,可直接进行测定,适合现场检测;不消耗化学 试剂:几乎所有有机物的主要结构和组成都可以在它们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 根据白酒中酒精度的大小范围分布,采集了2009 的近红外光谱中找到信号,且谱图稳定【”。因此,现代近 年全国不同厂家生产的129个不同批次(市售),不同  红外光谱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农业领域中农作物的水 酒精度的样品作为定标样晶。其中,酒精度在30%vol40%vo1 ̄50%vol的样品5O个, 分、蛋白质、氨基酸、糖分、灰分、污染物的测定[2],且已扩 40%vol的样品50个,收稿日期:2010~08—08 作者简介:陈妍(1965一),女,江苏宜兴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所长。 通讯作者:胡慧。 陈妍,胡慧,汪凤祖・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白酒中的关键指标 50%vo1 ̄60%vol的样品29个。这些白酒样品的主要成 分均有较宽的分散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另外,随机采 集抽取23份盲样样品作为验证样品集,以最终评价定标 的稳定性、准确度,并调整模型,消除与常规化学分析法 测量的误差。 酒样品的主要光谱差异位于1300 nm到1600 nm处位 置,所以,在建立定标模型时,将对此光谱区段作重点关 注。 Position 5 Sample number 564 1.2常规分析法 采用GB/Tl0345—2007中规定的方法测量样品中 乙醇、甲酸、甲酯和己酸乙酯含量的作为输入的手工值, 为建立定标模型提供标准样品。 1.3仪器设备 采用FOSS公司生产的InfraXact近红外分析仪,扫 描范围为570~l850 nm,对上述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 描采集。采用WINISI III专业建模软件系统,利用主成分 分析f PCA)技术自动剔除超常样品,并选择有代表性的 样品,用最小二乘法(PLS)回归进行定标建模。 2结果与讨论 2.1扫描光程的选择 为了获得最佳的模型建立及预测效果,先对用于扫 描白酒样品的扫描光程进行了优化和选择,图1显示的 是分别在光程为0.1 mm、0.2 Irlnl和0.5 mm下扫描的1 份白酒样品得到的光谱图,考虑到本研究拟开发的己酸 乙酯、总酸和总酯等指标本身含量比较少,所以,在保证 近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的吸光度线性满足的条件下,尽 可能选择最大的扫描光程。本研究中选定的实验测试用 光程为0.5 mm.样品扫描光谱中最大的吸收峰吸光度值 在1.2左右.完全满足近红外检测器吸光度小于2的要 求,所以,选择0.5 mm的光程条件是可行的,既保证了光 谱的不失真,又保证了各个组分的最大吸光度吸收要求。 图l 不同光程下的白酒样品扫描光谱图 2.2光谱扫描及光谱数据分析与处理 在选定的0.5 mm光程条件下,扫描采集的129份 市售白酒样品.同时采用GB/T 10345.1—1989中规定的 方法测量样品中乙醇、总酸、总酯和己酸乙酯的含量作为 输入的手工值,为建立定标模型提供手工标准值。其中, 129份样品的原始光谱图和不同指标的手工标准值的浓 度分布情况见图2和图3。从光谱图上可以看出,不同白 图2白酒样品原始扫描光谱图 图3(a)建模样品中乙醇浓度分布图 IlIl I mIllI1... 。 图3(b)建模样品中总酸浓度分布图 图3(C)建模样品中总酯的浓度分布 采用SNV+Detrend(标准正常化处理和去散射处 理),以及1,4,4,1(对光谱求一阶导数,每隔4点求导,每 隔4点作平滑处理)的光谱处理方式对原始光谱图进行 数学的处理后,各个样品的处理谱图见图4,经过数学处 理后,光谱图变得更加精细.样品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在谱 酿酒科技2010年第11期(总第197期)-LIQUOR—MAKING SCIENCE&TECHNOLOGY 2010 No.11(To1.197) 图3(d)建模样品中己酸乙酯的浓度分布 图3采集样品不同指标的浓度分布图 图上显示出来.有利于定标过程中对光谱信息的选择。 图4白酒样品光谱的近红外一阶导数处理谱图效果 2_3校正模型的建立 采用SNV+Detrend,以及1,4,4,1的光谱处理方式 后,采用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了白酒中乙醇、总 酸、总酯和己酸乙酯等几种成分的定标模型,定标效果见 表l 表1中列出了实际参与校正模型构建样品的样品 数(N)、均值(Mean)、最值(Min和Max)、交叉验证标准 误差(Secv)以及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1-VR)。 表1 白酒中各个成分的化学分析与交叉验证的相关性 注:SECV:交叉验证的标准误差,1-VR:交叉验证的决定系 数。 从表l中可以看出,乙醇和总酯指标的预测相关性 分别为0.97和0.87,预测误差为0.69和0.26;而总酸和 己酸乙酯的相关性比较而言,效果差些,相关性为0.82 和0.67.而且预测误差也为0.19和0.18。但考虑到总酸、 总酯和己酸乙酯这些指标在样品中的含量范围,这样的 预测误差和相关系数水平还是比较不错的。 2.4预测模型的再验证 建立好不同指标模型后,又选取23份未参与定标的 样品作为盲样,对各个指标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予以 评价.来进一步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各个指标的预测 性能见图5 盲样预测能够客观地反映所建定标模型对样品的预 图5(b)乙醇总酸 图5(C)乙醇总酯 图5(d)乙醇己酸乙酯 图5各指标的预测性能 测性能,由预测效果来看,乙醇、总酸、总酯和己酸乙酯等 预测模型对于盲样的预测误差(SEP)分别为0.587、 0.178、0.151和0.094,盲样预测的相关性分别为O.98、 0.81、0.60和0.95,此实际盲样预测效果和建立定标时评 估效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建立的乙醇、总酸、总酯和己酸乙酯模型 (下转第94页) 酿酒科技2010年第11期(总第197期)・LIQUOR—MAKING SCIENCE&TECHNOLOGY 2010 No.1l(To1.197) 1.4蒸馏一比色法 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后者,因此笔者认为,二者存 在矛盾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通过氮气流拖曳,酸化蒸馏提取葡萄酒中的二氧化 硫,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接收,与盐酸副玫瑰苯胺・甲醛显 色,在580 IllTI下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测定总二 氧化硫[2J。 1.5直接碘量法 ①残留量是指食品添加剂或其分解产物在最终食品 中的允许残留水平,亚硫酸盐类添加剂最大使用量以二 氧化硫残留量计,其实最终检测结果就是葡萄酒中总二 氧化硫。 葡萄酒中加碱,使结合型二氧化硫释放.低温,加酸, ②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会自然产生二氧化硫【3J,就上 用碘标准滴定溶液快速滴定测定总二氧化硫(GB/T 述检测方法都只是测定葡萄酒中的总二氧化硫.无法区 l5038--2006) 别添加量与自然产生量。因此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残 2结果与讨论 某贸易公司经天津港口岸进口一批法国原装红葡萄 酒(干型、半干型)和白葡萄酒(干型)。笔者分别采用上述 方法测定该批葡萄酒中总二氧化硫,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方法测定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检测结果(me/t, 留量计的表述以或限量规定(O.05 g&g)是否有不妥之 处?并且如果二氧化硫残留量按此限量规定执行.恐怕相 当一部分进口葡萄酒都会被拒之国门之外。 ⑧虽然GB/T 5009.34—2003和GB/T 15038--2006 都保留了葡萄酒中游离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但葡萄酒 卫生标准里已经没有游离二氧化硫的概念.是否有必要 恢复已删除的“游离二氧化硫(mgm)≤50”的规定? 3结语 近年来,随着葡萄酒等食品的进出1:3贸易不断扩大, 检验检疫工作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对二氧化硫残留指标 要求也更为严格,相应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有待进一步 规范统一,为一线执法工作人员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注:①由于葡萄酒中含有低沸点有机酸类,因此蒸馏一碱滴 【1]尹沽,朱军莉,励建荣.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来源与检测方法fJ].食 定法检测结果会稍高;②红色葡萄酒对比色产生干扰,而且由 品科技,2009,(1 1):292—296. 于红葡萄酒的产地与种类繁多,使得因酒体颜色而导致的吸光 度偏差无规律可循;活性炭可以脱色,但会影响检测结果。 [2]AOAC Oficifal Method 990.28,1 6th Edition,Suliftes in Foods (Optimized Monier—Williams Method)[S]. [3]王连珠.食品中亚硫酸盐测定应注意方法的选用[J】.中国国境 卫生杂志,2002,(1):44—45. 依据国家发酵酒卫生标准(GB 2758--2005)及其检 测方法(GB/T 5009.34--2003),由表2的检测结果,得出 该批葡萄酒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但是,食品添加剂卫生标 准(GB 2760--2007)对二氧化硫添加剂最大使用量做了 规定(见表1),并且GB 2760作为GB 2758--2005的引 ・—‘ ”—。十_”— -—‘ — 一—’一一—‘ --—‘ *—_卜一—十r一十-— 一— *—・ ”—+-一十-十”—十一 十-十”+一+-十- [4]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S]. [5]黄国平.食品中二氧化硫脱除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7, f】2):19—21. ・—.卜*——卜*—+一一。。t一一十一—。-卜一。。十一“+一—’一一—+一n十-—+一一十-—・ 一-—十一-十一——卜*十一十-—。+一一-- ̄-.十・ (上接第92页) 梁晓艳,吉海彦.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作物品质分析方面的应 可以很好地预测未知样品,可以将此模型作为初始模型. 快速测定白酒中的上述指标。 3结论 用[J]_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366—371. 肖昕,谢新华,毛兴学,等.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精米蛋白 质含量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4,(23)(4):43—45. 徐晓杰,宋丽丽,朱新科,等.近红外光谱法用于六味地黄丸粉 本文建立的白酒中重要指标的近红外快速检测方 法,无需制样、称样和消耗化学试剂,简化了常规分析程 序,获得的近红外分析结果完全误差接近常规分析的误 末混合过程的质量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23) (7):644-646. 宋怡,刘巍,丁中涛.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卷烟纸中的钾和钠 [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9,(15)(2):95—100. 差。该方法不仅使质检人员远离有害化学物质,减少环境 污染,而且可用于样品的在线检测、反映产品的及时状 况,满足生产和贸易需要。因此,不管是在检测机构还是 企业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何金成,杨祥龙,王立人,等.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废水化学需氧 量[J】.浙江大学学报,2007,(41)(5):752—755. 李燕萍,许宏贤,钱莹,等.发酵液中乙醇含量的近红外光谱 NIRS定量分析与验证[J]_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7): 136—140. 参考文献: [1] 徐广通,袁洪福,陆婉珍.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20)(2):134—142. 赵东.李杨华,兰世蓉,等.近红外光谱仪在酒醅分析中的应用 研究[J】.酿酒科技,2004,(1):72—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