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与学术规范测试 1.
是以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以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沉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领域。
A 人文学科 B 社会科学 C 自然科学 D 心理学 正确 2.
学术研究指在 精神和 精神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的行为。
A 实证 理性 B 实证 经验 C 科学 理性 D 科学 经验 正确 3.
只有遵守学术规范,才能在学术共同体中得到认可,如果违反了学术规范,就会 。
A 面临监禁
B 触犯法律 C 受到否定 D 受到警告 正确 4.
查新的结论与所提供的检索词或检索式有很大关系,如加上一个地区或物种的限定,很可能使一项并不新颖的研究,被鉴定为创新性成果,应当怎么解决 。
A 扩大查新范围和时间,并进行同行评议,研讨结果。 B 继续原有的方式。
C 更改查新关键词或检索式。 D 放弃查新。 正确 5.
以下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
A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B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有帮助但非直接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C 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D 合理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但如实署名。 正确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 。
A 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 B 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 C 以校办企业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 D 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 正确 7.
以下关于科研项目申请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项目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B 通过夸大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促使项目通过审批。
C 为自己或他人提供职称、简历、获奖证明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的虚假信息。 D 对于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尽量隐瞒。 正确 8.
按项目资助单位的规定及时提交项目年度进展报告、结题报告或者研究成果报告等书面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得提交弄虚作假的报告、伪造的原始记录或者相关材料。 B 不得侵占、挪用项目资助经费。 C 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D 不得将已发生的仅仅少量滥用科研资源的事宜写入报告。 正确 9.
以下哪项不符合引文规范 。
A 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作品来源。
B 为增加引证率而将自己(或他人)与本论题不相干的文献列入引文目录。 C 未查阅过的文献不能转抄入自己的引文目录或参考文献目录中。
D 原则上应使用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凡转引他人成果,应注明转引出处。 正确 10.
以下关于“直接引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引号把他人的观点、作品和自己的文章、著作区分开来。 B 通过夹注、脚注或尾注注明引号范围内的信息来源。 C 引用量应保持在合理限度。
D 引用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更改。 正确 11.
根据《著作权法》第2条,以下关于“合理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的目的仅限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或者为了教学、科学研究、宗教或慈善事业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
B 使用他人作品时,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除外。
C 使用他人作品,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 D 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只要注明出处,也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 正确 12.
论文中只适量地引用了他人作品中的观点、论据或内容,而不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观点及论据或主要内容,属于 的范畴。
A 适当引用 B 过度引用 C 抄袭 D 剽窃 正确 13.
未查阅过的文献是否可以转抄入自己的引文目录或参考文献目录中 。
A 基本都可以 B 任务紧迫时可以 C 不可以
D 查阅太繁琐时可以 正确 14.
我国《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 。
A 三分之一 B 五分之一 C 十分之一
D 二十分之一 正确 15.
论文中采纳了他人的论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却有意不将其作为注释或参考文献列出,属于哪种行为 。
A 过度引用 B 引用无关文献 C 适当引用 D 隐匿参考文献 正确 16.
下列关于“参考文献”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最应当列入参考资料的文献删除。
B 对应当作直接引文或间接引文的文献有意回避,不作标志,也不出现注释,只列在附后的文献目录中。
C 将转引标注为直接引用并列入参考文献中。
D 按年代编排古籍类参考文献时应考虑作品产生的朝代而不是近年整理出版的年代。 错误,正确答案为 D 17.
以下说法中,不属于“隐匿参考文献”的是 。
A 为了彰显自己查阅了大量文献,故意列出一些与研究内容基本没有关系的文献。
B 文中采纳了他人的论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却有意不将其作为注释或参考文献列出。 C 为了突显研究的创新性,论文中故意不著录查阅到的相关或类似研究文献。
D 回避文献出处,使人分不清哪些是他人的已有成果,而哪些是作者自己新的学术创造。 正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32条第1款设定了“一稿多投”的法律规定。如果是向期刊社投稿,则法定再投稿期限为“自稿件发出之日起 内”。
A 六十日 B 三十日
C 九十日 D 十五日 正确 19.
下列不属于一稿多投现象的是 。
A 作者把基于同一组数据资料而只有微小差别的论文投向多家出版社或期刊。 B 在收到第一次投稿期刊的回复之前再投给其他的期刊,而又故意不说明情况。 C 收到一家期刊的退稿后又投向其他期刊。 D 把同一手稿同时提交给多家期刊审核。 正确 20.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一搞多投” 。
A 张教授把D文章分成E文章和F文章,然后把D、E、F三篇文章投递给不同的期刊。
B 在保持整体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张教授改换文章题目,并对段落的前后连接关系进行调整后重新投稿。
C 张教授把中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文,在国际著作权公约缔约国的期刊上发表。 D 在一种刊物上已经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后,张教授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 正确 21.
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_______为主要尺度。
A 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 B 社会效益 C 学术价值 D 经济效益 正确 2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术评价的对象 。
A 论文 B 著作
C 发明专利 D 教案 正确 23.
下列不属于“剽窃”行为的是 。
A 将他人的科研成果或论文全部或部分原样照抄,并以自己名义发表。 B 直接使用他人作品中的字句、内容而未标注引用。
C 把他人学术论著的思想、结构、体系等元素作为自己论著的基本元素加以使用并发表。 D 事先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引用其未发表作品草稿中的部分观点。 正确 24.
同一篇文章发表在不同刊物上,但作者署名顺序不同,这种行为 。
A 属于重复发表 B 属于剽窃 C 符合学术规范 D 属于一稿多投 错误,正确答案为 B 2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文献综述的特点 。
A 综合性 B 评述性 C 学术性 D 文献罗列 正确 26.
以下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
B 一般来说,综述可以没有作者的观点,从而成为一种类似手册或讲座的文献。
C 综述不仅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科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D 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 正确 27.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完成单位应署名所在培养单位,在申报或发表时必须征得 同意。
A 研究生院 B 所在学院 C 导师 D 所有署名人 错误,正确答案为 D 28.
研究成果发表时,哪些人有资格在论文上署名 。
A 只有对研究成果做出实质性贡献者。
B 虽无实质性贡献但对研究有帮助的人员和单位。 C 只要对研究有帮助的人员和单位。 D 不论贡献多大,只要参与到研究中来。 正确 29.
对研究有帮助但无实质性贡献的人员和单位是否可在出版物中署名 。
A 是,应列入作者名单。 C 否,可以表示感谢。
B 既要表示感谢,也应列入作者名单。 D 既不需要感谢,也不应列入名单。 正确 30.
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的本质是 。
A 科研体制存在弊端
B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C 科学文化的缺失 D 道德水平低下 正确 31.
以下不属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是 。
A 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B 捏造、篡改自己或者他人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或引用的资料。 C 对于未参加实际研究的成果,不署名。 D 重复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正确 32.
对于学位申请者或学位获得者,学位评定委员会可做出哪种处理 。
A 暂缓学位授予 B 撤销学位授予 C 不授予学位 D 以上均可 正确 33.
以下关于“学术成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报告、发明专利、技术标准、手稿、原始记录等一次文献,文献、索引、目录等二次文献属于学术成果。
B 学术成果虽以论文、著作、研究报告或实物、样品等物质形式表现出来,但仍然是精神产品,属于精神生产范畴。
C 只有创新和发展,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学术成果。
D 文献综述、情报评述、学术教材、学术工具书等三次文献属于学术成果范畴。 正确 34.
以人类为试验对象的科学研究,除某些研究方法的需要外(主要针对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有试验必须是在被试人或其合法代表人的 前提下进行。
A 签订合约 B 知情同意 C 充分了解 D 获得酬劳 正确 35.
注释的形式不包括 。
A 脚注 B 尾注 C 夹注 D 首注 正确 36.
以下不属于“夹注”的是 。
A 间接引文,在表述后面注明他人的姓名及其见解发表的年份。 B 把注释集中于全文、全书或书中某一章的末尾。 C 对文中某个词语做简单说明或标出其另外一种提法。 D 直接引文,在引文后注明出处。 正确 37.
选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搜集资料,以下哪项不是搜集资料的基本要求 。
A 审慎选取资料。 C 充分占有资料。 B 综合和诠释资料。
D 一次性的搜集尽可能全的资料。 正确
38.
科技部诚信办公室组织专家编写的《科研活动诚信指南》中就“数据的收集与使用”提出的科研人员规范是 。
A 收集数据时可灵活参照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数据采集规范。 B 可以有选择地记录数据以获得特定的结果。
C 使用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必须获得受试者或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D 使用他人未发表的数据时可不明确说明数据来源。 正确 39.
关于数据保存和共享,下列哪一项违反了科研人员应遵守的规范 。
A 保存所有试验或调查数据的记录。
B 应当对合作者和监督机构开放所有的研究数据。
C 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备份、归档。对涉及个人隐私或其他应予以保密的数据,应当采取特别的保存措施。
D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将实验记录本或其他材料带离实验室。 正确 40.
要享有知识产权, 。
A 只需要做好自己的知识创造就行了。 B 不一定非要按知识产权规定的方法来。
C 必须按知识产权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向社会公布。
D 按知识产权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公示即可。 正确 41.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损害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
A 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 B 将不应享有署名权的人列入作者名单。 C 将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为自己的发表。 D 引用时故意篡改内容、断章取义。
正确 42.
在保守国家秘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应 。
A 公开科研过程相关信息,但科研结果务必保密。
B 公开科研过程和结果相关信息,追求科研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 C 公开科研的简化了的结果相关信息,但科研过程务必保密。 D 公开科研的一切信息,追求科研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 正确 43.
与他人合作或者接受他人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根据合同的约定确定,该合同 。
A 与单位主管部门无关。
B 必须同时附加一个与单位主管部门的合同。 C 必须事先经单位主管部门的审核。
D 只要符合双方意愿,只需知会单位主管部门一声即可。 正确 44.
同行评议是由 的专家学者来评定某特定学术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的一种评估方法。
A 同一学术共同体 B 同一国家 C 同一单位 D 同一语言体系 正确 45.
在评议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情况出现时,评议委员会成员必须离开现场 。
A 在过去12个月中,评议委员会成员曾经工作于项目赞助机构。 B 评议委员会成员与申请者曾见过面。 C 评议委员会成员与申请者是同行。 D 评议委员会成员与申请者是老乡。
正确 46.
以下关于“编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编著经常有多人参加,参编人员可能分章节编写内容,一个编者同时或先后参加不同书籍的编写。 B 编著有时会出现编写内容大量的重复,甚至完全相同,这是不合乎学术规范的。 C 编著与其他创作不同,对于引用,只需在书后象征性的列举几个参考文献即可。
D 编著不但要向读者提供具体的知识,而且从体系、方法方面给予读者以启发,使之能作进一步的探索。 正确 4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未发表作品 。
A 尚未公开发表的手稿 C 尚未公开的书信 B 尚未公开发表学位论文
D 尚未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标题 正确 48.
未经导师同意,发表论文时把自己的知名导师署名为第二作者,以便能尽快发表。这一行为违反了 。
A 署名规则 B 引证规范 C 学术不端 D 科研不端 正确 49.
下列属于“伪造”行为的是 。
A 伪造试验样品。 B 伪造论文材料与方法。 C 伪造数据。 D 以上三项都是。
正确 50.
下列属于科学研究中的故意错误的是 。
A 数据核实不足。
C 伪造图像数据以便得出预想的结论。 B 征得他人同意后,引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 D 因操作失误而导致计算结果不精确。 正确
提交
安全退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